Python3中的迭代器

  迭代器模式主要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中方式,迭代器不会把整个集合对象加载到内存,而是按照顺序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个一个的进行迭代,这样每次迭代的时候只取少量的元素,比较省内存

  注:

    1.只能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通过__next__()访问下一个元素,不能随机访问

    2.只能从头访问到尾,不能访问到中间元素的时候,在去访问前面的元素

    3.Python3中访问下一个元素可以使用标准的函数next(iter)了

    4.如果已经迭代完全部元素,再次调用next(item)则引发异常StopIteration

# 使用iter()构造方法创建一个迭代器
it = iter([1, 2, 3, 4, 5, ])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1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2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3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4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5
print(next(it)) # 输出结果 引发异常:StopIteration

1.使用构造函数创建迭代器

# Python内置的 for...in语法访问集合就是使用的迭代的方式
with open("readme.txt", encoding="utf-8") as log_file:
for line in log_file:
print(line)

2.使用for...in迭代会自动结束,不会出现异常

Python3中的生成器

  如果一个函数中出现了yield语句,那么这个函数将不再是普通的函数,它将变成生成器函数,生成器函数返回的是一个迭代器,这个函数可以被yield中断,并记录中断的状态,下次还可以继续执行,可以理解为迭代的开始就是函数的开始,迭代的结束就是函数的结束,生成器是比较快捷的创建一个迭代器的方式

# 生成器函数,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没有用循环
def generator_func(count):
yield_value = "yield_value的默认值"
print("--------第1个yield之前的代码------------")
print("yield的值:", yield_value)
print("count的值:", count)
count += 1
yield_value = yield count
print("--------第2个yield之前的代码------------")
print("yield的值:", yield_value)
print("count的值:", count)
count += 1
yield_value = yield count
print("--------第3个yield之前的代码------------")
print("yield的值:", yield_value)
print("count的值:", count)
count += 1
yield_value = yield count
print("--------第3个yield之后的代码------------")
print("yield的值:", yield_value)
print("count的值:", count) # 调用生成器函数,返回了一个迭代器对象 gtr
gtr = generator_func(0) # 虽然类型显示 generator(生成器的意思) 但它是个迭代器
# 可以说生成器就是迭代器,返回这种迭代器的函数叫生成器函数
print(type(gtr)) # 我们可以调用 next(gtr) 或 gtr.send(obj) 来执行上一个yield之后的代码
# 没有上一个yield,就执行第一个yield之前的代码
# next(gtr)和gtr.send(obj)的唯一不同是:
# gtr.send(obj)会把上一个yield赋值为obj
# 所以如果第一次迭代使用的是gtr.send(obj)方法
# 那一定要这么写: gtr.send(None),因为在这之前并没有上一个yield
# 而且,gtr.send(obj) + next(gtr)有效执行次数(不报错)之和等于最大迭代次数
# 另外,如果yield之后有个对象,那么在执行next(gtr)或gtr.send(obj)时,会将其返回
# 最后,Python3中的 next(gtr) 等价于 gtr.__next__()
gtr.send(None)
next(gtr)
next(gtr)

生成器代码解析

Python3-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9. 星际争霸之php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题记==============================================================================本php设计模式专辑来源于博客(jymo ...

  2.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一. 定义与类型 定义: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集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类型:行为型. 二. 使用场景 (1) 访问一个集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需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  为遍 ...

  3. [Head First设计模式]生活中学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系列文章 [Head First设计模式]山西面馆中的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Head First设计模式]山西面馆中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Head First设计模式]山西面馆中的设计模式— ...

  4. JAVA 设计模式 迭代器模式

    用途 迭代器模式 (Iterator)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迭代器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 结构

  5. 深入浅出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模式动机 一个聚合对象,如一个列表(List)或者一个集合(Set),应该提供一种方法来让别人可以访问它的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它的内部结构.针对不同的需要,可能还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整个聚合对象,但是我 ...

  6. JavaScript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是指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迭代器模式可以把迭代的过程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在使用迭代器模式之后,即使不关心对象的内部构造,也可以按顺 ...

  7. javascript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Iterator)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8. 设计模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能够游走于聚合内的每一个元素,同时还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遍历方式.   基本概念: 就是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不是暴露其内部的表示.   使用迭代器模式的优点: 遍历集合或者数 ...

  9. js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方法中的内部表示.js中我们经常会封装一个each函数用来实现迭代器. 理解的意思:提供一个方法,去把对象的每一项按 ...

  10. javascript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前面的话 迭代器模式是指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迭代器模式可以把迭代的过程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在使用迭代器模式之后,即使不关心对象的内部构造,也 ...

随机推荐

  1. 实战| 配置DataDog监控Apache Hudi应用指标

    1. 可用性 在Hudi最新master分支,由Hudi活跃贡献者Raymond Xu贡献了DataDog监控Hudi应用指标,该功能将在0.6.0 版本发布,也感谢Raymond的投稿. 2. 简介 ...

  2. Java实现 LeetCode 117 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 II(二)

    117. 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指针 II 给定一个二叉树 struct Node { int val; Node *left; Node *right; Node *next; } 填充它的每 ...

  3. Java实现 LeetCode 38 外观数列

    38. 外观数列 「外观数列」是一个整数序列,从数字 1 开始,序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对前一项的描述.前五项如下: 1 11 21 1211 111221 1 被读作 "one 1" ...

  4. java实现扑克牌排列

    ** 扑克牌排列** 下面代码模拟了一套扑克牌(初始排序A~K,共13张)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是: 手里拿着这套扑克牌,从前面拿一张放在后面,再从前面拿一张放桌子上,再从前面拿一张放在后面,- 如此 ...

  5. PAT A+B和C

    题目描述 给定区间[-2的31次方, 2的31次方]内的3个整数A.B和C,请判断A+B是否大于C. 输入描述: 输入第1行给出正整数T(<=10),是测试用例的个数.随后给出T组测试用例,每组 ...

  6. JS变量小总

    变量分类:1.栈内存(stack)和堆内存(heap)2.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栈内存(stack) 一般为静态分配内存,其分配的内存系统自动释放. #堆内存(heap) 一般为动态分配内存,其分配的 ...

  7. TCP/IP三次握手协议

    一.简介         三次握手协议指的是在发送数据的准备阶段,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三次交互,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 ...

  8.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下)

    前面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后,当客户端的数据发送完毕,它就会要求与服务器端断开连接,那么就要进行“四次挥手”进行连接的释放. 注意,此处所谓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只是为了方便标识连接的双方,即 ...

  9. Trouble and solution

    Prevent the CTRL from rebooting in loop killall scm watch echo 1 > /dev/watchdog& Install Git ...

  10. 不适合使用Mycat的场景

    1.非分片字段查询 Mycat中的路由结果是通过分片字段和分片方法来确定的.例如下图中的一个Mycat分库方案: 根据 tt_waybill 表的 id 字段来进行分片 分片方法为 id 值取 3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