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first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前言
这一章主要讲2个模式,一个是,适配器模式(负责将一个类的接口适配成用户所期待的),另外一个是外观模式(为子系统提供一个共同的对外接口),看完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把它们两放在同一章,难道它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难道是因为他们俩都很简单吗?不会不会,毕竟是大名鼎鼎的headfirst,怎么可能这么草率,这我是万万不相信的!
细想了一下,我和工作的点点滴滴,我发现,一般到项目的后期,好像都比较容易用上这两个东西...
当然,项目的后期并不是说一个项目自己从头发开到尾的项目,而是在它生命周期的后半段,比如适配器,用来适配老的接口,比如外观模式,用来隐藏各个子系统,各个模块的协作细节。
不过外观模式却不一定都是在后期才发力的:
1,前期如果系统比较复杂,在系统规划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对系统分层,为上层模块提供一些高级的api。
2,在系统的中期呢,开发过程中,发现子系统越来越复杂,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操作。
3,在系统后期,模块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杂,还有历史原因,外观模式就更加有用了,毕竟,有一个简单易用的API,比手动调用各个系统的逻辑那简直是不要太舒服!
为什么后期不重构?而是要做这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呢?
举个例子,房子上有棵树,你觉得这棵树很碍事,就把树给干掉了,因为你以为,是房子上面长的,结果呢?特么是树把房子吊着的!类似的坑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重构需谨慎,且构且珍惜。
当然不是说重构不好,而是要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而且,重构也用得上这些啊,毕竟,重构不是重写...(诶,重写好像也要用)
适配器模式
先说说它是干嘛的,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VGA转DVI,2线插头转3线插头...废话不多说,上个图就知道了
什么?大家很想看个例子?那么我就来一个例子吧,就举一个小火鸡变成小鸭子的故事吧
先看看鸭子接口(对应Target)
/**
* 鸭子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Duck {
/**
* 鸭叫
*/
void quack(); /**
* 飞行
*/
void fly();
}
然后看一下火鸡的接口和实现类(对应Adaptee)
/**
* 火鸡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Turkey {
/**
* 火鸡叫
*/
void gobble(); /**
* 飞行
*/
void fly();
} /**
* 野火鸡
*/
public class WildTurkey implements Turkey {
public void gobble() {
System.out.println("咯咯");
}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我在飞,虽然我飞的很近");
}
}
首先可以看出,它们的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都有叫声,都可以飞行,这个也是适配的前提,有共同点!
如果没有共同点,是不是去隔壁的其他设计模式看看?
OK,接下来开始适配操作
火鸡适配器(Adapter)
/**
* 火鸡适配器
*/
public class TurkeyAdapter implements Duck {
Turkey turkey;//持有一个火鸡对象 public TurkeyAdapter(Turkey turkey) {
this.turkey = turkey;
} /**
* 鸭叫
*/
public void quack() {
turkey.gobble();
} /**
* 飞行
*/
public void fly() {
//适配的时候,这里模拟飞行5次
for(int i= 0; i < 5; i++) {
turkey.fly();
}
}
}
适配器的逻辑也很简单
首先,实现Duck接口,要让Client能够调用,那么首先得长得和别人一样啊
其次,持有一个真正的处理对象,然后再根据Duck接口来进行适配,比如这里,quack接口,就直接调用Turkey#gobble(),而fly()可能是因为某种神秘力量,需要火鸡飞行的距离和鸭子一样远,所以需要手动去适配,在这里添加了适配的代码
最后,适配器的作用就是把一个类转换成另外一个类,转换的时候可能需要一些逻辑上的处理,让它能符合用户的期待
测试下是不是成功的伪装了呢
public class Duck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初始化一只火鸡
WildTurkey turkey = new WildTurkey();
//伪装成一只鸭子
Duck duck = new TurkeyAdapter(turkey); System.out.println("鸣叫:");
duck.quack();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飞行:");
duck.fly();
}
}
结果:
适配器模式模式确实很简单,但是确实也很实用,优点很明显,可以将目标类和适配者解耦,不需要改动原来的结构(新增了Adapter来封装了适配的逻辑),但是建议不要在系统设计阶段就盲目的使用它,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外观模式
这个就更简单了,例子我可以举一堆,比如说,酒店前台的小姐姐,餐厅前台的小姐姐,医院的小姐姐...
核心思想:为子系统们提供一套通用的对外接口(高级API)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呢?
各个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或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一些通用的步骤,对于更加高的调用层来说,它们其实不需要知道底层是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的,更多的是,以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调用。
比如,在想在家里搞一个家庭影院,需要以下步骤:
1,灯光不能太亮,亮度需要调低到10
2,需要打开投影机,并且要调整到宽屏模式
3,音响需要调整成环绕立体音,音量设置成5
4,打开DVD开始播放
代码如下:
灯光:
/**
* 影院灯光
*/
public class TheaterLights {
String description; public TheaterLights(String description)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public void on()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打开");
} public void off()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关闭");
} public void dim(int level)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亮度调节到:" + level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scription;
}
}
投影仪:
/**
* 投影仪屏幕
*/
public class Screen {
String description; public Screen(String description)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public void up()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上升");
} public void down()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下降");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scription;
}
}
/**
* 投影仪
*/
public class Projector {
String description;
DvdPlayer dvdPlayer; public Projector(String description, DvdPlayer dvdPlayer)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this.dvdPlayer = dvdPlayer;
} public void on()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打开");
} public void off()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关闭");
} public void wideScreenMode()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调整到宽屏模式");
} public void tvMode()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调整到tv模式");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scription;
}
}
音响:
/**
* 音响
*/
public class Amplifier {
String description; public Amplifier(String description)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 public void on()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打开");
} public void off()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关闭");
} //立体声
public void setStereoSound()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立体声模式");
} //环绕声
public void setSurroundSound()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环绕声模式");
} public void setVolume(int level)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调整音量到: " + level);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scription;
}
}
DVD播放器:
/**
* DVD播放器
*/
public class DvdPlayer {
String description;
int currentTrack;
Amplifier amplifier;
String movie; public DvdPlayer(String description, Amplifier amplifier) {
this.description = description;
this.amplifier = amplifier;
} public void on()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播放");
} public void off() {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关闭");
} public void play(String movie) {
this.movie = movie;
currentTrack = 0;
System.out.println(description + " 播放 \"" + movie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description;
}
}
不重要的代码就折叠了,免得难得看,不使用外观模式,需要调用一堆代码:
/**
* 不使用外观模式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mplifier amp = new Amplifier("Top-O-Line 扬声器");
DvdPlayer dvd = new DvdPlayer("Top-O-Line DVD播放器", amp);
Projector projector = new Projector("Top-O-Line 投影仪", dvd);
TheaterLights lights = new TheaterLights("客厅灯");
Screen screen = new Screen("投影仪银幕"); System.out.println("准备看电影...");
lights.dim(10);
screen.down();
projector.on();
projector.wideScreenMode();
amp.on();
amp.setSurroundSound();
amp.setVolume(5);
dvd.on();
dvd.play("夺宝奇兵");
}
}
使用外观模式,一行解决:
/**
* 使用外观模式后的测试类
*/
public class FacadeClient { private static HomeTheaterFacade HOME_THEATER;
static{
Amplifier amp = new Amplifier("Top-O-Line 扬声器");
DvdPlayer dvd = new DvdPlayer("Top-O-Line DVD播放器", amp);
Projector projector = new Projector("Top-O-Line 投影仪", dvd);
TheaterLights lights = new TheaterLights("客厅灯");
Screen screen = new Screen("投影仪银幕"); HOME_THEATER = new HomeTheaterFacade(amp, dvd, projector, screen, light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看电影
HOME_THEATER.watchMovie("夺宝奇兵");
}
}
我擦?咋还是这么多行?
static块里面的代码是初始化代码,一般使用spring,都是依赖注入的东西,其实调用就一行:
HOME_THEATER.watchMovie("夺宝奇兵");
一键解决就是爽啊,如果说对比的话,相当于,去网上买了个床,小哥送来的是一堆零件让你组装,和小哥送来就是一张组装好了的床啊!
但是能够一键解决的,更多的是一些通用的操作,比如说,例子中,灯光不能太亮,你想把它调到5,不想用默认的10,,那么可能就只能自己写一遍外观模式封装的逻辑了。
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了,能不能重载方法,让它支持可以自定义灯光亮度这个参数呢?对于这个我只能说,要看业务需求了,如果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用,那么对于系统产生的复杂度可能比 产生的价值高,反过来,可能就需要去实现。
但是,如果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那外观模式还是一个简单可爱的小姐姐吗?如果不实现,就无法达到隐藏子系统复杂度的痛点,如果实现,就会产生新的API调用的复杂度,我终于知道为啥我特么还在学习设计模式了...
说了这么多,说说它的优缺点吧
优点:
1,对客户屏蔽了子系统组件使用起来门槛更低。
2,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之间的松耦合关系。
3,虽然提供了访问子系统的统一入口,但是并不影响用户直接使用子系统类。
缺点:
1,通过外观类访问子系统时,减少了可变性和灵活性。
2,在新的子系统加入,或者子系统接口变更时,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headfirst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Head First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Head First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前言: 之前讲过装饰者模式,将对象包装起来并赋予新的职责,这一章我们也会将对象进行包装,只不过是让它们看起来不像自己而像是别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在设计 ...
- Headfirst设计模式的C++实现——外观模式(Facade)
light.h #ifndef _LIGHT_H_ #define _LIGHT_H_ #include <iostream> class LIGHT { public: void dim ...
- 适配器模式和外观模式(head first设计模式——6)
为什么要把适配器模式和外观模式放在同一篇文章中,主要是其相对前面的几个模式来讲会简单些并且具有相似之处.下面就分别通过例子来看理解一下两种模式,然后再进行对其进行比较. 一.适配器模式 1.1适配器模 ...
- 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结构型)
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结构型) 1. 概述 外观模式,我们通过外观的包装,使应用程序只能看到外观对象,而不会看到具体的细节对象,这样无疑会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
- Java设计模式(11)外观模式(Facade模式)
外观模式(Facade)的定义: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Facade一个典型应用就是数据库JDBC的应用,如下例对数据库的操作: public class DBCompare { C ...
- 设计模式(二)-- 外观模式(Facade)
设计模式(二) 外观模式(Facade) 为了解决子系统外部的客户端在使用子系统的时候,既能简单地使用这些子系统内部的模块功能,而又不用客户端去与子系统内部的多个模块交互的问题.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 ...
- 【HeadFirst设计模式】7.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今晚学习完第七章,顺便做一下知识备忘. 适配器模模式: 定义: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让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 对象适配器: 类适配器: 外观模式: 提供了一个统一 ...
- 《Head First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adapter-pattern):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让原来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两种形式: 对象适配器(组合) 类适配器(多 ...
- 设计模式(十一)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一.引言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客户端程序经常会与复杂系统的内部子系统进行耦合,从而导致客户端程序随着子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然而为了将复杂系统的内部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依赖解耦,从而就有了外观模式,也称作 ...
随机推荐
- jsoncpp linux平台编译和arm移植
下载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jsoncpp/ 或者 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chinaeran/8631141 Lin ...
- django+appium实现UI自动化测试平台---构思版
背景 UI自动化,在进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平台化,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领导也会想要实现自动化测试的平台化.自动化平台化后,有了更为实际的成果, 在做UI自动化,很想吧现在的自动化 ...
- 进阶-JMS 知识梳理
JMS 一. 概述与介绍 ActiveMQ 是Apache出品,最流行的.功能强大的即时通讯和集成模式的开源服务器.ActiveMQ 是一个完全支持JMS1.1和J2EE 1.4规范的 JMS Pro ...
- 在AspNetCore 中 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缓存
AspNetCore 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缓存 上一篇讲到了,Core的内置缓存:IMemoryCache,以及缓存的基础概念.本篇会进行一些概念上的补充. 本篇我们记录的内容是怎么在Core中使 ...
- SSM-Spring-09:Spring中jdk动态代理
------------吾亦无他,唯手熟尔,谦卑若愚,好学若饥------------- JDK动态代理: 为何叫JDK动态代理呢? 所谓JDK,jdk是java开发工具包,它里面包含了一个动态代理的 ...
- 磁盘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完成此操作的解决办法_Windows小知识
前言: 我们有时候调整系统分区时会遇到"磁盘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完成此操作"的情况导致我们的分区无法完成,然而我们的磁盘上明明有未分配的空间,为什么不能创建磁盘分区呢?本文将介绍通过把 ...
- Javascript 中的map/reduce
先填个坑,后面慢慢填 附上一篇不错的文章: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8719824
- ucloud中的udisk错误“Read-only file system”修复指南
当udisk写入数据提示错误:"Read-only file system",按照下面的方法修复: 1. 停止使用对应udisk的业务 如果有未知的进程正在操作这个硬盘,可使用命 ...
- .NET Core 获取操作系统各种信息
.NET Core 获取操作系统各种信息 一.前言 .NET Core 内置了一些API供我们获取操作系统.运行时.框架等信息.这些API不是很常用,所有有些小伙伴可能还不知道,这里做一些可能用到的获 ...
- Hibernate用注解生成表
User.java实体来 package com.tao.pojo; import javax.persistence.Column; //用注解的方式生成表 import javax.pers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