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续)
昨晚写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 都到1点半了,由于第二天还要工作,没有将上篇文章中的demo讲解写出来,今天抽时间补上昨晚的例子讲解。
这里我先把昨天的两份代码贴过来,重新看下: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第一份代码的位置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1;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2=0;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第二份代码的位置 private Singleton(){
counter1++;
counter2++;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counter1:"+singleton.counter1);
System.out.println("counter2:"+singleton.counter2);
}
}
第一份代码执行结果:

第二份代码执行结果:

类是如何被加载的
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上篇文章的加载顺序

我们知道Java虚拟机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默认的初始值实在准备阶段开始的,这里所设置的初始值通常情况下是类型默认的零值(如0、0L、null、false等),而不是被在Java代码中被显式地赋予的值。有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默认零值和显示赋值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距离来说:
public class Sample{
private static int a=1;
private static int b;
}
上面的代码在经过了准备阶段后的结果是:
a=0;
b=0;
大家可能对b=0没有任何疑问,而a=0;就是上面说的“类型默认的零值”,也就是说准备的阶段等号右边的1并不会赋值给a,不知道这么解释大家能不能明白,而类初始化阶段是类加载过程的最后一步,到了初始化阶段,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在初始化阶段,Java虚拟机执行类的初始化语句,为类的静态变量 赋予正确的初始值。
private static int a=1; 表示a被显式初始化成1;
private static int b; 这里的b并没有被显式初始化,所以此时b的值仍然为0;
案例分析
好了,说了这么多开始分析案例,我们知道类是自上而下执行的,所以第一份代码解析如下

- 当Singletom类在准备阶段,由于只是分配数据类型默认值,所以此时的counter1=0、counter2=0;
- 当Singletom类在初始化阶段,1调用了Singleton的实例并对counter1和counter2分别进行了++操作,所以此时的counter1=1,counter2=1,由于2中未对counter1进行显式初始化,所以此时的counter1仍然保留值1,而counter2被显式赋值成0,所以counter2在初始化阶段又被改为0
- 在经过了准备、初始化阶段后的最终结果就变成了counter1:1、counter2:0
第二份代码是将1->2->3的顺序修改为2->3->1,我们按着上面的思路重新分析发现很清晰的就知道了结果
准备阶段没有任何变化,counter1=0、counter2=0;
初始化阶段,counter1没有被显式赋值,所以counter1仍然保留值0,counter2被显式赋值为0,所以counter2=0,到第三步时调用了Singleton()方法,此时执行了++操作
最终结果 counter1:1、counter2:1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续)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
当看到"类的加载机制",肯定很多人都在想我平时也不接触啊,工作中无非就是写代码,不会了可以百度,至于类,jvm是怎么加载的我一点也不需要关心.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觉得这些底层的内 ...
-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三)
类的初始化时机 在上篇文章中讲到了类的六种主动使用方式,反射是其中的一种(Class.forName("com.jack.test")),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当调用ClasLoade ...
-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四)
类加载的命名空间 每个类加载器都有自己的命名空间,命名空间由所有以此加载器为初始类加载器的类组成,不同命名空间的两个类是不可见的,但只要得到类所对应的Class对象的refrence(反射),还是可以 ...
- Java基础_类的加载机制和反射
类的使用分为三个步骤: 类的加载->类的连接->类的初始化 一.类的加载 当程序运行的时候,系统会首先把我们要使用的Java类加载到内存中.这里加载的是编译后的.class文件 每个类加载 ...
- 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卸载
类的生命周期 在开始本节之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下类的生命周期 没看过前6个过程的同学建议从头看下<深入java虚拟机学习 -- 类的加载机制>,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了,着重说下类的卸载 类的卸载 ...
- jvm系列(一):java类的加载机制
java类的加载机制 1.什么是类的加载 类的加载指的是将类的.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将其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内,然后在堆区创建一个java.lang.Class对象,用来封装 ...
- JVM(1):Java 类的加载机制
原文出处: 纯洁的微笑 java类的加载机制 1.什么是类的加载 类的加载指的是将类的.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将其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内,然后在堆区创建一个java.lang. ...
- 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虚拟机学习笔记——JVM垃圾回收机制 Java垃圾回收基于虚拟机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我们不需要为每一个对象进行释放内存,不容易发生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问题. 但是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不是万能药,我们 ...
- jvm系列 (五) ---类的加载机制
类的加载机制 目录 jvm系列(一):jvm内存区域与溢出 jvm系列(二):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jvm系列(三):锁的优化 jvm系列 (四) ---强.软.弱.虚引用 我的博客目录 什么是类 ...
随机推荐
- mybatis if条件查询 及<号的问题
摘录自:http://flt95.blog.163.com/blog/static/12736128920136185841551/ <if test="p=='1'"> ...
- BOM基础知识
1.什么是BOM BOM(Browser Object Document)即浏览器对象模型. BOM提供了独立于内容 而与浏览器窗口进行交互的对象: 由于BOM主要用于管 ...
- DataTable转泛型List
在.net项目研发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从数据库中获取的DataTable数据类型,转换为泛型集合,然后运用LINQ对集合进行操作,我将此总结一下,方便你我他. 核心类: public class Da ...
- Hystrix-request collapsing(请求合并)
介绍: Hystrix的请求合并就是把重复的请求批量的用一个HystrixCommand命令去执行,以减少通信消耗和线程数的占用.Hystrix的请求合并用到了HystrixCollapser这个抽象 ...
- python_如何定义装饰器类?
案例: 实现一个能将函数调用信息记录到日志的装饰器 需求: 把每次函数的调用时间,执行时间,调用次数写入日志 可以对被装饰函数分组,调用信息记录到不同日志 动态修改参数,比如日志格式 动态打开关闭日志 ...
- 解决service层无法注入
练手时发现个问题,路径404,各种检查发现,多加了一层<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yanan.controller"/ ...
- 【转】十分有用的linux shell学习总结
在最近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经常会和Linux服务器打交道,如Oracle性能优化.我们 数据采集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监控,以及Debug服务器代码并解决其效率和稳定性等问题.因此这段时间总结的有关Linux ...
- php之冒泡排序
<?php//冒泡排序function shell_sort($arr){for($i=0;$i<count($arr)-1;$i++){for($j=0; $j< count($a ...
- 关于static的一点点总结
1. 简述 在<Java编程思想>P86页有这样一段话: “static方法就是没有this的方法.在static方法内部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反过来是可以的.而且可以在没有创建任何对象的前 ...
- ansible playbook实践(三)-yaml文件写法
playbook基于YAML语法来编写,基本语法规则如下: 1.大小写敏感 2.使用缩进表示层级关系 3.缩进时不允许使用Tab键,只允许使用空格 4.缩进的空格数目不重要,只要相同层级的元素左侧对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