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上篇NIO相关基础篇一,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缓冲区(Buffer)和通道(Channel),本篇继续NIO相关话题内容,主要就是文件锁、以及比较关键的Selector,后续还会继续有一到二篇左右与NIO内容相关。

文件锁(FileLock)

在看RocketMQ源码中,发现有关于文件锁的import,但是具体使用代码里面注释调了[回头看看为什么,理解下,到时候会在某篇文章里进行说明](实现一个事情的方法很多,所以不一定就一种),但是为了知识的完整性,还是准备讲下文件锁,可能以后或者那个地方可以使用,或者大家在那里使用到都可以继续留言讨论。

文件锁和其他我们了解并发里面的锁很多概念类似,当多个人同时操作一个文件的时候,只有第一个人可以进行编辑,其他要么关闭(等第一个人操作完成之后可以操作),要么以只读的方式进行打开。

在java nio中提供了新的锁文件功能,当一个线程将文件锁定之后,其他线程无法操作此文件,文件的锁操作是使用FileLock类来进行完成的,此类对象需要依赖FileChannel进行实例化。

文件锁方式

  • 共享锁:允许多个线程进行文件读取。
  • 独占锁:只允许一个线程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

备注:文件锁定以整个 Java 虚拟机来保持。但它们不适用于控制同一虚拟机内多个线程对文件的访问。

多个并发线程可安全地使用文件锁定对象。

Java文件依赖FileChannel的主要涉及如下4个方法:

方法 说明
lock() 获取对此通道的文件的独占锁定。
lock(long position, long size, boolean shared) 获取此通道的文件给定区域上的锁定。
tryLock() throws IOException 试图获取对此通道的文件的独占锁定。
tryLock(long position, long size, boolean shared) throws IOException 试图获取对此通道的文件给定区域的锁定。
lock()等同于lock(0L, Long.MAX_VALUE, false)
tryLock()等同于tryLock(0L, Long.MAX_VALUE, false)

lock()和tryLock()的区别

  • lock()阻塞的方法,锁定范围可以随着文件的增大而增加。无参lock()默认为独占锁;有参lock(0L, Long.MAX_VALUE, true)为共享锁。
  • tryLock()非阻塞,当未获得锁时,返回null。无参tryLock()默认为独占锁;有参tryLock(0L, Long.MAX_VALUE, true)为共享锁。

简单实例代码:

File file = new File("d:" + File.separator + "test.txt") ;
FileOutputStream output = null ;
FileChannel fout = null ;
try {
output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true) ;
fout = output.getChannel() ;// 得到通道
FileLock lock = fout.tryLock() ; // 进行独占锁的操作
if(lock!=null){
System.out.println(file.getName() + "文件锁定") ;
Thread.sleep(5000) ;
lock.release() ; // 释放
System.out.println(file.getName() + "文件解除锁定。")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fout!=null){
try {
fou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if(output!=null){
try {
outpu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运行结果:

说明:目前也很少接触到关于文件锁的灵活运用,RocketMQ那块代码给注释了,如果那我了解,欢迎留言讨论。

Selector

说明:

  • FileChannel是可读可写的Channel,它必须阻塞,不能用在非阻塞模式中
  • SocketChannel与FileChannel不同:新的Socket Channel能在非阻塞模式下运行并且是可选择的。不再需要为每个socket连接指派线程了。使用新的NIO类,一个或多个线程能管理成百上千个活动的socket连接,使用Selector对象可以选择可用的Socket Channel。

以前的Socket程序是阻塞的,服务器必须始终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而NIO可以通过Selector完成非阻塞操作。

备注:其实NIO主要的功能是解决服务端的通讯性能。

上篇NIO相关基础篇一的知识,马上这块也是需要使用到的。

Selector一些主要方法:

方法 说明
open() 打开一个选择器。
select() 选择一组键,其相应的通道已为 I/O 操作准备就绪。
selectedKeys() 返回此选择器的已选择键集。

SelectionKey的四个重要常量:

字段 说明
OP_ACCEPT 用于套接字接受操作的操作集位。
OP_CONNECT 用于套接字连接操作的操作集位。
OP_READ 用于读取操作的操作集位。
OP_WRITE 用于写入操作的操作集位。

说明:其实四个常量就是Selector监听SocketChannel四种不同类型的事件。

如果你对不止一种事件感兴趣,那么可以用"位或"操作符将常量连接起来,如下:

int interestSet = SelectionKey.OP_READ | SelectionKey.OP_WRITE;

NIO 简单实例代码

服务端代码:

int port = 8000;
// 通过open()方法找到Selector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 打开服务器的通道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SocketChannel = ServerSocketChannel.open();
// 服务器配置为非阻塞
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serverSocketChannel.socket();
InetSocketAddress address = 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 进行服务的绑定
serverSocket.bind(address);
// 注册到selector,等待连接
server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ACCEPT);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运行,端口:" + 8000); // 数据缓冲区
ByteBuffer byte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while (true) {
if ((selector.select()) > 0) { // 选择一组键,并且相应的通道已经准备就绪
Set<SelectionKey>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取出全部生成的key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 取出每一个key
if (key.isAcceptable()) {
ServerSocketChannel server = (Server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 接收新连接 和BIO写法类是都是accept
SocketChannel client = server.accept();
// 配置为非阻塞
client.configureBlocking(false);
byteBuffer.clear();
// 向缓冲区中设置内容
byteBuffer.put(("当前的时间为:" + new Date()).getBytes());
byteBuffer.flip();
// 输出内容
client.write(byteBuffer);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key.isValid()) {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clear();
// 读取内容到缓冲区中
int readSize = client.read(byteBuffer);
if (readSize > 0)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数据:" + new String(byteBuffer.array(), 0, readSize));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WRITE);
}
} else if (key.isWritable() && key.isValid()) {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clear();
// 向缓冲区中设置内容
byteBuffer.put(("欢迎关注匠心零度,已经收到您的反馈,会第一时间回复您。感谢支持!!!").getBytes());
byteBuffer.flip();
// 输出内容
client.write(byteBuffer);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
selectedKeys.clear(); // 清楚全部的key
}
}

客户端代码:

// 打开socket通道
SocketChannel socketChannel = SocketChannel.open();
// 设置为非阻塞方式
socketChannel.configureBlocking(false);
// 通过open()方法找到Selector
Selector selector = Selector.open();
// 注册连接服务端socket动作
socketChannel.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CONNECT);
// 连接
socketChannel.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127.0.0.1", 8000)); /* 数据缓冲区 */
ByteBuffer byte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while (true) {
if ((selector.select()) > 0) { // 选择一组键,并且相应的通道已经准备就绪
Set<SelectionKey> selectedKeys = selector.selectedKeys();// 取出全部生成的key
Iterator<SelectionKey> iter = selectedKeys.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SelectionKey key = iter.next(); // 取出每一个key
if (key.isConnectable()) {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if (client.isConnectionPending()) {
client.finishConnect();
byteBuffer.clear();
// 向缓冲区中设置内容
byteBuffer.put(("isConnect,当前的时间为:" + new Date()).getBytes());
byteBuffer.flip();
// 输出内容
client.write(byteBuffer);
}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else if (key.isReadable() && key.isValid()) {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clear();
// 读取内容到缓冲区中
int readSize = client.read(byteBuffer);
if (readSize > 0)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接受服务器端数据:" + new String(byteBuffer.array(), 0, readSize));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WRITE);
}
} else if (key.isWritable() && key.isValid()) {
SocketChannel client = (SocketChannel) key.channel();
byteBuffer.clear();
// 向缓冲区中设置内容
byteBuffer.put(("nio文章学习很多!").getBytes());
byteBuffer.flip();
// 输出内容
client.write(byteBuffer);
client.register(selector, SelectionKey.OP_READ);
}
}
selectedKeys.clear(); // 清楚全部的key
}
}

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说明:上面仅仅是一个demo,其实使用nio开发复杂度很高的,需要考虑:链路的有效性校验机制(安全认证、半包和粘包等)、链路的断连重连机制(网络闪断重连)、可靠性设计(心跳检测,消息重发、黑白名单)以及可扩展性的考虑等等,这些都是很复杂,那里搞不好就容易出错,看netty 权威指南的时候 记得作者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netty,经常出现一些莫名问题需要进行解决,而很多问题netty已经帮我们解决了,所以有必要好好看看netty了(目前作者也在看netty权威指南,唯一不爽的时候,里面大量代码,习惯用工具查看代码(编辑器查看代码变色,可以跳转等),求netty权威指南代码地址,看书里面代码特别变扭!,谢谢)

简单聊几句AIO

虽然NIO在网络操作中提供了非阻塞方法,但是NIO的IO行为还是同步的,对于NIO来说,我们的业务线程是在IO操作准备好时,才得到通知,接着就有这个线程自行完成IO操作,但是IO操作的本身其实还是同步的。

AIO是异步IO的缩写,相对与NIO来说又进了一步,它不是在IO准备好时再通知线程,而是在IO操作完成后在通知线程,所以AIO是完全不阻塞的,我们的业务逻辑看起来就像一个回调函数了。

备注:AIO就是简单提提,NIO还没有搞明白,后续还有一到二篇左右与NIO内容相关,主要谈谈一些select、poll、epoll、零拷贝等一些内容,如果有关零拷贝比较好的资料,欢迎在留言区进行留言,让零度也学习下,系统的了解下,谢谢!!!

如果读完觉得有收获的话,欢迎点赞、关注、加公众号【匠心零度】。


个人公众号,欢迎关注,查阅更多精彩历史!!!

NIO相关基础篇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IO相关基础篇三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说在前面 上篇NIO相关基础篇二,主要介绍了文件锁.以及比较关键的Selector,本篇继续NIO相关话题内容,主要谈谈一些Linux 网络 I/O模型.零拷贝等一些内容, ...

  2. NIO相关基础篇一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说在前面 NIO相关知识是很多后续的一些基础知识,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仅仅是简单介绍,后续会继续有一到二篇相关NIO内容. 什么是NIO Java NIO( New IO) 是 ...

  3. 转载来自朱小厮的博客的NIO相关基础篇

    用户空间以及内核空间概念 我们知道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心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 ...

  4. php基础篇-二维数组排序 array_multisort

    原文:php基础篇-二维数组排序 array_multisort 对2维数组或者多维数组排序是常见的问题,在php中我们有个专门的多维数组排序函数,下面简单介绍下: array_multisort(a ...

  5. JavaScript笔记基础篇(二)

    基础篇主要是总结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应为本人属于刚入行阶段技术并非大神如果笔记中有哪些错误,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多多交流互相学习. 1.ToFixed()函数 今天在做Birt ...

  6. Qt入门之基础篇 ( 二 ) :Qt项目建立、编译、运行和发布过程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CN_Simo. 题解: 本篇内容主讲Qt应用从创建到发布的整个过程,旨在帮助读者能够快速走进Qt的世界. 本来计划是讲解Qt源码静态编译,如此的话读者可能并不能清楚地知道为何要静态编 ...

  7. docker+k8s基础篇二

    Docker+K8s基础篇(二) docker的资源控制 A:docker的资源限制 Kubernetes的基础篇 A:DevOps的介绍 B:Kubernetes的架构概述 C:Kubernetes ...

  8. Python基础篇(二)_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基础篇——基本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复数类型 整数类型:4种进制表示形式: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默认采用十进制,其他进制需要增加引导符号 进制种类 引导符号 ...

  9. node基础篇二:模块、路由、全局变量课堂(持续)

    今天继续更新node基础篇,今天主要内容是模块.路由和全局变量. 模块这个概念,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现在模块开发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它能够帮助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当然咱们的node自然也不能缺少,看下例 ...

随机推荐

  1. 从json_encode过来的的字符串被返回到html页面时的解析

    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在需要返回多个值的时候,使用json_encode处理数组然后返回是很常用的做法.如果没有指定返回数据类型的情况下,默认返回的是json格式的字符串.那么需要将这 ...

  2. poj2635The Embarrassed Cryptographer(同余膜定理)

    The Embarrassed Cryptographer Time Limit: 2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15069   A ...

  3. 链表倒数第n个节点

    找到单链表倒数第n个节点,保证链表中节点的最少数量为n. 样例 给出链表 3->2->1->5->null和n = 2,返回倒数第二个节点的值1. /** * Definiti ...

  4. Linux双网卡绑定实现负载均衡

    系统环境:CentOS release 6.9 (Final) Linux centos6 2.6.32-696.10.1.el6.x86_64 Ubuntu系统下使用ifenslave进行网卡配置, ...

  5. SQL Server分组查询某最大值的整条数据(包含linq写法)

    想实现如下效果,就是分组后时间最大的那一条数据: 1.SQL SELECT * FROM ( SELECT * , ROW_NUMBER() OVER ( PARTITION BY RIP_GUID ...

  6. HTML+CSS+js常见知识点

    一.HTML.CSS常见知识点 1.垂直居中盒子 /* 方法一 */ html, body { width: 100%; height: 100%; padding: 0; margin: 0; } ...

  7. 使用.NET Core在RESTful API中进行路由操作

    介绍 当列出REST API的最佳实践时,Routing(路由)总是使它位于堆栈的顶部.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特定于.NET Core的REST(web)API来处理路由概念. 对于新手API ...

  8. 三种读取HashMap的方式

    package com.biubiu.entity;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 ...

  9. 在VirtualBox 虚拟机中安装CentOS7 64位实验基础系统

    1.将CentOS-7-x86_64-Minimal ISO加载入虚拟机,选择安装CentOS 7 2.启动欢迎画面,保持默认,选择 继续 3.安装参数设置 3-1.设置时区以便同步时间,将时区更改为 ...

  10. MSSQL-并发控制-2-Isolation

              如果转载,请注明博文来源: www.cnblogs.com/xinysu/   ,版权归 博客园 苏家小萝卜 所有.望各位支持!   MySQL通过MVCC和锁来实现并发控制,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