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之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
JavaScript 具有自动垃圾收集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而在 C 和 C++ 之类的语言中,开发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手工跟踪内存的使用情况,这是造成许多问题的一个根源。
在编写 JavaScript 程序时,开发人员不用再关心内存使用问题,所需内存的分配以及无用内存的回收完全实现了自动管理。这种垃圾收集机制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找出那些不再继续使用的变量,然后释放其占用的内存。为此,垃圾收集器会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或代码执行中预定的收集时间),周期性地执行这一操作。
正因为垃圾回收器的存在,许多人认为 JavaScript 不用太关心内存管理的问题,但如果不了解 JavaScript 的内存管理机制,我们同样非常容易成内存泄漏(内存无法被回收)的情况。
// 1.对象
new Object();
new MyConstructor();
{ a: , b: }
Object.create();
// 2.数组
new Array();
[ , , , ];
// 3.字符串,JavaScript 的字符串和 .NET 一样,使用资源池和 copy on write 方式管理字符串。
new String("hello hyddd");
"<p>" + e.innerHTML + "</p>"
// 4.函数
var x = function () { ... }
new Function(code)
// 5.闭包
function outer(name) {
var x = name;
return function inner() {
return "Hi, " + name;
}
}
内存的生命周期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函数中局部变量的正常生命周期。
- 内存分配:局部变量只在函数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为局部变量在栈(或堆)内存上分配相应的空间,以便存储它们的值。
- 内存使用:然后在函数中使用这些变量,直至函数执行结束。
- 内存回收:此时,局部变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可以释放它们的内存以供将来使用。
通常,很容易判断变量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这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例如:使用闭包的时)。垃圾收集器必须跟踪哪个变量有用哪个变量没用,对于不再有用的变量打上标记,以备将来收回其占用的内存。用于标识无用变量的策略可能会因实现而异,但具体到浏览器中的实现,则通常有两个策略:标记清除 和 引用计数。
标记清除
JavaScript 中最常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 标记清除(mark-and-sweep)。当变量进入环境(例如,在函数中声明一个变量)时,就将这个变量标记为“进入环境”。从逻辑上讲,永远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就可能会用到它们。而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
function test(){
var a = ;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var b = ;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
test(); // 执行完毕 之后 a、b又被标离开环境,被回收。
垃圾回收器在运行的时候会给存储在内存中的所有变量都加上标记(当然,可以使用任何标记方式)。然后,它会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例如,闭包)。而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将被视为准备删除的变量,原因是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最后,垃圾回收器完成内存清除工作,销毁那些带标记的值并回收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就是如果某些对象被清理后,内存是不连续的,那么就算内存占用率不高,例如只有50%,但是由于内存空隙太多,后来的大对象甚至无法存储到内存之中。一般的处理方式都是在垃圾回收后进行整理操作,这种方法也叫 标记整理,整理的过程就是将不连续的内存向一端复制,使不连续的内存连续起来。
目前,IE9+、Firefox、Opera、Chrome 和 Safari 的 JavaScript 实现使用的都是 标记清除 式的垃圾收集策略(或类似的策略),只不过垃圾收集的时间间隔互有不同。
引用计数
另一种不太常见的垃圾收集策略叫做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引用计数的含义是跟踪记录每个值被引用的次数。当声明了一个变量并将一个引用类型值赋给该变量时,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是1。如果同一个值又被赋给另一个变量,则该值的引用次数加1。相反,如果包含对这个值引用的变量又取得了另外一个值,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减1。当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变成0时,则说明没有办法再访问这个值了,因而就可以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回来。这样,当垃圾收集器下次再运行时,它就会释放那些引用次数为零的值所占用的内存
function test(){
var a = {} ; // a的引用次数为0
var b = a ; // a的引用次数加1,为1
var c = a; // a的引用次数再加1,为2
var b = {}; // a的引用次数减1,为1
}
早期很多浏览器使用引用计数策略,但很快它就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循环引用。循环引用指的是对象 A 中包含一个指向对象 B 的指针,而对象 B 中也包含一个指向对象 A 的引用。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function problem(){
var objectA = new Object();
var objectB = new Object();
objectA.someOtherObject = objectB;
objectB.anotherObject = objectA;
}
在这个例子中,objectA 和 objectB 通过各自的属性相互引用;也就是说,这两个对象的引用次数都是2。在采用标记清除 策略的实现中,由于函数执行之后,这两个对象都离开了作用域,因此这种相互引用不是个问题。但在采用 引用计数 策略的实现中,当函数执行完毕后,objectA 和 objectB 还将继续存在,因为它们的引用次数永远不会是0。假如这个函数被重复多次调用,就会导致大量内存得不到回收。为此,新一代浏览器都放弃了引用计数方式,转而采用标记清除来实现其垃圾收集机制。可是,引用计数导致的麻烦并未就此终结。
我们知道,IE 中有一部分对象并不是原生 JavaScript 对象。例如,其 BOM 和 DOM 中的对象就是使用 C++ 以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对象的形式实现的,而 COM 对象的垃圾收集机制采用的就是引用计数策略。因此,即使 IE 的 JavaScript 引擎是使用标记清除策略来实现的,但 JavaScript 访问的 COM 对象依然是基于引用计数策略的。换句话说,只要在 IE 中涉及 COM 对象,就会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使用 COM 对象导致的循环引用问题: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ome_element");
var myObject = new Object();
myObject.element = element;
element.someObject = myObject;
这个例子在一个 DOM 元素(element)与一个原生 JavaScript 对象(myObject)之间创建了循环引用。其中,变量 myObject 有一个名为 element 的属性指向 element 对象;而变量 element 也有一个属性名叫 someObject 回指 myObject。由于存在这个循环引用,即使将例子中的 DOM 从页面中移除,它也永远不会被回收。
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循环引用问题,最好是在不使用它们的时候手工断开原生 JavaScript 对象与 DOM 元素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消除前面例子创建的循环引用:
myObject.element = null;
element.someObject = null;
将变量设置为 null 意味着切断变量与它此前引用的值之间的连接。当垃圾收集器下次运行时,就会删除这些值并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E9 把 BOM 和 DOM 对象都转换成了真正的 JavaScript 对象。这样,就避免了两种垃圾收集算法并存导致的问题,也消除了常见的内存泄漏现象。
IE6 的性能问题
IE6 的垃圾回收是根据内存分配量运行的,当环境中存在256个变量、4096个对象、64k的字符串任意一种情况的时候就会触发垃圾回收器工作,看起来很科学,不用按一段时间就调用一次,有时候会没必要,这样按需调用不是很好吗?但是如果环境中就是有这么多变量等一直存在,现在脚本如此复杂,那么垃圾回收器会一直工作,这样浏览器就没法儿玩儿了。
微软在 IE7 中做了调整,触发条件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修改的,初始值和 IE6 相同,如果垃圾回收器回收的内存分配量低于程序占用内存的15%,说明大部分内存不可被回收,设的垃圾回收触发条件过于敏感,这时候把临界条件翻倍,如果回收的内存高于85%,说明大部分内存早就该清理了,这时候则将各种临界值重置回默认值。这一看似简单的调整,极大地提升了 IE7 在运行包含大量 JavaScript 的页面时的性能。
编码注意 - 解除引用
使用具备垃圾收集机制的语言编写程序,开发人员一般不必操心内存管理的问题。但是,JavaScript 在进行内存管理及垃圾收集时面临的问题还是有点与众不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分配给 Web 浏览器的可用内存数量通常要比分配给桌面应用程序的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目的是防止运行 JavaScript 的网页耗尽全部系统内存而导致系统崩溃。内存限制问题不仅会影响给变量分配内存,同时还会影响调用栈以及在一个线程中能够同时执行的语句数量。
因此,确保占用最少的内存可以让页面获得更好的性能。而优化内存占用的最佳方式,就是为执行中的代码只保存必要的数据。一旦数据不再有用,最好通过将其值设置为 null 来释放其引用——这个做法叫做 解除引用(dereferencing)。这一做法适用于大多数全局变量和全局对象的属性。局部变量会在它们离开执行环境时自动被解除引用,如下面这个例子所示:
function createPerson(name){
var localPerson = new Object();
localPerson.name = name;
return localPerson;
}
var globalPerson = createPerson("Nicholas");
// 手工解除globalPerson的引用
globalPerson = null;
由于局部变量 localPerson 在 createPerson() 函数执行完毕后就离开了其执行环境,因此无需我们显式地去为它解除引用。但是对于全局变量 globalPerson 而言,则需要我们在不使用它的时候手工为它解除引用,这也正是上面例子中最后一行代码的目的。
不过,解除一个值的引用并不意味着自动回收该值所占用的内存。解除引用的真正作用是让值脱离执行环境,以便垃圾收集器下次运行时将其回收。
垃圾回收的优化策略
和其他语言一样,JavaScript 的垃圾回收策略也无法避免一个问题:垃圾回收时,会停止响应其他操作,这是为了安全考虑。而 JavaScript 的垃圾回收在 100ms 甚至以上,对一般的应用还好,但对于 JavaScript 游戏和动画,这种对连贯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就麻烦了。这就是新引擎需要优化的点:避免垃圾回收造成的长时间停止响应。
David 大叔主要介绍了2个优化方案,而这也是最主要的2个优化方案了:
分代回收(Generation GC)
这个和 Java 回收策略思想是一致的。目的是通过区分「临时」与「持久」对象;多回收「临时对象区」(young generation),少回收「持久对象区」(tenured generation),减少每次需遍历的对象,从而减少每次GC的耗时。Chrome 浏览器所使用的 V8 引擎就是采用的分代回收策略
JavaScript 之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了解C#系列:谈谈C#中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
今天抽空来讨论一下.Net的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也算是完成上个<WCF分布式开发必备知识>系列后的一次休息吧.以前被别人面试的时候问过我GC工作原理的问题,我现在面试新人的时候偶尔也会 ...
- C#中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
今天抽空来讨论一下.Net的垃圾回收与内存管理机制,也算是完成上个<WCF分布式开发必备知识>系列后的一次休息吧.以前被别人面试的时候问过我GC工作原理的问题,我现在面试新人的时候偶尔也会 ...
- 《JavaScript 闯关记》之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
JavaScript 具有自动垃圾收集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而在 C 和 C++ 之类的语言中,开发人员的一项基本 ...
- C++中的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
最开始的时候看到了许式伟的内存管理变革系列,看到性能测试结果的时候,觉得这个实现很不错,没有深入研究其实现.现在想把这个用到自己的一个项目中来,在linux下编译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打算深入研究一下. ...
- Java中的垃圾回收机制&内存管理&内存泄漏
1. Java在创建对象时,会自动分配内存,并当该对象引用不存在的时候,释放这块内存. 为什么呢? 因为Java中使用被称为垃圾收集器的技术来监视Java程序的运行,当对象不再使用时,就自动释放对象所 ...
- JavaScript 的垃圾回收与内存泄露
JavaScript采用垃圾自动回收机制,运行时环境会自动清理不再使用的内存,因此javascript无需像C++等语言一样手动释放无用内存. 在这之前先说一下垃圾回收的两种方式:引用计数与标记清除. ...
- C++中的垃圾回收和内存管理(续)
boost memory的gc_allocator的使用 首先编译生成boost-memory的库,由于生成的是.so的动态库,所以需要在运行程序之前,将库文件的路径添加到LD_LIBRARY_PAT ...
- JavaScript学习系列6 -- JavaScript中的垃圾回收(内存释放)
程序开发中,涉及到的内存生命周期基本是一样的,分为以下三步 1. 分配需要的内存 2. 使用分配到的内存 3. 释放其内存 ----什么时候释放内存,以及需要释放哪些变量的内存, 就是垃圾回收机 ...
- 深入理解Node.js中的垃圾回收和内存泄漏的捕获
深入理解Node.js中的垃圾回收和内存泄漏的捕获 文章来自:http://wwsun.github.io/posts/understanding-nodejs-gc.html Jan 5, 2016 ...
随机推荐
- UITabBarController的一些基础设置
利用代码添加UITabBarController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 ...
- javaScript数据类型与typeof操作符
1,typeof操作符. typeof操作符是用来检测变量的数据类型.使用:typeof 变量名;返回以下字符串: 字符串 描述 undefined 未定义 boolean 布尔值 string 字 ...
- [转]非OpenVZ下利用谷歌TCP-BBR协议单边加速你的VPS
前段时间谷歌推出了新的 TCP-BBR 开源算法,可以起到单边加速 TCP 连接的效果,也就是不用客户端的配合,用来替代收费的锐速再合适不过,毕竟开源免费.TCP-BBR 的目的是要尽量跑满带宽,并且 ...
- Screen Space Subsurface Scatting(Skin Rendring)
还差通透度计算,RenderMonkey截图. 参考: http://developer.download.nvidia.com/presentations/2007/gdc/Advanced_Ski ...
- No Dialect mapping for JDBC type: -9
由于项目中使用的是hibernate 4.35版本和sqlserver 2008数据库.所以,自定义方言时,需要和老版本做区别: public class MySQLServerDialect ext ...
- Visual Studio 2010 简体中文旗舰、专业版(MSDN原版下载)
Visual Studio 2010 简体中文旗舰.专业版(MSDN原版下载)(Visual Studio 2010 ultimate professional x86 dvd)2010[光盘镜像]- ...
- codeforces C. Design Tutorial: Make It Nondeterministic
题意:每一个人 都有frist name 和 last name! 从每一个人的名字中任意选择 first name 或者 last name 作为这个人的编号!通过对编号的排序,得到每一个人 最终顺 ...
- [IR] Compression
关系:Vocabulary vs. collection size Heaps’ law: M = kTbM is the size of the vocabulary, T is the numbe ...
- 在JAVA和android中常用的单列模式
在很多开发中,项目为了节约资源,都把一个类的构造函数变为私有化,这样整个项目中就不能创建多个实例,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为单例模式 现在通过代码来简介下这个单例模式: 在新建一个java项目后,创建一个实体 ...
- [转载]我们可以用SharePoint做什么
前言 不知不觉作为一个SharePoint的开发人员若干年了,从SharePoint API开始学习,到了解SharePoint的结构,逐渐一点点了解sharepoint的体系:从SharePo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