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字、UDP通信、TCP通信、TCP/IP协议簇
一、套接字(socket)
1.英语单词socket:n.插座;穴;v.插入插座
2.套接字就是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的组合,是通过传输层进行通信的。IP指定电脑,端口指定某一具体APP。
3.套接字类型:
流式:SOCK_STREAM,基于TCP;
数据报式:SOCK_DGRAM,基于UDP;
原始式:SOCK_RAW。
二、UDP通信实例
1.综述
UDP貌似可以不区分服务端和客户端,因为代码是一样的,服务端可发可收,客户端亦可发可收。
发送端要先建立套接字,然后设置地址信息,就可以发送了;接收端要先建立套接字,再设置地址信息,再bind,就可以接收了。
2.具体实现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链接该库,也可在工程属性中手动设置,但是麻烦。
/*发送消息(Qt控件):每次发送时都要建立套接字,发完再关闭,下次发时重新建立,这是应该不合理的,但是不这样好像也会出错,为了省事就先这样了。*/
WORD wVersionRequested; //用来指定WinSock库版本
WSADATA wsaData; //指向WSADATA的指针,包含WinSock库版本的有关信息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 ); //定义套接字的版本号,高低字节都是2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创建套接字 //创建套接字失败处理,err=0则成功
if ( err != )
{
textEditShow->append("发送失败!");
return;
}
if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
{
WSACleanup( );
textEditShow->append("发送失败!");
return ;
} SOCKET typeOf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创建套接字类型,SOCK_DGRAM是UDP*/ SOCKADDR_IN addrInfo; //地址相关信息
addrInfo.sin_family = AF_INET; //选择地址族,2
addrInfo.sin_addr.S_un.S_addr = inet_addr("192.168.0.11");//接受端的IP地址
addrInfo.sin_port = htons();//接收端的端口号,与接收端的接收函数里指定的它自身的端口号一样。 QString textOfQString=textEditWrite->toPlainText(); //得到编辑框的文本
char* textOfChar=""; //发送的文本
QByteArray textOfByteArray=textOfQString.toLocal8Bit();
textOfChar=textOfByteArray.data(); sendto(typeOfSocket, textOfChar,strlen(textOfChar)+, ,(SOCKADDR*)&addrInfo,sizeof(SOCKADDR)); //往接收端发送消息 closesocket(typeOfSocket); //关闭套接字
WSACleanup(); /*对每一个WSAStartup函数的成功调用(即成功加载WinSock库)都要有一个WSACleanup来释放资源,终止使用WinSock库*/ /*接收消息:新建了一个线程,写的是死循环,专门收消息,也是每次都新建连接,跟发送一样,应该不太合理。*/
WORD wVersionRequested; //用来指定WinSock库版本
WSADATA wsaData; //指向WSADATA的指针,包含WinSock库版本的有关信息
int err;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 ); //定义套接字的版本号,高低字节都是2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创建套接字 //创建套接字失败处理,err=0则成功
if ( != err )
{
WSACleanup( );
return;
}
if ( != LOBYTE( wsaData.wVersion ) || !=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
{
WSACleanup( );
return ;
}
SOCKET typeOf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 //创建套接字类型,UDP
//地址相关信息
SOCKADDR_IN addrInfo;
addrInfo.sin_family = AF_INET;
addrInfo.sin_port = htons();
addrInfo.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P char textOfChar[] = ""; //收到的文本
int iSizeOfChar = ;
int iAddrLen = sizeof(addrInfo); if(bind( typeOfSocket, (SOCKADDR FAR *)&addrInfo, sizeof(addrInfo))!=)/*若绑定失败,结束循环不再接收*/
{
closesocket(typeOfSocket); //关闭套接字
WSACleanup();
break;
} if(!((iSizeOfChar=recvfrom (typeOfSocket,textOfChar,,,(SOCKADDR FAR *)&addrInfo,&iAddrLen))==SOCKET_ERROR)) //成功接收
{
textOfChar[iSizeOfChar] = '\0'; //字符串终止
gText=QString::fromLocal8Bit(textOfChar);
} closesocket(typeOfSocket); //关闭套接字
WSACleanup();
三、TCP通信
1.综述
TCP要区分客户端和服务端,因为两端的代码不一样,客户端和服务端应该也都是可发可收的,要先运行服务端,再运行客户端。
服务端先建立套接字,再设置地址信息,再bind,再listen,再accept;客户端要先建立套接字,再设置地址信息,再connect,然后就可以收发了。
bind:绑定建立的套接字和本地地址信息,将二者关联起来;
listen:监听客户端,规定队列长度;
accept:若有连接请求则接收连接请求;
connect:建立连接,出错则会阻塞,三次握手就是在这里,不是这个函数能三次握手,而是这个函数通知系统进行三次握手。
2.TCP通信编程步骤如下:
服务器端先建立套接字(把上述UDP编程中建立套接字的SOCK_DGRAM换成SOCK_STREAM),然后绑定(bind)并监听(listen),然后用 accept()等待客户端连接;
然后客户端建立套接字,连接(connect)服务器,连接上后使用 send()和 recv(),在套接字上写读数据,直至数据交换完毕, 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
再然后服务器端有客户端连接,建立一个新的套接字,自身重新开始等待连接。该新产生的套接字使用 send()和 recv()写读数据,直至数据交换完毕, 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
四、TCP、UDP、TCP\IP协议簇区别
1.TCP/IP协议是一个协议簇,里面包括很多协议。之所以命名为TCP/IP协议,因为TCP,IP协议是两个很重要的协议,所以就用他两命名了。TCP/IP协议集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访问层。
应用层包括: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万维网的基本协议;
文件传输(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远程登录(Telnet),提供远程访问其它主机功能,它允许用户登录internet主机,并在这台主机上执行命令;
网络管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该协议提供了监控网络设备的方法,以及配置管理,统计信息收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域名系统(DNS),该系统用于在internet中将域名及其公共广播的网络节点转换成IP地址;
网络层包括:
Internet协议(IP) ;
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
地址解析协议(ARP);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网络访问层:
网络访问层又称作主机到网络层(host-to-network).网络访问层的功能包括IP地址与物理地址硬件的映射,以及将IP封装成帧.基于不同硬件类型的网络接口,网络访问层定义了和物理介质的连接.
以上介绍并不完善。
2.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在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先建立连接再说收发消息的事。
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握手”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简单说: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文章部分转载http://zhangjiangxing-gmail-com.iteye.com)
TCP建立连接要进行3次握手,而断开连接要进行4次,具体就不说了。
3.UDP协议(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1) UDP是一个非连接的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发出去收不收得到就不管了。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在接收端,UDP把每个消息段放在队列中,应用程序每次从队列中读一个消息段。
(2) 由于传输数据不建立连接,因此也就不需要维护连接状态,包括收发状态等,因此一台服务机可同时向多个客户机传输相同的消息。
(3) UDP信息包的标题很短,只有8个字节,相对于TCP的20个字节信息包的额外开销很小。
(4) 吞吐量不受拥挤控制算法的调节,只受应用软件生成数据的速率、传输带宽、源端和终端主机性能的限制。
(5)UDP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因此主机不需要维持复杂的链接状态表(这里面有许多参数)。
(6)UDP是面向报文的。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给IP层。既不拆分,也不合并,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需要选择合适的报文大小。
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
4.小结TCP与UDP的区别:
a.基于连接与无连接,有连接1对1,无连接1对多,面向连接和面向报文;
b.对系统资源的要求(TCP较多,UDP少);
c.TCP保证数据正确性,可靠;UDP可能丢包,不可靠;TCP保证数据顺序,UDP不保证。
套接字、UDP通信、TCP通信、TCP/IP协议簇的更多相关文章
- [网络编程之Socket套接字介绍,套接字工作流程,基于TCP协议的套接字程序]
[网络编程之Socket套接字介绍,套接字工作流程,基于TCP协议的套接字程序] 为何学习socket套接字一定要先学习互联网协议: 1.首先:要想开发一款自己的C/S架构软件,就必须掌握socket ...
- 4月23日 python学习总结 套接字UDP和 操作系统理论,多道理论
一.套接字UDP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无连接的,面向消息的,提供高效率服务.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 ...
- 【Linux网络基础】网络拓扑、OSI层次模型、TCP/IP协议簇
一.前言 一个运维有时也要和网络打交道,所以具备最基本的网络知识,对一个运维人员来说是必要的.但,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这些并不是重点,因此,我不可能从最基础的网络知识开始讲起.本节内容更多是从一个梳理和 ...
- TCP/IP协议簇分层详解---转
http://blog.csdn.net/hankscpp/article/details/8611229 一. TCP/IP 和 ISO/OSI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 ...
- 【Linux网络基础】TCP/IP协议簇的详细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断开,11种状态)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 ...
- 网络基础二 tcp/ip协议簇 端口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1种状态集
第1章 概念介绍 1.1 VLAN 1.1.1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 ...
- TCP/IP 协议簇 端口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1种状态集
第1章 概念介绍 1.1 VLAN 1.1.1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 ...
- TCP/IP协议簇 端口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1种状态集
第一章:概念介绍 1.1 VLAN 1.1.1 什么是VLAN VLAN (Virturl LAN) ,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V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 ...
- 【Linux网络基础】TCP/IP 协议簇(各个常见协议介绍)
一.应用层协议 1. FTP 协议所在层次:应用层协议 名称:FTP协议 协议端口:20,21 协议说明: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组 ...
随机推荐
- UESTC93 King's Sanctuary
King's Sanctuary Time Limit: 3000/1000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5/65535KB (Java/Others) ...
- YTU 2895: H--唱歌的鸟儿
2895: H--唱歌的鸟儿 时间限制: 1 Sec 内存限制: 128 MB 提交: 26 解决: 10 题目描述 烟大东门有一棵大杨树,树上经常会有很多鸟儿飞来飞去.春天来了,学生物的小姜发现 ...
- 修改phpmyadmin中的默认超时时间
phpmyadmin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登陆超时(1440秒未活动),请重新登录",很烦 解决方法如下: 第一步: 修改php.ini,找到 session.gc_maxlife ...
- js 弹出对话框的方法总结
原文:http://www.cnblogs.com/xiaofengfeng/archive/2012/10/20/2732784.html <!DOCTYPE html PUBLIC &quo ...
- ios app 上架AppStore
一.证书的导出 1.1 前期工作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苹果的开发者帐号,一个Mac系统. 如果没有帐号可以在打开http://developer.apple.com/ ...
- Spring配置事务的五种方式
Java事务的类型有三种: JDBC事务. 可以将多个 SQL 语句结合到一个事务中.JDBC 事务的一个缺点是事务的范围局限于一个数据库连接.一个 JDBC 事务不能跨越多个数据库 JTA(Java ...
- iOS编码的一些规范
1.实例变量instance variable,最好带上前缀下划线,例如 @interface Person:NSObject { NSString *_name; int *_age; } @en ...
- MySQL ERROR Got an error reading communication packets
200 ? "200px" : this.width)!important;} --> 介绍 经常会在错误日志中看到这个报错,首先我们可以从show GLOBAL statu ...
- 通过实现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创建数据库连接池(C3P0方式)
使用Listener步骤 1. 定义Listener实现类 2. 在web.xml中配置(或使用Annotation) 使用C3P0方式创建数据库连接池需要添加的jar包 1.c3p0-0.9.5.j ...
- 使用dubbox开发REST应用
新建项目,添加Maven支持. 在pom.xml中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jboss.resteasy</group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