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全局解释器锁(GIL)
1 全局解释器锁(GIL)
0 pypy(没有全局解释器锁) cpython(99.999999%)
-pypy python好多模块用不了,
1 全局解释器锁,GIL锁(cpython解释器的问题)
-当年python设计的时候,还是单核,没有多核的概念
-python需要做垃圾回收(gc)
-垃圾回收线程,进行垃圾回收
-设计了一个大锁(GIL锁),只有拿到这把锁的线程,才能执行
-同一时刻,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开多个线程,但是只能有一条线程在执行
-不能利用多核优势
只针对与cpython解释器(其他解释器,包括其他语言不这样)
2 如果是计算密集型:要开进程
3 如果是io密集型:要开线程
2 开启线程的两种方式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
# def task():
# time.sleep(1)
# print('我是子线程')
#
#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t=Thread(target=task)
# t.start()
# print('我是主线程')
#
#
###第二种方式
class MyThread(Thread):
def __init__(self,a):
self.a=a
super().__init__()
def run(self):
time.sleep(1)
print('我是子线程',self.a)
if __name__ == '__main__':
t=MyThread('aaaaa')
t.start()
print('我是主线程')
3 多线程与多进程比较
3.1 pid比较
3.2 开启速度比较
#开线程消耗的资源,耗费的时间远远小于开进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import os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def task():
time.sleep(0.1)
print('我是子线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线程
# ctime=time.time()
# t=Thread(target=task)
# t.start()
# t.join() # 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主线程再执行
# print('我是主线程')
# print(time.time()-ctime)
##进程
ctime=time.time()
t=Process(target=task)
t.start()
t.join() # 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主线程再执行
print('我是主线程')
print(time.time()-ctime)
3.3 内存数据的共享问题
##线程间数据共享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import os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def task():
global n
n=10
print(n)
if __name__ == '__main__':
####线程
n=100
t=Thread(target=task)
t.start()
t.join() # 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主线程再执行
print('我是主线程')
print(n)
4 Thread类的其他方法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task():
# time.sleep(0.01)
#在子线程中执行
# res = threading.currentThread()
# print(res)
res=threading.get_ident()
print('子线程:',res)
print('我是子线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t=Thread(target=task)
t1=Thread(target=task)
t.start()
t1.start()
# print(t.is_alive()) #看线程是否存活
#
# print(t.getName() ) # 获取线程的名字
# t.setName('lqz') # 设置线程民资
# print(t.getName() )
#
#
# print('主线程')
# time.sleep(0.02)
# print(t.is_alive())
# 主线程中执行,返回当前线程对象
# res=threading.currentThread()
# print(res)
# 返回当前进程中正在运行的子线程对象列表
# res=threading.enumerate()
# print(res)
# 返回当前正在运行的线程个数
# res=threading.activeCount()
# print(res)
# 线程id号
res=threading.get_ident()
print('主线程:',res) '''
t.is_alive()
t.getName()
t.setName('lqz') threading:模块下的一些方法
res=threading.currentThread()
res=threading.enumerate()
res=threading.activeCount()
res=threading.get_ident()
'''
5 join方法
等待子线程执行结束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task():
time.sleep(2)
print('我是子线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ll=[]
for i in range(1000):
t=Thread(target=task)
t.start()
ll.append(t)
for i in ll:
i.join()
# 主线程等待子线程执行完再执行
print('我是主线程,子线程全都执行完了')
6 守护线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task():
time.sleep(2)
print('我是子线程')
if __name__ == '__main__':
t=Thread(target=task)
t.setDaemon(True) # 如果主线程执行结束,子线程也结束(不执行了)
t.start()
#只要主线程执行结束,子线程也结束
print('主线程执行结束')
7 同步锁(互斥锁)
## 多个线程操作同一个数据(变量),会出现并发安全的问题
#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Lock
# import time
# import random
# def task():
# global n
#
#
# ### 临界区(加锁)
# time.sleep(random.random())
# temp=n
# time.sleep(random.random())
# temp=temp-1
# n=temp
#
# ##模拟不出来,因为太快了,没有cup的切换(io,时间片到了),模拟io,让cpu切换
#
# # n-=1
#
#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n=10
# ll=[]
# for i in range(10):
# t=Thread(target=task)
# t.start()
# ll.append(t)
#
# for i in ll:
# i.join()
#
#
# print(n) ###出现了并发安全的问题,加锁解决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Lock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def task_lock(lock):
global n ### 临界区(加锁)
with lock:
time.sleep(random.random())
temp=n
time.sleep(random.random())
temp=temp-1
n=temp ##模拟不出来,因为太快了,没有cup的切换(io,时间片到了),模拟io,让cpu切换 # n-=1 def task_no_lock(): global n
time.sleep(random.random())
temp=n
time.sleep(random.random())
temp=temp-1
n=temp if __name__ == '__main__':
n=10
lock=Lock()
ll=[]
for i in range(10):
# t=Thread(target=task_lock,args=[lock,])
t=Thread(target=task_no_lock,args=[lock,])
t.start()
ll.append(t)
t.join() # for i in ll:
# i.join() print(n) '''
互斥锁和join的区别
如果使用互斥锁:只锁临界区,只有临界区是串行,其他地方还是并发的
如果使用join,整个过程全变成串行执行 '''
8 信号量
### 信号量可以理解为多把锁,同时允许多个线程来更改数据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Semaphore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def task(sm,i):
sm.acquire()
print('%s:这个人在上厕所'%i)
time.sleep(random.random())
print('%s:这个人拉完了'%i)
sm.release() sm=Semaphore(5)
for i in range(40):
t=Thread(target=task,args=[sm,i])
t.start()
9 Event事件
Event事件:
一些线程需要等到其他线程执行完成之后才能执行,类似于发射信号
比如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结束再继续执行 # 一些线程需要等到其他线程执行完成之后才能执行,类似于发射信号
# 比如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结束再继续执行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Event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def girl(event):
print('赵丽颖现在在结婚状态')
time.sleep(1)
# 离婚了,发送信号
print('赵丽颖离婚了')
event.set() # 发送一个信号 def boy(i, event):
print('屌丝%s:在等赵丽颖的离婚信号'%i)
event.wait() # 收不到信号之前,一直卡在这
print('屌丝%s号,收到了离婚信号,开始追' % i) event = Event()
t = Thread(target=girl, args=[event, ])
t.start() for i in range(10):
t1 = Thread(target=boy, args=[i, event])
t1.start() ## 写两条线程,一条线程读一个文件的头2分之一,另一个线程读这个文件的后2分之一,但是必须第一个线程读完,发送信号后,第二个线程才能读
总结
1 GIL锁:全局解释器锁,在解释器之上的一把大锁,线程必须获得这把锁,才能执行,只针对与cpython解释器
2 GIL和线程锁有什么区别?有了GIL锁,为什么还要线程锁?
-本身GIL和线程锁,都是线程级别的锁,GIL是内置的,解释器里的
-线程锁:开发者定义的
3 多核cpu:
如果是计算密集型:开进程
io密集型:开线程 4 开启线程的两种方式(对比进程)
5 进程和线程的比较
-进程id比较
-开启效率的比较
-共享变量 6 Thread类的其他方法,threading模块下的其他方法 7 线程join(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成)
8 守护线程(如果主线程执行完成,子线程也结束)
9 互斥锁,同步锁:为了保证并发情况下数据安全,把对数据的操作过程变成串行,牺牲了效率,保证了数据安全
10 信号量,Event
04:全局解释器锁(GIL)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线程队列、线程池、全局解释器锁GIL
一.线程队列 队列特性:取一个值少一个,只能取一次,没有值的时候会阻塞,队列满了,也会阻塞 queue队列 :使用import queue,用法与进程Queue一样 queue is especial ...
- 全局解释器锁GIL
我们使用高并发,一次是创建1万个线程去修改一个数并打印结果看现象: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os def func(args): global n n ...
- 全局解释器锁GIL & 线程锁
1.GIL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 Python代码的执行由Python虚拟机(也叫解释器主循环)来控制.Python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要在主循环中,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 ...
- python 什么是全局解释器锁GIL
什么是全局解释器锁GIL Python代码的执行由Python 虚拟机(也叫解释器主循环,CPython版本)来控制,Python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要在解释器的主循环中,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即在 ...
- 并发编程——全局解释器锁GIL
1.全局解释器锁GIL GIL其实就是一把互斥锁(牺牲了效率但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线程是执行单位,但是不能直接运行,需要先拿到python解释器解释之后才能被cpu执行 同一时刻同一个进程内多个线 ...
- 21.线程,全局解释器锁(GIL)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计数的方式消耗系统资源 def two_hu ...
- Python全局解释器锁 -- GIL
首先强调背景: 1.GIL是什么?GIL的全称是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来源是python设计之初的考虑,为了数据安全所做的决定. 2.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 ...
- python 多线程编程之使用进程和全局解释器锁GIL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线程. 全局解释器锁: python代码的执行是由python虚拟机(又名解释器主循环)进行控制的.python中,主循环中同时只能有一个控制线程在执行,就像单核C ...
- Python核心技术与实战——十九|一起看看Python全局解释器锁GIL
我们在前面的几节课里讲了Python的并发编程的特性,也了解了多线程编程.事实上,Python的多线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我们今天就来讲一 ...
- Python如何规避全局解释器锁(GIL)带来的限制
编程语言分类概念介绍(编译型语言.解释型语言.静态类型语言.动态类型语言概念与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zhoug2020/p/5972262.html Python解释 ...
随机推荐
- angr脚本——以angrctf解题记录为参考
angr脚本--以angrctf解题记录为参考 angr是用于逆向工程中进行二进制分析的一个python框架 符号执行 (Symbolic Execution)是一种程序分析技术.其可以通过分 ...
- 在 Linux 如何优雅的统计程序运行时间?恕我直言,你运行的可能是假 time
最近在使用 time 命令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隐藏的小秘密和强大功能,今天分享给大家. time 在 Linux 下是比较常用的命令,可以帮助我们方便的计算程序的运行时间,对比采用不同方案时程序的运行 ...
- C++的指针相关概念
引言 初入c++,肯定会对指针这个概念非常熟悉.但是为什么c/c++要使用指针? 其实每一种编程语言都使用指针,指针并不只是C/C++的独有特性.C++将指针暴露给了用户(程序员),而Java和C#等 ...
- opencv——机器视觉检测和计数
引言 在机器视觉中,有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计数.其难点无非是对于产品的图像分割. 由于之前网购的维生素片,有时候忘了今天有没有吃过,就想对瓶子里的药片计数...在学习opencv以后,希望实现对于维 ...
- netcore3.1 webapi使用signalR
前言 今天尝试了一下signalR,感觉还不错,因为暂时用不到,就写一篇博文来记录搭建过程,以免以后给忘了,基于官方文档写的,不过官方没有webapi调用例子,就自己写了一下,大神勿喷 使用 1.创建 ...
- FFmpeg应用实践之命令查询
0. 前言 FFmpeg 中常用的工具有三个,分别是多媒体编解码工具ffmpeg.多媒体内容分析工具ffprobe和多媒体播放器ffplay.本文介绍的指令都是与编解码工具 ffmpeg 相关的. 学 ...
- Java中Stream流相关介绍
什么是Stream? Stream是JDK8 API的新成员,它允许以声明性方式处理数据集合 特点 代码简洁: 函数式编程写出的代码简洁且意图明确,使用stream接口让你从此告别for循环 多核友好 ...
- javaWeb——jsp
JavaBean 提供一个默认的无参构造函数 需要被序列化并且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 可能有一系列可读写属性 可能有一系列的 getter 或 setter 方法
- 如何在CentOS 7上安装Htop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向您介绍如何在CentOS 7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Htop.对于那些不知道的人,Htop 是为Linux编写的一个交互式实时系统监视进程查看器.它被设计为替代Unix程序的顶部.它显示 ...
- elasticksearch分词,导致kibana的url出现问题
在Kibana的展示页面中,我们点击Table的左侧栏,发现Elasticsearch中的数据在展示中是正确的数据,比如:agent中www.baidu.com/test,该界面中会正确的显示为w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