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P3960】列队题解

题目链接

题意:

Sylvia 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女孩子。

前段时间,Sylvia 参加了学校的军训。众所周知,军训的时候需要站方阵。

Sylvia 所在的方阵中有 n×m 名学生,方阵的行数为 n ,列数为 m 。

为了便于管理,教官在训练开始时,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方阵中的学生从 1 到 n×m 编上了号码(参见后面的样例)。即:初始时,第 i 行第 j 列 的学生的编号是 (i−1)×m+j 。

然而在练习方阵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离队。在一天中,一共发生了 q 件这样的离队事件。每一次离队事件可以用数对(x,y)(1≤x≤n,1≤y≤m)描述,表示第 x 行第 y 列的学生离队。

在有学生离队后,队伍中出现了一个空位。为了队伍的整齐,教官会依次下达这样的两条指令:

  1. 向左看齐。这时第一列保持不动,所有学生向左填补空缺。不难发现在这条指令之后,空位在第 x 行第 m列。

  2. 向前看齐。这时第一行保持不动,所有学生向前填补空缺。不难发现在这条指令之后,空位在第 n 行第 m列。

教官规定不能有两个或更多学生同时离队。即在前一个离队的学生归队之后, 下一个学生才能离队。因此在每一个离队的学生要归队时,队伍中有且仅有第 n 行第 m 列一个空位,这时这个学生会自然地填补到这个位置。

因为站方阵真的很无聊,所以 Sylvia 想要计算每一次离队事件中,离队的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注意:每一个同学的编号不会随着离队事件的发生而改变,在发生离队事件后方阵中同学的编号可能是乱序的。

输入格式:

输入共 q+1 行。

第 1 行包含 3 个用空格分隔的正整数 n,m,q,表示方阵大小是 n 行 m 列,一共发生了 q 次事件。

接下来 q 行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描述了 q 件事件。每一行是两个整数 x,y,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这个离队事件中离队的学生当时排在第 x 行第 y 列。

输出格式:

按照事件输入的顺序,每一个事件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这个离队事件中离队学生的编号。

样例输入:


样例输出:


时空限制:

每个测试点2s,512MB

数据范围:

n,m,q≤3×105,对于每一对(x,y),满足1≤x≤n且1≤y≤m。

题解:

O(nq)暴力只能拿30分。

所以我们需要用数据结构来维护当前坐标为(x,y)的学生的编号是多少。

我们可以对于每一行和最后一列分别建一棵线段树,那么学生的离队、入队就对应线段树中的删除节点、插入节点的操作。其实我们并不需要真的插入和删除节点(不然就变成平衡树了),我们只需要维护节点在线段树中的前缀和即可,点在线段树中的前缀和就是点所对应的学生在方阵中的位置。

具体怎么操作呢?

每个节点的值,只有1和0两种。一个学生离队时,只需要把该学生对应的节点的值变为0,这样该节点以后的节点的前缀和都会-1。一个节点入队时,把线段树中当前最后一个节点所在位置(lastpos数组)的后一个位置的节点的权值变为1。

但是,这样会炸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动态开点!

我们用lazy来保存该区间的第一个点对应的学生的编号(注意,是学生的编号,不是区间的修改量,本题线段树没有区间修改操作)。

又有一个新问题:线段树的区间应该取多大范围呢?对于前n棵线段树,区间范围应该取1~m-1+q,对于最后一颗线段树,区间范围应该取1~n+q,因为最坏情况下,q个修改操作都在同一棵线段树上进行,而每一个修改操作都会使lastpos+1。

这样,时间复杂度O(qlogn),动态开点也节省了大部分空间,本题就可以做了。参考代码如下: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axn 300001
#define maxid 15000000
#define max(a,b) ((a>b)?a:b)
#define min(a,b) ((a<b)?a:b)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egment{//动态开点线段树
int ls,rs,sum;//左子节点编号、右子节点编号、区间和
ll lazy;//初始化及存储叶子结点所代表人的编号用
segment(){
ls=rs=sum=lazy=;
}
}seg[maxid];
int n,m,q,segid=;
inline void maintain(int bh){//用子节点的信息维护该节点的信息
seg[bh].sum=seg[seg[bh].ls].sum+seg[seg[bh].rs].sum;
}
inline void build(int&bh,int L,int R,int l,int r,ll val){//初始建树
if(!bh)bh=++segid;//动态开点
if(l==L&&r==R){//区间完全覆盖
seg[bh].lazy=val;//打上lazy标记
seg[bh].sum=r-l+;//区间和
return;
}
int mid=(L+R)>>;
if(l<=mid)build(seg[bh].ls,L,mid,l,min(mid,r),val);
if(r>mid)build(seg[bh].rs,mid+,R,max(mid+,l),r,val+max(,mid+-l));
maintain(bh);
}
inline void build2(int&bh,int L,int R,int l,int r,ll val){
if(!bh)bh=++segid;
if(l==L&&r==R){
seg[bh].lazy=val;
seg[bh].sum=r-l+;
return;
}
int mid=(L+R)>>;
if(l<=mid)build2(seg[bh].ls,L,mid,l,min(mid,r),val);
if(r>mid)build2(seg[bh].rs,mid+,R,max(mid+,l),r,val+(long long)m*max(,mid+-l));//和build不同的地方
maintain(bh);
}
inline ll qup(int&bh,int L,int R,int rank){//找到排名为rank的节点所代表人的编号并更新sum
if(L==R)return seg[bh].sum=,seg[bh].lazy;//已经到叶子结点,清除该节点(即该节点的值sum=0)
int mid=(L+R)>>;
if(seg[bh].lazy){//动态开点(开bh的两个子节点)并下传标记
seg[bh].ls=++segid;
seg[bh].rs=++segid;
seg[seg[bh].ls].lazy=seg[bh].lazy;
seg[seg[bh].rs].lazy=seg[bh].lazy+mid-L+;
seg[bh].lazy=;
seg[seg[bh].ls].sum=mid-L+;
seg[seg[bh].rs].sum=R-mid;
}
ll ans;
if(rank<=seg[seg[bh].ls].sum)ans=qup(seg[bh].ls,L,mid,rank);
else ans=qup(seg[bh].rs,mid+,R,rank-seg[seg[bh].ls].sum);
maintain(bh);
return ans;
}
inline ll qup2(int&bh,int L,int R,int rank){
if(L==R)return seg[bh].sum=,seg[bh].lazy;
int mid=(L+R)>>;
if(seg[bh].lazy){
seg[bh].ls=++segid;
seg[bh].rs=++segid;
seg[seg[bh].ls].lazy=seg[bh].lazy;
seg[seg[bh].rs].lazy=seg[bh].lazy+(long long)m*(mid-L+);//和qup不同的地方
seg[bh].lazy=;
seg[seg[bh].ls].sum=mid-L+;
seg[seg[bh].rs].sum=R-mid;
}
ll ans;
if(rank<=seg[seg[bh].ls].sum)ans=qup2(seg[bh].ls,L,mid,rank);
else ans=qup2(seg[bh].rs,mid+,R,rank-seg[seg[bh].ls].sum);
maintain(bh);
return ans;
}
int lastpos[maxn];//每棵线段树最后一次插入的位置
inline void add(int&bh,int L,int R,int pos,ll val){
if(!bh)bh=++segid;//动态开点,此时不可能有lazy标记
if(L==R){//已经到叶子结点,添加节点
seg[bh].lazy=val;
seg[bh].sum=;
return;
}
int mid=(L+R)>>;
if(pos<=mid)add(seg[bh].ls,L,mid,pos,val);
else add(seg[bh].rs,mid+,R,pos,val);
maintain(bh);
}
int main(){
scanf("%d%d%d",&n,&m,&q);
segid=n+;
if(m>)for(int i=;i<=n;++i){//建立n棵行线段树
build(i,,m-+q,,m-,(long long)m*(i-)+);//保证第i棵行线段树的根的编号为i
lastpos[i]=m-;//最后一次插入的位置,下次插入就要在该位置的后一个位置插入
}
int lst=n+;//lst是最后一列的线段树的根的编号
build2(lst,,n+q,,n,m);//建立最后一列线段树
lastpos[lst]=n;
for(int i=;i<q;++i){
int x,y;
scanf("%d%d",&x,&y);
if(y<m){
ll bh=qup(x,,m-+q,y);//需要出队的人的编号
printf("%lld\n",bh);
ll bh2=qup2(lst,,n+q,x);//需要从最后一列的线段树移动到行线段树中的人的编号
add(x,,m-+q,++lastpos[x],bh2);
add(lst,,n+q,++lastpos[lst],bh);
}else{
ll bh2=qup2(lst,,n+q,x);//需要出队的人的编号
printf("%lld\n",bh2);
add(lst,,n+q,++lastpos[lst],bh2);
}
}
return ;
}

【洛谷P3960】列队题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洛谷P3960 列队(NOIP2017)(Splay)

    洛谷题目传送门 最弱的Splay...... 暴力模拟30分(NOIP2017实际得分,因为那时连Splay都不会)...... 发现只是一个点从序列里搬到了另一个位置,其它点的相对位置都没变,可以想 ...

  2. 洛谷 P3960 列队 解题报告

    P3960 列队 题目描述 \(Sylvia\)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女♂孩子. 前段时间,\(Sylvia\)参加了学校的军训.众所周知,军训的时候需要站方阵. \(Sylvia\)所在的方阵中有\(n ...

  3. 洛谷 P3960 列队

    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3960 常数超大的treap #pragma GCC optimize("Ofast") #incl ...

  4. 洛谷P3960 列队 NOIp2017 线段树/树状数组/splay

    正解:动态开点线段树 解题报告: 传送门! 因为最近学主席树的时候顺便get到了动态开点线段树?刚好想起来很久很久以前就想做结果一直麻油做的这题,,,所以就做下好了QAQ 然后说下,这题有很多种方法, ...

  5. 洛谷P3960 列队(动态开节点线段树)

    题意 题目链接 Sol 看不懂splay..,看不懂树状数组... 只会暴力动态开节点线段树 观察之后不难发现,我们对于行和列需要支持的操作都是相同的:找到第\(k\)大的元素并删除,在末尾插入一个元 ...

  6. 洛谷P3960 列队(Splay)

    传送门 感觉自己好久不打数据结构已经完全不会了orz…… 据说正解树状数组?然而并不会 首先考虑一下每一次操作,就是把一个人从这一行中取出并放到行的最后,再从最后一列取出放到列的最后 那么这两种操作其 ...

  7. 洛谷 P3960 列队【线段树】

    用动态开点线段树分别维护每一行和最后一列,线段树的作用是记录被选的点的个数以及查询第k个没被选的点,每次修改,从行里标记被选的点,从最后一列标记向左看齐之后少的点,然后用vector维护行列的新增点 ...

  8. 洛谷P3960 列队 Splay

    其实思路并不算太难,就是代码量相对较大. 我们将一次离队转换为一次删除和两次加入,这样就可以保证空间是动态分配的,最大也不会暴空间. 说实话写之前感觉会很恶心,但是代码量就还好吧,有些细节需要特殊注意 ...

  9. NOIP2017提高组Day2T3 列队 洛谷P3960 线段树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zhouzhendong/p/9265380.html 题目传送门 - 洛谷P3960 题目传送门 - LOJ#2319 题目传送门 - Vij ...

随机推荐

  1. html入门第二天。

    二·1.图片与多媒体:-------------- img标签(重中之重): 网页中的图片展示就是用的img标签实现,img元素相网页中嵌入一幅图形,行内标签,单标签. 基础语句:<img sr ...

  2. Systemd 教程

    目录 Systemd 教程 sshd.service配置模板 开机启动 启动服务 停止服务 配置文件 [Unit] 区块:启动顺序与依赖关系 [Service] 区块:启动行为 1.启动命令 2.启动 ...

  3. 用深信服AC控制方位话机注册链路的开、关

    1.话机正常配置:专线.互联网 配置: 抓包: 结论:话机走专线注册,正常. 2.在SANGFOR AC上阻断专线地址组(域名没有找到阻断方式),模拟专线断开的场景 1)nslookup解析出地址组 ...

  4. The declared package does not match the expected package Java

    今天使用vscode 编写java代码做测试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大概总结一下. 目录结构 bao -> Point.java test.java package bao; public clas ...

  5. XML字符串转为Map

    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import java.util.Ha ...

  6. T4设计时模板调试

    在Visual Studio内调试T4设计时模板有多个方法:安装使用带调试功能的第三方工具,利用System.Diagnostics.Debugger实时调试器,VS内置的T4调试工具.使用第三方工具 ...

  7. handle java

    关于java中的引用 我觉得在"think in java"这本书里面讲得很好 在那本书里 他们把引用叫做"句柄"(Handle) java中就是用" ...

  8. 使用gcc命令编译多个文件

    使用g++命令直接一次性编译多个文件 这里以简单的HelloWorld程序为例,假设我们一共有三个文件:main.cpp,HelloWorld.cpp和HelloWorld.h. 其中HelloWor ...

  9. 解决删除镜像时image is referenced in multiple repositories

    1.查看镜像 docker images rt@:~#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hours ago MB f8ab12e0 ...

  10. logstash 默认时间少8小时的修改办法

    logstash 的配置文件添加 filter { ruby { code => "event.set('timestamp', event.get('@timestamp').t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