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化软件时代的前夜 ZT
制造业:从手工模式到大规模生产,再到大规模定制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机器全面代替了手工工具。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器的使用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手工生产基本思想的延续,另一种则是大规模生产,即Mass Production。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成立。5年后的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1913年10月,当福特公司的工程师们将融入流水线生产思想的T型车装配线启动时,生产一辆汽车所用的劳动时间从12小时8分钟缩短到2小时35分钟。6个月后,每天可有1,000辆T型车走下生产线,平均每辆车所花的劳动时间差不多降低为1小时30分钟。在随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福特公司一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流水线生产使得以低成本、高效率、追求规模经济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得到充分发展。
福特的流水线第一次改变了生产方式,开创了工业生产模式的第一个标杆。“福特模式”从此就变成了大规模生产的同义词。大规模生产方式对美国乃至世界制造业来说都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革。大规模生产模式在20世纪上半叶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摧枯拉朽一般淘汰了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由于福特公司成功实现了流水线生产,极大地降低了制造产品的成本,使得汽车等工业产品的价格大幅降低,很多原本昂贵的产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例如,每辆福特T型车的价格由1908年的850美元下降到1926的290美元。
大规模生产中,低成本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实现的——通过高产量和生产过程的高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单位成本。产品成本降低,价格也随之降低;价格降低,更多的人买得起该商品,销量随之增长,产量因而提高,成本更低,价格再次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时至今日,福特模式所奠定的制造原则仍然是工业生产体系中最基本的运行方式之一。大规模生产技术不仅被大型制造商所使用,其模式原则也被银行和保险业等大型服务行业乃至小型企业所模仿套用,并风靡全球为世界各国的企业所采用。
然而,大规模生产模式,即面向统一的市场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在新的时代面临两个重大挑战,其一是产能过剩,其二是互联网。
我们进入后工业时代,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据《矿业界》统计,目前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钢铁、铝、玻璃、水泥、船舶、家电、汽车等产业均严重过剩,而且部分产品产能仍在增长。全球能源总体过剩8-14%,钢铁过剩18-24%,铁矿石过剩12-18%,电解铝过剩15-20%。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信息不对称。这个理论是说,市场经济活动中,厂商、客户、代理等掌握信息有差异,卖方掌握更多商品信息,信息不对成会增大交易成本、抑制市场交易、厂商可能会隐藏信息或逆向选择。传统经济时代,厂商与客户,客户获取信息渠道很少,了解商品信息不完整,厂商基本上在销售渠道上基本上是占有主动,客户比较被动,也就是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商品。
这两个因素的叠加,逼迫传统制造业由生产者为导向转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由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低成本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定制化与低成本互相矛盾,个性化商品的单一商品的需求量并不大,单位生产成本高,中国制造业还面临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中国智造就是智能制造,延伸智能到具体的工厂,就是工厂的构筑采用更加柔性、智能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大规模定制。
软件业:从定制化到标准化,再SaaS化
参考全球著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于2000年出版的《Secrets of Software Success》中的观点,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比较完整的5代:
第一代: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
第一批独立于卖主的软件公司是为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在美国,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几个大软件项目推进的,这些项目先是由美国政府出面,后来被几家美国大公司认购。这些巨型开发项目为第一批独立的美国软件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并使美国在软件产业中成了早期的主角。
主要公司:CSC、规划研究公司、加州分析中心和管理美国科学公司
特点:每次为一个客户提供一个定制的软件,包括技术咨询、软件编程和软件维护。软件销售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
第二代: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
第一批独立软件服务公司成立10年后,第一批软件产品出现。这些初级的软件产品被专门开发出来重复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户。一种新型的软件公司诞生了,这是一种要求不同管理和技术的公司。第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诞生于1964年。它是由ADR公司接受RCA委托开发的一个可以形象的代表设备逻辑流程图的程序。在这个时期,软件开发者奠定了今天仍然存在的基础,包括软件产品的基本概念、定价、维护以及法律保护手段。
主要公司:ADR、Informatics
特点:不是出售一个独立的产品,而是将一个软件多次销售。
第三代: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1969-1981)
在第二代后期岁月里,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公司破土而出,与二代软件不同的是,规模化的企业提供的新产品,已经超越了硬件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最终,客户开始从硬件公司以外的提供商处寻找软件并为其付钱。70年代早期的数据库市场最为活跃,原因之一是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出现。数据库系统在技术上很复杂,而且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但从由计算机生产商提供的系统被认为不够完善以来,独立的提供商侵入了这个市场,使其成为70年代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欧洲同样进入了这个企业级软件市场。196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南边的一个中等城市达姆斯塔特的应用信息处理研究所的6位成员,创立了Software AG,至1972年它进入了美国市场,而且此后不久,就在全世界销售它的主打产品。其他在这个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司有Cincom系统公司(1968年)、计算机联合(CA)公司(1976)和Sybase(1984)。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大型计算机专有的操作系统平台转向诸如Unix(1973)、IBMOS/2和微软NT等新的平台。
主要企业:SAP、ORACLE、PEOPLESOFT。
特点:软件企业开始以企业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面目出现。
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套装软件。同样,这种市场的出现影响了对于以前的营销和销售方式。第一批"个人"计算机是于1975年诞生于美国MITS的Altair8800,1977年,苹果公司的Apple II上市。但是这两个平台都未能成为持久的个人计算机标准平台。直到1981年IBM推出了IBMPC,一个新的软件时代才开始了。这个时期的软件是真正独立的软件产业诞生的标志,同样也是收缩-覆盖的套装软件引入的开端。微软是这个时代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软件公司。这个时期其他成功的代表公司是Adobe、Autodesk、Corel、Intuit和Novell。
总之,人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软件产业以激动人心的每年20%的增长率发展。美国软件产业的年收入在1982年增长到100亿美元,在1985年则为250亿美元,比1979年的数字高10倍。
主要企业:微软、Intuit、Lotus
特点: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软件。
第五代:互联网时代(1994-现在)
互联网时代,软件行业最大的转变是从Software License变成Software as a Service,即SaaS。相较于传统软件,SaaS厂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最终用户的服务器硬件、网络安全设备和软件升级维护的支出,客户不需要除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连接之外的其它IT投资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要软件和服务。
主要企业:Salesforce、Workday、Netsuite
特点:基于云计算的软件。
客户化软件时代的前夜 ZT的更多相关文章
- 破解“低代码”的4大误区,拥抱低门槛高效率的软件开发新选择 ZT
最近,每个人似乎都在谈论“低代码”.以美国的Outsystems.Kinvey,以及国内的活字格为代表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正在风靡整个IT世界.毕竟,能够以最少的编码快速开发应用的想法本身就很吸引人.但 ...
- 深入理解.NET程序的原理 谈一谈破解.NET软件的工具和方法
最近一段时间不忙,闲下来的空闲时间,重读了一下CLR的原理,回味一下有关程序集的的知识,顺便练了一下手,学习致用,破解了若干个.NET平台的软件.以此来反观.NET程序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基 ...
- SOAOffice和iWebOffice、NTKO的比较及其优势(转)
http://www.cnblogs.com/liping13599168/articles/1681465.html SOAOffice和iWebOffice.NTKO的比较及其优势 近年来,市场上 ...
- 机器学习在 IT 运维管理中的必要性!
机器学习技术在监控工具中的应用已经成为 IT 运维与 DevOps 团队的一大热点话题.尽管相关的使用案例很多,对 IT 团队而已真正的「杀手级应用」是机器学习如何提高实时事件管理能力,从而帮助较大规 ...
- zz 李治国:地图大战本质是争抢O2O入口
导航免费,这一天早该到来了!高德.百度免费之争,其实也是为了抢占生活服务这一最关键的入口,从而获得该战场的翻盘机会. 导航地图免费,实则是生活服务的入口之争.我在08年时就在阿里内部讲过这个事,并建议 ...
- 横向技术分析C#、C++和Java优劣
转自横向技术分析C#.C++和Java优劣 C#诞生之日起,关于C#与Java之间的论战便此起彼伏,至今不辍.抛却Microsoft与Sun之间的恩怨与口角,客观地从技术上讲,C#与Java都是对传统 ...
- 【软工作业&思考】关于软工的一些概念性理解暨第一次阅读作业
概述 项目 内容 本次作业所属课程 2019BUAA软件工程 周二班 本次作业要求 第1次个人作业当然,比这个更重要百倍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思考,这也是标题如此命名的原因 我在本课程的目标 在原有实践经验 ...
- F#周报2019年第2期
新闻 Rider上的拼写助手,对未使用引用的代码分析及更多F#相关特性的更新 .NET开源革命开始 ML.NET 0.9发布记录 测试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 Giraffe在GitHub上超过了1000个 ...
- Java基础学习(一)---Java初识
一.Java介绍 关于Java的诞生和发展网上比较多,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可以参考http://i.cnblogs.com/EditArticles.aspx?postid=4050233. 1.1 J ...
随机推荐
- 机器学习入门01 - 框架处理(Framing)
原文链接:https://developers.google.com/machine-learning/crash-course/framing (监督式)机器学习的定义:机器学习系统通过学习如何组合 ...
- 超声波手势识别(STM32四路超声波获取)
超声波手势识别在市场上已经有见实现,但研究其传感器发现并不是市场上随意可见的,如果暂且考虑成本,该如何入门实现简单的手势识别呢.聊天中老师给出一个很好的提议,就是固定四个超声波,分别为上下左右,然后进 ...
- 【log4j2】log4j的升级版log4j2的简单入门使用
1.jar包 log4j-api.jar + log4j-core.jar maven仓库配置: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 ...
- Saiku多用户使用时数据同步刷新(十七)
Saiku多用户使用时数据同步刷新 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关于saiku的刷新主要有两种数据需要刷新: >1 刷新数据库的表中的数据,得到最新的表数据进行展示. >2 刷新cube信息,得到 ...
- 插头dp初探
问题描述 插头dp用于解决一类可基于图连通性递推的问题.用插头来表示轮廓线上的连通性,然后根据连通性与下一位结合讨论进行转移. 表示连通性的方法 与字符串循环最小表示不同,这种方法用于给轮廓线上的联通 ...
- session的一些笔记
HttpSession hs = request.getSession();//以键值对方式存储数据在session中hs.setAttribute("code", code);/ ...
- 11张PPT介绍Paxos协议
之前翻译了<The Part-Time Parliament>一文,论文非常经常,强烈推荐读一读原文.翻译完论文后,希望自己能用简单的描述来整理自己的理解,所以花了一些时间通过PPT的形式 ...
- EntityFramework中对象的状态管理(笔记)
刚开始接触EF框架的时候总是不明白: 为什么查询出来的对象 Remove().再 SaveChanges()就会把数据删除.而自己 new 一个Person()对象,然后 Remove()不行? 为什 ...
- Build a Machine Learning Portfolio(构建机器学习投资组合)
Complete Small Focused Projects and Demonstrate Your Skills (完成小型针对性机器学习项目,证明你的能力) A portfolio is ty ...
- Perl正则表达式引用
正则表达式两篇: 基础正则 Perl正则 本文是对Perl正则的一点扩展,主要内容是使用qr//创建正则对象,以及一些其它的技巧. qr//创建正则对象 因为可以在正则模式中使用变量替换,所以我们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