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d默认采用的是Slab Allocator的机制分配管理内存的,在此之前,内存的分配是通过对所有的记录简单地进行malloc和free来进行的,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很多内存碎片,加重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负担。

内存碎片化

如果用C语言直接 malloc,free 来向操作系统申请和释放内存时, 在不断的申请和释放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很小的内存片断,无法再利用。 这种空闲,但无法利用内存的现象即为内存的碎片化。

slab allocator机制

slab allocator的原理是将分配的内存分隔成各种尺寸的块,并把尺寸相同的块分成组,所分配的这些内存不会释放,而是重复利用.

针对客户端发送的数据,memcached会根据收到数据的大小,选择最适合数据大小的slab。memcached中保存着slab内空闲块的列表,根据该列表选择块,然后将数据组上于其中

slab allocator缺点

该机制来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由于分配的是特定长度的内存,因此无法有效利用分配的内存,如,将100字节的数据缓存到128字节的块中,而剩余的28字节就浪费了

使用growth factor进行调优

memcached启动时可以指定growth factor因子,通过-f选项,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slab之间的差异,默认为1.25。可由./memcached -f 2 -vv查看内存分配情况

查看memcached内部状态

memcached有个stats的命令,它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如:

$telnet localhost 11211
Trying ::1...
Connected to localhost.
Escape character is '^]'.
stats
STAT pid 4422
STAT uptime 85586
STAT time 1459390330
STAT version 1.4.25
STAT libevent 2.0.22-stable
STAT pointer_size 64
STAT rusage_user 0.329239
STAT rusage_system 0.546175
STAT curr_connections 10
....

通过stats slabsstats items还可以获得关于缓存记录的信息。

memcached的删除数据机制

数据不会从memcached中消失,不会释放已分配的内存,记录超时后,客户端就无法再看到该记录,其存储空间是可以再次利用

lazy expiration

memcached内部不会监视记录是否过期,而是在get时查看记录的时间戳,检查记录是否过期,这种技术被称之为lazy expiration,因此memcached不会在过期监视上耗费CPU时间

LRU

memcached会优先使用已超时的记录空间,但有时候也会发生空间不足的情况,这时间就会使用LRU机制来分配空间,就是说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记录来存放新的记录。

但可通过./memcached -M命令中的-M参数来禁止使用LRU机制,如果内存用尽时就会返回错误。

Memcached利用Slab Allocator机制管理内存。

原理

预先把内存划分成数个大小1M的slab class仓库;
再把每个仓库切分成不同尺寸的小块(chunk);
需要存内容时,判断内容的大小,为其选取合理的仓库。

memcached根据收到的数据的大小, 选择最适合数据大小的chunk组。
memcached 中保存着 slab class 内空闲 chunk 的列表, 根据该列表选择空的 chunk, 然后将数据缓存于其中。

注意:如果有 100byte 的数据,但122byte大小的仓库中的chunk满了;
此时会把122byte仓库的旧数据剔除掉,然后存储[Memcachedd的删除机制]。
固定大小chunk的内存浪费

Slab Allocator存在的问题
由于分配的是特定长度的内存,因此无法有效利用分配的内存。
例如: 将100byte数据存入128byte的chunk,则浪费了28byte。

因为不能自定义chunk的大小,所以无法彻底解决chunk空间浪费问题。
问题缓解: 如果预先知道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的公用的大小,或者仅缓存大小相同的数据的情况下。只要使用适合数据大小的组的列表,就可以减少浪费。

即: 通过缓存中item长度进行统计,通过参数调整slab class大小的增长速度,即增长因子(growth factor),从而制定合理的chunk大小。

Slab Allocator术语
  • page – 分配给slab的内存空间,默认是1MB,分配给slab之后跟据slab大小切分成chunk
  • chunk – 用于缓存数据的内存空间
  • slab class – 特定大小的chunk组
Growth Factor调优

启动时指定growth factor因子,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slab之间的差异,默认值为1.25。
Memcached –f 2 –vv
(查看growth factor为2时slab中chunk size的差异)
Memcached引入时,最好重新计算一下数据的预期平均长度,调整growth factor,以获得最恰当的设置。

数据删除[过期数据惰性删除]

1、Memcached不会释放已分配的内存,其存储空间可以重复使用。
2、Lazy Expiration
Memcached内部不会监视数据是否过期,而是在get时查看数据的时间戳,查看数据是否过期。被称为lazy expiration(惰性过期)。
3、当Memcached内存空间不足,即无法从slab class中获取到新的空间时,就从最近未被使用的数据中搜索,将其空间分配给新的数据。(如果要禁用LRU,使用-M参数,超出会报错)。
4、不指定具体值则默认数值为64M。

lazy expiration好处:
节省CPU时间和检测成本

LRU删除机制

如果以 128byte的chunk举例, 128byte的chunk都满了, 又有新的值(长度为 120)要加入, 要剔除掉哪个数据?

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常用 FIFO,LRU 删除

  •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最近最少使用
  •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先进先出

memcached 使用LRU删除机制
原理: 当某个单元被请求时,维护一个计数器,通过计数器来判断最近谁最少被使用. 就把谁剔除。

注: 即使某个 key 是设置的永久有效期,也一样会被踢出来!
--即永久数据被踢现象

参数限制

  • key 的长度: 250 字节, (二进制协议支持 65536 个字节)
  • value 的限制: 1m, 一般都是存储一些文本,如新闻列表等等,这个值足够了. 内存的限制: 32 位下最大设置到 2g.

如果有 30G数据要缓存,一般也不会单实例装 30G, (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可以开启多个实例(在不同的机器,或同台机器上的不同端口)

memcached内存管理机制[未整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分布式缓存系统 Memcached 内存管理机制

    在前面slab数据存储部分分析了Memecached中记录数据的具体存储机制,从中可以看到所采用的内存管理机制——slab内存管理,这也正是linux所采用的内存高效管理机制,对于Memchached ...

  2. 简述 Memcached 内存管理机制原理?

    早期的 Memcached 内存管理方式是通过 malloc 的分配的内存,使用完后通过 free 来回收内存,这种方式容易产生内存碎片,并降低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效 率.加重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器的负担 ...

  3. Spark Tungsten in-heap / off-heap 内存管理机制--待整理

    一:Tungsten中到底什么是Page? 1. 在Spark其实不存在Page这个类的.Page是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于Stack,List等),从OS层面上讲,Page代表了一个内存块,在Page里 ...

  4. 分布式缓存技术memcached学习(三)——memcached内存管理机制

    几个重要概念 Slab memcached通过slab机制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slab是一个内存块,它是memcached一次申请内存的最小单位,.在启动memcached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参数-m指 ...

  5. 分布式缓存技术memcached学习系列(三)——memcached内存管理机制

    几个重要概念 Slab memcached通过slab机制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slab是一个内存块,它是memcached一次申请内存的最小单位,.在启动memcached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参数-m指 ...

  6. memcached内存管理机制分析

    memached是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系统,通过在内存中存储数据对象来减少对磁盘的数据读取次数,提高服务速度. 从业务需求出发.我们通过一条命令(如set)将一条键值对(key,value)插入mem ...

  7. Memcached 内存管理详解

    Memcached是一个高效的分布式内存cache,了解memcached的内存管理机制,便于我们理解memcached,让我们可以针对我们数据特点进行调优,让其更好的为我所用. 首先需要我们先了解两 ...

  8. java内存管理机制剖析(一)

    最近利用工作之余学习研究了一下java的内存管理机制,在这里记录总结一下. 1-1.java内存区域 当java程序运行时,java虚拟机会将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内存区域创建和销毁的时 ...

  9. 一文洞悉JVM内存管理机制

    前言 本文已经收录到我的Github个人博客,欢迎大佬们光临寒舍: 我的GIthub博客 学习导图: 一.为什么要学习内存管理? Java与C++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回收机制所围成的高墙,墙 ...

随机推荐

  1. 大数据开发实战:Stream SQL实时开发一

    1.流计算SQL原理和架构 流计算SQL通常是一个类SQL的声明式语言,主要用于对流式数据(Streams)的持续性查询,目的是在常见流计算平台和框架(如Storm.Spark Streaming.F ...

  2. Android -- DecorView

    DecorView 开发中,通常都是在onCreate()中调用setContentView(R.layout.custom_layout)来实现想要的页面布局.页面都是依附在窗口之上的,而Decor ...

  3. fasttext使用笔记

    http://blog.csdn.net/m0_37306360/article/details/72832606 这里记录使用fastText训练word vector笔记 github地址:htt ...

  4. 利用NATAPP隧道解决微信公众号开发之本地调试难题

    一.问题 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号开发需要公网的有效域名和80端口,本机当然互联网是访问不了的.那么我们难道去一个公网的服务器去开发吗?那样是不是太土了. 答案当然是,NO 当然我们在做微信支付的时候,有 ...

  5. 如何用Docker建立一个Node.js的开发环境

      建立一个文件夹 用管理员身份打开powershell. 在文件夹下面运行npm init, 根据提示填入信息,以便产生一个package.json文件. 在文件中加入需要的dependencies ...

  6. .net平台性能很不错的轻型ORM类Dapper

    dapper只有一个代码文件,完全开源,你可以放在项目里的任何位置,来实现数据到对象的ORM操作,体积小速度快. 使用ORM的好处是增.删.改很快,不用自己写sql,因为这都是重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还 ...

  7. .NET 开发套装

    Dapper,轻量级ORM GitHub - StackExchange/dapper-dot-net: DapperSharpZipLib,ZIP压缩库 SharpZipLib by icsharp ...

  8. 快速升级PHP5.4、MySql5.5版本WDCP面板一键包

    指定一键安装包环境升级PHP5.4版本 wget http://soft.sindns.net/wdcp/php_up54.sh sh php_up54.sh 直接登录SSH,下载和执行脚本自动会升级 ...

  9. logistic回归具体解释(二):损失函数(cost function)具体解释

    有监督学习 机器学习分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对于逻辑回归来说,就是一种典型的有监督学习. 既然是有监督学习,训练集自然能够用例如以下方式表述: {(x1,y1),(x2,y2 ...

  10. 让.aspx同样实现.ashx文件的功能: IHttpHandler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调用该处理程序的入口点.在此上下文中,该处理程序代码的入口点只不过是一个HTTP终点——即,一个公共的URL.该URL必须有一个惟一的名称,使IIS和ASP.NET运行库能够把它映射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