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z 的三角形

★实验任务

三角形的第1 行有n 个由“+”和”-“组成的符号,以后每行符

号比上行少1 个,2 个同号下面是”+“,2 个异号下面是”-“ 。

计算有多少个不同的符号三角形,使其所含”+“ 的个数是”-“ 的

个数的一半。n=7 时的1 个符号三角形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输入

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0<N<=12),表示符合三角形的大小。

★数据输出

输出所有满足题意的图案和总个数(输出的图案按图案中第一行

的字典序排序。例如:n=2 时,按++,+-,-+,--的顺序,因为第一行

为++的图案不符合题意,故样例只输出了+-,-+,--)符号之间以空格

隔开。

输入示例输出示例

2 + -
--
+
--
-
+
3
Hint
可以枚举第一行’+’和’-’的情况来补充完整整个三角形

此题难点在于如何对第一行进行遍历,判断和实现三角形的输出相对比较简单,可以使用异或的方法来做。

这里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的函数递归调用来对第一行的每一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回溯,在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上,都有+-两种情况,利用递归进行搜索判断。这里参考了汉森和昭锡的代码。

代码1: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20][20];
int n;
int ans=0;
void done()//done()函数执行判断和输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
{ int i,j;
for(i=2;i<=n;i++)
{
for(j=1;j<=n-i+1;j++)
{
if(f[i-1][j]!=f[i-1][j+1])f[i][j]=2;
else f[i][j]=1;
}
}
int cnt1=0,cnt2=0;
for(i=1;i<=n;i++)
{
for(j=1;j<=n-i+1;j++)
{
if(f[i][j]==1)cnt1++;
else cnt2++;
}
}
//cout<<cnt1<<" : "<<cnt2<<endl;
if(2*cnt1==cnt2)ans++;
else return ; for(i=1;i<=n;i++)
{
for(j=1;j<=n-i+1;j++)
{
if(f[i][j]==1)cout<<"+ ";
else cout<<"- ";
}
cout<<endl;
}
return ; }
void work(int t)
{
//cout<<1<<endl;
if(t>n)
{
done();
return ;
}//遇到终点执行done()部分
else
{
f[1][t]=1;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t--; f[1][t]=2;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实现DFS算法函数递归和判断的部分
}
int main()
{
cin>>n;
work(1);
cout<<ans; return 0;
}

代码1相对较好理解,整串代码的核心是work()函数:

void work(int t)
{
//cout<<1<<endl;
if(t>n)
{
done();
return ;
}//遇到终点执行done()部分
else
{
f[1][t]=1;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t--;//回到位置,归位 f[1][t]=2;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实现DFS算法函数递归和判断的部分
}

work()函数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

    if(t>n)
{
done();
return ;
}//遇到终点执行done()部分

此时无法继续向下搜索,执行done()部分。

第二个部分

    else
{
//第一个小节
f[1][t]=1;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第二个小节
t--;//回到位置,归位
//第三个小节
f[1][t]=2;
t++;
work(t);//此时该节点为'-'
}//实现DFS算法函数递归和判断的部分

虽说只有寥寥几行代码,但确实难以理解。

第二个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小节:第一个小节代表此时停留的这个节点的状态是+,然后进行向下遍历的操作。第三个小节与第一个小节类似,代表此时停留的这个节点的状态是-。第二个小节t--代表归位(在第一个小节遍历它的所有情况结束以后进行了一次多余的t++操作),从而进行接下来的第三个小节的遍历操作。

大概的意思是,此时该节点的状态如果是+,进行DFS搜索接下来(当这个节点状态是+时)所有的情况,然后返回这个节点,再看这个节点此时的状态如果是-,进行DFS搜索接下来(当这个节点状态是-时)所有的情况,搜索结束以后,这个节点不管状态是+,或是-,它接下来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经搜索过一遍了。

然后返回这个节点之前的节点,再进行判断。从最末尾开始,一直到最初的起点。

可以想象成一棵树,从它的果实返回到它的一个枝节,从它的枝节返回到树的主干。再从主干返回到根。

大家可以通过草稿纸上的模拟进行理解。

代码2:

#include<stdio.h>
const int MAX_M =15;
const int MAX_N =15;
int ans[MAX_M][MAX_N];
int cnt = 0; void dfs(int n,int i)
{
if(i<n+1)
{
ans[1][i]=0; dfs(n,i+1);
}
else
{
int j,k;
int sum1=0,sum2=0; for(j=2;j<n+1;j++)
{
for(k=1;k<n+2-j;k++)
{
ans[j][k]=ans[j-1][k]^ans[j-1][k+1];//使用异或
}
} for(j=1;j<n+1;j++)
{
for(k=1;k<n+2-j;k++)
{
if(ans[j][k])
sum1++;
else
sum2++;
}
} if(sum1==sum2*2)
{
cnt++;
for(j=1;j<n+1;j++)
{
for(k=1;k<n+2-j;k++)
{
if(k==1)
{
if(ans[j][k])
printf("-");
else
printf("+");
}
else if(ans[j][k])
printf(" -");
else
printf(" +");
}
printf("\n");
}
}
return;
} ans[1][i] = 1;
dfs(n,i+1);
return ;
} int main()
{
int N; scanf("%d",&N); dfs(N,1); printf("%d\n",cnt); return 0;
}

代码2与代码1的区别在于,它使用了异或来补充三角形。而且把条件判断和输出三角形放在了同一个函数中。

与本题类似的题目:hdoj2510

参考资料:zzy19961112

2016/3/17

DFS回溯-函数递归-xiaoz triangle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素数环(dfs+回溯)

    题目描述: 输入正整数n,把整数1,2...n组成一个环,使得相邻两个数和为素数.输出时从整数1开始逆时针排列并且不能重复: 例样输入: 6 例样输出: 1 4 3 2 5 6 1 6 5 2 3 4 ...

  2. 八皇后,回溯与递归(Python实现)

    八皇后问题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高斯1850年提出 .以下为python语句的八皇后代码,摘自<Python基础教程>,代码相对于其他语言,来得短小且一次性可以打印出92种结果.同时可以扩 ...

  3. python 函数递归与匿名函数

    1.什么是函数递归? 函数递归调用(是一种特殊的嵌套调用):在调用的函数过程中,又直接或者间接的调用了该函数本身 递归必须要有两个明确的阶段: 递推:一层一层递归调用下去,强调每进入下一层递归问题的规 ...

  4. 剪格子---(dfs回溯)

    如图p1.jpg所示,3 x 3 的格子中填写了一些整数. 我们沿着图中的红色线剪开,得到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数字和都是60. 本题的要求就是请你编程判定:对给定的m x n 的格子中的整数,是否可以 ...

  5. Learning-Python【14】:匿名函数与函数递归

    一.什么是匿名函数 匿名函数就是没有名字的函数,又叫lambda表达式.用于一些简单的需要用函数去解决的问题,特点是只能在定义时使用一次,且函数体只有一行 匿名函数的定义就相当于只产生一个变量的值,而 ...

  6. python之旅:三元表达式、列表推导式、生成器表达式、函数递归、匿名函数、内置函数

    三元表达式 #以下是比较大小,并返回值 def max2(x,y): if x > y: return x else: return y res=max2(10,11) print(res) # ...

  7. python 之 函数 面向过程 三元表达式 函数递归

    5.11 面向过程编程思想 核心是'过程'二字,过程即解决问题的步骤,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基于面向过程编写程序就好比在设计一条流水线,是一种机械式的思维方式. 总结优缺点: 优点:复 ...

  8. python_函数递归

    函数递归 函数递归:函数的递归调用,即在函数调用的过程中,又直接或间接地调用了函数本身 # import sys # print(sys.getrecursionlimit()) # sys.setr ...

  9. Python 函数递归-三元表达式-列表生成式-字典生成式-匿名函数-内置函数

    上节课复习: 1. 无参装饰器 def 装饰器名字(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res = func(*args,**kwargs) return res ...

随机推荐

  1. python 面向对象 析构方法

    实例化但从来没有调用他,就浪费了,就应该自动删除它 这个实例一直存在内存里 python有个垃圾自动回收机制 , 每段时间会自动刷新整个内存,把内存垃圾东西删除   析构函数: 在实例释放.销毁的时候 ...

  2. Spark会把数据都载入到内存么?

    前言 很多初学者其实对Spark的编程模式还是RDD这个概念理解不到位,就会产生一些误解.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以为一个文件是会被完整读入到内存,然后做各种变换,这很可能是受两个概念的误导: RDD ...

  3. 容器集成平台 rancher部署

    下载rancher镜像 docker pull rancher/server:stable rancher/server:latest #开发版 rancher/server:stable #稳定版 ...

  4. unittest数据驱动

    所谓的数据驱动就是将数据单独存放,在写方法将数据读取,然后将读取的数据放在testcase里面. 当然如果这种testcase都是一样的,只有需要的数据不一样,也可以将testcase写成一个方法,把 ...

  5. Selenium Webdriver——操作隐藏的元素(四)

    页面上弹出的对话框是自动化测试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很多情况下对话框是一个iframe,如上一节中介绍的例子,处理起来稍微有点麻烦:但现在很多前端框架的对话框是div 形式的,这就让我们的处理变得十分 ...

  6. POJ 3461 Oulipo(KMP,模式串在主串中出现次数 可重叠)

    题意:给你两个字符串p和s,求出p在s中出现的次数. 显然,我们要先把模式串放到前面,之后主串放后面,中间隔开,这样就可以根据前缀数组的性质来求了. 我先想直接把p接到s前面,之后求Next数组对st ...

  7. promise-async-await

    通常而言,这3个关键字 都是用来「优雅」的处理ajax异步请求的 //es6的时候promise诞生,很好的解决了嵌套回调地狱,改良方案为链式回调. // es2017的时候诞生了async.awai ...

  8. UVM环境(一)

    1)如何避免绝对路径的出现:绝对路径一般都是用在信号的连接关系上,这样可以用virtual interface,来通过句柄的赋值来动态的建立连接关系.那么顶层模块怎么 样将interface的句柄赋值 ...

  9. uva12206 后缀数组

    这题说的是给了一串字符 我们要将这个字符 中找出至少出现m次的最长字符串 一个字符课多次使用 利用后缀数组计算最长的lcp 这里有一个点 记得将后缀数组中加入一个空串 如果遇到全部相同的字符时 没办法 ...

  10. Data Center Drama 欧拉回路的应用

    这题说的是给了n个点 和m条边, 这m条边是无向的,任务是将这些边变成有向的,并且添加最少的有向边使得这个图中每个点的入度为偶数, 出度为偶数.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欧拉回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说,假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