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序列化就是将一些对象写入到硬盘中存储起来,以便下次复用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public class ObjectStream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WriteObj();
ReadObj();
} public static void WriteObj() throws IOException { ObjectOutputStream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obj.object")); //对象序列化,被序列化的对象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oos.writeObject(new Person("jianfeng",21)); oos.close();
} public static void ReadObj() throws 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ObjectIn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F:\\obj.object")); //对象的反序列化
Person p = (Person)ois.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p.getAge());
} }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
* Serializable :用于给被序列化的类加入ID号的
* 用于判断类和对象是否是同一个版本,这就是该接口存在的原因
* */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标记接口*/{ //显示声明该类的ID号,(如果没给这个类加上ID号,将这个对象序列化后,这个类改变了,在进行反序列化的时候就会出错)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2345L; //transient:非静态数据不想被序列化可以使用这个关键字修饰(用静态修饰的数据也不会被序列化,但是该属性是不应该静态的,因为不是共享数据,那么就可以使用该修饰符了)
public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IO_ObjectOutputStream(对象的序列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对象先序列化然后反序列化时间丢失八小时的问题

    把对象JSON序列化,然后反序列化后发现时间少了八小时.因为在东八区,所以序列的时候按照1970-01-01:08:00:00为基数取得差值,而反序列化的时候以1970-01-01:00:00:00作 ...

  2. Java基础学习总结——Java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 把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序列化. 把字节序列恢复为对象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反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1)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硬盘上,通常存 ...

  3. IO(四)----对象的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   将内存中的对象直接写入到文件设备中. 对象的反序列化: 将文件设备中持久化的数据转换为内存对象. 自定义类只要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便可以通过对象输入输出流对对象进行 ...

  4. Java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是指将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 对象的反序列化是指将字节序列恢复对象的过程 主要有两种用途: 1.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在硬盘上,通常放在一个文件中. 2.在网络上传输对象的字节序列. ...

  5. Java对象的序列化

    1.概念 序列化: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 反序列化:把字节序列恢复为Java对象的过程. 2.用途 对象的序列化主要有两种用途: 1) 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地保存到硬盘上,通常存放在一个 ...

  6. Qt持久性对象进行序列化

    Mfc和Java中自定义类的对象都可以对其进行持久性保存,Qt持久性对象进行序列化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个问题还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Mfc通过重写虚函数Serialize().Java则是所属的 ...

  7. java对象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使用

    1.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Java序列化是指把Java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而Java反序列化是指把字节序列恢复为Java对象的过程. 2.为什么需要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我们知道,当两个进程进 ...

  8. java中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1.定义:序列化--将对象写到一个输出流中.反序列化则是从一个输入流中读取一个对象.类中的成员必须是可序列化的,而且要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这样的类的对象才能 ...

  9. Java基础学习总结--Java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概念 把对象转换成字节序列的过程称之为对象的序列化 把字节序列恢复为对象的过程称之为对象的反序列化 对象序列化的主要用途: 1)把对象的字节序列永久的保存到硬盘上,通常放在一个文 ...

随机推荐

  1. #13 让代码变得Pythonic

    前言 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肯定听说过这么一个词:Pythonic,它的意思是让你的代码很Python! 一.列表生成式 前面有一节专门讲解了Python的列表,其灵活的使用方法一定让你陶醉其中 ...

  2. 前后端分离demo 旅馆管理系统

    模型设计   旅馆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登记入住,退房以及客房和客人信息管理:经过分析抽像出涉及到的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整个业务以客房为中心,入住,退房,定价,收费都是以客房为基本单 ...

  3. Django之模型层(单表操作)

    一.ORM简介 MVC和MTV框架中包含一个重要部分,就是ORM,它实现了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的解耦,即数据模型的设计不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数据库,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轻松更换数据库. ORM是‘对象-关系- ...

  4. [转]Angular4 自制分页控件

    本文转自:https://blog.csdn.net/Junyuan_123/article/details/79486276 过年后第一波,自制的分页控件,可能功能没有 PrimeNG 那么好,但是 ...

  5. 对于Ext.data.Store 介紹 与总结,以及对以前代码的重构与优化

    对于Ext.data.Store 一直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他到底是干嘛的有哪些用处,在实际开发中也由于不了解也走了不少弯路, store是一个为Ext器件提供record对象的存储容器,行为和属性都很象 ...

  6. cannot import name 'Flask' from 'flask'

    今天发现了智障的真我. 刚入门flask,建了一个文件命名叫flask.py 在virtualenv的容器里运行该py文件,报错cannot import name 'Flask' from 'fla ...

  7. jQuery基础教程

    1.使用$()函数 $()函数其实是创建了一个jQuery对象. 这个函数接受CSS选择符作为参数,充当一个工厂, 返回包含页面中对应元素的jQuery对象. 所有能在样式表中使用的选择符都可以传给这 ...

  8. module.exports和exports.md

    推荐写法 具体解释可以往后看. 'use strict' let app = { // 注册全局对象 ... } ... // 封装工具箱 exports = module.exports = app ...

  9. WindowsPhone8.1 开发技巧

    1.调用系统内置滤镜: Windows.ApplicationModel.CameraApplicationManager.ShowInstalledApplicationsUI(); 2.完全退出应 ...

  10. 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JDK1.8)源码分析

    ref:https://blog.csdn.net/tuke_tuke/article/details/51588156 http://www.cnblogs.com/xiaolovewei/p/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