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组网原理详解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2015年08月13日 15:57
[导读] 组建一个完整的zigbee网状网络包括两个步骤:网络初始化、节点加入网络。其中节点加入网络又包括两个步骤:通过与协调器连接入网和通过已有父节点入网。
关键词:RFDFFDZigBee

  1.组网概述

  组建一个完整的zigbee网状网络包括两个步骤:网络初始化、节点加入网络。其中节点加入网络又包括两个步骤:通过与协调器连接入网和通过已有父节点入网。

  2. 网络初始化预备

  Zigbee网络的建立是由网络协调器发起的,任何一个zigbee节点要组建一个网络必须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1)节点是FFD节点,具备zigbee协调器的能力;

  (2)节点还没有与其他网络连接,当节点已经与其他网络连接时,此节点只能作为该网络的子节点,因为一个zigbee网络中有且只有一个网络协调器。

  FFD:Full Function Device 全功能节点

  RFD:Reduced FunctionDevice 半功能节点

  3.网络初始化流程

  3.1 确定网络协调器:

  首先判断节点是否是FFD节点,接着判断此FFD节点是否在其他网络里或者网络里是否已经存在协调器。通过主动扫描,发送一个信标请求命令(Beaconrequest command),然后设置一个扫描期限(T_scan_duration),如果在扫描期限内都没有检测到信标,那么就认为FFD在其pos内没有协调器,那么此时就可以建立自己的zigbee网络,并且作为这个网络的协调器不断地产生信标并广播出去。

  注意:一个网络里,有且只能有一个协调器(coordinator)。

  3.2 进行信道扫描过程。

  包括能量扫描和主动扫描两个过程:首先对指定的信道或者默认的信道进行能量检测,以避免可能的干扰。以递增的方式对所测量的能量值进行信道排序,抛弃那么些能量值超出了可允许能量水平的信道,选择可允许能量水平的信道并标注这些信道是可用信道。接着进行主动扫描,搜索节点通信半径内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以信标帧的形式在网络中广播,节点通过主动信道扫描方式获得这些信标帧,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找到一个最好的、相对安静的信道,通过记录的结果,选择一个信道,该信道应存在最少的zigbee网络,最好是没有zigbee设备。在主动扫描期间,MAC层将丢弃PHY层数据服务接收到的除信标以外的所有帧。

  3.3 设置网络ID。

  找到合适的信道后,协调器将为网络选定一个网络标识符(PAN ID,取值《=0x3FFF),这个ID在所使用的信道中必须是唯一的,也不能和其他zigbee网络冲突,而且不能为广播地址0xFFFF(此地址为保留地址,不能使用)。PAN ID可以通过侦听其他网络的ID然后选择一个不会冲突的ID的方式来获取,也可以人为的指定扫描的信道后,来确定不和其他网络冲突的PAN ID。

  在zigbee网络中有两种地址模式:扩展地址(64位)和短地址(16位),其中扩展地址由IEEE组织分配,用于唯一的设备标识;短地址用于本地网络中设备标识,在一个网络中,每个设备的短地址必须唯一,当节点加入网络时由其父节点分配并通过使用短地址来通信。对于协调器来说,短地址通常设定为0x0000。

  上面步骤完成后,就成功初始化了zigbee网状网络,之后就等待其他节点的加入。节点入网时将选择范围内信号最强的父节点(包括协调器)加入网络,成功后将得到一个网络短地址并通过这个地址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网络拓扑关系和地址就会保存在各自的flash中。

  4.节点通过协调器加入网络

  当节点协调器确定之后,节点首先需要和协调器建立连接加入网络。

  为了建立连接,FFD节点需要向协调器提出请求,协调器接收到节点的连接请求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其连接,然后对请求连接的节点做出响应,节点与协调器建立连接后,才能实现数据的收发。节点加入网络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下面的步骤:

  4.1 查找网络协调器。

  首先会主动扫描查找周围网络的协调器,如果在扫描期限内检测到信 标,那么将获得了协调器的有关信息,这时就向协调器发出连接请求。在选择合适的网络之后,上层将请求MAC层对物理层PHY和MAC层的phyCurrentChannel、macPANID等PIB属性进行相应的设置。如果没有检测到,间隔一段时间后,节点重新发起扫描。

  4.2 发送关联请求命令(Associaterequest command)。

  节点将关联请求命令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收到后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ACK),同时向它的上层发送连接指示原语,表示已经收到节点的连接请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建立连接,只表示协调器已经收到节点的连接请求。当协调器的mac层的上层接收到连接指示原语后,将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存储空间和能量)决定是否同意此节点的加入请求,然后给节点的mac层发送响应。

  4.3 等待协调器处理。

  当节点收到协调器加入关联请求命令的ACK后,节点mac将等待一段时间,接受协调器的连接响应。在预定的时间内,如果接收到连接响应,它将这个响应向它的上层通告。而协调器给节点的mac层发送响应时会设置一个等待响应时间(T_ResponseWaitTime)来等待协调器对其加入请求命令的处理,若协调器的资源足够,协调器会给节点分配一个16位的短地址,并产生包含新地址和连接成功状态的连接响应命令,则此节点将成功的和协调器建立连接并可以开始通信。若协调器资源不够,待加入的节点将重新发送请求信息,直接入网成功。

  4.4 发送数据请求命令。

  如果协调器在响应时间内同意节点加入,那么将产生关联响应命令(Associateresponse command)并存储这个命令。当响应时间过后,节点发送数据请求命令(Datarequest command)给协调器,协调器收到后立即回复ACK,然后将存储的关联响应命令发给节点。如果在响应时间到后,协调器还没有决定是否同意节点加入,那么节点将试图从协调器的信标帧中提取关联响应命令,成功的话就可以入网成功,否则重新发送请求信息直到入网成功。

  4.5 回复。

  节点收到关联响应命令后,立即向协调器回复一个确认帧(ACK),以确认接收到连接响应命令,此时节点将保存协调器的短地址和扩展地址,并且节点的MLME向上层发送连接确认原语,通告关联加入成功的信息。

  5.节点通过已有节点加入网络

  当靠近协调器的FFD节点和协调器关联成功后,处于这个网络范围内的其他节点就以这些FFD节点作为父节点加入网络了,具体加入网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关联(associate)方式,就是待加入的节点发起加入网络;另一种是直接(direct)方式,就是待加入的节点具体加入到那个节点下,作为该节点的子节点。其中关联方式是zigbee网络中新节点加入网络的主要途径。

  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只有没有加入过网络的才能进行加入网络。在这些节点中,有些是曾经加入过网络中,但是却与它的父节点失去联系(这样的被称为孤儿节点),而有些则是新节点。当是孤儿节点时,在它的相邻表中存有原父节点的信息,于是它可以直接给原父节点发送加入网络的请求信息。如果父节点有能力同意它加入,于是直接告诉它的以前被分配的网络地址,它便入网成功;如果此时它原来的父节点的网络中,子节点数已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说网络地址已经分配满,父节点便无法批准它加入,它只能以新节点身份重新寻找并加入网络。

  而对于新节点来说,他首先会在预先设定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上通过主动或被动扫描周围它可以找到的网络,寻找有能力批准自己加入网络的父节点,并把可以找到的父节点的资料存入自己的相邻表。存入相邻表的父节点的资料包括zigbee协议的版本、协议栈的规范、PAN ID和可以加入的信息。在相邻表中所有的父节点中选择一个深度最小的,并对其发出请求信息,如果出现相同最小深度的两个以上的父节点,那么随机选取一个发送请求。如果相邻表中没有合适的父节点的信息,那么表示入网失败,终止过程。如果发出的请求被批准,那么父节点同时会分配一个16位的网络地址,此时入网成功,子节点可以开始通信。如果请求失败,那么重新查找相邻表,继续发送请求信息,直到加入网络。

Zigbee组网原理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2C 基础原理详解

    今天来学习下I2C通信~ I2C(Inter-Intergrated Circuit)指的是 IC(Intergrated Circuit)之间的(Inter) 通信方式.如上图所以有很多的周边设备都 ...

  2. 块级格式化上下文(block formatting context)、浮动和绝对定位的工作原理详解

    CSS的可视化格式模型中具有一个非常重要地位的概念——定位方案.定位方案用以控制元素的布局,在CSS2.1中,有三种定位方案——普通流.浮动和绝对定位: 普通流:元素按照先后位置自上而下布局,inli ...

  3. SSL/TLS 原理详解

    本文大部分整理自网络,相关文章请见文后参考. SSL/TLS作为一种互联网安全加密技术,原理较为复杂,枯燥而无味,我也是试图理解之后重新整理,尽量做到层次清晰.正文开始. 1. SSL/TLS概览 1 ...

  4. 锁之“轻量级锁”原理详解(Lightweight Locking)

    大家知道,Java的多线程安全是基于Lock机制实现的,而Lock的性能往往不如人意. 原因是,monitorenter与monitorexit这两个控制多线程同步的bytecode原语,是JVM依赖 ...

  5. [转]js中几种实用的跨域方法原理详解

    转自:js中几种实用的跨域方法原理详解 - 无双 - 博客园 // // 这里说的js跨域是指通过js在不同的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或通信,比如用ajax向一个不同的域请求数据,或者通过js获取页面中不同 ...

  6. 节点地址的函数list_entry()原理详解

    本节中,我们继续讲解,在linux2.4内核下,如果通过一些列函数从路径名找到目标节点. 3.3.1)接下来查看chached_lookup()的代码(namei.c) [path_walk()> ...

  7. WebActivator的实现原理详解

    WebActivator的实现原理详解 文章内容 上篇文章,我们分析如何动态注册HttpModule的实现,本篇我们来分析一下通过上篇代码原理实现的WebActivator类库,WebActivato ...

  8. Influxdb原理详解

    本文属于<InfluxDB系列教程>文章系列,该系列共包括以下 15 部分: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安装和简介 InfluxDB学习之InfluxDB的基本概念 Infl ...

  9. 【转】VLAN原理详解

    1.为什么需要VLAN 1.1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AN),翻译成中文是“虚拟局域网”.LAN可以是由少数几台家用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也可以是数以百计的计算机构成的企业网络.V ...

随机推荐

  1. vtune 错误

    The Data Cannot be displayed,there is no viewpoint available for data 1. In a console, run your appl ...

  2. Windows 10简体中文最新预览版Build 9926

    Windows 10 消费者预览版全新特性: • 全新的开始菜单Win 10的开始菜单产生了较大改变,磁贴界面在原有磁贴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新的磁贴界面开始支持纵向滚动,并可以利用开始按钮 ...

  3. iOS UITableViewCell 中 调整imageView 的图片大小

    在我的项目中,很多地方都希望将UITableViewCell 中的imageView 能根据自己图片的大小来进行展示,而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觉得重写UITableViewCell 很不值得. 如下: ...

  4. 《Java中方法的重写》

    //方法的重写 /* 注意:方法的重写要遵循“两同两小一大”规则 “两同”即方法名相同.形参列表相同: “两小”(1)指的是子类方法返回值类型比父类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更小或相等,[什么意思?] (2)子 ...

  5. PATH变量

    PATH变量由系统管理员配置,通常包含如下一些存储系统程序的标准路径: /bin  二进制文件目录,用于存放启动系统时用到的路径 /usr/bin  用户二进制文件目录,用于存放用户使用的标准程序 / ...

  6. equals 与 ==

    Object类中,方法equals():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obj;} == 比较两个变量的值是否相等,对于基本类型,==直接比较变 ...

  7. C++ Daily 《1》----关于对象

    1. 问题 请问如下的一个 class 的一个对象占了多少内存? 具体包含哪些东西? non-static 变量? static member 变量? member function?? virtua ...

  8. yii2-搜索带分页,分页的两种方式

    1.文章表关联 <?php //...other code //关联 public function getCate(){ return $this->hasOne(ArticleCate ...

  9. linux命令:less

    1.命令介绍: less用来逐页输出文件内容,less相比more功能更加强大,less可以前后翻页,前后搜索. 2.命令格式: less [选项] 文件 3.命令参数: -b <缓冲区大小&g ...

  10. OpenSSL - RSA非对称加密实现

    非对称加密:即两端使用一对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 在非对称加密中,需要两对密钥,公钥和私钥. 公钥个私钥属于对立关系,一把加密后,只有另一把才可以进行解密. 公钥数据加密 数字证书内包含了公钥,在进行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