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Network Layer)

概念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目的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特点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包服务。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构成:网络号(net-id) + 主机号(host-id)。其中IP地址共分为A,B,C,D,E五大类。

  A类地址:网络地址(1Byte) + 主机地址(3Byte),且网络地址的首位必须是0;则网络地址的取值范围是0~~127,

      而0是保留的并且表示所有IP地址,而127也是保留的地址,并且是用于测试环回用的(本机)。因此A类地址的范围其实是从1-126之间。

      可用的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2的24次方减1的主机数目)。

  A类IP范围:首位为0;1.0.0.1~~126.255.255.254;主机号24位

  B类地址:网络地址(2Byte) + 主机地址(2Byte),且网络地址的前两位是10;则网络地址的取值范围是128~~191,

      可用的B类网络有2的14方个,每个网络能容纳6万多个主机 (2的16次方减0和广播地址)。

  B类IP范围:前两位为10 ;128.0.0.1~~191.255.255.254;主机号16位

  C类地址:网络地址(3Byte) + 主机地址(1Byte),且网络地址的前三位是110;则网络地址的取值范围是192~~223,

      可用的C类网络有2的21次方,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C类IP范围:前三位为110;192.0.0.1~~223.255.255.254;主机号8位

  D类地址:此类地址称为多播地址,也叫做组播地址,前四位必须是1110;网络地址的取值范围是224~~239,

  D类IP范围:前四位为1110;224.0.0.1~~239.255.255.254

  E类地址:此类地址是保留地址,留作将来使用,前五位必须是11110;网络地址的取值范围是240~~254,

  E类IP范围:前五位为11110;240.0.0.1~~254.255.255.254

参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xiehy/p/3460766.html

计算机网络(1)-----网络层IP协议概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嵌入式linux的网络编程(1)--TCP/IP协议概述

    嵌入式linux的网络编程(1)--TCP/IP协议概述 1.OSI参考模型及TCP/IP参考模型 通信协议用于协调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们建立了设备之间互相识别的信息机制.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著 ...

  2.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路由选择协议(自治系统AS、RIP、OSPF、BGP)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5313629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 ...

  3. 计算机网络初探(ip协议)

    粗读了两遍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对于计算计算机网络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打算写一篇文章(希望是教程)进行巩固(主要围绕IP协议). 局域网 因特网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不 ...

  4. 计算机网络学习-20180901-TCP/IP协议的五大分层

    摘要:TCP/IP协议的五大分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附带一个第0层物理媒介):互联网的核心,即为ip协议. TCP/IP协议的五大分层 5-应用层:获取主机中进程所产生的数据 ...

  5. 计算机网络之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 1. 数据链路层   1.1 作用  (1) 实现网卡接口的网络驱动,以处理数据在以太网线等物理媒介上的传输  (2) 网络驱动程序隐藏了不同物理网络的不同电气 ...

  6. CCNA-Part4 -网络层 - IP 协议了解一下

    网络层主要提供寻址,路由的功能.而 IP 协议就是为了实现该功能而设计的. IP 协议 IP 协议的特性 工作在网络层 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具有单独处理包的能力 分层的地址 不可靠,尽力而为的传送 独立 ...

  7. (网络层)IP 协议首部格式与其配套使用的四个协议(ARP,RARP,ICMP,IGMP)

    目录 IP协议首部格式地址解析协议 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P 数据报首部 IP数据报首部格式: 最高位在左边,记为0 bit:最低位在右边 ...

  8. 网络层 IP 协议首部格式与其配套使用的四个协议(ARP,RARP,ICMP,IGMP)

    目录 IP协议首部格式地址解析协议 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P 数据报首部 IP数据报首部格式: 最高位在左边,记为0 bit:最低位在右边 ...

  9.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IP组播(IGMP、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组播地址)

    文章转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5318560 学习课程:<2019王道考研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的 ...

随机推荐

  1. RunTime的一些用法

    RunTime的一些用法   RunTime简介 RunTime简称运行时.OC就是运行时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消息机制 对于OC来说,在编译的时候并不能决定真正调用哪个函数,只有真正运行时才会根据函数 ...

  2. POJ 3436:ACM Computer Factory(最大流记录路径)

    http://poj.org/problem?id=3436 题意:题意很难懂.给出P N.接下来N行代表N个机器,每一行有2*P+1个数字 第一个数代表容量,第2~P+1个数代表输入,第P+2到2* ...

  3. C语言中执行到预编译

    在Linux中,执行命令:gcc -o linux.i linux.c -E

  4. pyenv ipython jupyter

    pyenv pyenv  依赖安装 yum -y install git gcc make patch zlib-devel gdbm-devel openssl-devel sqlite-devel ...

  5. JAVA基础知识之JDBC——使用ResultSetMetaData分析结果集

    通过ResultSetMetaData可以对ResultSet进行分析,获取ResultSet里包含了哪些数据列,以及每个列的数据类型. ResultSet中包含了一个getMetaData()方法, ...

  6. 如何使用Python调用AutoIt来实现Flash控件的上传功能

    先看一段代码 upload.au3(这个后缀autoit3的格式): ;等待出现title为数据采集-军课网-MozillaFirefox的浏览器窗口 WinWait("数据采集 - XX网 ...

  7. 第十四天 jni 的使用

    1. ndk 环境 2.jni hello 程序. 3.javah 生成头文件. 4.java 和c 之间数据传递. 5.C语言回调java 代码 通过反射.得到字节码,得到方法...

  8. Cheatsheet: 2015 11.01 ~ 11.30

    Golang Roadomatic: Node vs. Go Quick Guide to Golang for Java Developers 3 Go Gotchas Web Choosing a ...

  9. Div的宽度与高度的100%设定

    div的100%是从其上一级div的宽高继承来的,所以必须设置其上一级div的宽度或高度,否则无效. 举例说明:父div(deman)宽300高200,子div(cc)如果在这个条件下设置divcc的 ...

  10. hibernate延迟加载(get和load的区别)

    概要: 在hibernate中我们知道如果要从数据库中得到一个对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session.get()方法,另一种就是通过session.load()方法,然后其实这两种方法在获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