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段机制 
80386的两种工作模式 
  80386的工作模式包括实地址模式和虚地址模式(保护模式)。Linux主要工作在保护模式下。

分段机制 
  在保护模式下,80386虚地址空间可达16K个段,每段大小可变,最大达4GB。 
  从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的转换由80386分段机制管理。段寄存器CS、DS、ES、SS、FS或GS标识一个段。这些段寄存器作为段选择器,用来选择该段的描述符。

分段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转换图

 
图9_7 分段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转换图

2. 分页机制 
分页机制的作用 
  分页机制是在段机制之后进行的,它进一步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80386使用4K字节大小的页,且每页的起始地址都被4K整除。因此,80386把4GB字节线性地址空间划分为1M个页面,采用了两级表结构。 
两级页表 
  两级表的第一级表称为页目录,存储在一个4K字节的页中,页目录表共有1K个表项,每个表项为4个字节,线性地址最高的10位(22-31)用来产生第一级表索引,由该索引得到的表项中的内容定位了二级表中的一个表的地址,即下级页表所在的内存块号。 
第二级表称为页表,存储在一个4K字节页中,它包含了1K字节的表项,每个表项包含了一个页的物理地址。二级页表由线性地址的中间10位(12-21)位进行索引,定位页表表项,获得页的物理地址。页物理地址的高20位与线性地址的低12位形成最后的物理地址。

利用两级页表转换地址

 
图9_8 利用两级页表转换地址

3.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用户空间 
  在Linux中,每个用户进程都可以访问4GB的线性虚拟内存空间。其中从0到3GB的虚存地址是用户空间,用户进程可以直接访问。 
内核空间 
  从3GB到4GB的虚存地址为内核态空间,存放供内核访问的代码和数据,用户态进程不能访问。所有进程从3GB到4GB的虚拟空间都是一样的,linux以此方式让内核态进程共享代码段和数据段。

 
 
 
 

保护模式(1)---存储方式

Writen By Dangerman

保护模式现代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解他是我们要翻越的第一座山。保护模式是相对实模式而言的,他们是处理器的两种工作方式。很久以前大家使用的dos就是运行在实模式下,而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运行在保护模式下。两种运行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
  实模式由于是由8086/8088发展而来因此他更像是一个运行单片机的简单模式,计算机启动后首先进入的就是实模式,通过8086/8088只有20根 地址线所以它的寻址范围只有2的20次幂,即1M。内存的访问方式就是我们熟悉的seg:offset逻辑地址方式,例如我们给出地址逻辑地址它将在 cpu内转换为20的物理地址,即将seg左移4位再加上offset值。例如地址1000h:5678h,则物理地址为 10000h+5678h=15678h。实模式在后续的cpu中被保留了下来,但实模式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由于使用seg:offset逻辑地址只能 访问1M多一点的内存空间,在拥有32根地址线的cpu中访问1M以上的空间则变得很困难。而且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实模式的工作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计算 机对资源(存储资源和cpu资源等等)的管理,由此产生了新的管理方式——保护模式。
  80386及以上的处理器功能要大大超过其先前的处理器,但只有在保护模式下,处理器才能发挥作用。在保护模式下,全部32根地址线有效,可寻址4G的物 理地址空间;扩充的存储分段机制和可选的存储器分页机制,不仅为存储器共享和保护提供了硬件支持,而且为实现虚拟存储器提供了硬件支持;支持多任务;4个 特权级和完善的特权级检查机制,实现了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计算机启动后首先进入的就是实模式,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才能进入保护模式(以后介绍)。保护模式是一个整体的工作方式,但分步讨论由浅入深更利于学习。
一.存储方式
  存储方式主要体现在内存访问方式上,由于兼容和IA32框架的限制,保护模式在内存访问上延用了实模式下的seg:offset的形式(即:逻辑地址), 其实seg:offset的形式在保护模式下只是一个躯壳,内部的存储方式与实模式截然不同。在保护模式下逻辑地址并不是直接转换为物理地址,而是将逻辑 地址首先转换为线性地址,再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图一:

线性地址是个新概念,但大家不要把它想的过于复杂,简单的说他就是0000000h~ffffffffh(即0~4G)的线性结构,是32个bite位能 表示的一段连续的地址,但他是一个概念上的地址,是个抽象的地址,并不存在在现实之中。线性地址地址主要是为分页机制而产生的。处理器在得到逻辑地址后首 先通过分段机制转换为线性地址,线性地址再通过分页机制转换为物理地址最后读取数据。如图二:

分段机制是必须的,分页机制是可选的,当不使用分页的时候线性地址将直接映射为物理地址,设立分页机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虚拟存储(分页机制在后面介绍)。先来介绍一下分段机制,以下文字是介绍如何由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
 分 段机制在保护模式中是不能被绕过得,回到我们的seg:offset地址结构,在保护模式中seg有个新名字叫做“段选择子 ”(seg..selector)。段选择子、GDT、LDT构成了保护模式的存储结构,如图三`,GDT、LDT分别叫做全局描述符表和局部描述符表, 描述符表是一个线性表(数组),表中存放的是描述符。

“描述符”是保护模式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8字节的数据结构,它的作用主要是描述一个段(还有其他作用以后再说),用描述表中记录的段基址加上逻辑地 址(sel:offset)的offset转换成线性地址。描述符主要包括三部分:段基址(Base)、段限制(Limit)、段属性(Attr)。一个 任务会涉及多个段,每个段需要一个描述符来描述,为了便于组织管理,80386及以后处理器把描述符组织成表,即描述符表。在保护模式中存在三种描述符表 “全局描述符表”(GDT)、“局部描述符表”(LDT)和中断描述符表(IDT)(IDT在以后讨论)。
    (1)全局描述符表GDT(Global Descriptor Table)在整个系统中,全局描述符表GDT只有一张,GDT可以被放在内存的任何位置,但CPU必须知道GDT的入口,也就是基地址放在哪里,Intel的设计者门提供了一个寄存器GDTR用来存放GDT的入口地址,程序员将GDT设定在内存中某个位置之后,可以通过LGDT指令将GDT的入口地址装入此积存器,从此以后,CPU就根据此寄存器中的内容作为GDT的入口来访问GDT了。GDTR中存放的是GDT在内存中的基地址和其表长界限。

(2)段选择子(Selector)由GDTR访问全局描述符表是通过“段选择子”(实模式下的段寄存器)来完成的,如图三①步。段选择子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同实模式下的段寄存器相同)如图四

段选择子包括三部分:描述符索引(index)、TI、请求特权级(RPL)。他的index(描述符索引)部分表示所需要的段的描述符在描述符表的位 置,由这个位置再根据在GDTR中存储的描述符表基址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描述符(如图三①步)。然后用描述符表中的段基址加上逻辑地址 (SEL:OFFSET)的OFFSET就可以转换成线性地址(如图三②步),段选择子中的TI值只有一位0或1,0代表选择子是在GDT选择,1代表选 择子是在LDT选择。请求特权级(RPL)则代表选择子的特权级,共有4个特权级(0级、1级、2级、3级)。例如给出逻辑地 址:21h:12345678h转换为线性地址
      a. 选择子SEL=21h=0000000000100 0 01b 他代表的意思是:选择子的index=4即100b选择GDT中的第4个描述符;TI=0代表选择子是在GDT选择;左后的01b代表特权级RPL=1
      b. OFFSET=12345678h若此时GDT第四个描述符中描述的段基址(Base)为11111111h,则线性地址=11111111h+12345678h=23456789h
  (3)局部描述符表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局部描述符表可以有若干张,每个任务可以有一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GDT和LDT:GDT为一级描述符表,LDT为二级描述符表。如图五

LDT和GDT从本质上说是相同的,只是LDT嵌套在GDT之中。LDTR记录局部描述符表的起始位置,与GDTR不同LDTR的内容是一个段选择子。由 于LDT本身同样是一段内存,也是一个段,所以它也有个描述符描述它,这个描述符就存储在GDT中,对应这个表述符也会有一个选择子,LDTR装载的就是 这样一个选择子。LDTR可以在程序中随时改变,通过使用lldt指令。如图五,如果装载的是Selector 2则LDTR指向的是表LDT2。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在表LDT2中选择第三个描述符所描述的段的地址12345678h。
        1. 首先需要装载LDTR使它指向LDT2 使用指令lldt将Select2装载到LDTR
        2. 通 过逻辑地址(SEL:OFFSET)访问时SEL的index=3代表选择第三个描述符;TI=1代表选择子是在LDT选择,此时LDTR指向的是 LDT2,所以是在LDT2中选择,此时的SEL值为1Ch(二进制为11 1 00b)。OFFSET=12345678h。逻辑地址为1C:12345678h
        3. 由SEL选择出描述符,由描述符中的基址(Base)加上OFFSET可得到线性地址,例如基址是11111111h,则线性地址=11111111h+12345678h=23456789h
        4. 此时若再想访问LDT1中的第三个描述符,只要使用lldt指令将选择子Selector 1装入再执行2、3两步就可以了(因为此时LDTR又指向了LDT1)
    由于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序段、数据段、堆栈段,有了局部描述符表则可以将每个进程的程序段、数据段、堆栈段封装在一起,只要改变LDTR就可以实现对不同进程的段进行访问。
    存储方式是保护模式的基础,学习他主要注意与实模式下的存储模式的对比,总的思想就是首先通过段选择子在描述符表中找到相应段的描述符,根据描述符中的段基址首先确定段的位置,再通过OFFSET加上段基址计算出线性地址。

Linux的分段和分页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内存管理解析(一) : 分段与分页机制

    背景 : 在此文章里会从分页分段机制去解析Linux内存管理系统如何工作的,由于Linux内存管理过于复杂而本人能力有限.会尽量将自己总结归纳的部分写清晰. 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寻址方式的不同 : 1 ...

  2. Linux内存寻址之分页机制

    在上一篇文章Linux内存寻址之分段机制中,我们了解逻辑地址通过分段机制转换为线性地址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更加重要和复杂的分页机制. 分页机制在段机制之后进行,以完成线性—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段 ...

  3. linux中的分段和分页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6152921 Linux 内存管理 觉得这篇文章写分段和分页机制还是挺清晰的,在此转载一下. 前一段时间看了& ...

  4. [转帖]Linux分页机制之概述--Linux内存管理(六)

    Linux分页机制之概述--Linux内存管理(六) 2016年09月01日 19:46:08 JeanCheng 阅读数:5491 标签: linuxkernel内存管理分页架构更多 个人分类: ┈ ...

  5. Linux内存管理3---分页机制

    1.前言 本文所述关于内存管理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陈莉君老师所讲述的内存管理知识讲座的整理. 本讲座主要分三个主题展开对内存管理进行讲解:内存管理的硬件基础.虚拟地址空间的管理.物理地址空间的管理. 本 ...

  6. Linux内存寻址之分段机制及分页机制【转】

    前言 本文涉及的硬件平台是X86,如果是其他平台的话,如ARM,是会使用到MMU,但是没有使用到分段机制: 最近在学习Linux内核,读到<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内存寻址一章.原本以为 ...

  7. Linux内核学习笔记3——分段机制和分页机制

    一 分段机制 1.什么是分段机制 分段机制就是把虚拟地址空间中的虚拟内存组织成一些长度可变的称为段的内存块单元. 2.什么是段 每个段由三个参数定义:段基地址.段限长和段属性. 段的基地址.段限长以及 ...

  8. Linux分页机制之分页机制的实现详解--Linux内存管理(八)

    1 linux的分页机制 1.1 四级分页机制 前面我们提到Linux内核仅使用了较少的分段机制,但是却对分页机制的依赖性很强,其使用一种适合32位和64位结构的通用分页模型,该模型使用四级分页机制, ...

  9. Linux分页机制之分页机制的演变--Linux内存管理(七)

    1 页式管理 1.1 分段机制存在的问题 分段,是指将程序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大小的虚拟空间,通过映射机制映射到某个物理地址空间(映射的操作由硬件完成).分段映射机制解决了之前操作系统存在的两个问题: 地 ...

随机推荐

  1. 视酷即时通讯系统应用源码 V1.0

    视酷即时通讯系统(原创),成熟稳定,拥有和微信一样强大的功能不再是梦,节省几个月研发时间迅速融合进项目中: 1.首家支持聊天室群聊 2.支持和微信一样的语音聊天,可以显示时长.未读状态,自动轮播未读语 ...

  2. T-SQL数组循环

    T-SQL对字符串的处理能力比较弱,比如要循环遍历象1,2,3,4,5这样的字符串,如果用数组的话,遍历很简单,但是T-SQL不支持数组,所以处理下来比较麻烦.下边的函数,实现了象数组一样去处理字符串 ...

  3. Laravel Homestead安装教程

    1/先在https://www.vagrantup.com  下载vagrantup ,对应平台下载,并安装,安装后可以在命令行使用vagrant https://www.vagrantup.com/ ...

  4. 写了个Linux包过滤防火墙

    花几天写了个so easy的Linux包过滤防火墙,估计实际意义不是很大.防火墙包括用户态执行程序和内核模块,内核模块完全可以用iptable代替.由于在编写的过程一开始写的是内核模块所以就直接用上来 ...

  5. 获取json对象长度的问题

    平时,我们获取一些字符串或数组的长度的时候会使用length,例如: var str ="asdasd" console.log(str.length) //输出6 var arr ...

  6. ECSHOP 支付宝发货确认接口,记录支付宝返回的交易号

    1,在order_info 数据表尾添加trade_no 字段 数据表尾怎么添加trade_no 字段 ECSHOP为了支付宝发货确认接口,需要记录支付宝返回的交易号 1,在order_info 数据 ...

  7. 浏览器兼容CSS代码:按钮文字垂直居中(input button text vertical align)

    经过测试的浏览器:IE6, IE7, IE8, IE9, Firefox, Chrome, Safiri, Maxthon 按钮的HTML代码: <input id="btn_comm ...

  8. zhuan:ubuntu下安装Apache2+php+Mysql

    from: http://www.cnblogs.com/lynch_world/archive/2012/01/06/2314717.html ubuntu下安装Apache+PHP+Mysql 转 ...

  9. Android UI学习1:控件和基本事件的响应

    在任何一个 GUI 系统中,控制界面上的控件(通常称为控件)都是一个基本的内容.对于 Android 应用程序,控件称为 View. 在 Android 中,在处理 UI 中的各种元素的时候,两个程序 ...

  10. 1062 Talent and Virtue (25)

    /* L (>=60), the lower bound of the qualified grades -- that is, only the ones whose grades of 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