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摸清网络,那么第一步肯定是要清楚网络协议的分层结构,用上帝视角来看网络。

对于同一台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有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等方式,而对于不同设备上的进程间通信,就需要网络通信,而设备是多样性的,所以要兼容多种多样的设备,就协商出了一套通用的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有各自的作用和职责,接下来就分别对每一层进行介绍。

应用层

最上层的,也是我们能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终端设备使用的应用软件是在应用层实现。如果当两个不同设备的应用需要通信的时候,应用就把应用数据传给下一层,也就是传输层。

应用曾主要提供功能和接口。不用去关心数据是如何传输的。

而且应用层是工作在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传输层及以下则工作在内核态。

传输层

应用层的数据包会传给传输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为应用层提供网络支持的。

在传输层会有两个传输协议,分别是 TCP 和 UDP。

TCP 的全称叫传输层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大部分应用使用的都是 TCP 传输层协议,比如 HTTP 应用层协议。TCP 相比 UDP 多了很多特性,比如流量控制、超时重传、拥塞控制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包能可靠地传输给对方,但是对于 UDP 他的传输速度非常的慢。

UDP 就相对很简单,只负责发送数据包,传输效率也高,只不过并不是很可靠。当然,UDP 也可以实现可靠传输,把 TCP 的特性在应用层上实现就可以。

应用需要传输的数据可能会非常大,如果直接传输就不好控制,因此当传输层的数据包大小超过 MSS(TCP 最大报文段长度) ,就要将数据包分块,这样即使中途有一个分块丢失或损坏了,只需要重新这一个分块,而不用重新发送整个数据包。在 TCP 协议中,我们把每个分块称为一个 TCP 段TCP Segment)。

当设备作为接收方时,传输层则要负责把数据包传给应用,但是一台设备上可能会有很多应用在接收或者传输数据,因此需要用一个编号将应用区分开来,这个编号就是端口

而对于浏览器(客户端)中的每个标签栏都是一个独立的进程,操作系统会为这些进程分配临时的端口号。因为端口的数量相对是有限的。

由于传输层的报文中会携带端口号,因此接收方可以识别出该报文是发送给哪个应用。

网络层

传输层可能大家刚接触的时候,会认为它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事实上它并不负责。

实际场景中的网络环节是错综复杂的,中间有各种各样的线路和分叉路口,如果一个设备的数据要传输给另一个设备,就需要在各种各样的路径和节点进行选择,而传输层的设计理念是简单、高效、专注,如果传输层还负责这一块功能就有点违背设计原则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传输层协议处理太多的事情,只需要服务好应用即可,让其作为应用间数据传输的媒介,帮助实现应用到应用的通信,而实际的传输功能就交给下一层,也就是网络层Internet Layer)。

网络层最常使用的是 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协议会将传输层的报文作为数据部分,再加上 IP 包头组装成 IP 报文,如果 IP 报文大小超过 MTU(以太网中一般为 1500 字节)就会再次进行分片,得到一个即将发送到网络的 IP 报文。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世界上那么多设备,又该如何找到对方呢?因此,网络层需要有区分设备的编号。

我们一般用 IP 地址给设备进行编号,对于 IPv4 协议, IP 地址共 32 位,分成了四段,每段是 8 位。只有一个单纯的 IP 地址虽然做到了区分设备,但是寻址起来就特别麻烦,全世界那么多台设备,难道一个一个去匹配?这显然不科学。

因此,需要将 IP 地址分成两种意义:

  • 一个是网络号,负责标识该 IP 地址是属于哪个子网的;
  • 一个是主机号,负责标识同一子网下的不同主机;

怎么分的呢?这需要配合子网掩码才能算出 IP 地址 的网络号和主机号。那么在寻址的过程中,先匹配到相同的网络号,才会去找对应的主机。

除了寻址能力, IP 协议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路由。实际场景中,两台设备并不是用一条网线连接起来的,而是通过很多网关、路由器、交换机等众多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那么就会形成很多条网络的路径,因此当数据包到达一个网络节点,就需要通过算法决定下一步走哪条路径。

所以,IP 协议的寻址作用是告诉我们去往下一个目的地该朝哪个方向走,路由则是根据「下一个目的地」选择路径。寻址更像在导航,路由更像在操作方向盘


数据链路层

实际场景中,网络并不是一个整体,比如你家和我家就不属于一个网络,所以数据不仅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设备间进行传输,也可以跨网络进行传输。

一旦数据需要跨网络传输,就需要有一个设备同时在两个网络当中,这个设备一般是路由器,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表计算出下一个要去的 IP 地址。

那问题来了,路由器怎么知道这个 IP 地址是哪个设备的呢?

于是,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层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让数据在一个链路中传输,这就是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它主要为网络层提供链路级别传输的服务。

每一台设备的网卡都会有一个 MAC 地址,它就是用来唯一标识设备的。路由器计算出了下一个目的地 IP 地址,再通过 ARP 协议找到该目的地的 MAC 地址,这样就知道这个 IP 地址是哪个设备的了。


物理层

当数据准备要从设备发送到网络时,需要把数据包转换成电信号,让其可以在物理介质中传输,这一层就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它主要是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二进制传输的服务。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协议通常是由上到下,分成 5 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Tcp网络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网络编程模型及TCP、UDP编程设计

    1.Linux网络模型 Linux网络编程--->>>socket套接字的编程 2.TCP网络模型                                          ...

  2. kafka(四) 网络通讯

    参考文章 http://www.jianshu.com/p/eab8f15880b5 kafka nio通信机制:http://ifeve.com/kafka-nio/ 通讯协议:tcp 网络模型:

  3. day35 Pyhton 网络编程02

    一内容回顾 网络基础 网络应用开发架构 B/S架构   浏览器直接作为客户端的程序 C/S架构 B/S是特殊的C/S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python代码   http  https  ftp  ...

  4. 手写网站服务器~用Python手动实现一个简单的服务器,不借助任何框架在浏览器中输出任意内容

    写在前面的一些P话: 在公司网站开发中,我们往往借助于Flask.Django等网站开发框架去提高网站开发效率.那么在面试后端开发工程师的时候,面试官可能就会问到网站开发的底层原理是什么? 我们不止仅 ...

  5. OSI与TCP/IP网络模型分层

      学习linux的人,都会接触到一些网络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linux方面的萌新,今天,小编就接触了OSI模型和TCP/IP协议栈,那么什么是OSI模型呢?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通信参 ...

  6. ISO/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TCP/IP四层网络模型和教学五层网络模型

    一.说明 直接的原因是昨晚<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到货了,以为能讲得有些不一样,但看完整本也就是老调地讲过来讲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感觉比之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 ...

  7. [转]从OSI网络模型到TCP/IP协议族简介

    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把网络通信在逻辑上的定义,也可以理解成为定义了通用的网络通信 ...

  8. OSI七层网络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介绍

    目录 OSI七层网络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介绍 1.OSI七层网络模型介绍 2.TCP/IP四层网络模型介绍 3.各层对应的协议 4.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区别 5.交换机工作在OSI的哪 ...

  9. 计算机的OSI和TCP/IP网络模型

    1.计算机的网络模型分为两种OSI模型和TCP/IP模型,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2.针对OSI模型,每一层都有各自的功能. 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 ...

  10. 网络模型一般是指 OSI 七层参考模型和 TCP/IP 五层参考模型。

    网络模型一般是指 OSI 七层参考模型和 TCP/IP 五层参考模型.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且都为上一层提供业务功能.为了提供这 种业务功能,下一层将上一层中的数据并入到本层的数据域中,然后 ...

随机推荐

  1. string字符串类型的属性及各种方法

    C# 字符串(String) 在 C# 中,您可以使用字符数组来表示字符串,但是,更常见的做法是使用 string 关键字来声明一个字符串变量.string 关键字是 System.String 类的 ...

  2. vim ctrl+s 不能再操作

    vim下编写代码不自觉按到Ctrl+S,此时vim就不能再操作了.发现vim下Ctrl+S是阻止之后的输入,可通过Ctrl+Q来解除.

  3. Spring RMI 介绍

    Spring RMI RMI全称是Remote Method Invocation-远程方法调用,是纯Java的网络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Java RMI 支持存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程序级对 ...

  4. 认识jmeter(一)

    1.官网下载: https://jmeter.apache.org/download_jmeter.cgi 下载后解压: 2.安装 免安装,解压后,bin目录下双击jmeter.bat,会直接打开 会 ...

  5. 数据结构(C语言)_链表

    //单链表按序号查找节点的值 LNode* GetElem(LinkList L, int i) { int j = 1; LNode* p = L->next; if (i == 0) ret ...

  6. css3边框属性学习

    1.boder-radius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

  7. Django基础篇 06-Django模板过滤器Filter和标签Tags

    一.Django模板的内置过滤器Filter 什么是模板(Template)? Django的Template是如何工作的 Django的模板是静态的html文件,它只决定了一个页面的样式或外观.它需 ...

  8. PHP Redis - Hash (哈希)

    Redis hash 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Redis 中每个 hash 可以存储  232-1(4294967295) 键值对 赋值(hse ...

  9. React之一个组件的诞生

    此处以input组件为例 input.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lass Inpu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ps:使用static ...

  10. SQL Server 解析Json(单层/多层)

    一,单层Json数据取出 1.取出取出@JsonData字符串中的  __type,DocNo,OrderPriceTC,Organization_Code 字段 DECLARE @JsonD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