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们重新思考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风险, 微信还是APP?
感觉这两年前端开发又火起来了,很多做内容创业和做微电商创业的人,往往都选择了运营微信号。对于做纯技术开发的人来说,一般是看不上微信号的,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或者说没什么技术壁垒。也有另一批人观点相反的人,他们是个人投资者和创业者。投资者和我聊时,不约而同地问,“你的微信号多少个粉丝了?”当我报出粉丝数量后,直摇头说,“你的粉丝太少,没法计算市场估值呀。”之后便时常扔过来一个做得成功的微信大号让我参看。这两年草根创业者们可能会经常听到一些所谓业内资深人士的谆谆教导:“一定要重视微信号运营”,“APP是个坑,还是先做微信吧”。
对于早期做APP的创业者来说,确实很容易陷入泥沼
从我的实际项目经历来说,做APP绝对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们设计产品时,定位以移动端为核心,于是网站(Web)做得很简单,主要是提供后台和接口。Web的开发很早就做好了,结果苦等了客户端几个月才得以联调。App开发是怎么陷入泥沼了呢?因为我是拿在“大公司”(相对大)的经验惯性去筹划,但资源投入却跟不上。我们找的兼职,时间不太能保证,各家的客户端开发人员似乎都在一刻不停地迭代产品,加班。再加上APP软件开发的琐碎性: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调样式,做兼容,还涉及到和服务端、Web交互和同步信息就更麻烦了。
等到解决差不多的时候,还要准备上线后的推广。据做APP渠道的朋友介绍,现在大众型APP的一个用户获取成本,线上差不多是2元钱,线下的成本通常是线上的一倍以上。这样来的用户,其中还往往有水分,如果产品对其本身不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将来留存也是问题。
产品上线推广以后,为了提高留存,必须要不停地改进产品,进行迭代,这也需要有很大的投入。尽管我和团队正在逐渐克服上述问题,但如果现在问我该不该做APP的问题,我持谨慎的态度。那么不做APP,只做微信号行不行?
一切都在变化中,今天如果你把宝压都压在微信上,你可能会陷入更危险的潜渊
在我的项目APP开发遇到前面讲的困难时,我觉得不能干等了,于是这期间加大力度投入到微信运营上。一方面,得到了一些微信高水位带来的用户红利,感叹自己微信做得太晚了;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微信滔滔大海中的潜渊——能成就你,也可能会淹没你、迷失你。关于前一方面,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有目共睹微信的巨大威力。后一方面的风险问题,下面我重点说一说(管窥之见,还请大家多指正)。
风险1:账号的灭顶之灾和牢狱之苦
做微信公众号,你首先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不是你完全掌控的地盘,你拥有的只是使用权。你的账号是有可能因被举报,或被微信官方认为违规,而被临时或永久封禁。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就遇到了账号被封的问题。这个朋友看到一些账号搞新年签活动很火,于是他也策划了一个类似的活动,就是让用户回复数字进行抽签,获得内容。他准备了一个多月时间,结果,刚推出不久,他的账号就被封了。一开始的理由是内容存在色情、淫秽等违法信息,被永久封禁。这个朋友急了,他之前就在网站负责过多年的内容审核工作,怎么能有色情或者违法信息呢。后来经过他一番努力,申诉,理由改成了诱导分享,封禁一个月。这个朋友说可能一开始理由写错了,真要感谢不杀之恩,因为运营了好几个月的微信号如果被永久封禁,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其实,即使被封一个月,也有不小的损失。记得一些大号比如大象公会、钛媒体也被封过,一篇文章描述大象公会被封后创始人黄章晋的糟糕心情:走神,在网上看看东西,呆了。 我这位朋友事后进行反思,也找其他人交流,还是没搞太明白诱导分享的准确定义,而在他之前和之后做类似活动的一些大号就没事。他说,做活动前,已经仔细阅读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还有历来发布的公告。但评判的权力是在腾讯官方的,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家一有什么政策上的风吹草动,微信绝对第一时间严格配合。比如前段央视曝光一元夺宝的问题,这对发起者网易的App还没有任何影响的时候,但在微信中运营此类服务的公众号却很快被关掉一批,死掉一批人。
风险2:你产品的命运绑定在平台上
前些天,另一个在创业的朋友对我说,他目前的目标就是尽快把微信做起来——之前他是以微博为根据地的,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他认为下手有些晚了,现在已经很难了。我说你微博不是那么多粉丝吗?他说了一句,粉丝是会老的。这句话让我回味了许久。
如果你把宝押在某个平台上,平台蒸蒸日之时,你就能分享平台成长带来的红利,但假如平台不行了呢?
很多人见了这句话,肯定不会认为微信会衰败,在业内,张小龙已经被誉为产品经理之神了,可以媲美乔布斯的人物,腾讯又垄断中国即时通讯市场这么多年了。但我要说,强大从来都不是不败的理由。
互联网领域,格局的变化是加速的。国外的例子,当年MySpace红极一时,在2005年以当时的天价5.8亿美元被新闻集团收购。后来被Facebook取代。而Facebook这两年也变成老家伙了,年轻用户纷纷选择新的产品。于是Facebook开始了疯狂收购: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
国内的例子就是微博了,记得几年前,李开复推出《微博改变一切》一书。当时微博如日中天,几乎全民微博。而如今微博的风光早已被微信盖过。虽然微博官方公布的数据还在再创辉煌,但数据是可以障眼的,可以有选择的。用户时间是有限的,当你大量刷朋友圈之时,显然刷微博的时间在变少。
那么微信是否有潜在危机呢?我认为是有的:
为什么微信一再重拳打击诱导内容分享的行为?因为朋友圈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朋友圈的定位是朋友之间的社交网络。从我个人以及我身边部分朋友的感受来说,现在刷朋友圈的次数和时间比以前少了。为什么会减少呢?因为朋友圈里各种让人不感兴趣的信息越来越多。
我认为,这主要是微信产品设计决定的:
1、微信把通讯属性和社交属性结合在一起,是了不起的创造,但也产生了问题
微信两个核心功能,一个是即时通讯,一个是朋友圈互动。这两个结合是非常了不起的创造,但是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微信通讯录里的人,有多少是你真正关心他生活,爱看他所到所观,爱听他所思所感的呢?
微信的通讯属性,使得我们把工作中接触的人(同事、客户)都加为了好友。当代年轻人换工作很频繁的,每换一次工作,通讯录就增加了不少人,这样下来,朋友圈会越来越臃肿的。当你的朋友圈积累超过1000人的时候,还有多少信息你能一一去看。朋友圈的好友上限是五千人,从时间长线看,每个人的好友数量会距离这个上限越来越近的。
你可以说,设置不看对方朋友圈不就行了吗?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不会改默认的设置;基于面子问题和部分功利心,你不让人看自己朋友圈不太好,被人点赞而不去赞别人也不太好。可能你给领导同事客户多点几个赞,能给你带来职场上的提升呢。
我有个在美国的朋友就说,国内人把工作和生活完全搅合在一起了。是啊,我们大半夜往往还要通过微信讨论工作问题呢。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WhatsApp只有通讯,没有朋友圈有其道理。而曾经在国内小圈子红火过一时的国外移动社交应用Path,它有个150人的好友上限也有其道理。
path只能加150个好友,官方介绍这样做的理由是来自牛津大学一位教授的研究,认为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其中包括5个最好的朋友,15个好朋友,50个比较亲近的亲戚和朋友。
2、微信把内容发行和通讯属性、社交属性结合在一起,是伟大的创造,但也产生了更大的问题
微信的另一个核心功能——公众号的发明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即时通讯上成功的微信先是推出了朋友圈,然后喊着“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口号,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创造性地把媒体内容分发和即时通讯完美融合,解决了传统内容生产者的窘境。
微信发展获益很大的是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去年我回大连,到我的老东家—— 半岛晨报拜访,发现大家都对微信号运营很重视,而且运营卓有成效。更多的媒体个人从微信号的运营中获益,听一个财经媒体人讲,一个朋友运营的金融类媒体号,一年收入80万,这远远超过他在传统媒体鼎盛时期的收入。但是,微信公众号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显现出来,它主要通过朋友圈来分发内容。据去年底微信官方披露的数据:在微信里,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微信用户看到了想要转发的文章,61%转发到了朋友圈,39%的文章转发给好友。微信公众号内容验证依赖朋友圈分发,而每个人的好友列表随时间推移接近5000的上限,导致问题更趋严重化了,此外: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些做微商的小伙伴们;
很多人都无法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在朋友圈里转发公司的相关内容往往成为一种工作要求;
微信连接一切的恢弘大志,无数的网站都支持分享,拼命想办法让用户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里;
你现在能经常刷到嘀嘀打车的红包分享,如果有一天微信真连接一切了,你甚至会收看到冰箱和彩电的分享也说不定。
……
这一切持续下去,朋友圈的信息会越来越多,朋友圈正在变成另一个微博。
很多科技媒体人都在发表的文章下面留自己的私人微信号,而不再是微博,也正说明大家把朋友圈当成了微博。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公众号的存在和网页链接的传播,已经穿透了朋友圈的好友关系的封闭性。写到这里,我想我明白了,微信为什么要那么严厉打击诱导分享的行为了。
风险3:你凭借什么能把微信号做起来?
据我的观察,微信订阅号做得好的有四类:
第一类,传统媒体人,他们对单篇内容和媒体整体的风格营造很擅长。我做订阅号期间,好多个传统媒体的朋友给我提意见,建议我内容主题集中,要有调性,要展现主编魅力人格体。还给我发来可借鉴的媒体号,比如这两个媒体人做的《世相》和《好报》,恰恰有这样的特点。
第二类,传统媒体,或者是纸媒或者是电视媒体,每天不停地推他们的微信二维码,就能带来很多的粉丝了。
第三类,特点鲜明的自媒体人或名人,比如做情感咨询的《潘幸知》,做心灵治愈的《张德芬》,当然还有大名鼎鼎兜售价值观的罗辑思维等,他们个人即是品牌。
第四类,段子大号,即从新浪微博转移过来的那批人。他们很了解用户的喜好,经验丰富,第一时间找到或者制造出适合传播的内容,并且抱团,通过互推迅速做大。
我说的这四类,是自己的观察,肯定还有更多的做的好的类型。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你想一想,你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资源,能够把公众号做起来?一个在凤凰和淘宝工作过的朋友对我说,我们这些在较大网站做过运营的人,做微博、微信号,真比不上那些媒体人和段子手,这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微信号受力面很窄,越窄他们越擅长发挥。我们的优势应该在于正规军的打法,即做网站,做平台。我知道你一定会说,那太难了,我也认为不容易。所以还是看实际情况吧。
风险4:你是否已经错过了运营微信的最佳时间
我做微信号后,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参加互推,在其他平台媒体号加微信号推广,但转化率都比较低。比如一篇在其他媒体平台发的文章,阅读数达20万,带过来的粉丝数量不足20个,转化率非常低。而做得久的朋友告诉我,在一年前,转化率要远比现在高。
知名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是2013年12月推出的,距离现在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创始人黄章晋还认为自己属于来得晚的一批,错过了微信公众号的黄金窗口期。
假设你的微信号现在才推出,或者现在粉丝还很少,你的微信号要做大,显然要需要付出比先行者更多倍数的努力。因为,微信号的内容已经极大丰富,马太效应越发明显,用户对微信号越来越挑剔,订阅号的打开率也很低,微信的管理趋严。
对于微信号运营,你能有多大力量的投入?
结论
写着写着,文章就写了这么长。为了感谢你能读到这里,下面上干货。我的建议如下:
1、不要低估APP开发的工作量。当然你可以通过一些成熟的平台达到会事半功倍,比如七牛的云存储、umeng的统计分析、极光的消息推动、RongCloud的即时通信和DeviceOne的跨平台开发等。
2、不必都在移动平台上,也不要轻易放弃Windows平台,微软的用户数没有跌到那么惨,虽然在手机系统的市场上表现很差,但微软在桌面市场让然是绝对优势。就算你不支持Windows桌面应用,至少也要支持网页应用吧。
3、就算你是做纯内容创业的,也补一点要把自己仅仅限制在微信公众号里,其他平台媒体号也可以考虑,比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易的,启动成本低。等于是把你的想法用简单的方式去试运行,你能获得用户的直接反馈。所谓运营,无非是把尝试成功的模式放大,更深、更广、更系统。
当你有足够力量做APP的时候,还要看你的产品特性。我认为纯资讯内容,做APP意义有限。用户阅读资讯更倾向于选择门户型的资讯网站,比如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这种。
如果你做的是工具型的或者社区互动型的,做APP就有更意义了,因为这两种在微信里回旋空间小,属于带着镣铐跳舞。如果做APP你能获得比较多的用户,我想,那必然是忠诚度很高,价值也更大。更重要的是,随着你的应用不断改进,你会发现用H5开发不但不能节省成本,反而会举步维艰耗掉更高的成本。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路,不断校正,一寸一尺地走起来吧。
2016年我们重新思考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风险, 微信还是APP?的更多相关文章
- UC何小鹏:移动互联网创业需警惕五大“不靠谱
http://tech.qq.com/a/20140121/012443.htm 腾讯科技 启言 1月21日报道 移动互联网创业很容易犯错误,一不小心就陷入“坑”中.UC也是如此.近日,UC创始人何小 ...
- 关于现在互联网是否还有机会类的价值文章,为什么有人掉进互联网创业的坑里,可能因为ta不懂这些
--也是带着问题看这篇文章的,面临BAT时代的互联网创业者如何带领自己的公司存活成长,本文有些理念很有意思,前辈企业家是抓住机会干企业,现代化是发现问题最先解决干企业,最难的.同仁意愿不强的大问题才 ...
- 低成本开始互联网创业:探讨域名、服务器、CDN、邮箱等节流之道
互联网创业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不断的思考. 今天,探讨下如何低成本开始互联网创业. 背景 愿意冒险去创业的同志,大多是"屌丝"而非"高富帅",大多 ...
- APICloud携技术入滇 助力互联网创业
在<相比北上广二三线城市创业有哪些优势? >一文中,小编深入探讨了目前二三线城市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现状,城市间的消费错位导致了二三线城市具有大规模的消费能力,促使互联网行业的逐步崛起.我们 ...
- 互联网创业原则与创业模式attilax大总结
互联网创业原则与创业模式attilax大总结 1. 适合普通人的的创业模式1 1.1. 网络创业 兼职创业 概念创业 团队 创业 内部创业..1 2. 创业模式大总结1 2.1. 工作室创业1 2 ...
- 读《互联网创业password》之随想
活动地址:http://blog.csdn.net/blogdevteam/article/details/38657235.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曾经那种通过网络进行 ...
- 2016腾讯"创益24小时"互联网公益创新大赛总结
上周末参加了腾讯的"创益24小时"互联网公益大赛,和两个小伙伴(设计师Beryl和产品经理Benny)浴血奋战两天一夜,完成了一个叫"彩虹桥"的公益项目. (一 ...
- 互联网创业应该如何找到创意 - RethinkDB创始人Slava Akhmechet的几点建议
关于作者 我叫Slava Akhmechet,本人是 RethinkDB 的创始人之一,RethinkDB是一个设计来帮助开发者和运营团队来处理无结构数据的一个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用户可以使用它来作为 ...
- 【行业交流】2016 TiD质量竞争力大会——移动互联网测试到质量的转变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胖喵~的博客,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by-dream/p/5691233.html TiD质量大会在北京召开,有幸去参加 ...
随机推荐
- 从0开始搭建SQL Server AlwaysOn 第一篇(配置域控)
从0开始搭建SQL Server AlwaysOn 第一篇(配置域控) 第一篇http://www.cnblogs.com/lyhabc/p/4678330.html第二篇http://www.cnb ...
- jq跑马灯效果
这几天公司产品有个无缝循环滚动的广告跑马灯要做,最开始想到的是<marquee>标签,但在PC端正常,在安卓广告屏上却怎么都跑不动,后来用的css3的animation,结果也是PC端及其 ...
- JavaScript中fn()和return fn()
看博客时,注意到return的重要性 参考:http://www.cnblogs.com/raoyunxiao/p/5644032.html 看似反常的例子: var i = 0; function ...
- Laravel Composer and ServiceProvider
Composer and: 创建自定义类库时,按命名空间把文件夹结构组织好 composer.json>autoload>classmap>psr-4 composer dump-a ...
- shell变量
定义变量 定义变量时,变量名不加美元符号($),如: variableName="value" 注意,变量名和等号之间不能有空格,这可能和你熟悉的所有编程语言都不一样.同时,变量名 ...
- JS继承类相关试题
题目一: //有关于原型继承的代码如下:function Person(name) { this.name = name;}Person.prototype = { getName : f ...
- Android开发学习—— 创建项目时,不是继承activity,而是继承ActionBarActivity
对于我们新建android项目时, 会 继承ActionBarActivity. 我们在新建项目时, 最小需求的sdk 选择 4.0以上版本.这样 新建的android项目就是继承activity了!
- Android开发案例 – 在AbsListView中使用倒计时
在App中, 有多种多样的倒计时需求, 比如: 在单View上, 使用倒计时, 如(如图-1) 在ListView(或者GridView)的ItemView上, 使用倒计时(如图-2) 图-1 图-2 ...
- Linux基础介绍【第五篇】
linux权限位 Linux文件或目录的权限位是由9个权限位来控制,每三位为一组,它们分别是文件属主权限.属组权限.其他用户权限. r:read可读权限,对应数字4: w:write可写权限,对应数字 ...
- 用ffmpeg快速剪切和合并视频
如果直接找视频剪切和合并视频的软件,通常出来的都是大的视频编辑软件或者是有图形界面的剪切软件,大型一点的功能太多安装麻烦,小型一点的功能可能不齐全. 只是简单的剪切或者一下合并一下,还是ffmpeg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