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目的是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首先,我们来看看类的适配器模式,先看类图:

核心思想就是:有一个Source类,拥有一个方法,待适配,目标接口时Targetable,通过Adapter类,将Source的功能扩展到Targetable里,看代码:

public class Source {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original method!");
}
}
public interface Targetable {  

    /* 与原类中的方法相同 */
public void method1(); /* 新类的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2();
}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Source implements Target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the targetable method!");
}
}

Adapter类继承Source类,实现Targetable接口,下面是测试类:

public class Adapt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argetable target = new Adapter();
target.method1();
target.method2();
}
}

输出:

this is original method!
this is the targetable method!

这样Targetable接口的实现类就具有了Source类的功能。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基本思路和类的适配器模式相同,只是将Adapter类作修改,这次不继承Source类,而是持有Source类的实例,以达到解决兼容性的问题。看图:

只需要修改Adapter类的源码即可:

public class Wrapper implements Targetable {  

    private Source source;  

    public Wrapper(Source source){
super();
this.source = sour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the targetable method!");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1() {
source.method1();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Adapt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urce source = new Source();
Targetable target = new Wrapper(source);
target.method1();
target.method2();
}
}

输出与第一种一样,只是适配的方法不同而已。

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接口的适配器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写的一个接口中有多个抽象方法,当我们写该接口的实现类时,必须实现该接口的所有方法,这明显有时比较浪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我们需要的,有时只需要某一些,此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接口的适配器模式,借助于一个抽象类,该抽象类实现了该接口,实现了所有的方法,而我们不和原始的接口打交道,只和该抽象类取得联系,所以我们写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我们需要的方法就行。看一下类图:

这个很好理解,在实际开发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这种接口中定义了太多的方法,以致于有时我们在一些实现类中并不是都需要。看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ourceable {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

抽象类Wrapper2:

public abstract class Wrapper2 implements Sourceable{  

    public void method1(){}
public void method2(){}
}
public class SourceSub1 extends Wrapper2 {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first Sub1!");
}
}
public class SourceSub2 extends Wrapper2 {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second Sub2!");
}
}
public class Wrapp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urceable source1 = new SourceSub1();
Sourceable source2 = new SourceSub2(); source1.method1();
source1.method2();
source2.method1();
source2.method2();
}
}

测试输出:

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first Sub1!
the sourceable interface's second Sub2!

达到了我们的效果!

讲了这么多,总结一下三种适配器模式的应用场景:

类的适配器模式:当希望将一个类转换成满足另一个新接口的类时,可以使用类的适配器模式,创建一个新类,继承原有的类,实现新的接口即可。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当希望将一个对象转换成满足另一个新接口的对象时,可以创建一个Wrapper类,持有原类的一个实例,在Wrapper类的方法中,调用实例的方法就行。

接口的适配器模式:当不希望实现一个接口中所有的方法时,可以创建一个抽象类Wrapper,实现所有方法,我们写别的类的时候,继承抽象类即可。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JAVA 设计模式 适配器模式 用途 适配器模式 (Adapter)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 ...

  2.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

    [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 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继续踏上学习之路,学之分享笔记 总有一天我也能像各位大佬一样 原创作品,更多关注我CSDN: 一个有梦有戏的人 准备将博客园.CSDN一 ...

  3. JAVA 设计模式 适配器模式

    用途 适配器模式 (Adapter)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 结构

  4. 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枚举器和迭代器 具体解释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枚举器和迭代器 具体解释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參考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 ...

  5. 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具体解释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详细解释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将一个类的接 ...

  6.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

    目的:把源类型适配为目标类型,以适应客户端(Client)的需求:此处我们把目标接口的调用方视为客户端 使用场景:需要对类型进行由源类型到目标类型转换的场景中 前置条件:已有客户端 //Client ...

  7. Java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

    概念: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让原来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在一起工作. 解决的问题: 提供类似于中间人的作用:把原本不兼容.不能一起工作的接口组合在一起,使得它们能够在一起 ...

  8.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Java源代码

    前言:适配器模式就是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能接受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两个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通常被用在一个项目需要引用一些开源框架来一起工作时,这些框架的内部都有一 ...

  9. Java设计模式の适配器模式

    定义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的用途 用电器做例子,笔记本电脑的插头一般都是三相的,即除了阳极 ...

随机推荐

  1. readonly与const

    readonly与const 在C#中,readonly 与 const 都是定义常量,但不同之处在于:readonly 是运行时常量,而 const 是编译时常量. ; public void Te ...

  2. Codeforces Round #257(Div.2) D Jzzhu and Cities --SPFA

    题意:n个城市,中间有m条道路(双向),再给出k条铁路,铁路直接从点1到点v,现在要拆掉一些铁路,在保证不影响每个点的最短距离(距离1)不变的情况下,问最多能删除多少条铁路 分析:先求一次最短路,铁路 ...

  3. Android配置----小米手机通过wifi连接ADB调试Android应用

    [声明]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_→ 生命壹号:http://www.cnblogs.com/smyhvae/ 文章来源:http://www.cnblogs.com/smyhvae/p/3 ...

  4. JMeter学习(二)录制脚本

    ---------------------------------------------------------------------------------------------------- ...

  5. iOS开发如何提高(from 唐巧的博客)

    http://blog.devtang.com/blog/2014/07/27/ios-levelup-tips/

  6. table标签去除默认边框

    table去除默认边框 1.在没有出去默认边框时,改变底部颜色,依然显示1px左右的白色边框 2.为table 加上 border="0" cellpadding="0& ...

  7. 001医疗项目-项目框架的搭建(四个maven工程)

    这个项目资料来源于传智播客.用的是ssm框架, 我们首先建立一个working sets里面存放,我们的maven工程. 如下:

  8. redmine Windows装配

    原文:http://www.myexception.cn/windows/1219064.html redmine Windows安装 官方地址:http://www.redmine.org/ 所需环 ...

  9. Android动画原理分析

    最近在Android上做了一些动画效果,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有各种各样的使用方式,于是乘热打铁,想具体分析一下动画是如何实现的,Animation, Animator都有哪些区别等等. 首先说Anima ...

  10. 【转】WCF与Web API 区别(应用场景)

    Web api  主要功能: 支持基于Http verb (GET, POST, PUT, DELETE)的CRUD (create, retrieve, update, delete)操作 请求的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