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集成之戏说Check-in Dance(转)
add by zhj: 先说一下持续集成的定义,这是ThoughtWorks首席科学家Martin Fowler在《持续集成》第二版中给出的,“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在持续集成中,团队成员频繁集成他们的工作成果,一般每人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可以多次。每次集成会经过自动构建(包括自动测试)的验证,以尽快发现集成错误。许多团队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减少集成引起的问题,并可以加快团队合作软件开发的速度。”
这里是《持续集成》第二版的一些简单介绍: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ci-theory-practice
原文:http://www.infoq.com/cn/news/2011/01/ci-check-in-dance
众所周知,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中有多种最佳实践,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在尝试敏捷之初,并不是每个团队都能使用全部最佳实践,也不是每个实践都能在短时间内见效。但其中有一种最佳实践却是团队的必选,那就是持续集成,但这并不表示持续集成非常容易。
尽管Thoughtworks的首席科学家Martion folwer 为“持续集成 ”下了定义,但由于自身背景与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从狭义上讲,持续集成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某种或者某些变化对软件系统进行的经常性的构建活动(注:这里的构建活动不仅指编译打包工作,还包含各类自动化测试、部署及发布活动)。然而,它忽视了一点,即:任何实践中都应该包含“与人的交互”这一因素。因此,从广意上讲,持续集成应该是软件开发团队在上述活动的约束下所采用的整个开发流程及活动。它强调开发团队与持续集成系统之间的互动性。我们既见过持续集成做得非常成功的团队,也见过效果不佳的持续集成,甚至失败的案例。
那么,到底如何从持续集成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呢?这要从持续集成所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团队具体情况(比如团队规模、人员组成以及是否为分布式团队 等)及所开发软件自身的特点(是企业应用软件,还是中间件?是嵌入式软件,还是互联网产品等)制定实践策略与实现步骤。本专栏将与大家共同探讨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及持续交付相关的方法、工具与经验。作者本人在Thoughtworks公司曾参与的一款持续集成与发布管理产品Go的交付和对外咨询服务为专栏提供了很有素材,同时感谢肖鹏 、 李彦辉 、胡凯 、李剑等对栏目内容的支持和帮助。
在软件开发中,持续集成实践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尽早的集成和尽早的反馈。因此,尽管目前流行的所有版本控制工具都提供了分支/合并功能,但在少于20人的团队中实现持续集成的话,推荐使用Single Branch开发策略。这样会减少多分支开如在合并时的开销。另外,由于理想情况下,每个分支都需要有专属的持续集成环境(包括持续集成服务器、构建环境和测试环境等),所以Single Branch也减少了对持续集成环境的需求量(当编译时间较长或测试用例较多时,这个因素的影响尤其重要)。
当团队完成最初搭建持续集成服务器,编写好一键式编译和测试脚本工作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持续集成环境高效地进行团队协作开发了。一定有人会问:
“多人同时在一个分支上开发的话,每个人提交时都要合并代码,不是更浪费时间吗?”
这个问题也正是持续集成期望解决的问题。每当开发人员提交代码时,就是其与其他开发人员工作成果的一次集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频繁提交代码,那么代码集成的频率就会提高,在持续集成的有力支持下,代码中潜在的问题就会更早地暴露出来(比如代码编译链接问题,自动化测试失败反映出来的代码功能问题,或需求理解不一致等问题),以便团队尽早解决之。
当然,持续集成所鼓励的频繁提交并不是指那种仅将版本控制库当成备份工具,无约束的“随意”提交,还需要团队开发流程约束的。下面我们来一同探讨“持续集成环境中的团队开发流程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先设想一个软件开发场景。
一、使用版本管理工具做备份
故事的主人公叫Joe,他打算写一个游戏,所以用Subversion建立了一个版本控制库用于保存代码,然后就动手写代码了。Joe的开发流程是这样的。
- 从代码库中检出一份代码;
- 为增加某个功能修改一些代码;
- 在本地运行了一下自动化测试;
- 测试通过之后,提交代码到版本控制库;
- 重复前面的步骤。
如图1所示。
二、搭建持续集成服务器做自动构建
“每次在本地手工运行自动化测试太麻烦了,”Joe想到,“这种重复的工作为什么不让机器来做呢”。
于是,Joe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持续集成工具是做这个事情的,就找来一台旧机器,用CruiseControl搭建了一个持续集成服务器。他的开发流程也变为:
- 从代码库中检出一份代码;
- 开发新功能或修改bug;
- 提交到版本控制库,思考下一个功能的实现;
- 持续集成服务器运行自动化构建和测试;
- 如果测试通过,转到步骤(1);
- 如果测试没有通过,转到步骤(2)。如图2所示。
三、多人并行开发
两周后,游戏初见原型,Joe向他的几个朋友介绍了他的游戏创建,他们都非常喜欢,因此也加入了游戏开发。麻烦很快就出现了。持续集成服务器中构建结果经常失败,所以每次检出代码后都要做问题清理工作。于是,Job与朋友们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Alice说:“我们每个人都拉一个独立分支,当每个人的功能开发完成以后,再合并到一起不就行了吗?”
Joe不同意这样的做法。“游戏的需求还不明晰,要经常合在一起看一下效果。所以还是在同一个分支上开发吧。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让这种失败少一些吧。”
于是,他们花了点儿时间,发现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失败。
- 本地代码有问题,原本就编译不了或会导致测试失败,但还是提交了;
- 开始做新功能时,没有特别注意分支上的持续集成状态,直接将主分支上的代码直接就与本地代码合并了;
Joe提出,开发流程应该变成如图3所示:
- 每个人在开发新代码之前,只能从持续集成已成功的那个最新版本检出代码;
- 开发新功能或修改bug;
- 提交前将主分支上的代码再次取到本地合并;
- 运行本地测试,确保测试可以通过;
- 提交代码到主分支,由持续集成服务器再次运行测试。
- 如果测试通过,转到步骤(1);
- 如果测试没有通过,转到步骤(2),直到修复持续集成上的构建。
可是,Alice提出反对意见。她认为:“既然本地已经运行了测试,为什么还要在持续集成服务器上再次运行呢?”
Joe解释到:“主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本地环境都不完全相同,很可能出现‘它在我的机器没有问题呀’的这个现象,所以还是要在独立的持续集成服务器上再运行一次。”
因此,大家就这么决定了。
四、两次本地构建的目的
四周后的一天,Joe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某个新功能后,打算提交了。于是他把分支当前的代码与其本地代码进行了一次合并。然后运行了本地测试,但测试失败了。他用了很长时间来定位该问题是在他自己修改的功能里,还是在被合入的代码中。这让他对提交流程进行了反思。
“要是在合入他人代码之前,能够先运行一次本地测试,验证一下我的代码没问题就好了,反正本地测试所花的时间也不长。”
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其他人,最后大部分人都同意这么做。于是,其提交流程就变成了这样:?
- 每个人在开发新代码之前,只能从持续集成完全成功的那个最新版本检出代码;
- 开发新功能或修改bug;
- 运行本地测试,如果有失败就立即修复,直至测试成本;
- 提交前将主分支上的代码再次取到本地合并;
- 运行本地测试,确保测试可以通过;
- 提交代码到主分支,由持续集成服务器再次运行测试。
- 如果测试通过,转到步骤(1);
- 如果测试没有通过,转到步骤(2)。
这个过程就被称为“Check-in Dance”。
Alice还说道:“我们在从主分支上检出代码时,一定是那个通过持续集成验证的最新版本。这样可以避免检出的代码就是有问题的,而影响自己本地的代码。”整个过程如图4所示。
五、持续集成令牌
过了几天,有人把大家叫到了一起,这次是Alice。她说:
“我今天遇到一个问题。我提交代码之后,正等着持续集成服务器返回结果呢,Bob就提交代码了。幸好我提交的代码通过了测试,否则的话,我就要在Bob的代码之上修复啦。所以,我建议我们需要设立一个提交令牌,只有拿到这个提交令牌的人才能提交。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做完本地测试之后,去拿这个令牌。拿到之后,再进行代码合并、本地测试和提交。提交以后当持续集成服务器返回成功通过的结果时,才能交还令牌。这样就不会出现我和Bob这种情况了。”
可Bob并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这次没有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此时,Joe把话接了过来,说道:“Alice的这个建议很好,我已经遇上过一次这样的事情了,那次测试失败以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问题并不在我的提交中,而是在Mary的提交中。我把它修复后,又做了一次提交。”由于大多数人都同意这么做,因此团队决定试一试。因为目前测试运行时间很短,所以提交和集成工作没有遇到什么瓶颈。提交流程如图5所示。
似乎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这个游戏被某投资公司看中,决定做更大的投入,招更多的开发人员,让它成为一个开放游戏平台。那么,接下来Joe与他的朋友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感谢张凯峰对本文的策划及审校。
持续集成之戏说Check-in Dance(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 持续集成之戏说Check-in Dance
尽管Thoughtworks的首席科学家Martion folwer 为“持续集成 ” 下了定义,但由于自身背景与经历的不同,每个人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从狭义上讲,持续集成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某种或者某 ...
- 在Redhat上为.Net 项目构建基于Jenkins + Github + Mono 的持续集成环境
在Redhat enterprise 6.5 的服务器上,为在gutub 上的 .net 项目构建一个持续集成环境,用到了Jenkins和mono.因公司的服务器在内网,访问外网时要通过代理,所以在很 ...
- 持续集成:CruiseControl.NET + VisualSVN.Server
刚换了工作,有需要搭建一套持续集成的平台,做一下总结. 首先是我用到的工具: 上面缺少了Microsoft Fxcop,可以用来做代码校验,不过实际情况暂时还没有用到.主要的需求目前是,使用已发布的稳 ...
- (转载)持续集成(第二版)[来自:Martin Fowler]
转载自:iTech的博客 持续集成(第二版) 作者:Martin Fowler 译者:雷镇 持续集成 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在持续集成中,团队成员频繁集成他们的工作成果,一般每人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可以 ...
- gitlab+gerrit+jenkins持续集成框架
1.持续集成之gitlab+gerrit+jenkins 1.1. GitLab 1.1.1. 简介 GitLab 是一个使用使用Ruby on Rails搭建的,用于仓库管理系统的开源项目.使用Gi ...
- 这些年我们一起搞过的持续集成~Jenkins+Perl and Shell script
这些年我们一起搞过的持续集成~Jenkins+Perl and Shell script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wade-xu/p/4378224.html ...
- Jenkins+Maven+Sonar系统持续集成环境部署以及配置
一.Jenkins介绍以及安装 什么是持续集成? 随着软件开发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团队开发成员间如何更好地协同工作以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已经慢慢成为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敏捷(Ag ...
- 使用buildbot实现持续集成(转载)
转载自:http://www.oschina.net/p/buildbot 使用 Buildot 实现持续集成 使用基于 Python 的工具实现持续集成的理论与实践 牛仔式编码的日子在大多数组织中早 ...
- 基于 Jenkins 快速搭建持续集成环境--转
源地址: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jenkins/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对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保障软件开发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
随机推荐
- poj2559单调栈
题意:给出连续的矩形的高....求最大面积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ack> #include<stdio.h> using n ...
- 一款基于css3的散子3D翻转特效
css3使我们能够跳出2d空间,实现3维空间的动画效果,这里给出一个自动翻转的3d色子动画效果制作过程. 第一步,首先进行HTML的布局,对于3D效果,布局有一定的规律,代码如下: <body& ...
- 关于Safe DOG的文件上传bypass
Author:倾旋payloads@aliyun.com本文由科拉实验室成员倾旋原创文章 Part 1 分析 此文主要研究安全狗的数据包分析功能,由于很多人都认为安全狗是通过正则去匹配的,那么暂且那么 ...
- Integer类型的数据比较大小
因为实体类用的是Integer包装类,所以是对象,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一.一个Integer一个Int可以直接比较大小 二.两个Integer需要用.intValue()方法比较大小: 例如:cw.g ...
- 广义线性模型 - Andrew Ng机器学习公开课笔记1.6
在分类问题中我们如果: 他们都是广义线性模型中的一个样例,在理解广义线性模型之前须要先理解指数分布族. 指数分布族(The Exponential Family) 假设一个分布能够用例如以下公式表达, ...
- git init 与 git init --bare 区别
git init 与 git init --bare 区别 发现问题 最早是在公司的wiki上发现了这个命令,google后发现值得记录下来 实践中发现的区别 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说的很乱,干脆在自己 ...
- jQuery 插件设置cookie
对cookies的操作在当访问一个网站就无时无刻的都伴随着我们,记录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并将不危害用户隐私的信息,将以保存,这样用户就不用去从新再次操作重复的步骤,这样大大方便了客户,也增加了客户对网站 ...
- 【转】伪O2O已死?2016年实体零售将迎来真正的O2O
O2O果真如所谓的经济学家许小年所说“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货”吗?我觉得,经济学家不是说相声的,这种哗众取宠的观点不应该出自一个严谨的经济学家之口.而且,我也不认为许小年真正懂什么叫O2O. 但O ...
- iOS 基于OpenCV图像比较的常见方法
先列个大纲 1.模板匹配 2.直方图比较 3.感知哈希算法 4.特征点匹配
- Java之线程池
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为:T1 创建线程时间,T2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的时间,T3 销毁线程时间.当T1 + T3 远大于 T2时,采用多线程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