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并发修改异常)异常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提到,对Vector、ArrayList在迭代的时候如果同时对其进行修改就会抛出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以下这个异常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以下是本文目录大纲:
一.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出现的原因
二.在单线程环境下的解决办法
三.在多线程环境下的解决方法
转载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33551.html
一.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出现的原因
先看下面这段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add(2);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nteger integer = iterator.next();
if(integer==2)
list.remove(integer);
}
}
}
运行结果:
从异常信息可以发现,异常出现在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中。
我们不忙看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的具体实现,我们先根据程序的代码一步一步看ArrayList源码的实现:
首先看ArrayList的iterator()方法的具体实现,查看源码发现在ArrayList的源码中并没有iterator()这个方法,那么很显然这个方法应该是其父类或者实现的接口中的方法,我们在其父类AbstractList中找到了iterator()方法的具体实现,下面是其实现代码:
public Iterator<E> iterator() {
return new Itr();
}
从这段代码可以看出返回的是一个指向Itr类型对象的引用,我们接着看Itr的具体实现,在AbstractList类中找到了Itr类的具体实现,它是AbstractList的一个成员内部类,下面这段代码是Itr类的所有实现: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E> {
int cursor = 0;
int lastRet = -1;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E next = get(cursor);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1)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
if (lastRet < cursor)
cursor--;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首先我们看一下它的几个成员变量:
cursor:表示下一个要访问的元素的索引,从next()方法的具体实现就可看出
lastRet:表示上一个访问的元素的索引
expectedModCount:表示对ArrayList修改次数的期望值,它的初始值为modCount。
modCount是AbstractList类中的一个成员变量
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该值表示对List的修改次数,查看ArrayList的add()和remove()方法就可以发现,每次调用add()方法或者remove()方法就会对modCount进行加1操作。
好了,到这里我们再看看上面的程序:
当调用list.iterator()返回一个Iterator之后,通过Iterator的hashNext()方法判断是否还有元素未被访问,我们看一下hasNext()方法,hashNext()方法的实现很简单: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cursor != size();
}
如果下一个访问的元素下标不等于ArrayList的大小,就表示有元素需要访问,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下一个访问元素的下标等于ArrayList的大小,则肯定到达末尾了。
然后通过Iterator的next()方法获取到下标为0的元素,我们看一下next()方法的具体实现:
public E next()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E next = get(cursor);
lastRet = cursor++;
return nex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这里是非常关键的地方:首先在next()方法中会调用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然后根据cursor的值获取到元素,接着将cursor的值赋给lastRet,并对cursor的值进行加1操作。初始时,cursor为0,lastRet为-1,那么调用一次之后,cursor的值为1,lastRet的值为0。注意此时,modCount为0,expectedModCount也为0。
接着往下看,程序中判断当前元素的值是否为2,若为2,则调用list.remove()方法来删除该元素。
我们看一下在ArrayList中的remove()方法做了什么: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if (o == null)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elementData[index] == null)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else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o.equals(elementData[index]))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private void fastRemove(int index) {
modCount++;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 Let gc do its work
}
通过remove方法删除元素最终是调用的fastRemove()方法,在fastRemove()方法中,首先对modCount进行加1操作(因为对集合修改了一次),然后接下来就是删除元素的操作,最后将size进行减1操作,并将引用置为null以方便垃圾收集器进行回收工作。
那么注意此时各个变量的值:对于iterator,其expectedModCount为0,cursor的值为1,lastRet的值为0。
对于list,其modCount为1,size为0。
接着看程序代码,执行完删除操作后,继续while循环,调用hasNext方法()判断,由于此时cursor为1,而size为0,那么返回true,所以继续执行while循环,然后继续调用iterator的next()方法:
注意,此时要注意next()方法中的第一句:checkForComodification()。
在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中进行的操作是: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如果modCount不等于expectedModCount,则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很显然,此时modCount为1,而expectedModCount为0,因此程序就抛出了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
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明白为何上述代码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了。
关键点就在于:调用list.remove()方法导致modCount和expectedModCount的值不一致。
注意,像使用for-each进行迭代实际上也会出现这种问题。
二.在单线程环境下的解决办法
既然知道原因了,那么如何解决呢?
其实很简单,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在Itr类中也给出了一个remove()方法:
public void remove() {
if (lastRet == -1)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checkForComodification(); try {
AbstractList.this.remove(lastRet);
if (lastRet < cursor)
cursor--;
lastRet = -1;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catch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e) {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在这个方法中,删除元素实际上调用的就是list.remove()方法,但是它多了一个操作: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因此,在迭代器中如果要删除元素的话,需要调用Itr类的remove方法。
将上述代码改为下面这样就不会报错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list.add(2);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nteger integer = iterator.next();
if(integer==2)
iterator.remove(); //注意这个地方
}
}
}
三.在多线程环境下的解决方法
上面的解决办法在单线程环境下适用,但是在多线程下适用吗?看下面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list.add(4);
list.add(5);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nteger integer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integer);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Integer integer = iterator.next();
if(integer==2)
iterator.remove();
}
};
};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
运行结果:
有可能有朋友说ArrayList是非线程安全的容器,换成Vector就没问题了,实际上换成Vector还是会出现这种错误。
原因在于,虽然Vector的方法采用了synchronized进行了同步,但是由于Vector是继承的AbstarctList,因此通过Iterator来访问容器的话,事实上是不需要获取锁就可以访问。那么显然,由于使用iterator对容器进行访问不需要获取锁,在多线程中就会造成当一个线程删除了元素,由于modCount是AbstarctList的成员变量,因此可能会导致在其他线程中modCount和expectedModCount值不等。
就比如上面的代码中,很显然iterator是线程私有的,
初始时,线程1和线程2中的modCount、expectedModCount都为0,
当线程2通过iterator.remove()删除元素时,会修改modCount值为1,并且会修改线程2中的expectedModCount的值为1,
而此时线程1中的expectedModCount值为0,虽然modCount不是volatile变量,不保证线程1一定看得到线程2修改后的modCount的值,但是也有可能看得到线程2对modCount的修改,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线程1中比较expectedModCount和modCount不等,而抛出异常。
因此一般有2种解决办法:
1)在使用iterator迭代的时候使用synchronized或者Lock进行同步;
2)使用并发容器CopyOnWriteArrayList代替ArrayList和Vector。
关于并发容器的内容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讲述。
参考资料:
http://blog.csdn.net/izard999/article/details/6708738
http://www.2cto.com/kf/201403/286536.html
Java并发--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并发修改异常)异常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jsp出现getOutputStream()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jsp出现getOutputStream()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tomcat5下jsp中出现此错误一般都是在js ...
- 出现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 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原因及解决方法[1] 1.原因:堆内存的永久保存去区内存分配不足(缺省默认为64M),导致内存溢出错误. 2.解决方法:重新分配内存大小,-Xms1024M -Xmx2048M -XX:PermS ...
- 出现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异常描述 在启动 Tomcat 服务器的时候,控制台一直输出异常信息,然后停止服务器,报出如下异常: 2 异常原因 通过观察上图中被标记出来的异常信息,咱们可以知道 java.net.Connec ...
- Struts2中使用execAndWait后,在 Action中调用getXXX()方法报告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使用 Struts2 编写页面,遇到一个要长时间运行的接口,因此增加了一个execAndWait ,结果在 Action 中调用 getContext()的时候报告异常 ActionContext c ...
- 转:Validation of viewstate MAC failed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ViewState是一种机制,ASP.NET 使用这种机制来跟踪服务器控件状态值,否则这些值将不作为 HTTP 窗体的一部分而回传.也就是说在页面刷新或者回传的时候控件的值将被清空,我们在aspx.c ...
- c#.net的网站出现“正在中止线程””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出现“正在中止线程”异常通常都是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导致引起,给出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 1.针对Response.End,调用 HttpContext.Current.ApplicationInst ...
- 出现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CreationException 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异常描述 在从 SVN 检出项目并配置完成后,启动 Tomcat 服务器,报出如下错误: 2 异常原因 通过观察上图中被标记出来的异常信息,咱们可以知道 org.springframework.b ...
- Tomcat出现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有2. ------------------ 端口被占用 --------------------数据库链接失败导致的异常 cmd 查看 端口占用情况 检查数据库服务是否启动 --------此次 ...
- getOutputStream()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异常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今天在调试一个小web项目时,验证码不显示了,而且后台报错 getOutputStream() has already been called for this response 经过查找得知: 在t ...
- spring事务(Transaction )报 marked as rollback-only异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很多朋友在使用spring+hibernate或mybatis等框架时经常遇到报Transaction rolled back because it 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 ...
随机推荐
- ADO.NET 使用DELETE语句批量删除操作,提示超时,删除失败,几种优化解决思路
起因是如此简单的一句sql 提示:Timeout 时间已到.在操作完成之前超时时间已过或服务器未响应. 提供几种解决思路: 1.检查WHERE条件中字段是否已建索引 2.检查是否被其他表引用,引用表外 ...
- Centos 解决 No package htop available.
yum install -y epel-release 之后就可以安装 yum install -y htop 什么是EPEL? EPEL的全称叫 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 ...
- Memcached append 命令
Memcached append 命令用于向已存在 key(键) 的 value(数据值) 后面追加数据 . 语法: append 命令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append key flags expt ...
- 用svg实现不规则形状
像这种弧形,用纯html和css很难写,但是用svg就简单多了. 可以用作图工具画出一个弧形,然后导成svg格式.在页面中,下面的白块就是div+svg构成 mixin svgCard(...cont ...
- 【Python】 简易实现接口测试自动化
实现思路 使用excel管理用例用例信息,requests模块发送http请求,实现了记录日志,邮件发送测试报告的功能 目录结构如下: 下面直接上代码: 统筹脚本 # -*- coding:utf-8 ...
- 转 tensorflow模型保存 与 加载
使用tensorflow过程中,训练结束后我们需要用到模型文件.有时候,我们可能也需要用到别人训练好的模型,并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训练.这时候我们需要掌握如何操作这些模型数据.看完本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
- js中中括号,大括号使用详解
js中中括号,大括号使用详解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 是一个对象,[ ] 是一个数组 1.js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对象 { } 大括号,表示定义一个对象,大部分情况下要有成对的属性和值,或 ...
- Ghost:一款简约风格博客系统
前言 本文将介绍一种最快速的创建Ghost博客系统的方法,并实现绑定二级域名到该博客系统.本文以本博客的“微博客”为例. 一键创建Ghost博客系统 Kite 是 Ghost 博客托管商,网址为:ht ...
- 何时使用img标签,何时使用background-image背景图像
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使用HTML IMG标签来显示一个图像,而不是一个CSS有背景图像,反之亦然? 如下场景使用img标签比较合适: 1.如果图像是等内容的一部分或图表或人(真正的人,而不是股票图人), ...
- MongoDB基于GridFS管理文件
前言 GridFS是一种将大型文件存储在MongoDB的文件规范: 数据库支持以BSON格式保存二进制对象. 但是MongoDB中BSON对象最大不能超过4MB. GridFS 规范提供了一种透明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