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简单说就是用[]括起来的一大堆数据,这些数据我们叫做元素,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隔开,这些元素可以是数字,布尔值,字符串,列表等等,基本所有的数据类型都可以放在列表里边,同时这些元素是可以修改的。

  例如:

   #假如我们有这么一个列表
   l = ["jasonhy",[12,False],45,True]
   #删除索引1的元素
   del l[1]
   print(l)
      #再次输出列表l的结果为:
      ['jasonhy', 45, True]
  #将一个字符串变成一个列表
  print(list("jasonhy"))
      输出结果是:
         ['j', 'a', 's', 'o', 'n', 'h', 'y']

    功能一:将列表转换成字符串

   #假如有一个列表既有字符串又有数字,那么这个时候想将列表转换成字符串就只能依次的遍历了
   l = ["jasonhy","",45]
   s = ""
   for item in l:
   s = s + str(item)
   print(s)
      输出结果是:
        jasonhy12345
  #如果列表里都是字符串,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调用join()方法
  l = ["jasonhy","",""]
  s = "".join(l)
  print(s)
     输出结果是:
        jasonhy12345
   功能二:向列表中添加指定的元素
  def append(self, p_object):
""" L.append(object) -> None -- append object to end """ #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末尾
pass
  def extend(self, iterable):
""" L.extend(iterable) -> None -- extend list by appending elements from the iterable """ #以迭代的方式遍历每一个元素添加到列表中
pass
  def insert(self, index, p_object):
""" L.insert(index, object) -- insert object before index """ #在指定的位置插入元素
pass

    案例:

 #以追加的形式添加
 l = ["jasonhy","",45]
 l.append([67,"89"])
 print(l)
    输出结果是:
       ['jasonhy', '123', 45, [67, '89']]
 #以迭代的形式进行添加
 l = ["jasonhy","",45]
 l.extend([67,""])
 print(l)
    输出结果是:
       ['jasonhy', '123', 45, 67, '89']

    注:append()和 extend()的区别就是,append()在添加元素的时候,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将元素追加在原列表的末尾,而extend()则遍历每个元素,将遍历到元素添加到原列表中

 #在指定位置进行添加
 l = ["jasonhy","",45]
 l.insert(2,"")
 print(l)
    输出结果是:
       ['jasonhy', '123', '67', 45]

    功能三:删除元素

    def clear(self):
""" L.clear() -> None -- remove all items from L """ #移除列表里面的所有的元素
pass
  
  def pop(self, index=None):
"""
L.pop([index]) -> item -- remove and return item at index (default last). #根据索引删除列表里的元素,默认删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并可以获取被删除的元素
Raises IndexError if list is empty or index is out of range.
"""
pass
  def remove(self, value):
"""
L.remove(value) -> None -- remove first occurrence of value. #删除被选中的元素
Raises ValueError if the value is not present.
"""
pass

    案例:

  #全部删除
  l = ["jasonhy","",45]
  l.clear()
  print(l)
    输出结果是:
       []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并获取这个元素
 l = ["jasonhy","",45]
 s = l.pop(1)
 print(s,l)
    输出结果是:
      123 ['jasonhy', 45]
 #删除指定的元素
 l = ["jasonhy","",45]
 l.remove(45)
 print(l)
    输出结果是:
       ['jasonhy', '123']

    功能四:计算列表里元素出现的次数

   def count(self, value):
""" L.count(value) -> integer -- return number of occurrences of value """ 返回元素value出现的次数
return 0

    案例:

  l = ["jasonhy","",45]
  print(l.count(""))
    输出结果是:
       1

    功能五:反转

   def reverse(self):
""" L.reverse() -- reverse *IN PLACE* """ 将元素位置反转
pass

    案例:

  l = ["jasonhy","",45]
  l.reverse()
  print(l)
    输出结果是:
       [45, '123', 'jasonhy']

    功能六:排序

   def sort(self, key=None, reverse=False):
""" L.sort(key=None, reverse=False) -> None -- stable sort *IN PLACE* """ #key接收的是一个函数的返回值,这个返回值就是一个权值,可根据权值进行大小排序,reverse接收的是False或者True表示是否逆序
pass

    案例:

  l = ["","",""]
  l.sort()
  print(l)
     输出结果是:
        ['123', '45', '67']
 l = ["",[1,5,6,7],"","jasonhy"]
 def rule(x):
'''
  定义一个rule函数
  :param x:
   :return: 按照长度返回
'''
  return len(x)
 l.sort(key=rule)
 print(l)
    输出结果是:
       ['67', '123', [1, 5, 6, 7], 'jasonhy']
 注:如果加上reverse=True就按照降序进行排序

    元组(tuple),有点类似列表,但是它的元素不可以修改,在这里,我们说的元素不可以修改指的是一级元素不可以修改,不能增加元素,也不能删除元素,元组长得像我们定义的函数,所以我们为了区别,可读性,往往在元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后面加上一个逗号,比如:t = ("jasonhy",18,),元组就两个方法,一个是count(self, value),是用来统计元素value出现的次数的;另一个是index(self, value, start=None, stop=None),是用来查找元素value出现的位置索引,start和stop分别用来设置查找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

    字典(dict),它的元素是在一个大括号里面,比如:d={"name":"jasonhy","age":18},这就是字典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表现形式,我们也可以看出,字典里面的元素是一种键值对的关系,也就是key-value之间的一种关系,value可以是任何值,但是key必须是不可修改的,比如列表,由于列表里的元素是可修改的,那就不能作为key值了,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张可以拥有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如果把小张改成小王,小张和小王还是同一个人吗?这样答案就显然了。

   字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序。

   功能一:元素删除

   #定义了一个字典t
   t = {"name":"jasonhy","age":18}
  #直接调用del,根据key来删除
  del t["age"]
  print(t)
     输出结果是:
         {'name': 'jasonhy'}
  #调用内置函数pop(k, d=None),也是根据key进行删除,并将被删除的元素返回
  s = t.pop("age")
  print(s,t)
     输出结果是:
         18 {'name': 'jasonhy'}
  #调用内置函数popitem(),随机删除,删除的是一个键值对,以元组的形式将被删除的键值对返回
  s = t.popitem()
  print(s,t)
     输出结果是:
         ('age', 18) {'name': 'jasonhy'}
         注:这个结果是随机的
  #我们现在有一个需求就是要变量字典t里面的元素
  for item in t:
  print(item)
        输出结果是:
            age
            name
我们发现直接遍历的是,实际遍历的是key值,那么我们想要value值呢?
 #现在需求是要变量字典t里面的元素的value
 for item in t.values():
  print(item)
        输出结果是:
            jasonhy
            18

   我们希望的是key和value都能遍历出来

 #现在需求是要变量字典t里面的元素的value
 for item in t.values():
  print(item)
       输出结果是:
           ('name', 'jasonhy')
           ('age', 18)

     功能二:生成一个字典

  @staticmethod
def fromkeys(*args, **kwargs):
""" Returns a new dict with keys from iterable and values equal to value. """ #根据×args迭代之后生成key值,每个key对应的value值都是一样的
pass

      案例:

  l = (12,45)
  d = ("ab","cd")
  print(dict.fromkeys(l,d))
     输出结果是:
         {12: ('ab', 'cd'), 45: ('ab', 'cd')}

     功能三:获取value值

    def get(self, k, d=None):
""" D.get(k[,d]) -> D[k] if k in D, else d. d defaults to None. """ #根据k来获取value值,如果k不在字典里边,返回就是d指定的值,d默认是None
pass

     案例:

  t = {"name":"jasonhy","age":18}
  print(t.get("","has not key"))
     输出结果是:
         has not key

     功能四:更新元素

    def setdefault(self, k, d=None):
""" D.setdefault(k[,d]) -> D.get(k,d), also set D[k]=d if k not in D """ #将一个key值设置到字典里边,如果这个key以及存在字典里,那就不设置进去了
pass
    def update(self, E=None, **F):
"""
D.update([E, ]**F) -> None. Update D from dict/iterable E and F.
If E is present and has a .keys() method, then does: for k in E: D[k] = E[k]
If E is present and lacks a .keys() method, then does: for k, v in E: D[k] = v
In either case, this is followed by: for k in F: D[k] = F[k] #以字典的形式进行更新,如果这个字典里面的key已经在原字典存在了,就将原字典里的value值进行更新,如果不存在,就添加到原字典里面
"""
pass

     案例:

  t = {"name":"jasonhy","age":18}
  t.setdefault("age",20)
  print(t)
     输出结果是:
         {'name': 'jasonhy', 'age': 18}
  
  t.update({"loc":"广州","age":20})
  print(t)
     输出结果是:
         {'loc': '广州', 'name': 'jasonhy', 'age': 20}

第三节 Python基础之数据类型(列表,元组,字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之02列表/元组/字典/set集合

    python中内置的数据类型有列表(list)元组(tuple)字典(directory). 1 list list是一种可变的有序的集合.来看一个list实例: #第一种方法: >>&g ...

  2. python的学习笔记01_4基础数据类型列表 元组 字典 集合 其他其他(for,enumerate,range)

    列表 定义:[]内以逗号分隔,按照索引,存放各种数据类型,每个位置代表一个元素 特性: 1.可存放多个值 2.可修改指定索引位置对应的值,可变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定义列表元素,下标从0开始顺序访问 ...

  3. python基础之数据类型/字符串/元组/列表/字典

    Python 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 int整型,long 长整型(在python3.0里不区分整型和长整型).float浮点型:complex复数(python中存在小数字池:-5--257):布尔值 ...

  4. python 基础篇 04(列表 元组 常规操作)

    本节主要内容:1. 列表2. 列表的增删改查3. 列表的嵌套4. 元组和元组嵌套5. range 一. 列表1.1 列表的介绍列表是python的基础数据类型之一 ,其他编程语言也有类似的数据类型. ...

  5. Python基础:数据类型-列表与元组(6)

    Python中数据结构主要有序列.集合和字典. 1. 通用序列操作 Python内置了多种序列,其中最常用的两种:列表和元组.另一种重要的序列是字符串. 列表和元组的主要不同在于:列表是可以修改的,而 ...

  6. python基础之数据类型之元组和字典

    四.元组 1.用途:元组是不可变的列表,能存多个值,但只能取,不能改 2.定义:name = (‘alex’, ’egon’, ‘wxx’) 在()内用,分割开,可存放任意类型的值 强调:x = (‘ ...

  7. Python基础语法之列表 元组

    1 列表 列表由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的元素组成,其中的元素可以使不同的数据类型,用[ ]来表示列表,用逗号来分割列表中的元素. 1.1 列表操作之切片 a = [1, 2, 3, 4, 5, 6, 7, ...

  8. Python基础:1.数据类型(元组)

    提示:python版本为2.7,windows系统 1.元组(Tuple) Tuple,与List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之后就不能修改了,没有增加.删除.修改元素. >>> ...

  9. Python基础(3) - 数据类型:4元组类型

    Python Tuple 是不可变 list. 一旦创建了一个 tuple 就不能以任何方式改变它.Tuple是用()包括起来的. Tuple与List都是按照定义的顺序进行排序的,索引从0开始,与 ...

随机推荐

  1. 2017-10-22模拟赛T2 或(or.*)

    题面 [题目描述]你需要构造一个长度为 n 的数列 X,当中的数字范围从 0 到 2^30-1.除此之外你需要满足 m 个条件,第 i 个条件为 X[li]|X[li+1]|……|X[ri]=pi.| ...

  2. Python 从入门到实践 试一试 参考代码

    这两天学习Python 看了python从入门到实践的书籍,里面有课后题“试一试” 然后就跟着写了,代码在以下地址,如果需要自取 https://files.cnblogs.com/files/fud ...

  3. Jenkins使用QQ邮箱构建邮件提醒服务

    前置条件: 已安装好Jenkins服务端 步骤: 访问Jenkins服务端(ip+端口),登录Jenkins 点击系统管理 选择管理插件 选择可选插件 搜索Mailer Plugin 点击直接安装 点 ...

  4. redis安装linux(二)

    官网地址:http://redis.io/ redis的安装 第一步:安装VMware,并且在VMware中安装centos系统(参考linux教程). 第二步:将redis的压缩包,上传到linux ...

  5. Spring WebFlux, 它是一种异步的, 非阻塞的, 支持背压(Back pressure)机制的Web 开发WebFlux 支持两种编程风(姿)格(势) 使用@Controller这种基于注解

    概述 什么是 Spring WebFlux, 它是一种异步的, 非阻塞的, 支持背压(Back pressure)机制的Web 开发框架. 要深入了解 Spring WebFlux, 首先要了知道 R ...

  6. 数据分析处理库--Pandas

    Pandas库: pandas索引与计算:

  7. Java基础知识——算术操作符、自增自减、关系操作符,你真的了解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 yh1848215546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共同探讨Java相关技术问题. 温故知新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Java中的赋值操作符,用案例的方式 ...

  8. SVN使用方法

    用了一年多SVN了,突然想起来对SVN操作做一个总结,以免有些操作不常用而忘记,也希望可以帮到其他人. 准备工作: 在使用SVN时首先就是要在服务器安装SVN管理端(VisualSVN),在电脑上安装 ...

  9. 跨域访问技术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简介

    为什么要用CORS? CORS是一个W3C标准,全称是"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发出XMLHttp ...

  10. JavaScript作用域(第七天)

    我们都知道js代码是由自上而下的执行,但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代码: test(); function test(){ console.log("hello world"); }; 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