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页设计中,position属性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如果不能认识清楚这个属性,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position属性共有四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分别是static、fixed、relative、absolute,sticky。最后将会介绍和position属性密切相关的z-index属性。

第一部分:position: static

  static定位是HTML元素的默认值,即没有定位,元素出现在正常的流中,因此,这种定位就不会收到top,bottom,left,right的影响。

  如html代码如下:

1
2
3
<div class="wrap">
    <div class="content"></div>
</div>

  css代码如下:

1
2
.wrap{width: 300px;height: 300px; background: red;}
.content{position: static; top:100px; width: 100px;height: 100px; background: blue;}

  效果图如下:

我们发现,虽然设置了static以及top,但是元素仍然出现在正常的流中。

  

第二部分:fixed定位

  fixed定位是指元素的位置相对于浏览器窗口是固定位置,即使窗口是滚动的它也不会滚动,且fixed定位使元素的位置与文档流无关,因此不占据空间,且它会和其他元素发生重叠。

  html代码如下:

1
<div class="content">我是使用fix来定位的!!!所以我相对于浏览器窗口,一直不动。</div>

  css代码如下:

1
2
body{height:1500px; background: green; font-size: 30px; color:white;}
.content{ position: fixed; right:0;bottom: 0; width: 300px;height: 300px; background: blue;}

  效果图如下:

即右下角的div永远不会动,就像经常弹出来的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fixed定位在IE7和IE8下需要描述!DOCTYPE才能支持。

第三部分:relative定位

  相对定位元素的定位是相对它自己的正常位置的定位

  关键:如何理解其自身的坐标呢?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hmtl如下:

1
2
3
<h2>这是位于正常位置的标题</h2>
<h2 class="pos_bottom">这个标题相对于其正常位置向下移动</h2>
<h2 class="pos_right">这个标题相对于其正常位置向右移动</h2>

  css代码如下:

1
2
.pos_bottom{position:relative; bottom:-20px;}
.pos_right{position:relative;left:50px;}

  效果图如下:

即bottom:-20px;;向下移动。  left:50px;向右移动。

即可以理解为:移动后是移动前的负的位置。

比如上例中,移动后是移动前负的bottom:-20px;即移动后是移动前bottom:20px;也就是说,移动后是移动前的向下20px;

又如:left:50px;移动后是移动前左边的-50px;那么也就是说移动后是移动前的右边的50px。

即:移动后对于移动前:如果值为负数,则直接换成整数;如果值为整数,则直接改变相对方向。

  弄清楚了relative是如何移动的,下面我们看一看移动之后是否会产生其他的影响。

html代码如下:

1
2
3
<h2>这是一个没有定位的标题</h2>
<h2 class="pos_top">这个标题是根据其正常位置向上移动</h2>
<p><b>注意:</b> 即使相对定位元素的内容是移动,预留空间的元素仍保存在正常流动。</p>

  css代码如下:

1
h2.pos_top{position:relative;top:-35px;}

  效果图如下:

根据之前的说法,top:-35px;值是负数,则直接换成正数,即移动后相对与移动前向上偏移了35px;我们发现于上,移动后和上面的元素发生了重叠;于下,即使相对元素的内容移动了,但是预留空间的元素仍然保存在正常流动,也就是说相对移动之后,不会对下面的其他元素造成影响。

  

注意:top:20px;是指子元素的margin外侧和包裹元素的border内侧之间的距离是20px。

 第四部分:absolute定位

  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最近的已定位父元素,如果元素没有已定位的父元素,那么它的位置相对于<html>。

     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子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绝对定位</title>
    <style>                body{background:green;}
        .parent{ width: 500px;height: 500px;background: #ccc;}
        .son{ width: 3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aaa;}
        span{position: absolute; right: 30px; background: #888;}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parent">
        <div class="son">
            <span>什么?</span>
        </div>
    </div>
</body>
</html>

 效果如下:

即我只在span中设置了position:absolute;而在其父元素中都没有,于是它的位置是相对于html的。

例2:

1
.son{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px;height: 100px;background: #aaa; }

 相较于上一个例子,我只修改了class为son的元素的css,设置为position:relative;效果图如下:

于是,我们发现现在span的位置是相对于设有position属性的class为son的父元素的。

例3:

1
.parent{position: absolute; width: 3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ccc;}

 这个例子我只是修改了第一个例子中的css--设置了position:absolute;效果如下:

于是我们发现,现在span的定位是相对于具有position:absolute的属性的class为parent的父元素。

例4:

1
.parent{position:fixed; width: 3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ccc;}

相对于例1,我添加了fixed的position属性,发现结果和例3是一模一样的。

例5:

1
.parent{position:static; width: 300px;height: 300px;background: #ccc;}

相对于例1,我添加了static的position属性(即html的默认属性),结果和例1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当某个absolute定位元素的父元素具有position:relative/absolute/fixed时,定位元素都会依据父元素而定位,而父元素没有设置position属性或者设置了默认属性,那么定位属性会依据html元素来定位。

第五部分:重叠的元素--z-index属性

  首先声明:z-index只能在position属性值为relative或absolute或fixed的元素上有效。

基本原理是:z-index的值可以控制定位元素在垂直于显示屏幕方向(z轴)上的堆叠顺序(stack order),值大的元素发生重叠时会在值小的元素上面。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继续来理解这个属性。

  例1:

  

即son1和son2是parent的两个子元素,效果图如下:

这是没有使用z-index,我们发现son2在son1之上,这是因为son2在html中排在了son1之后,所以后来者将前者覆盖,如果我们颠倒以下两者的顺序,就会发现蓝色(son1)在上了。

例2:

在son1中加入z-index:1;可以发现效果如下:

也就是说son2的index值是小于1的。

如果我们给son2也加上z-index:1;呢?结果得到黄色(son2)就在上面了。(因为一旦z-index值相等,情况就和都不设置index值一样了)

例3:

在son2中加入z-index:5;可以发现效果如下:

即黄色(son2)又在上面了,这个很简单,不作过多讨论。

例4:

在父元素添加z-index:10;

在son1和son2添加z-index:5; 这样理论上父元素就会在上面(黄色覆盖蓝色和黄色);

结果如下:

结果没有变!!!!!  这就说明父元素和子元素不能做z-index的比较!!!但真的是这样吗?看下一个例子:

例5:

把两个子元素的z-index值同时设置为-5;父元素不设置z-index属性。结果如下:

成功!!说明在父元素和子元素之间还是可以作比较的!!!只是需要我们把子元素的z-index值设为负数。

例6:

我们在例5的基础上再给父元素添加一个z-index:10,讲道理~应该也可以得到和例5相同的结果吧!!

然而.... 看来我们不能设置父元素的z-index值,否则就不能出现我们想要的效果。下面再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例7:

我们根据例6的经验不设置父元素的值,现在设置son1(蓝色)的z-index为5,son2的z-index为-5,看下面的结果:

即son1在最上面,父元素在中间,son2在最下面。

对于z-index的探索就这样结束了吗??当然没有,看下面几个更为有趣的例子吧。

例8:

代码如下:

效果如下:

虽然parent1和parent2分别是son1和son2的父元素,按照我们之前的理解,父元素是不可添加z-index值的,否则会导致错误。但是这里parent1和parent2相对于body又是子元素,他俩是同级的,所以就可以进行比较了。且此时parent1的子元素son1(蓝色)在上。

例9:

如果我们在例7的基础上,把parent2的z-index值设为20,就会发现如下效果:

即parent2在上的同时son2也会同时在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拼爹”了!!

例10.同样在例7的基础上,我们不设置parent1和parent2和son2的index值,而只设置son1的z-index值为10,效果如下:

即原本在下面的蓝色son1被提上来了,而没有把父元素(parent1)提上了,诶,不孝顺啊!!

例11.显然,在例10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把son2的index值设置的比son1的大,如20,那么son2就会覆盖son1了,并且都在两个父元素只上了!!

效果如下图:

例12.当然,如果我们把两个son的z-index都设置位负数如-5,那么两者就都会被父元素所覆盖:

第六部分:脱离文档流导致的问题

  我们知道如果使用position:absolute和position:fixed都会导致元素脱离文档流,由此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举例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position</title>
<style>
.div1{
background-color: red;
padding:20px;
}
.div2{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blue;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div1">
<div class="div2"></div>
</div>
</body>
</html>

这时效果如下:

  即子元素将父元素撑了起来。

  但是一旦子元素的position为fixed或者是absolute,那么它就会脱离文档流,这样的后果是父元素无法被撑开,如下所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position</title>
<style>
.div1{
background-color: red;
padding:20px;
position: relative;
}
.div2{
position: absolute; // 添加position:absolute使其脱离文档流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blue;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div1">
<div class="div2"></div>
</div>
</body>
</html>

  最终效果如下所示:

解决方法1:在js中设置父元素高度等于子元素的高度。

解决方法2:给父元素强行设置高度。(对于宽度导致的类似问题就强行设置宽度)

第七部分:position: sticky;

  这一部分内容是2017-3-13补充的, 之前没有了解到这个属性,几天才知道这个属性就是我经常使用js使用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内容中,我们可以固定一个部分,然后到了另一个内容,又会固定另外一个部分。

  同样也可以设置top值, 这个值是border上边缘和包裹元素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但是一旦滚动起来,就是和浏览器顶部的距离了,话不多说,直接上demo,一看便懂。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alink</title>
<style>
body {
margin: 0;
padding: 0;
}
.wrap {
border: 20px solid blue;
}
.header {
position: sticky;
top: 20px;
border: 20px solid red;
margin-top: 20px;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wrap">
<div class="header">
这是头部
</div>
<div class="content">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这是内容部分<br>
</div>
</div>
<div class="wrap">
<div class="header">
这是另一个头部
</div>
<div class="content">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这是另一个内容<br>
</div>
</div>
</body>
</html>

  

css之positon与z-index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SS 颜色代码大全//////////////////////z

      FFFFFF #DDDDDD #AAAAAA #888888 #666666 #444444 # #FFB7DD #FF88C2 #FF44AA  #FF0088  #C10066  #A2005 ...

  2. css定位positon

    值 描述 absolute 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 static 定位以外的第一个父元素进行定位. 元素的位置通过 "left", "top", " ...

  3. img和css背景的选择

    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使用HTML IMG标签来显示一个图像,而不是一个CSS有背景图像,反之亦然? 如下场景使用img标签比较合适: 1.如果图像是等内容的一部分或图表或人(真正的人,而不是股票图人), ...

  4. 深入理解CSS中的层叠上下文和层叠顺序(转)

    by zhangxinxu from http://www.zhangxinxu.com 本文地址: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p=5115 零.世间的道 ...

  5. 深入理解CSS中的层叠上下文和层叠顺序

    零.世间的道理都是想通的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有个先后顺序,凡物都有个论资排辈.比方说食堂排队打饭,对吧,讲求先到先得,总不可能一拥而上.再比如说话语权,老婆的话永远是对的,领导的话永远是对的. 在C ...

  6. CSS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解决方案

    一.CSS 居中 — 水平居中 DIV等标签本身没有定义自己居中的属性,网上很多的方法都是介绍用上级的text-align: center,然后嵌套一层DIV来解决问题. 可是这个方法有时候完全不起作 ...

  7. CSS定位(postion)和移动(float)

    5.定位和移动:Positioning(定位)CSS定位属性允许你为一个元素定位.它也可以将一个元素放在另一个元素后面,并指定一个元素的内容太大时,应该发生什么. 元素可以使用的顶部,底部,左侧和右侧 ...

  8. CSS Positioning(定位)

    Positioning(定位) CSS定位属性允许你为一个元素定位.它也可以将一个元素放在另一个元素后面,并指定一个元素的内容太大时,应该发生什么. 元素可以使用的顶部,底部,左侧和右侧属性定位.然而 ...

  9. [转]深入理解CSS中的层叠上下文和层叠顺序

    http://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2016/01/understand-css-stacking-context-order-z-index/ 零.世间的道理都是 ...

随机推荐

  1. [经验]怎么删除“通过QQ/TIM发送到”右键菜单

      首先打开QQ主面板上的系统设置   选择[基本设置]-[文件管理]菜单,并将如图所示的选项去掉勾选即可

  2. Phonics 自然拼读法 g, o, u, l, f, b Teacher:Lamb

    课上内容(Lesson) Part I     Warm-up & Video  Food Fashion Fun  19 sets http://www.unsv.com/material/ ...

  3. django面试题

    1. 对Django的认识?   #1.Django是走大而全的方向,它最出名的是其全自动化的管理后台:只需要使用起ORM,做简单的对象定义,它就能自动生成数据库结构.以及全功能的管理后台. #2.D ...

  4. flex属性介绍

  5. 记一次简单的sql注入

     什么是sql注入攻击?  所谓SQL注入式攻击,就是攻击者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在某些表单中,用户输入的内容直接用来构造(或者影 ...

  6. W10激活

    1.首先,我们先查看一下Win10正式专业版系统的激活状态: 点击桌面左下角的“Windows”按钮,从打开的扩展面板中依次点击“设置”-“更新和安全”,并切换到“激活”选项卡,在此就可以查看到当前系 ...

  7. POJ-3450 Corporate Identity (KMP+后缀数组)

    Description Beside other services, ACM helps companies to clearly state their “corporate identity”, ...

  8. Response.End ,Response.Redirect、Server.Transfer 引发 “正在中止线程”异常的问题

    google后得知:Response.End 方法终止页的执行,并将此执行切换到应用程序的事件管线中的 Application_EndRequest 事件,同时抛出ThreadAbortExcepti ...

  9. _proto_理解

    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属性集合,并拥有一个独立的prototype(原型)对象.这个prototype可以是一个对象或 者null. 一个对象的prototype是以内部的[[Prototype]]属性来引 ...

  10. echarts-五分钟的教程

    https://echarts.baidu.com/tutorial.html#5%20%E5%88%86%E9%92%9F%E4%B8%8A%E6%89%8B%20ECh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