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ava的NIO,以下博客总结的比较详细,适合初学者学习(http://ifeve.com/java-nio-all/)

下面的文字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hello-yun/archive/2012/10/17/389729.html

java nio从1.4版本就出现了,而且依它优异的性能赢得了广大java开发爱好者的信赖。我很纳闷,为啥我到现在才接触,难道我不是爱好者,难道nio不优秀。经过长达半分钟的思考,我意识到:时候未到。以前总是写那些老掉牙的web程序,唉,好不容易翻身啦,现在心里好受多了。因为真不想自己到了30岁,还在说,我会ssh,会ssi,精通javascript,精通数据库,精通。。。人生苦短,要开拓点不是吗?列为兄弟姐妹,没看到外国的和尚已经开始鼓吹“云里雾里”的?没看到百度进入“框”啦,没看到oracle的“格”啦。人家的经,随他念,但是我们的确有好多路要走哦(牢骚怎么这么多呀)。

现在终于到了我了解nio的时候了,突然发现有很多美妙程序的源码,不得不爽一把(有邪念者,该打住啦,像我这样)。

以下描述,为了说明问题,就提提历史(类似的东西,网上一搜一大把,但是希望你能在这里止步,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还是不清楚,咱就站内沟通!)。

在我(刚)看nio的这段时间里,主要接触了几个东西,就是关于server和client。java之前的io完全可以胜任,但是效率不高,为何效率不高呢?

===============history==start===============

//TODO:finish the old style of server and socket data transion.

ServerSocket 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0); 
        while (true) { 
            final Socket connection = socket.accept(); 
            handleRequest(connection); 
        }

===============history==end in the future================

在上面的代码片段中,我们只能是一个request一个的进行处理。这使得所有的请求都阻塞了。如果我们再改变一下,将handleRequest方法封装到线程中处理:

if(connection = null){

new Thread(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handleRequest(connection);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ocket conn){

//do actions

}

}).start();

}

服务器端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这里仅仅是从线程角度来扩展,但是这种处理依然是阻塞的处理方式。首先,仅仅是建立连接(socket),就占用了服务器的线程资源。如果客户端还没有发出相应的数据请求,那么服务器就要一直等待他们的数据流过来,然后再进行读取,如此往复。。。一直都blocking。服务器处在一个高负荷状态中。

NIO出来之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有了这么几个角色,ServerSocketChannel,SelectionKey,Selector.

这几个角色都是做什么用的呢?需要了解一下reactor模式(反应堆模式)。

作为服务端,如果什么操作都要依赖于客户端,很多操作都阻塞,如上面的代码片段所示。reactor模式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事件处理机制,以分离事件处理对象与事件之间的耦合。如下图示(详细请看参考资料(1)):

说明:

Acceptor就是我们Server端的主要任务消化者;

Initiation Dispatcher是事件(Event)的分发者;

HTTP Handler是具体操作人。

首先,在Initiation Dispatcher中注册一个acceptor(1:register Acceptor),这个Acceptor是跟事件绑定的,它仅仅关心某种事件(event)。

Initiation Dispatcher不断地循环获取请求过来的事件(2:handle events),如果发现有对应Acceptor关心的事件(3:connect),通知Acceptor有事件发生(4:new connection)。

Acceptor针对此事件进行处理,创建了新的HTTP Handler((5:create handler))

一轮事件获取和分发完成。

那么handler是不是就抓住这个connection不放,然后一直苦苦等待数据流的到来呢?

不是的,它也是将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事件注册到Initiation Dispatcher。如果Initiation Dispatcher在handle Events时发现了它关心的事件,那么就会交由它去进行相应处理。如下图示,在连接完成后,browser提交的get请求,handler的处理过程:

这里面尤其要注意到,2:read ready,之后才read request,也就是说,handler在dispatcher中注册了自己关心的事件(READ),然后在写的时候,也是类似情况。

以上的过程就实现了非阻塞的处理方式,客户端的连接可以非阻塞(这是意思是,acceptor不必一直苦苦等候),然后对客户端过来的request内容,也是非阻塞(这里是不必苦苦等待其数据的到来),都是不必一直眼巴巴的看着那个连接,那些数据,而是如果有我关心的事件了,我再进行处理,期间完全相信Initiation Dispatcher就行了。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就是现在的reactor模式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而且都不支持多线程(针对Initiation Dispatcher而言)。

有了上面的理解之后,来给NIO中的对象跟reactor的对象对个象。

Acceptor:ServerSocketChannel;

Initiation Dispatcher:Selector;

HTTP Handler:针对SocketChannel进行实际处理的个性化对象;

Events:在SelectionKey中:

static int  OP_ACCEPT Operation-set bit for socket-accept operations.
static int  OP_CONNECT  Operation-set bit for socket-connect operations.
static int  OP_READ  Operation-set bit for read operations.
static int  OP_WRITE  Operation-set bit for write operations.

下一篇,NIO包中对象的介绍。有些本末倒置哦,但是,这篇里面没有用到很多api,主要是reactor明白了,非阻塞明白了,目的就达到了。经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就可以写出基于NIO的非阻塞Server啦。具体的代码示例大家可以看参考资料(2)。

参考资料:

(1)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的一篇关于proactor的论文,非常详细。同时这篇文章中还有 reactor的改进版proactor,各位可以一饱眼福。

(2)简单的NIO server实现代码,但是这个代码中在写的部分有些瑕疵,各位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考虑一下有何问题。

在这个代码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it.remove(),因为某个key在处理过后要删除,否则,这个key将一直处于active状态。

java NIO的多路复用及reactor模式【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NIO的多路复用及reactor

    (from: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112/306489.htm) 以下描述,为了说明问题,就提提历史(类似的东西,网上一搜一大把,但是希望你能在这里止步, ...

  2. 知识联结梳理 : I/O多路复用、EPOLL(SELECT/POLL)、NIO、Event-driven、Reactor模式

    为了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将概念和关系梳理出来,把坑填平. 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主要解决传统I/O单线程阻塞的问题.它通过单线程管理多个FD,当监听的FD有状态变化的时候的,调用回调函数, ...

  3. Java设计模式系列之动态代理模式(转载)

    代理设计模式 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动态代理使用 java动态代理机制以巧妙的方式实现了代理模式的设计理念. 代理模式示例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ub ...

  4. IO多路复用之Reactor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同步和异步. 在处理 IO 的时候,阻塞和非阻塞都是同步 IO.只有使用了特殊的 API 才是异步 IO.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Linux下的三大同步IO多路复用函数 fcntl(fd, ...

  5. Java多线程:Linux多路复用,Java NIO与Netty简述

    JVM的多路复用器实现原理 Linux 2.5以前:select/poll Linux 2.6以后: epoll Windows: IOCP Free BSD, OS X: kqueue 下面仅讲解L ...

  6. (五:NIO系列) Reactor模式

    出处:Reactor模式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是Reactor模式 2. Reactor模式简介 3. 多线程IO的致命缺陷 4. 单线程Reactor模型 4.1. 什么是单线程Reactor呢? ...

  7. 也谈Reactor模式

    何谓Reactor模式?它是实现高性能IO的一种设计模式.网上资料有很多,有些写的也很好,但大多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博主按自己的思路简单介绍下,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 BIO Java1.4(2002年 ...

  8. 转一篇:Reactor模式

    转载自:http://www.blogjava.net/DLevin/archive/2015/09/02/427045.html 前记 第一次听到Reactor模式是三年前的某个晚上,一个室友突然跑 ...

  9. Reactor模式详解

    转自:http://www.blogjava.net/DLevin/archive/2015/09/02/427045.html 前记 第一次听到Reactor模式是三年前的某个晚上,一个室友突然跑过 ...

随机推荐

  1. [转] Boost智能指针——scoped_ptr

    http://www.cnblogs.com/tianfang/archive/2008/09/15/1291050.html boost::scoped_ptr和std::auto_ptr非常类似, ...

  2. React Native 从入门到原理

    React Native 是最近非常火的一个话题,介绍如何利用 React Native 进行开发的文章和书籍多如牛毛,但面向入门水平并介绍它工作原理的文章却寥寥无几.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用通 ...

  3. 没有懂的leetcode

    Given a collection of candidate numbers (C) and a target number (T), find all unique combinations in ...

  4. H5与Activity之间的通信(调用)

    1.通过H5页面的超链接尾部信息不同进行跳转(类似于URL拦截器) 例如:控件x的href="http://www.example.com/?menu_id=1", 在代码中添加w ...

  5. Android Service生命周期及用法

    Service概念及用途:Android中的服务,它与Activity不同,它是不能与用户交互的,不能自己启动的,运行在后台的程序,如果我们退出应用时,Service进程并没有结束,它仍然在后台运行, ...

  6. Effective java-枚举和注解思维导图

  7. 关于异常的疑难解答: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COMException

    COMException exception is thrown when an unrecognized HRESULT is returned from a COM method call.&qu ...

  8. SQLServer2008收缩数据库日志

    -- Set to SIMPLE mode ALTER DATABASE [DATABASE_NAME] SET RECOVERY SIMPLE; -- Shrink the db ); -- Set ...

  9. 程序里面的system.out.println()输出到其他位置,不输出到tomcat控制台。

    设置startup.bat: call "%EXECUTABLE%" run %CMD_LINE_ARGS% >> ..\logs\kongzitai.txt 将sys ...

  10. 小试牛刀-嘿嘿,创建job了

    今天 周六,我写了这个存储过程.用意:检查 数据库中是否有 该类的 job,如果有那么取job_name  赋值给 job_old,    把job_old加上时间戳 改造成 job_new.那么j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