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程间通信介绍

1.1 进程通信的基本概念

在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进程地址空间。Linux 环境下,进程地址空间相互独立,每个进程各自有不同的用户地址空间。任何一个进程的全局变量在另一个进程中都看不到,所以进程和进程之间不能相互访问,要交换数据必须通过内核,在内核中开辟一块缓冲区,进程1把数据从用户空间拷到内核缓冲区,进程2再从内核缓冲区把数据读走,内核提供的这种机制称为进程间通信(IPC,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

1.2 为什么要进程间通信

进程通信主要有以下目的:

  • 数据传输:一个进程需要将它的数据发送给另一个进程。
  • 资源共享: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样的资源。
  • 通知事件:一个进程需要向另一个或一组进程发送消息,通知它(它们)发生了某种事件(如进程终止时要通知父进程)。
  • 进程控制:有些进程希望完全控制另一个进程的执行(如Debug进程),此时控制进程希望能够拦截另一个进程的所有陷入和异常,并能够及时知道它的状态改变。

1.3 常见的进程通信方式

在进程间完成数据传递需要借助操作系统提供特殊的方法,如今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有:

① 管道 (分为匿名管道与命名管道)

​ ② 信号 (开销最小)

​ ③ 共享内存

2.管道

2.1管道简介

管道是Unix中最古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我们把从一个进程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数据流叫做管道。

在Linux中,| 符号被用来代表管道。因为在Linux中,不同的命令,如ps,ls,grep等命令的本质都是可执行程序,| 前面的命令前面的命令通常会输出大量的结果,这些结果将会交由 | 后面的命令继续处理。

如下面这个命令就是将ps axj中含有PID的结果输出:

2.2 管道的创建和应用

管道的本质是内核中一块供不同进程进行读写的缓冲区,而外在的操作形式是通过文件读写的方式进行。

#include <unistd.h>
功能:创建一无名管道
原型
int pipe(int fd[2]);
参数
fd:文件描述符数组,这是一个输出型参数,调用该接口后,将会给fd[2]数组分配两个文件描述符,两个文件描述符分别对应管道的读写两端。其中fd[0]表示读端, fd[1]表示写端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代码

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管道的创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int fd[2];
int ret=pipe(fd);
if(-1==ret)
{
std::cout<<"管道创建失败!"<<std::endl;
}
std::cout<<"fd[0]:"<<fd[0]<<std::endl<<"fd[1]:"<<fd[1]<<std::endl;
return 0;
}

运行后:

可以看到,此时fd[0]和fd[1]返回了两个文件描述符。这两个文件描述符分别分别对应管道的读写两端。

#include<string.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wait.h>
#include<sys/stat.h>
#include<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fcntl.h>
int main()
{
int fd[2];
pipe(fd);
pid_t pid = fork();
if(pid < 0)
{
printf("fork error!");
}else if(pid == 0)
{
//child
close(fd[0]);
char str[100];
while(1)
{
printf("child:");
fgets(str, 100, stdin);
ssize_t len = strlen(str);
if(write(fd[1], str, len) != len)
{
perror("write to pipe");
exit(1);
}
memset(str, 0, len);
sleep(1);
}
}
//father
int count = 0;
close(fd[1]);
while(count < 10)
{
char str[100];
ssize_t s = read(fd[0], str, 100);
if(s < 0){
perror("read from pipe");
break;
}else{
printf("father:%s", str);
}
memset(str, 0, strlen(str));
}
return 0;
}

上面这段代码实现了子进程写入管道,父进程读出的过程。

2.3 管道的底层机制

管道是在有血缘关系的进程之间来通信的,如父子进程,兄弟进程等。因此,应用匿名管道时一定会有fork函数的参与。

如下面这个简化图可以看到,

  1. 父进程先使用pipe函数创建管道,得到两个文件描述符 fd[0]、fd[1]指向管道的读端和写端。

  2. 父进程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此时父子进程有相同的struct files_struct,父子进程指向的struct file又指向了同一片文件缓冲区。(注意:这个表述并不严谨,我们下面马上就会讲到)

  3. 接下来父进程关闭写端,子进程关闭读端,就可以实现子进程向管道中写,父进程读。注意:管道的通信是单向的!!!!

在 Linux 中,管道的实现并没有使用专门的数据结构,而是借助了文件系统的file结构和VFS的索引节点inode。通过将两个 file struct指向同一个临时的 inode,而这个 VFS 索引节点又指向一个物理页面而实现的。

如上图所示,有两个 file 数据结构,但它们定义文件操作例程地址是不同的,其中一个是向管道中写入数据的例程地址,而另一个是从管道中读出数据的例程地址。

这样,用户程序的系统调用仍然是通常的文件操作,而内核却利用这种抽象机制实现了管道这一特殊操作。看待管道,就如同看待文件一样!管道的使用和文件一致,迎合了“Linux一切皆文件思想”。

2.4 管道读写规则

用阻塞的方式打开管道(即默认情况下)

  1. 如果所有管道写端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关闭(管道写端引用计数为 0),读端在将管道中剩余数据读取后,再次read会返回0。(写端关闭)

  2. 如果有指向管道写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且持有管道写端的进程也没有向管道中写数据,这时有进程从管道读端读数据,那么管道中剩余的数据都被读取后,再次 read 会阻塞。(读完不写)

  3. 如果所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都关闭了(管道读端引用计数为 0),进行write操作会产生信号SIGPIPE,进而可能导致write进程退出。(读端关闭)

  4. 如果有指向管道读端的文件描述符没关闭(管道读端引用计数大于 0),且读端进程并没有向管道中读进程,则当写端进程写满后,会进入阻塞。(写满不读)

2.5 管道的特点

  • 只能用于具有共同祖先的进程(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 管道提供流式服务。
  • 管道的生命周期随进程,进程退出,管道释放。
  • 内核会对管道操作进行同步与互斥。
  • 管道是半双工的,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需要双方通信时,需要建立起两个管道
  • 管道大小为65536 byte

Linux系统编程之匿名管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系统编程之命名管道与共享内存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已经熟悉并使用了匿名管道,这篇博客我们将讲述进程间通信另外两种常见方式--命名管道与共享内存. 1.命名管道 管道是使用文件的方式,进行进程之间的通信.因此对于管道的操作,实际上还 ...

  2. Linux系统编程——进程间通信:管道(pipe)

    管道的概述 管道也叫无名管道,它是是 UNIX 系统 IPC(进程间通信) 的最古老形式,全部的 UNIX 系统都支持这样的通信机制. 无名管道有例如以下特点: 1.半双工,数据在同一时刻仅仅能在一个 ...

  3. linux系统编程之管道(三)

    今天继续研究管道的内容,这次主要是研究一下命名管道,以及与之前学过的匿名管道的区别,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所以说,我们要知道命名管道的作用,可以进行毫无关系的两个进程间进行通讯,这是匿名管道所无法实现 ...

  4. Linux 系统编程 学习:02-进程间通信1:Unix IPC(1)管道

    Linux 系统编程 学习:02-进程间通信1:Unix IPC(1)管道 背景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创建子进程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创建子进程是为了与父进程协作(或者是为了执行新的程序,参考 Linux ...

  5. Linux 系统编程

    简介和主要概念 Linux 系统编程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系统程序员对它们工作的的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有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当然它们还有库和系统调用上的区别. 系统编程分为:驱动编程.用户空间编程和网络编程 ...

  6. 读书笔记之Linux系统编程与深入理解Linux内核

    前言 本人再看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时候发现比较难懂,看了Linux系统编程一说后,觉得Linux系统编程还是简单易懂些,并且两本书都是讲Linux比较底层的东西,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本文就以Linu ...

  7. Linux系统编程@进程通信(一)

    进程间通信概述 需要进程通信的原因: 数据传输 资源共享 通知事件 进程控制 Linux进程间通信(IPC)发展由来 Unix进程间通信 基于System V进程间通信(System V:UNIX系统 ...

  8. Linux系统编程【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majiakun1/article/details/8558308 一.Linux系统编程概论 1.1 系统编程基石 syscall: libc:标准 ...

  9. 《Linux系统编程(第2版)》

    <Linux系统编程(第2版)> 基本信息 作者: (美)Robert Love 译者: 祝洪凯 李妹芳 付途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6353 上架时间:20 ...

随机推荐

  1. QQ消算轰炸,我好无聊真的

    from pynput.keyboard import Key,Controller import time from random import choice time.sleep(5) # 创建键 ...

  2. Spring 5 MVC 中的 Router Function 使用

    Spring 5 发行已经好几年了,里面提出了好几个新点子.其中一个就是 RouterFunction,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Spring框架给我们提供了两种http端点暴露方式来隐藏servlet原理 ...

  3. Noip模拟73 2021.10.10

    老妈送来了防寒补给就很棒,再也不用晚上盖两层毛巾被了,再也不用担心晚上自动把毛巾被$split$了 还有一些好吃的耶叶 T1 小L的疑惑 考场上疑惑的切掉了 直接把$a$排序然后处理前缀和的过程中判断 ...

  4. matlab添加永久路径

    addpath('D:\MATLAB6p5\toolbox\svm'); 临时添加路径,不能添加子目录 addpath(genpath('D:\MATLAB6p5\toolbox\svm'));临时添 ...

  5. NB-IoT的DRX、eDRX、PSM三个模式怎么用?通俗解释,看完就懂!

    面我们讲了不少NB-IOT的应用.软件和硬件设计的变动. (链接在文章末尾). 今天讲讲NB-IoT的三大模式,在各种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场景中的使用方法 DRX.eDRx.PSM是什么? DRX虽然叫做 ...

  6. Envoy实现.NET架构的网关(三)代理GRPC

    什么是GRPC gRPC是一种与语言无关的高性能远程过程调用 (RPC) 框架.gRPC 的主要好处是: 现代.高性能.轻量级的 RPC 框架. 契约优先的 API 开发,默认使用协议缓冲区,与语言无 ...

  7. Atcoder 题目泛做

    我思维越来越菜了,这样下去感觉要退役了. 听说Atcoder的题练思维?那就试着做一做吧. 坚持每天一两道吧.(很有可能咕掉.) AGC036 官方题解 ---A-Triangle          ...

  8. Android Jetpack Compose 引入示例工程

    引入 Jetpack Compose 示例工程 去GitHub上找到Compose的示例工程 https://github.com/android/compose-samples ,clone到本地 ...

  9. win10+MX350显卡+CUDA10.2+PyTorch 安装过程记录 深度学习环境配置

    https://blog.csdn.net/m0_37867091/article/details/105788637

  10. ZooKeeper 集群搭建 Error contacting service. It is probably not running.

    搭建环境:Centos 7 虚拟机 3台 按照此教程搭建:https://www.ilanni.com/?p=11393 之后出现错误:Error contacting service. It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