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Flink 窗口、时间和水印
Flink系列文章
- 第01讲:Flink 的应用场景和架构模型
- 第02讲:Flink 入门程序 WordCount 和 SQL 实现
- 第03讲:Flink 的编程模型与其他框架比较
- 第04讲:Flink 常用的 DataSet 和 DataStream API
- 第05讲:Flink SQL & Table 编程和案例
- 第06讲:Flink 集群安装部署和 HA 配置
- 第07讲:Flink 常见核心概念分析
- 第08讲:Flink 窗口、时间和水印
- 第09讲:Flink 状态与容错
本课时主要介绍 Flink 中的时间和水印。
我们在之前的课时中反复提到过窗口和时间的概念,Flink 框架中支持事件时间、摄入时间和处理时间三种。而当我们在流式计算环境中数据从 Source 产生,再到转换和输出,这个过程由于网络和反压的原因会导致消息乱序。因此,需要有一个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特别的机制就是“水印”。
Flink 的窗口和时间
我们在第 05 课时中讲解过 Flink 窗口的实现,根据窗口数据划分的不同,目前 Flink 支持如下 3 种:
- 滚动窗口,窗口数据有固定的大小,窗口中的数据不会叠加;
- 滑动窗口,窗口数据有固定的大小,并且有生成间隔;
- 会话窗口,窗口数据没有固定的大小,根据用户传入的参数进行划分,窗口数据无叠加。
Flink 中的时间分为三种:
- 事件时间(Event Time),即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
- 摄入时间(Ingestion Time),事件进入流处理框架的时间;
- 处理时间(Processing Time),事件被处理的时间。
下面的图详细说明了这三种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事件时间(Event Time)
事件时间(Event Time)指的是数据产生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由数据生产方自身携带,比如 Kafka 消息,每个生成的消息中自带一个时间戳代表每条数据的产生时间。Event Time 从消息的产生就诞生了,不会改变,也是我们使用最频繁的时间。
利用 Event Time 需要指定如何生成事件时间的“水印”,并且一般和窗口配合使用,具体会在下面的“水印”内容中详细讲解。
我们可以在代码中指定 Flink 系统使用的时间类型为 EventTime:
final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设置时间属性为 EventTime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DataStream<MyEvent> stream = env.addSource(new FlinkKafkaConsumer09<MyEvent>(topic, schema, props));
stream
.keyBy( (event) -> event.getUser() )
.timeWindow(Time.hours(1))
.reduce( (a, b) -> a.add(b) )
.addSink(...);
Flink 注册 EventTime 是通过 InternalTimerServiceImpl.registerEventTimeTimer 来实现的:
可以看到,该方法有两个入参:namespace 和 time,其中 time 是触发定时器的时间,namespace 则被构造成为一个 TimerHeapInternalTimer 对象,然后将其放入 KeyGroupedInternalPriorityQueue 队列中。
那么 Flink 什么时候会使用这些 timer 触发计算呢?答案在这个方法里:
复制代码
InternalTimeServiceImpl.advanceWatermark。
public void advanceWatermark(long time) throws Exception {
currentWatermark = time;
InternalTimer<K, N> timer;
while ((timer = eventTimeTimersQueue.peek()) != null && timer.getTimestamp() <= time) {
eventTimeTimersQueue.poll();
keyContext.setCurrentKey(timer.getKey());
triggerTarget.onEventTime(timer);
}
}
这个方法中的 while 循环部分会从 eventTimeTimersQueue 中依次取出触发时间小于参数 time 的所有定时器,调用 triggerTarget.onEventTime() 方法进行触发。
这就是 EventTime 从注册到触发的流程。
处理时间(Processing Time)
处理时间(Processing Time)指的是数据被 Flink 框架处理时机器的系统时间,Processing Time 是 Flink 的时间系统中最简单的概念,但是这个时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消息到达处理节点延迟等影响。
我们同样可以在代码中指定 Flink 系统使用的时间为 Processing Time:
final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ProcessingTime);
同样,也可以在源码中找到 Flink 是如何注册和使用 Processing Time 的。
registerProcessingTimeTimer() 方法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注册一个 ProcessingTime 定时器:
每当一个新的定时器被加入到 processingTimeTimersQueue 这个优先级队列中时,如果新来的 Timer 时间戳更小,那么更小的这个 Timer 会被重新注册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定时执行器上。
Processing Time 被触发是在 InternalTimeServiceImpl 的 onProcessingTime() 方法中:
一直循环获取时间小于入参 time 的所有定时器,并运行 triggerTarget 的 onProcessingTime() 方法。
摄入时间(Ingestion Time)
摄入时间(Ingestion Time)是事件进入 Flink 系统的时间,在 Flink 的 Source 中,每个事件会把当前时间作为时间戳,后续做窗口处理都会基于这个时间。理论上 Ingestion Time 处于 Event Time 和 Processing Time之间。
与事件时间相比,摄入时间无法处理延时和无序的情况,但是不需要明确执行如何生成 watermark。在系统内部,摄入时间采用更类似于事件时间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但是有自动生成的时间戳和自动的 watermark。
可以防止 Flink 内部处理数据是发生乱序的情况,但无法解决数据到达 Flink 之前发生的乱序问题。如果需要处理此类问题,建议使用 EventTime。
Ingestion Time 的时间类型生成相关的代码在 AutomaticWatermarkContext 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会设置一个 watermark 发送定时器,在 watermarkInterval 时间之后触发。
处理数据的代码在 processAndCollect() 方法中:
水印(WaterMark)
水印(WaterMark)是 Flink 框架中最晦涩难懂的概念之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翻译的原因。
WaterMark 在正常的英文翻译中是水位,但是在 Flink 框架中,翻译为“水位线”更为合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时间戳。
在上面的时间类型中我们知道,Flink 中的时间:
EventTime 每条数据都携带时间戳;
- ProcessingTime 数据不携带任何时间戳的信息;
- IngestionTime 和 EventTime 类似,不同的是 Flink 会使用系统时间作为时间戳绑定到每条数据,可以防止 Flink 内部处理数据是发生乱序的情况,但无法解决数据到达 Flink 之前发生的乱序问题。
所以,我们在处理消息乱序的情况时,会用 EventTime 和 WaterMark 进行配合使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基本问题。
水印的本质是什么
水印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实时计算中的数据乱序问题,它的本质是 DataStream 中一个带有时间戳的元素。如果 Flink 系统中出现了一个 WaterMark T,那么就意味着 EventTime < T 的数据都已经到达,窗口的结束时间和 T 相同的那个窗口被触发进行计算了。
也就是说:水印是 Flink 判断迟到数据的标准,同时也是窗口触发的标记。
在程序并行度大于 1 的情况下,会有多个流产生水印和窗口,这时候 Flink 会选取时间戳最小的水印。
水印是如何生成的
Flink 提供了 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 方法来实现水印的提取和指定,该方法接受的入参有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 和 AssignerWithPunctuatedWatermarks 两种。
整体的类图如下:
水印种类
周期性水印
我们在使用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 周期生成水印时,周期默认的时间是 200ms,这个时间的指定位置为:
复制代码
@PublicEvolving
public void 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
this.timeCharacteristic = Preconditions.checkNotNull(characteristic);
if (characteristic == TimeCharacteristic.ProcessingTime) {
get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0);
} else {
get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200);
}
}
是否还记得上面我们在讲时间类型时会通过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 方法指定 Flink 系统的时间类型,这个 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 方法中会做判断,如果用户传入的是 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类型,那么 AutoWatermarkInterval 的值则为 200ms ,如上述代码所示。当前我们也可以使用 Execution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 方法来指定自动生成的时间间隔。
在上述的类图中可以看出,我们需要通过 TimestampAssigner 的 extractTimestamp() 方法来提取 EventTime。
Flink 在这里提供了 3 种提取 EventTime() 的方法,分别是:
- AscendingTimestampExtractor
-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
- IngestionTimeExtractor
这三种方法中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 用的最多,需特别注意,在这个方法中的 maxOutOfOrderness 参数,该参数指的是允许数据乱序的时间范围。简单说,这种方式允许数据迟到 maxOutOfOrderness 这么长的时间。
复制代码
public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Time maxOutOfOrderness) {
if (maxOutOfOrderness.toMilliseconds() < 0)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Tried to set the maximum allowed " +
"lateness to " + maxOutOfOrderness + ". This parameter cannot be negative.");
}
this.maxOutOfOrderness = maxOutOfOrderness.toMilliseconds();
this.currentMaxTimestamp = Long.MIN_VALUE + this.maxOutOfOrderness;
}
public abstract long extractTimestamp(T element);
@Override
public final Watermark getCurrentWatermark() {
long potentialWM = currentMaxTimestamp - maxOutOfOrderness;
if (potentialWM >= lastEmittedWatermark) {
lastEmittedWatermark = potentialWM;
}
return new Watermark(lastEmittedWatermark);
}
@Override
public final long extractTimestamp(T element, long previousElementTimestamp) {
long timestamp = extractTimestamp(element);
if (timestamp > currentMaxTimestamp) {
currentMaxTimestamp = timestamp;
}
return timestamp;
}
PunctuatedWatermark 水印
这种水印的生成方式 Flink 没有提供内置实现,它适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判断是否需要产生水印的情况,用这种水印生成的方式并不多见。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发现接收到的数据 MyData 中以字符串 watermark 开头则产生一个水印:
复制代码
data.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AssignerWithPunctuatedWatermarks<UserActionRecord>() {
@Override
public Watermark checkAndGetNextWatermark(MyData data, long l) {
return data.getRecord.startsWith("watermark") ? new Watermark(l) : null;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MyData data, long l) {
return data.getTimestamp();
}
});
class MyData{
private String record;
private Long timestamp;
public String getRecord() {
return record;
}
public void setRecord(String record) {
this.record = record;
}
public Timestamp getTimestamp() {
return timestamp;
}
public void setTimestamp(Timestamp timestamp) {
this.timestamp = timestamp;
}
}
案例
我们上面讲解了 Flink 关于水印和时间的生成,以及使用,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讲解。
模拟一个实时接收 Socket 的 DataStream 程序,代码中使用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 来设置水印,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转换,分组并且在一个 5
秒的窗口内获取该窗口中第二个元素最小的那条数据。
复制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createLocalEnvironment();
//设置为eventtime事件类型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设置水印生成时间间隔100ms env.get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100);
DataStream<String> dataStream = env
.socketTextStream("127.0.0.1", 9000)
.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String>() {
private Long currentTimeStamp = 0L;
//设置允许乱序时间
private Long maxOutOfOrderness = 5000L;
@Override
public Watermark getCurrentWatermark() {
return new Watermark(currentTimeStamp - maxOutOfOrderness);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String s, long l) {
String[] arr = s.split(",");
long timeStamp = Long.parseLong(arr[1]);
currentTimeStamp = Math.max(timeStamp, currentTimeStamp);
System.err.println(s + ",EventTime:" + timeStamp + ",watermark:" + (currentTimeStamp - maxOutOfOrderness));
return timeStamp;
}
});
dataStream.map(new MapFunction<String, Tuple2<String, Long>>() {
@Override
public Tuple2<String, Long> map(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split = s.split(",");
return new Tuple2<String, Long>(split[0], Long.parseLong(split[1]));
}
})
.keyBy(0)
.window(TumblingEventTimeWindows.of(Time.seconds(5)))
.minBy(1)
.print();
env.execute("WaterMark Test Demo");
}
我们第一次试验的数据如下:
复制代码
flink,1588659181000
flink,1588659182000
flink,1588659183000
flink,1588659184000
flink,1588659185000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判断,第一条数据的时间戳为 1588659181000,窗口的大小为 5 秒,那么应该会在 flink,1588659185000 这条数据出现时触发窗口的计算。
我们用 nc -lk 9000 命令启动端口,然后输出上述试验数据,看到控制台的输出:
很明显,可以看到当第五条数据出现后,窗口触发了计算。
下面再模拟一下数据乱序的情况,假设我们的数据来源如下:
复制代码
flink,1588659181000
flink,1588659182000
flink,1588659183000
flink,1588659184000
flink,1588659185000
flink,1588659180000
flink,1588659186000
flink,1588659187000
flink,1588659188000
flink,1588659189000
flink,1588659190000
其中的 flink,1588659180000 为乱序消息,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可以看到,时间戳为 1588659180000 的这条消息并没有被处理,因为此时代码中的允许乱序时间 private Long maxOutOfOrderness = 0L 即不处理乱序消息。
下面修改 private Long maxOutOfOrderness = 5000L,即代表允许消息的乱序时间为 5 秒,然后把同样的数据发往 socket 端口。
可以看到,我们把所有数据发送出去仅触发了一次窗口计算,并且输出的结果中 watermark 的时间往后顺延了 5 秒钟。所以,maxOutOfOrderness 的设置会影响窗口的计算时间和水印的时间,如下图所示:
假如我们继续向 socket 中发送数据:
复制代码
flink,1588659191000
flink,1588659192000
flink,1588659193000
flink,1588659194000
flink,1588659195000
可以看到下一次窗口的触发时间: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Flink 在用时间 + 窗口 + 水印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数据乱序问题,有如下的触发条件:
- watermark 时间 >= window_end_time;
- 在 [window_start_time,window_end_time) 中有数据存在,这个窗口是左闭右开的。
此外,因为 WaterMark 的生成是以对象的形式发送到下游,同样会消耗内存,因此水印的生成时间和频率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作业。
总结
这一课时我们学习了 Flink 的时间类型和水印生成,内容偏多并且水印部分理解起来需要时间,建议你结合源码再进一步学习。
关注公众号:
大数据技术派
,回复资料
,领取1024G
资料。
第08讲:Flink 窗口、时间和水印的更多相关文章
- 「Flink」事件时间与水印
我们先来以滚动时间窗口为例,来看一下窗口的几个时间参数与Flink流处理系统时间特性的关系. 获取窗口开始时间Flink源代码 获取窗口的开始时间为以下代码: org.apache.flink.str ...
- Flink基础:时间和水印
往期推荐: Flink基础:入门介绍 Flink基础:DataStream API Flink基础:实时处理管道与ETL Flink深入浅出:资源管理 Flink深入浅出:部署模式 Flink深入 ...
- 可以穿梭时空的实时计算框架——Flink对时间的处理
Flink对于流处理架构的意义十分重要,Kafka让消息具有了持久化的能力,而处理数据,甚至穿越时间的能力都要靠Flink来完成. 在Streaming-大数据的未来一文中我们知道,对于流式处理最重要 ...
- Flink的时间类型和watermark机制
一FlinkTime类型 有3类时间,分别是数据本身的产生时间.进入Flink系统的时间和被处理的时间,在Flink系统中的数据可以有三种时间属性: Event Time 是每条数据在其生产设备上发生 ...
- flink窗口分类
窗口分类 按照驱动类型分类 窗口本身是截取有界数据的一种方式,所以窗口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怎样截取数据".换句话说,就是以什么标准来开发和结束数据的截取. 按照驱动类型分类主要 ...
- 32位汇编第二讲,编写窗口程序,加载资源,响应消息,以及调用C库函数
32位汇编第二讲,编写窗口程序,加载资源,响应消息,以及调用C库函数 (如果想看所有代码,请下载课堂资料,里面有所有代码,这里会讲解怎么生成一个窗口程序) 一丶32位汇编编写Windows窗口程序 首 ...
- 极客时间 mysql实战45讲下载读 08讲事务到底是隔离的还是不隔离的 笔记
笔记体会: 1.innodb支持RC和RR隔离级别实现是用的一致性视图(consistent read view) 2.事务在启动时会拍一个快照,这个快照是基于整个库的.基于整个库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事务 ...
- Flink窗口介绍及应用
Windows是Flink流计算的核心,本文将概括的介绍几种窗口的概念,重点只放在窗口的应用上.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自拟电影评分数据(userId, movieId, rating, timestamp ...
- flink widow&window funcion&水印
在定义了窗口分配器之后,我们需要为每一个窗口明确的指定计算逻辑,这个就是窗口函数要做的事情, 当系统决定一个窗口已经准备好执行之后,这个窗口函数将被用来处理窗口中的每一个元素(可能是 分组的). 谁可 ...
随机推荐
- 【LeetCode】781. Rabbits in Forest 解题报告(Python & C++)
作者: 负雪明烛 id: fuxuemingzhu 个人博客: http://fuxuemingzhu.cn/ 目录 题目描述 题目大意 解题方法 日期 题目地址:https://leetcode.c ...
- 【LeetCode】848. Shifting Letters 解题报告(Python)
[LeetCode]848. Shifting Letters 解题报告(Python) 标签(空格分隔): LeetCode 作者: 负雪明烛 id: fuxuemingzhu 个人博客: http ...
- Anti-prime Sequences
Anti-prime Sequences Time Limit: 3000MS Memory Limit: 30000K Total Submissions: 3355 Accepted: 1 ...
- 【因果推断经典论文】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 Judea Pearl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Author: Judea Pearl UAI 2001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论文链接:https://dl.acm.org/doi/pdf/1 ...
- 【Java例题】4.2 级数求和2
2. 计算级数之和: y=1/1!*x-1/3!*x^3+1/5!*x^5+...+ (-1)^n/(2n+1)!*x^(2n+1). 这里的"^"表示乘方,"!&quo ...
- Java的generator工具类,数据库生成实体类和映射文件
首先需要几个jar包: freemarker-2.3.23.jar log4j-1.2.16.jar mybatis-3.2.3.jar mybatis-generator-core-1.3.2.ja ...
- Android studio 报错 Unable to resolve dependency for ‘:app@releaseUnitTest/compileClasspath‘:
出现报错: Unable to resolve dependency for ':app@debugAndroidTest/compileClasspath': Could not find any ...
- .Net Core 3.1 WebApi使用Swagger生成Api文档
用swagger生成Api文档 1.安装Swashbuckle.AspNetCore 右键单击"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 > "管理 NuGet 包"中的项目 ...
- nodejs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毕竟做web服务的框架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nodejs,因为玩前端时,偶尔想调用接口获取数据,而不想关注业务逻辑,只是想获取数据,使用java或者.net每次修改更新后还要打包 ...
- Zookeeper基础教程(四):C#连接使用Zookeeper
Zookeeper作为分布式的服务框架,虽然是java写的,但是强大的C#也可以连接使用. C#要连接使用Zookeeper,需要借助第三方插件,而现在主要有两个插件可供使用,分别是ZooKee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