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与网络基础
Windows 基础命令
一、目录和文件的应用操作
1、cd命令
cd /d d:\ //切换到d盘目录,因为改变了驱动器,所以要加上/d选项
cd c:\ //如果没有改变驱动器号,就不需要加/d选项
- 目录分为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 相对路径(以当前为起点)
- “.”代表是当前路径
- “…/”代表的是当前的上一级目录
- 绝对路径(以驱动器号为起点)
- 相对路径(以当前为起点)
2、dir命令
用于显示目录和文件列表
常用的用法直接使用dir
dir /a:h c:\ #查看c盘下的隐藏目录和文件
3、md 或 mkdir
创建目录(文件夹),也可以直接创建多级子目录
md 公司文件
md 公司文件夹\技术部\技术文件夹
4、rd 或 rmdir
用于删除目录
rd 文件名
rd /s /q 文件名 #如果要删除的目录下有子目录或者文件需要使用/s,可以使用/q选择不提醒
5、move
用于移动,重命名
d:\>move 文件名 c:\ #移动
d:\move c:\文件名 c:新文件名 #重命名
6、copy
用于复制文件
d:\>copy c:\文件名 d:\文件名 #直接复制文件到指定目录
d:\copy 1.text+2.text 3.text #将两个文件中的内容直接融合到新的文件中
7、xcopy
用于复制目录
d:\xcopy /s 文件名 c:\
8、del
用于删除文件
d:\>del 文件名
二、文本处理
1、type
用于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type d:\文件名
重定向">"
ipconfig > c:\ip.txt
- 作业1:查找重定位的其他用法,并写出对应的应用场景
管道符”|“
将前面命令执行的结果作为后面命令的操作对象
2、findstr
查找文件内容(查找的某个字符串的内容)
findstr 192 c:\ip.txt #在ip.txt里查找包含192的行
三、网络相关操作
1、配置TCP/IP参数
TCP/IP参数
IP地址:标识了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
子网掩码:用于标识你的IP所处的网络的范围,子网掩码越大,网络范围越小
默认网关:标识与主机直连的路由器的IP地址
DNS服务器:用于域名解析
#静态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Ethernet0" static 192.168.100.1 255.255.255.0 192.168.100.254#自动获取 TCP/IP参数
c:\>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Ethernet0" dhcp
#静态配置DNS服务器
c:\>netsh interface ip set dnsserver "Ethernet0" static 12.12.12.12
#添加备用DNS服务器
c:\>netsh interface ip add dnsserver "Ethernet0" 222.66.66.66 index=2 //index2 表示备用DNS
#自动获取DNS服务区
c:\>netsh interface ip set dnsserver "Ethernet0" dhcp
2、查看TCP/IP参数
常用
#查看所有网卡的TCP/IP参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ipconfig
#查看所有网卡的TCP/IP参数(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地址、DHCP地址、DNS地址、主机名)
ipconfig /all
#释放TCP/IP参数
ipconfig /release
#重新获取TCP/IP参数
ipconfig /renew
#刷新DNS缓存
ipconfig /flushdns
3、ping命令
用于测试TCP/IP配置是否正确
默认3个字节,4个包
ping -n 10 -l 1000 -t -a 192.168.31.131
#-n 10 发送10个报文
#-l 100 单个报文100字节
#-t 一直不停的ping
#-a 返回IP的主机名
4、tracert
用法
tracert 39.156.66.14
5、route
用来操作网络路由表
0.0.0.0 代表任意网络
#打印路由表
route -4 print
#添加路由条目
(112.53.42.52目标地址或网络 /32代表子网掩码或者112.53.42.0目标网络,/24代表子网掩码,192.168.33.1网关地址)
route add 112.53.42.52/32 192.168.33.1
#删除路由条目
route delete 112.53.42.52 (目标)
6、netstat
- 用法
#查看所有的TCP连接,包括进程
netstat -anop tcp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r //等同于 route print
windows用户管理
一、用户账户
1、什么是用户账户
不同的用户身份拥有不同的权限
每个用户包含一个名称和一个密码
每个用户具有唯一的安全标识符
查看系统中的用户
net user
安全标识符(SID)
查看当前用户的SID
whoami /user
使用注册表查看
打开注册表命令 regedit
#注册表路径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ProfileList
在Windows系统中管理员的SID是500,普通用户的SID是从1000开始
2、进行用户管理
创建用户
用户名:系统里的显示名
全名:用户登录时的显示名
A密码:Windows服务器默认需要符合复杂性要求
账户已锁定:如果开启了账户锁定阈值,输错密码多次后将被锁定
#创建用户不指定密码
net user zhangsan /add
#删除用户
net user zhangsan /del
#创建用户并设置明文密码
net user lisi qq123123 /add
#创建用户不显示密码。*代表密码占位符
net user wangwu /add *
管理用户
设置密码
隐藏用户
- 在用户的后面加上了$符号,隐藏用户用net user 命令是无法看到的
- 使用命令,在Windows系统中创建隐藏用户,并提升为管理员权限。
- 在用户的后面加上了$符号,隐藏用户用net user 命令是无法看到的
二、Windows的内置用户账户
1、与使用者关联的
- 管理员administrator:在使用者中具有最高权限
- 普通用户:具有一般读取权限,权限较低
- 来宾用户guest:一般提供给访客使用,权限最低,默认禁用
2、与Windows组件关联的
- system 本地系统:拥有最高权限,类似于Linux里的root,但是不能登录
- local service 本地服务:权限相对于普通用户组users会低一点
- network service 网络服务:权限和普通用户组users一样
Windows组管理
一、用户组
1、概念
- 一组用户的集合,组中所有的用户具备所租的权限
2、管理组
#创建组
C:\Users\Administrator>net localgroup 技术部 /add
#删除组
C:\Users\Administrator>net localgroup 技术部 /del
#将zhangsan添加到技术部
C:\Users\Administrator>net localgroup 技术部 zhangsan /add
#将zhangsan从技术部删除
C:\Users\Administrator>net localgroup 技术部 zhangsan /del
二、内置组账户
1、需要人为添加的
- administrators:管理员组
- guests:来宾用户组
- power users:向下兼容的组,一般不使用
- users:标准用户组,创建用户后默认处于此组中
2、动态包含成员的组
- interactive:动态包含在本地登录的用户
- authenticated users:动态包含通过验证的用户
- everyone:所有人,包含来宾用户
NTFS权限
一、NTFS权限
1、文件系统
- WIndows
- 早期Windows上使用 FAT16或FAT327
- 目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
- ACL(访问控制列表,设置权限)
- EFS(加密文件系统,使用BitLocker进行磁盘加密
- 压缩及磁盘配额
- ReFS文件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 引入,没有广泛使用)
- Linux
- swap:交换文件系统,主要是将磁盘的一部分空间划分给内存使用
- ext4:使用比较广泛的文件系统
早期的FAT文件系统不支持单个大文件(超过4GB)
文件系统转换
convert f:/fs:ntfs //f表示需要转换的盘符
二、文件权限
1、设置文件权限
- 读取数据
- 写入数据
- 附加数据
- 删除
- 执行文件
三、文件夹权限
1、设置文件夹权限
- 列出文件夹
- 创建文件夹
- 创建文件
- 删除
- 删除子文件夹和文件
四、权限分类
- 完全控制
- 修改
- 读取和执行
- 读取
- 写入
- 特殊权限
NTFS权限规则
一、权限规则
1、权限的累加
- 用户分配的有效权限是分配给用户所有权限的累加
- 假如一个用户设置了读取权限,给用户所属组分配了修改权限,用户最终的权限就等于读取和修改
2、拒绝权限
- 拒绝的权限大于一切(拒绝的权限优先级最高)
- 当出现权限冲突的时候,拒绝的权限优先级最高(eg:用户所属组读取权限,用户拒绝读取,最终用户没有权限)
3、继承权限
- 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控制列表默认情况下会继承上级文件夹的权限
4、特殊权限
- 读取权限(和读取文件或文件夹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 读取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控制列表
- 针对于用户想要访问某个文件的内容,此权限必须勾选
- 更改权限(和修改文件或文件夹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 用户是否可以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控制列表,由于此权限是可以为用户添加或删除权限,会造成很多不安全因素,所以此权限一般不会给
- 要想更改,前提是不许能读取
- 取得所有权限
- 能够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所有者
- 前提是必须得读取和修改
本地安全策略
一、本地安全策略基本内容
1、概念
- 主要是对登录到计算机的账户进行一些安全设置
- 主要影响是本地计算机安全设置
2、打开方式
开始菜单---->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
使用命令
secpol.msc
从本地组策略进去(包含本地安全策略)
gpedit.msc
二、账户策略
1、密码策略
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
默认情况下,Windows server是开启的
不能包含用户的帐户名,不能包含用户姓名中超过两个连续字符的部分
至少有六个字符长
包含以下四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
英文大写字母(A 到 Z)
英文小写字母(a 到 z)
10 个基本数字(0 到 9)
非字母字符(例如 !、$、#、%)
2、账户锁定策略
账户锁定时间
通常来说账户锁定时间要比重置账户锁定计数器时间长
账户锁定阈值
重置账户锁定计数器时间
管理员不受限制
漏洞:可以暴力破解
3、远程桌面命令
mstsc
三、本地策略
1、审核策略
2、用户权限分配
3、安全选项
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型
经典:不改变其身份
仅来宾:其身份变为来宾
只可以看到共享文件但是看不到共享内容,可以在公司内部用来连接打印机
Windows文件共享
一、共享要求
一般是局域网内使用
1、物理上处于同一局域网(两台虚拟机都设置的是NAT)
- 同一公司的网络
- 同一家庭的网络
- 同一个手机热点下
2、逻辑上处于同一局域网
- 直接可以ping通对方主机
二、共享权限
1、共享权限
- 一般设置everyone完全控制
2、NTFS权限
3、用户从网络访问 server 的最终权限
由共享权限和NTFS权限的交集部分
- eg:
- 张三的共享权限是读取,NTFS权限是读取和写入,则最终从网络访问的权限只有读取。
- 常用设置方法
- 共享权限设置最大,NTFS权限进行精细化设置
- eg:
共享权限默认有一个everyone组是读取,代表所有人
三、访问共享
\\192.168.35.134 #192.168.35.134服务器的主机名
\\WIN-VRLJAAP028V #WIN-VRLJAAP028V服务器的主机名
组策略应用
一、组策略基本概念
1、概念
是一组策略的集合
2、打开方式
gpedit.msc
3、刷新组策略
gpupdate /force
4、模块
- 计算机配置
- 针对本地计算机有效、
- 用户配置
- 针对用户生效
二、案例
1、隐藏桌面的系统图标
2、保护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3、保护个人文档隐私(历史使用文件)
4、禁用在浏览器上新窗口打开
5、禁止使用控制面板
#打开控制面板命令
control.exe
6、关闭自动播放
7、自动更新
注册表基础
一、注册表基础
1、运行
regedit
2、注册表结构
注册表以树状结构呈现
子树(实际只有两颗树,为了方便操作,分成了5棵子树)
HKEY_CLASSES_ROOT 存储Windows可识别的文件类型的详细列表,以及相关联的程序。
HKEY_CURRENT_USER 存储当前用户设置的信息。
HKEY_LOCAL_MACHINE 包括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的信息。(主要1)
HKEY_USERS 包含使用计算机的用户的信息。(主要2)HKEY_CURRENT_CONFIG 这个分支包含计算机当前的硬件配置信息。
项
- 可以理解为文件夹,项中可以包含项和值
值
- 每个注册表项或者子项都可以包含称之为值的数据
- 部分值应用于某个用户的信息
- 值由三部分组成(名称,类型,数据)
二、注册表基本操作
1、创建项
2、创建值(有六种类型)
- 字符串值():固定长度的文本字符串
- 二进制值():原始二进制数据。多数硬件组件信息都以二进制数据存储
- DWORD值():数据由4字节长的数表示。设备驱动程序和服务的很多参数都是这种类型
- QWORD值():数据由8字节长的数表示。
- 多字符串值():多重字符串。包含列表或多值的值通常为该类型
- 可扩充字符串值():长度可变的数据串。该数据类型包含在程序或服务使用该数据时解析的变量
3、修改、删除和 重命名值
三、注册表应用
1、案例
个性化时间设置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Internationa下的值sTimeFormat进行修改
欢迎屏幕的自定义信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禁用任务管理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下新建DWORD值DisableTaskMgr,设置为1
禁用控制面板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下新建DWORD值NoControlPanel,设置为1
去除快捷方式下的小箭头
HKEY_CLASSES_ROOT\lnkfile下的IsShortcut值,直接删除
2、注册表编辑技巧
- 查找字符串、值或项
- 将子项添加到收藏夹
- 打印注册表
- 复制项名字
注册表维护与优化
一、注册表维护
1、注册表被破坏后的常见现象
- 无法启动系统
- 无法运行或正常运行合法程序
- 找不到启动系统或运行应用程序所需的文件
- 没有访问应用程序的权限
- 不能正确安装或装入驱动程序
- 不能进行网络连接
- 注册表条目有错误
2、注册表被破坏的原因
- 应用程序错误:在系统安装过多的软件后,可能出现彼此的冲突
- 驱动程序不兼容
- 硬件问题
- 误操作
3、备份注册表
- 直接将注册表数据文件进行备份
- 到处注册表
- 找到对应的项目直接选择导出
4、恢复注册表
- 直接将数据库文件进行覆盖
- 将之前导入的项进行导入
5、锁定和解锁注册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下新建DWORD值DisableRegistryTools,设置为1表示锁定,0表示解锁
- 当注册表被锁定后。Windows自带的注册表编辑器就无法打开,需要使用第三方注册表编辑工具进行打开,找到对应项,需改为0
二、注册表优化
1、优化内容
- 清除多余的DLL文件
- 安装卸载应用程序的垃圾信息
- 系统安装时产生的无用信息
- 删除多余的时区(必要时只保留北京时区)
- 清除多余的语言代码(英语-0409、中文-0804)
- 删除多余的键盘布局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 数据通信
- 资源共享
- 增加可靠性
- 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一阶段
- 分组交互网络-----阿帕网(ARPnet)
- 第二阶段
- 标志事件:NSFnet
- 关键技术:TCP/IP协议簇的提出
- 第三阶段
- HTML的出现
- 标志事件:浏览器
- 关键性技术:web
二、常见的概念
1、网络协议和标准
- 协议:规则(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需要遵循的规则的集合)
- 标准
- 标准组织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TU:国际电信联盟
-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 标准组织
2、网络的分类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
- 局域网LAN
3、IEEE802局域网标准
- 有线局域网,1980年2月提出
- 802.3u 实现百兆快速以太网
- 802.3z 光纤实现千兆
- 802.3ab 双绞线实现千兆 (超5类、6类)
- 802.3ae 实现万兆
- 802.3ba 实现十万兆
- 无线局域网
- 802.11a 速率最高54Mbps(5G)
- 802.11b 速率最高11Mbps(2.4G)
- 802.11g 速率最高54Mbps(2.4G)
- 802.11n 速率最高600Mbps(2.4G)
4、主流的网络厂商及设备
- 网络通信设备厂商
- 思科
- 华为
- 新华三(H3C)
- 锐捷
5、网络拓扑
- 星型网络拓扑(企业中最为广泛)
- 中心节点压力大
- 易于实现、易于网络拓展、易于故障排查
- 网状
- 成本非常高
- 可靠性高
- 总线型
- 环型
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1、分层思想
2、OSI参考模型
- 由于早期计算机厂商使用的是私有的网络模型,由ISO在1984年颁布,将网络分为七层
- 物理层:二进制转换为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链接,经行硬件的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流控,差错校验
-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
-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加密、压缩等
- 应用层:将原始的数据转换为电脑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
二、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四层和五层
1、四层
- 网络接口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2、五层
物理层—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网络层:IP—数据包
- ARP:地址解析协议----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
- P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传输层—数据段
- 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 UDP用户数据报:传输效率比较高
应用层—原始数据
HTTP
HTTPS
SSH
TELNET
DNS
POP3
IMAP
TFTP
FTP
NTP
名称
传输数据单元
设备
物理层
比特流 网卡、集线器、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交换机、网桥 网络层
数据包 路由器 传输层
数据段 传统防火墙 应用层
原始数据 计算机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一、封装
应用层:将原始数据转换为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
传输层:由固定传输数据单元(PDU)来决定是否将数据分隔成小段,在每个小段的前面封装TCP头部,里面有一个关键字段,我们称之为端口号,可以用来表示上层数据使用什么协议或程序进行传输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进行IP头部封装,主要由两个字段字段--Src:源IP和Dst:目的IP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物理地址寻址,当访问不同网络时,目的的MAC地址是自己网关的MAC地址;
Ethernet--
Source:源MAC地址
Destination:目的MAC地址
物理层:将二进制的数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光信号
二、解封装
物理层:电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的数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帧拆开查看目的MAC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如果是继续解封,如果不是则丢弃
网络层:查看目的的IP地址
传输层:查看目的的端口号,决定访问那个数据
应用层: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原始数据
三、数据的传输过程
当穿过路由器时,会进行二层封装,源MAC变为自己出口的MAC地址,目的地址为目的路由器接口处的MAC地址
主机A现在要发送数据给主机B,发现处于不同网络中,进行数据封装
传输层:封装对应端口号
网络层:源IP为主机A的IP,目的IP为主机B的IP
数据链路层: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目的MAC是与主机A直连的路由器的接口的MAC地址—路由器A的MAC地址
接下来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遇到了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所以解封到数据链路层
根据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互机中维护了一张MAC地址表,查看源MAC地址,在不在自己表中,如果不在自己表中,进行学习并记录到表中,再查看目标MAC地址;如果在自己表中,找到对应接口直接将原始的数据封装进行转发
接着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程中遇到了路由器,解封到数据链路层,查看目的MAC地址是否是自己的,如果是继续解封到网络层,查看目标的IP地址,根据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得出,目标IP地址是否可达,如果可达,重新进行二层封装找到对应的接口转发
物理层(网卡、传输介质 )
一、信号
1、基本概念
- 进行网络通信,在线缆中传输的就是信号,网线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 信息
- 数据
- 信号
2、分类
- 模拟信号
- 用来表示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
- 数字信号
- 离散的,用二进制表示
二、传输介质
1、同轴电缆
- 多用于以前的电视机上
- Modem
- 用在网络上最高只能达到10Mbps
2、双绞线
- 传输速率高、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成本低
- 屏蔽双绞线:主要用于电磁干扰比较强的场景
- 非屏蔽双绞线:主要应用于没有电磁干扰的场景
- 以太网接口
- RJ-45接口 (水晶头)
- 连接规范
- 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 T568B:白橙、橙色、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最常用的线序)
- 双绞线的连接
- 标准网线:两边都是568A或者568B的线序
- 全叉网线:一边是568A另一边是568B–以前厂商设备不支持自动转换信道,所以同一层设备连接时就必须用全叉网线
- 全反线:一边是网线接口,一边是com口 console线
- 分类
- 五类 100Mbps
- 超五类 1000Mbps
- 六类 1000Mbps
- 七类 10000Mbps
- 同层设备用交叉线
3、光纤(配套光模块一起使用)
- 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输带宽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 光纤分类
- 单模光纤:线芯窄,需要激光源,多用于运行商和城域网
- 多模光纤:纤芯相对较粗,用于局域网
- 光纤接口
- FC
- SC
- LC(最常用)
- 光模块
4、网络接口控制器(网卡) NIC
- 要想上网必须有网卡
- 没一块网卡都有身份标识,称为MAC地址,由48位的二进制组成,通常表示为十二位的十六进制数
- 技术点:
- 驱动程序
- I/O技术
- 分类
- 标准网卡
- PCMCIA(用于笔记本上的网卡)
三、制作网线
1、网线钳
2、测线仪
3、寻线仪
IP地址概述
一、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
- 用于表示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某一个网络接口),主机的唯一标识,保证主机间的正常通信
- 一种网络编码,用来确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 IP地址由32位的二进制组成
2、IP地址的组成
- 网络部分:用于标识网络的范围
- 主机部分:用于标识网络范围中的一个节
- 网络部分越长,表示网络的范围越小
二、IP地址分类
1、公有IP地址分类
- 分类A、B、C、D、E、五类
- A类:前8位为网络位,后24位为主机位,并且以0开头
- 0-127
- B类:前16位为网络位,后16位为主机位,并且以10开头
- 128-191
- C类:前24为网络位,后8为为主机位,以110开头
- 192-223
- A类:前8位为网络位,后24位为主机位,并且以0开头
2、私有IP地址分类
A :10.0.0.0-10.255.255.255
B:172.16.0.0-172.31.255.255
C:192.168.0.0-192.168.255.255
私有IP是不能够在公网上进行直接路由的,需要进行网路地址转换将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
三、子网掩码
1、概念
- 用户来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
- 用32位的2进制组成
- 根据子网掩码得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在本网络的第一个地址就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地址就是广播地址
- 使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得出网络地址
- 网络地址代表的是一个范围,不能够给主机使用
- 广播地址,代表本网段的所有地址,也不能给主机使用
、抗干扰能力强 - 光纤分类
- 单模光纤:线芯窄,需要激光源,多用于运行商和城域网
- 多模光纤:纤芯相对较粗,用于局域网
- 光纤接口
- FC
- SC
- LC(最常用)
- 光模块
4、网络接口控制器(网卡) NIC
- 要想上网必须有网卡
- 没一块网卡都有身份标识,称为MAC地址,由48位的二进制组成,通常表示为十二位的十六进制数
- 技术点:
- 驱动程序
- I/O技术
- 分类
- 标准网卡
- PCMCIA(用于笔记本上的网卡)
三、制作网线
1、网线钳
2、测线仪
3、寻线仪
IP地址概述
一、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
- 用于表示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某一个网络接口),主机的唯一标识,保证主机间的正常通信
- 一种网络编码,用来确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 IP地址由32位的二进制组成
2、IP地址的组成
- 网络部分:用于标识网络的范围
- 主机部分:用于标识网络范围中的一个节
- 网络部分越长,表示网络的范围越小
二、IP地址分类
1、公有IP地址分类
- 分类A、B、C、D、E、五类
- A类:前8位为网络位,后24位为主机位,并且以0开头
- 0-127
- B类:前16位为网络位,后16位为主机位,并且以10开头
- 128-191
- C类:前24为网络位,后8为为主机位,以110开头
- 192-223
- A类:前8位为网络位,后24位为主机位,并且以0开头
2、私有IP地址分类
A :10.0.0.0-10.255.255.255
B:172.16.0.0-172.31.255.255
C:192.168.0.0-192.168.255.255
私有IP是不能够在公网上进行直接路由的,需要进行网路地址转换将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2VmYKMQx-1651625221011)]
三、子网掩码
1、概念
- 用户来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
- 用32位的2进制组成
- 根据子网掩码得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在本网络的第一个地址就是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地址就是广播地址
- 使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得出网络地址
- 网络地址代表的是一个范围,不能够给主机使用
- 广播地址,代表本网段的所有地址,也不能给主机使用
Windows与网络基础的更多相关文章
- 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资料汇集
windows socket网络基础详解(socket的流程介绍的很详细)http://blog.csdn.net/ithzhang/article/details/8448655 Windows S ...
- 【Windows socket+IP+UDP+TCP】网络基础
Windows Socket+网络 Winsock是 Windows下套接字标准. Winsock 编程分为UDP[Windows socket + UDP],TCP[Wi ...
- (转)Windows驱动编程基础教程
版权声明 本书是免费电子书. 作者保留一切权利.但在保证本书完整性(包括版权声明.前言.正文内容.后记.以及作者的信息),并不增删.改变其中任何文字内容的前提下,欢迎任何读者 以任何形式(包括 ...
- windows socket 网络编程
样例代码就在我的博客中,包含六个UDP和TCP发送接受的cpp文件,一个基于MFC的局域网聊天小工具project,和此小工具的全部执行时库.资源和执行程序.代码的压缩包位置是http://www.b ...
- Linux网络服务01——Linux网络基础设置
Linux网络服务01--Linux网络基础设置 一.查看及测试网络 1.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接口 (1)查看活动的网络接口 ifconfig命令 [root@crushlinux ~]# ...
- 网络基础四 DNS DHCP 路由 FTP
第1章 网络基础 1.1 IP地址分类 IP地址的类别-按IP地址数值范围划分 IP地址的类别-按IP地址用途分类 IP地址的类别-按网络通信方式划分 1.2 局域网上网原理过程 DHCP原理过程详情 ...
- 面向对象多继承(c3算法)、网络基础和编写网络相关的程序
一.面向对象多继承(c3算法) a.有多个父类先找左,再找右,如下示例: class A(object): pass class B(object): def f1(self): print('B') ...
- 网络基础、多线程、ftp任务铺垫
一.网络基础 学习网络编程,了解一些网络基础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学习一些基础的网络知识: 1.我们的电脑里有网卡,网卡里有mac地址: 2.我到某个地方插上网线,路由器或交换机中的DHCP服务为我 ...
- 网络基础、ftp任务(进度条、计算文件大小、断点续传、搭建框架示例)
一.网络基础 1.端口,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端口? 端口是为了将同一个电脑上的不同程序进行隔离. IP是找电脑:端口是找电脑上的应用程序: 端口范围:1 – 65535 : 1 - 1024 不要 ...
- Python进程间通信和网络基础
Python进程间通信和网络基础 Python支持多种进程间通讯的方式, 有单机通信的signal和mmap等, 也有可以通过网络的socket方式, 这里先介绍select等的有关知识, socke ...
随机推荐
- 痞子衡嵌入式:MCUXpresso IDE下生成镜像文件的方法及其与IAR,MDK差异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分享的是MCUXpresso IDE下生成镜像文件的方法及其与IAR,MDK差异. 痞子衡很久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ARM Cortex-M ...
- 在echaerts中渲染50万条数据的优化方案
背景:项目需求中要在页面上渲染大约50万条左右的波形数据图表 那么如何解决渲染中的卡顿呢? 肯定是要从服务端和前端一起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 1.服务端: 服务端耗时最多的一定是在数据库的筛选数据的行为 ...
- Java面试——写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
更多内容,前往个人博客 一.通过synchronize 中的 wait 和 notify 实现 [1]我们可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的方法写在公共类中 1 package com.yintong.con ...
- Feeder 一款 Mac 上的 RSS 阅读器,更优雅地跟踪最新的新闻和博客文章
Feeder 是一款 Mac 上的 RSS 阅读器,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订阅和管理 RSS 源,让用户可以轻松地跟踪最新的新闻和博客文章. 下载: FeederMac ⇲ 详细了解 Feeder 的界 ...
- Rancher 系列文章-Rancher 对接 Active Directory 实战
概述 只要是个公司,基本上都有邮箱和 AD(Active Directory). 在 AD 里,已经有了: 用户 账号密码 邮箱 用户组 组织架构 所以对于一些仅限于本公司一定范围内人员使用的管理或后 ...
- put、delete、post、get四种传参方式
PUT: this.$http.put('url', { modifyTime:this.sizeForm.modifyTime, mqttRes:this.sizeForm.mqttRes, udp ...
- keepalived的简单使用
原理简述 本篇主要学习keepalived配合nginx实现nginx的高可用, 也就是需要keepalived检测到nginx宕机时停用keepalived, 备用keepalived会自动接收过来 ...
- FreeSWITCH添加iLBC编码及转码
操作系统 :CentOS 7.6_x64 FreeSWITCH版本 :1.10.9 一.安装ilbc库 从第三方库里下载指定版本: git clone https://freeswitch.org/s ...
- oracle逻辑备份exp导出指定表名时需要加括号吗?
Oracle 的exp.imp.expdp.impdp命令用于数据库逻辑备份与恢复; exp命令用于把数据从远程数据库server导出至本地,生成dmp文件. 笔者在实操中遇到: $exp user/ ...
- 从原理聊JVM(二):从串行收集器到分区收集开创者G1
作者:京东科技 康志兴 1 前言 随着Java的进化过程,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垃圾回收器,从串行执行到并行执行,从高吞吐到低延迟,终极目标就是让开发人员专注于程序的代码书写而无需关注内存管理. JDK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