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注解,实现请求缓存【Spring Cache】
前言
偶尔看到了spring cache的文章,我去,实现原理基本相同,哈哈,大家可以结合着看看。
简介
实际项目中,会遇到很多查询数据的场景,这些数据更新频率也不是很高,一般我们在业务处理时,会对这些数据进行缓存,防止多次与数据库交互。
这次我们讲的是,所有这些场景,通过一个注解即可实现。
实现过程
1、首先我们添加一个自定义注解
package com.bangdao.parking.applets.api.annota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Documented;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annotation.AliasFor; /**
* 仅针对查询场景使用,其它需要更新数据的请勿使用,不然重复请求不会进行处理
* 请求参数必须是json格式
*
*/
@Target({ ElementType.METHOD, ElementType.TYPE })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CacheRequest { /**
* 缓存时间,默认60秒,单位:秒
*
* @return
*/
@AliasFor("value")
int expire() default 60; @AliasFor("expire")
int value() default 60; /**
* 是否按用户维度区分
* 比如用户A和用户B先后访问同一个接口,如果该值设置未true,则根据用户区分返回,否则返回用户A的数据
* 场景A,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则此值设为true
* 场景B,获取车场数据(与个人无关),则此值可设为false
*
* @return
*/
boolean byUser() default true; /**
* 自定义key,后续便于其它接口清理缓存。若无更新操作,可忽略此配置
* @return
*/
String key() default ""; }
定义两个属性,
①expire,设置缓存内容的过期时间,过期后再次访问,则从数据库查询再次进行缓存,
②byUser,是否根据用户维度区分缓存,有些场景不同用户访问的是相同数据,所以这个是否设置为false,则只缓存一份,更节省缓存空间
③key,不根据参数生成缓存,自定义配置,便于后续有更新操作无法处理,具体可以看下面aop的clearCache方法
2、添加切面,进行数据缓存处理
@Aspect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CacheRequestAop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CacheRequest.class); @Autowired
private RedisService redisService; // 这里项目会有个拦截器校验用户登录态,然后会缓存用户信息,根据实际场景获取,如需要,可看我其它博客
@Autowired
private CacheService cacheService; // 此处注解路径,按实际项目开发进行配置
@Pointcut("@annotation(xxx.CacheRequest)")
public void pointCut() {
} @Around("pointCut()")
public Object handler(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log.info("# [BEGIN]请求缓存处理"); // 获取注解对象
CacheRequest annotation = getDeclaredAnnotation(pjp, CacheRequest.class);
long expire = annotation.expire();
boolean byUser = annotation.byUser(); // 请求参数排序
TreeMap<String, String> args = new TreeMap<String, String>();
Object[] objs = pjp.getArgs();
if (objs.length > 0) {
// json序列化工具,大家可自行选择,建议使用springboot的jackson或者google的gson
// 这里默认取第一个参数对象,因为我们默认为请求格式为Json
args = JacksonUtil.jsonToObject(JacksonUtil.marshallToString(objs[0]), new TypeReference<TreeMap<String, String>>() {
});
} if (byUser) {
args.put("userId", cacheService.getUserId());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attributes = (ServletRequestAttributes) RequestContextHolder.getRequestAttributes();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attributes.getRequest();
args.put("requestUrl", request.getRequestURI()); String sign = DigestUtils.md5Hex(JacksonUtil.marshallToString(args));
log.info("# sign:{}", sign); // 一般项目的返回都会有基类,这里的BaseResult就是
Object result = redisService.get("request:cache:" + sign, BaseResult.class);
// 如果有缓存,则不会进行处理,直接返回缓存结果
if (result != null) {
log.info("# [END]请求返回缓存数据");
return result;
} // 不存在缓存,就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在进行缓存
result = pjp.proceed();
redisService.set("request:cache:" + sign, result, expire); log.info("# [END]请求缓存处理");
return result;
} /**
* 获取当前注解对象
*
* @param <T>
* @param joinPoint
* @param clazz
* @return
*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Annotation> T getDeclaredAnnotation(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Class<T> clazz)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 {
// 获取方法名
String method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反射获取目标类
Class<?> targetClass = joinPoint.getTarget().getClass();
// 拿到方法对应的参数类型
Class<?>[] parameterTypes = ((MethodSignature)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ParameterTypes();
// 根据类、方法、参数类型(重载)获取到方法的具体信息
Method objMethod = targetClass.getMethod(methodName, parameterTypes);
// 拿到方法定义的注解信息
T annotation = objMethod.getDeclaredAnnotation(clazz);
// 返回
return annotation;
} public boolean clearCache(String key) {
return clearCache(key, true);
} public boolean clearCache(String key, boolean byUser) {
TreeMap<String, Object> args = new TreeMap<String, Object>();
args.put("key", key);
if (byUser) {
args.put("openId", cacheService.getUserId());
}
String sign = DigestUtils.md5Hex(JacksonUtil.marshallToString(args));
return redisService.delete(RedisKeyPrefixConts.CACHE_REQUEST + sign);
} }
添加切面处理,一般根据三个维度进行缓存(请求地址、用户、请求参数),第一次请求进行返回数据的缓存,后续请求则直接获取缓存数据,不进入接口进行逻辑处理。
有些需要更新信息的场景,需要更新数据后返回最新数据,则可以自定义key,在更新操作时调用clearCache方法即可。
3、项目使用
// 使用默认配置,过期60S,根据用户维度区分
@CacheRequest
@RequestMapping("/test1")
public void test1() {} // 过期60S,根据用户维度区分
@CacheRequest(60)
@RequestMapping("/test2")
public void test2() {} // 过期60S,不根据用户维度区分
@CacheRequest(expire = 60,byUser = false)
@RequestMapping("/test3")
public void test3() {} // 自定义key,便于后续更新操作可清空缓存,定义key时,说明有更新操作,则只需在业务处理时,注入切面,调用clearCache方法即可
@CacheRequest(expire = 60,key="test4")
@RequestMapping("/test4")
public void test4() {}
实际开发,只需要在请求接口添加注解,根据实际场景配置属性即可
4、测试

可看到第二次请求,直接走的缓存返回结果,未进入接口进行逻辑处理。
大家有疑问或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来,楼主看到会第一时间反应,谢谢。
自定义注解,实现请求缓存【Spring Cache】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ringBoot 拦截器和自定义注解判断请求是否合法
应用场景举例: 当不同身份的用户请求一个接口时,用来校验用户某些身份,这样可以对单个字段数据进行精确权限控制,具体看代码注释 自定义注解 /** * 对比请求的用户身份是否符合 * @author l ...
- 自定义注解获取请求Header中的值
前言 这几天开发一个项目,为了方便,前台将当前登陆人的ID和名称放在每个请求的Header中(这里不考虑安全性之类的),这样后台只要需要用到,就直接从Header中get出来就可以了. 后台实现方法 ...
- 基于Spring Cache实现二级缓存(Caffeine+Redis)
一.聊聊什么是硬编码使用缓存? 在学习Spring Cache之前,笔者经常会硬编码的方式使用缓存. 我们来举个实际中的例子,为了提升用户信息的查询效率,我们对用户信息使用了缓存,示例代码如下: @A ...
- ssm+redis 如何更简洁的利用自定义注解+AOP实现redis缓存
基于 ssm + maven + redis 使用自定义注解 利用aop基于AspectJ方式 实现redis缓存 如何能更简洁的利用aop实现redis缓存,话不多说,上demo 需求: 数据查询时 ...
- Spring-cloud (八) Hystrix 请求缓存的使用
前言: 最近忙着微服务项目的开发,脱更了半个月多,今天项目的初版已经完成,所以打算继续我们的微服务学习,由于Hystrix这一块东西好多,只好多拆分几篇文章写,对于一般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项目中,可以 ...
- Spring Boot 2.X(七):Spring Cache 使用
Spring Cache 简介 在 Spring 3.1 中引入了多 Cache 的支持,在 spring-context 包中定义了org.springframework.cache.Cache 和 ...
- Spring Cache For Redis
一.概述 缓存(Caching)可以存储经常会用到的信息,这样每次需要的时候,这些信息都是立即可用的. 常用的缓存数据库: Redis 使用内存存储(in-memory)的非关系数据库,字符串.列 ...
- JAVA 框架 Spring Cache For Redis.
一.概述 缓存(Caching)可以存储经常会用到的信息,这样每次需要的时候,这些信息都是立即可用的. 常用的缓存数据库: Redis 使用内存存储(in-memory)的非关系数据库,字符串.列 ...
- 自定义缓存管理器 或者 Spring -- cache
Spring Cache 缓存是实际工作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提高性能的方法, 我们会在许多场景下来使用缓存.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展开,通过对比我们原来的自定义缓存和 spring 的基于注释的 c ...
- Spring Cache扩展:注解失效时间+主动刷新缓存
*:first-child { margin-top: 0 !important; } body>*:last-child { margin-bottom: 0 !important; } /* ...
随机推荐
- .Net8顶级技术:IR边界检查之IR解析(二)
前言 IR技术应用在各个编程语言当中,它属于JIT的核心部分,确实有点点麻烦.但部分基本明了.本篇通过小例子了解下.前情提要,看这一篇之前建议看看前一篇:点击此处,以便于理解. 概括 1.前奏 先上C ...
- Experimental support for decorators is a feature that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a future release. Set
错误提示Experimental support for decorators is a feature that is subject to change in a future release. ...
- 驱动开发:内核封装WFP防火墙入门
WFP框架是微软推出来替代TDIHOOK传输层驱动接口网络通信的方案,其默认被设计为分层结构,该框架分别提供了用户态与内核态相同的AIP函数,在两种模式下均可以开发防火墙产品,以下代码我实现了一个简单 ...
- [ARM 汇编]进阶篇—异常处理与中断—2.4.2 ARM处理器的异常向量表
异常向量表简介 在ARM架构中,异常向量表是一组固定位置的内存地址,它们包含了处理器在遇到异常时需要跳转到的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每个异常类型都有一个对应的向量地址.当异常发生时,处理器会自动跳转到对应 ...
- 前端Vue分享菜单按钮弹框、微博分享、QQ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前端Vue分享菜单按钮弹框.微博分享.QQ分享.微信好友.朋友圈 , 下载完整代码请访问uni-app插件市场址:https://ext.dcloud.net.cn/plugin?id=13085 效 ...
- 一行命令使用 Docker 编译 Latex 文件,简单优雅
使用 Docker 编译 LaTeX 文章 LaTeX 是一种常用的排版系统,它可以帮助用户创建漂亮.专业的文档.但是,安装和配置 LaTeX 比较麻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 Docker 是一个开 ...
- 快速上手 | Datavines 两表值比对规则用法
Datavines 是一站式开源数据可观测性平台,提供元数据管理.数据概览报告.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分布查询.数据趋势洞察等核心能力,致力于帮助用户全面地了解和掌管数据,让您做到心中有数. 场景 比较某 ...
- PerfView专题 (第十三篇):洞察 .NET程序 的非托管句柄泄露
一:背景 1. 讲故事 前几天写了一篇 如何洞察 .NET程序 非托管句柄泄露 的文章,文中使用 WinDbg 的 !htrace 命令实现了句柄泄露的洞察,在文末我也说了,WinDbg 是以侵入式的 ...
- Android进阶-NDK技术
一.介绍 1.什么是ndk技术? 在学习ndk技术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技术,JNI技术是一种实现Java代码和C/C++代码之间交互的技术,它提供 ...
- 2023c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zx
这次ccpc整体来说做题做的比较卡,第一个签到都wa了,后面几道中档题全都是至少wa一次才能过,这导致我们不仅罚时增加也导致需要大量时间修改代码,还有一个G题很可惜,当时只注意到B过题多所以有点被带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