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为了提高数据的容灾性,一般都会通过写入相关日志的方式来记录数据的修改,使得系统受到灾难时能够从之前的数据中恢复过来。MySQL 也提供了日志的机制来提高数据的容灾性,主要包括 redo 日志和 undo 日志

redo 日志

在 Buffer Pool中修改了页,如果在将 Buffer Pool 中的内容冲洗到磁盘上的这一过程出现了问题,导致内存中的数据失效,那么这个已经提交的事务在数据库中所做的修改就丢失了,这时需要通过 redo 日志来重新提交本次的事务。

redo 简单日志类型

  • 通用日志类型

    具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 固定长度日志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

    MLOG_1BYTE(type = 1)、MLOG_2BYTE(type = 2)、MLOG_4BYTE(type = 4)、MLOG_8BYTE(type = 8)

    具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 不限定长度日志类型

    对应的类型为 MLOG_WRITE_STRING(type = 30),具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redo 复杂日志类型

复杂日志的结构如下所示:

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 MLOG_REC_INSERT(type = 9)(插入记录,非紧凑型)
  • MLOG_COMP_REC_INSERT(type = 38)(插入记录,紧凑型)
  • MLOG_COMP_PAGE_CREATE(type = 58)(创建页)
  • MLOG_COMP_REC_DELETE(type = 42)(删除记录)
  • MLOG_COMP_LIST_START_DELETE(type = 44)(指定开始位置删除)
  • MLOG_COMP_LIST_END_DELETE(type = 43)(指定结束位置删除)
  • MLOG_ZIP_PAGE_COMPRESS(type = 51)(压缩页)

redo 日志组

通过日志组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具体的日志组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 MLOG_MULTI_REC_CORD 判断 redo 日志的组别,在 redo 时会将该字段前的所有 redo 日志视为一个事务中的操作(即再执行事务)。由于一个事务可能会存在多个对数据修改的操作,因此会有多条日志记录,简单的一条 redo 日志无法保证整个事务的原子性,必须使用日志组的方式才能实现

针对单条 redo 日志,单独放在一个日志组中可能过于浪费空间,为此,对于单条的 redo 日志,将会从 redo 日志的 “type” 字段中剥离一个位来表示该条日志是否是单条原子性操作,具体地,日志组中的 redo 日志的 ”type“ 字段的结构如下所示:

flag 位为 1,表示该 redo 日志是一个单条原子性的操作,为 0 则表示一般日志;通过该 flag 位,同样可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因此当该 flag 位为 1 时,它将不属于一个 redo 日志组

redo 日志缓冲区

MTR

MTR(Mini—Transaction):对于底层 Page 的一次原子访问的过程被称为一个 Mini—Transaction

由于一个事务可以执行多个 SQL 语句,因此一个事务可以包含多个 MTR; MTR 可以包含多条 redo 日志,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redo 日志块结构

redo 日志的块结构如下图所示:

具体的关于 log block header 中的相关字段的介绍如下:

  • LOG_BLOCK_HDR_NO:块编号
  • LOG_BLOCK_HDR_DATA_LEN:在 log block body 中实际存储的数据体的长度
  • LOG_BLOCK_FIRST_REC_GROUP:对应的 MTR(参见 MTR 中 redo log 的对应关系)
  • LOG_BLOCK_CHECKPOINT_NO:。。。。

这是组成 redo log buffer 的基本单位

redo log buffer

和 Page 类似,在将 redo log 写入到磁盘中时,不会直接与磁盘交互,而是首先将 redo log 写入到内存中的 buffer 区,再合适的时间通过后台线程再冲洗到磁盘上

redo log buffer 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日志的写入过程:当提交事务时,会将事务的 MTR 分解写入,当有多个事务并发地提交时,MTR 的写入顺序将是不确定的

以下图为例,假设现在有两个事务 T1 和 T2,这两个事务分别存在两个 MTR :mtr_t1_1、mtr_t1_2 和 mtr_t2_1、mtr_t2_2,实际写入情况可能如下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内存的连续性,写入操作将是顺序的,可以看到,mtr_t1_2 由于内容较多,为了保证内存的顺序性,这会使得mtr_t1_2 会横跨多个 block 进行写入,尽管 mtr_t2_2 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写入,但是依旧需要等待来维持顺序写

具体地,一个事务提交时,写入 redo log 的步骤如下:开始事务——> 执行 SQL ——> 产生 redo log ——> redo log 聚集到 MTR 中 ——> 写入到 block ——> 写入到 log buffer

数据冲刷

在满足以下几种条件时,将会执行将 log buffer 中的内容冲刷到磁盘上的操作:

  1. log buffer 的可用空间不足 50% 的时候
  2. 事务提交
  3. 由于后台线程的存在,大约会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将 log buffer 中的内容写入到磁盘中
  4. 正常关闭服务器时
  5. 做 checkpoint 时

MySQL 会将 log buffer 中的内容写入到名称为 ib_logfile* 的文件中,默认情况下,MySQL 会使用使用到两个文件,当第一个文件写满时再写入下一个文件,当最后一个文件写满时,在写回到第一个日志文件,具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 设置 redo log 文件的最大大小为 10 MB,设置的值应当在 4MB ~ 512GB 这个范围内
innodb_log_file_size = 10MB
# 设置 redo log 存储的文件的数量,范围为 2 ~ 100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4

redo log 文件格式

lsn (log sequence number):用于记录当前总共已经写入到 log buffer 的 redo 日志量,初始值为 8704

redo log 的文件格式如下图所示:

首先对于 log file header 部分,关键的字段如下:

  • LOG_HEADER_START_LSN:redo 日志具体内容距离文件开始位置的偏移量,默认为 2048(512*4)

对于 checkpoint 部分,关键的是两个字段:

  • LOG_CHECKPOINT_LSN:checkpoint 在文件中的偏移量
  • LOG_CHECKPOINT_OFFSET:checkpoint 在日志组中的偏移量

undo 日志

redo log 用于处理容灾恢复的操作,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受到异常情况导致数据未能真正写入到磁盘而造成的数据丢失的情况,具体一点,就是说当事务提交时,需要有手段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而 undo log 则是为了处理事务处理时出现异常,需要回滚事务的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undo log 与 redo log 的不同点在于 undo log 的目的在于回滚数据,因此它保留的事务操作是和实际事务操作是相反的。

INSERT 对应的 undo log

使用 TRX_UNDO_INSERT_REC 日志结构,对应的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键的字段解释如下:

  • undo no :从 0 开始计数,每生成一条 undo log,则增加这个字段的值

  • undo Type:该 undo log 所属的日志类型,在这里为 TRX_UNDO_INSERT_REC

  • table id : 在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ABLES 中可以查看对应的 Table Id,该字段值由 MySQL 自动生成

  • 主键各列信息:以 <len, value> 组成的映射关系,其中 len 表示主键字段类型的长度,value 表示实际值

DELETE 对应的 undo log

删除操作对应的日志结构为 TRX_UNDO_DEL_MARK_REC,具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键的字段解释如下:

  • info bits:记录头信息比特位(不太重要)
  • len of index_col_info:索引列每列的字段长度总和(主键索引、二级索引)
  • 索引的各列信息:pos 表示在记录中相对于真实记录数据的开始位置,比如,trx_id 为 1,roller_pointer 为 2

删除一条记录的一般步骤如下:

  1. delete mark 阶段,这个阶段会将待删除的记录的 deleted_flag 标记置为 1,表示这条记录在逻辑上已经被删除了,但是此时这条记录并没有直接进入到 PAGE_FREE(垃圾链表)中,即上一条记录与这条记录之间的链接关系依旧存在
  2. purge 阶段,当提交 DELETE 事务时,MySQL 会通过专门的线程将记录链表中 deleted_flag 标记为 1 的记录从记录链表中移除出来,然后加入到垃圾链表中,作为垃圾链表的头节点

执行删除操作之后对应的 undo log 的内容可能类似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能够恢复数据,通过 roll_pointer 指向对应的删除的记录的插入 undo log

对于已经移除的记录对应的内存空间,这部分的内存空间是可以被重新使用的:

  • 回忆一下 Page 的结构,在 PagePage Header 中存在一个名为 PAGE_GABAGE 的属性,该属性记录着当前的页面中可复用的内存的总字节数(即已经移除到垃圾链表的所有记录再当前 Page 中所占的内存总和),每当有记录从 Page 移动到垃圾链表时,都会将对应的记录所占的总字节数加到 PAGE_GABAGE
  • 每当新插入数据时,首先判断垃圾链表的头节点的记录的空间大小是否能够容纳新插入的记录,如果可以容纳那么直接将这条新的记录放入到原来已经移除的记录的空间中,再调整记录链表;如果空间不足以容纳新插入的记录,那么直接申请一块新的空间来放入这条记录
  • 如果插入数据时当前的 Page 的可申请空间不足,那么将会首先会通过 PAGE_GABAGEFree Space 的总和来判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放入这条新的记录,如果空间足够,那么首先创建一个临时 Page,将当前 Page 的内容以及新插入的记录复制到临时 Page 中,然后再从临时 Page 复制到当前 Page,类似于 “标记—复制” 算法

UPDATE 对应的 undo log

UPDATE 操作对应的 undo log 日志类型为 TRX_UNDO_UPD_EXIST_REC, 对应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键的几个字段的介绍如下:

  • n_updated:本次 UPDATE 语句更新的记录的数量

  • 被更新的列更新前的信息:<pos, old_len, old_value> 列表,表示更新列在记录中的位置,更新前该列占用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更新前该列的真实值

针对主键的更新操作,InnoDB 对于更新主键和不更新主键这两种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 不更新主键

    如果对于本次记录的更新不会修改主键,那么就会根据更新数据的大小来决定采用 “就地更新” 的方式还是采用 “删除旧记录,再插入新记录” 的方式

    • 就地更新

      在更新记录时,对于被更新的每个列来说,如果更新之后的列与更新前的列占用的存储空间一样大,那么就可以就地更新,即直接在原有记录的基础上完成对应列的修改。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方式,最终在 roll_pointer 中引用一条旧数据的更新日志即可

    • 删除旧记录,再插入新记录

      如果更新的记录中有任意一列的大小在更新前后不一致,那么就需要首先将这条记录从 Page 中删除,然后再根据更新列之后的值创建一条新的记录再插入到 Page 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删除通过 DELETE 语句来执行删除操作不同,这里的删除操作是直接将这条记录从记录链表中移动到垃圾链表中,没有设置 deleted_flag 这个标记步骤,同时,这里的删除也是通过用户线程显式地来删除,而不是通过 purge 操作时使用的专有线程。

      如果新创建的记录占用的空间不超过旧记录所占用的空间,那么就可以直接重用原有的旧记录使用到的空间而无需显式地去请求分配内存空间;如果新记录占用的空间超过了原有记录占用的内存空间,那么就需要在 Page 中新申请一块空间供新记录使用;如果当前 Page 已经没有足够的可用空间,那么就需要执行 Page 分裂操作,再将插入新的记录

  • 更新主键

    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 将旧记录进行 delete mark 操作,即将该记录的 deleted_flag 置为 1,只有当当前事务提交时,才会有专门的线程执行 purge 操作。这是由于可能当前的记录被多个事务所并发地访问,直接 purge 将会导致别的事务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
    2. 根据更新后各个列的值创建一条新的记录,并将其插入到聚簇索引中

    针对更新主键这种类型的操作,首先在 delete mark 阶段会记录一条 TRX_UNDO_DEL_MARK_REC 的删除 undo log,然后再插入新的数据时会产生一条 TRX_UNDO_INSERT_REC 的插入 undo log,即,每次对主键的更新都会产生两条 undo log

MySQL 基础(二)日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02 mysql 基础二 (进阶)

    mysql 基础二 阶段一 表约束 1.not null 非空约束 例子: create table tb1( id int,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 注意 空字符不 ...

  2. mysql基础之日志管理(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二进制日志、中继日志、事务日志)

    日志文件记录了MySQL数据库的各种类型的活动,MySQL数据库中常见的日志文件有 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二进制日志,中继日志 ,事务日志. 修改配置或者想要使配置永久生效需将内容写入配置文 ...

  3. MySQL基础二

    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非真实存在),其本质是[根据SQL语句获取动态的数据集,并为其命名],用户使用时只需使用[名称]即可获取结果集,并可以将其当作表来使用. SELECT * FROM ( SEL ...

  4. Mysql基础(二)

    多表连接 #多表查询 /* sql99标准 等值连接 ①多表等值连接的结果为多表的交集部分 ② n个连接至少需要 n-1个连接 ③一般需要为表起别名 ④可以搭配前面介绍的所有子句的使用,比如排序,分组 ...

  5. MySQL 基础二 创建表格

    1.界面创建 2.SQL创建 教程地址:http://blog.csdn.net/brucexia/article/details/53738596 提供学习视频下载 链接:http://pan.ba ...

  6. (3.12)mysql基础深入——mysql日志文件/其他文件(socket/pid/表结构/Innodb)

    (3.12)mysql基础深入——mysql日志文件/其他文件(socket/pid/表结构/Innodb) 关键词:mysql日志文件,mysqldumpslow分析工具 目录:日志文件的分类 1. ...

  7. Linux系统——MySQL基础(二)

    # MySQL数据库完全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备份的分类1. 从物理与逻辑的角度,备份可以分为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1)物理备份:对数据库操作系统的物理文件(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的备份.物理备份又可分 ...

  8. MySQL基础(二)——DDL语句

    MySQL基础(二)--DDL语句 1.什么是DDL语句,以及DDL语句的作用 DDL语句时操作数据库对象的语句,这些操作包括create.drop.alter(创建.删除.修改)数据库对象. 2.基 ...

  9. { MySQL基础数据类型}一 介绍 二 数值类型 三 日期类型 四 字符串类型 五 枚举类型与集合类型

    MySQL基础数据类型 阅读目录 一 介绍 二 数值类型 三 日期类型 四 字符串类型 五 枚举类型与集合类型 一 介绍 存储引擎决定了表的类型,而表内存放的数据也要有不同的类型,每种数据类型都有自己 ...

  10. (3.14)mysql基础深入——mysql 日志分析工具之pt-querty-digest【待完善】

    (3.14)mysql基础深入——mysql 日志分析工具之pt-querty-digest 关键字:Mysql日志分析工具.mysqlsla 常用工具 [1]mysqldumpslow:官方提供的慢 ...

随机推荐

  1. 5.go语言函数提纲

    1 本篇前瞻 前端时间的繁忙,未曾更新go语言系列.由于函数非常重要,为此将本篇往前提一提,另外补充一些有关go新版本前面遗漏的部分. 需要恭喜你的事情是本篇学完,go语言中基础部分已经学完一半,这意 ...

  2. C++算法之旅、08 基础篇 | 质数、约数

    质数 在>1的整数中,如果只包含1和本身这两个约数,就被称为质数(素数) 866 试除法判定 866. 试除法判定质数 - AcWing题库 \(O(n)\) bool isprime(int ...

  3. MySQL系列之——SQL介绍、常用SQL分类、数据类型、表属性、字符集、DDL应用、DCL应用、DML应用(增删改)、DQL应用(select )、元数据信息、show命令

    文章目录 一 SQL介绍 二 常用SQL分类 2.1 客户端命令 三 数据类型.表属性.字符集 3.1 数据类型 3.1.1 作用 3.1.2 种类 3.2 表属性 3.2.1 列属性 3.2.2 表 ...

  4. PPT图片处理教程5大抠图方法:堪比PS!

    PPT图片处理教程5大抠图方法:堪比PS! .如何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提取图片.比如,当你准备给妹子做一份PPT的时候,妹子想要把N多图片放在里面,但又不想做的太LOW,这要怎么解(gai)咯?如果你 ...

  5. Oracle的差异增量备份和累积增量备份

    在rman增量备份中,有差异增量和累积增量的概念. 差异增量:是备份上级及同级备份以来所有变化的数据块,差异增量是默认增量备份方式累积增量:是备份上级备份以来所有变化的块 累积增量是备份上级备份以来所 ...

  6. 【解决】elasticsearch:Could not parse aggregation keyed as [%s]问题

    背景 在做elasticsearch集群从原来的2.x版本升级到更新版本如6.x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原来的应用中,同时连接2.x的集群以及6.x的集群来做在线动态灰度切流量,保证流量平滑切换,有问题可随 ...

  7. EF Core预编译模型Compiled Model

    前言 最近还在和 npgsql 与 EF Core 斗争,由于 EF Core 暂时还不支持 AOT,因此在 AOT 应用程序中使用 EF Core 时,会提示问题: 听这个意思,似乎使用 Compi ...

  8. 宏(define)与常量(const)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宏(define) 一. 宏的理解   宏是一种批量处理的称谓.一般说来,宏是一种规则或模式,或称语法替换 ,用于说明某一特定输入(通常是字符串)如何根据预定义的规则 ...

  9. BI软件是什么?应用BI工具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BI软件是指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将企业内部和外部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以帮助企业支持业务决策和优化业务流程的工具和应用程序.常见的BI软件包括Datainside.QlikVie ...

  10. 数据驱动决策,Datainside引领可视化报告新时代

    数据驱动决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趋势,而Datainside作为一家数据可视化报告平台,正引领着可视化报告的新时代.下面是关于Datainside平台的详细描述. 数据集成与连接 Datain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