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集群操作

扩容

在我们原始的集群基础上,我们决定增加一台主节点(8007)和一台从节点(8008),这样新增的节点将会在下图中以虚线框的形式显示在集群中。

1: 首先,在 /usr/local/redis-cluster 目录下创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 8007 和 8008。接下来,将 8001 文件夹下的 redis.conf 文件复制到 8007 和 8008 这两个文件夹中。

 mkdir 8007 8008
cd 8001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cluster/8007/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cluster/8008/

2: 为了修改 8007 文件夹下的 redis.conf 配置文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vim /usr/local/redis‐cluster/8007/redis.conf
# 修改如下内容:
port:8007
di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7/
cluster‐config‐file nodes‐8007.conf # 修改8008文件夹下的redis.conf配置文件
vim /usr/local/redis‐cluster/8008/redis.conf
# 修改内容如下:
port:8008
di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8/
cluster‐config‐file nodes‐8008.conf

3: 启动 8007 和 8008 两个服务并查看它们的状态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7/redis.conf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8/redis.conf

ps ‐el | grep redis

4: 查看redis集群的命令帮助

cd /usr/local/redis‐5.0.3

src/redis‐cli ‐‐cluster help

  • create:用于创建一个集群环境,需要指定主机和端口号,例如:create host1:port1 ... hostN:portN。
  • call:用于执行Redis命令,可以在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上执行,例如:call 。
  • add-node:用于将新的节点添加到集群中,需要提供新节点的IP和端口号,以及集群中任意一个已经存在的节点的IP和端口号作为参数,例如:add-node <new_node_ip:port> <existing_node_ip:port>。
  • del-node:用于移除集群中的一个节点,需要指定要移除的节点的IP和端口号作为参数,例如:del-node <node_ip:port>。
  • reshard:用于重新分片,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分配集群中的槽位。
  • check:用于检查集群的状态,可以获取当前集群的信息和状态。

5: 配置8007为集群主节点

使用add-node命令新增一个主节点8007(master)。新增节点的ip:port应该放在命令的前面,已知存在节点的ip:port应该放在命令的后面。当你在日志的最后看到[OK] New node added correctly这个提示时,代表新节点加入成功。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add‐node 192.168.0.61:8007 192.168.0.61:8001

6: 查看集群状态

192.168.0.61:8001>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 ‐h 192.168.0.61 ‐p 8001
192.168.0.61:8001> cluster nodes

请注意:当成功添加节点后,新增的节点将不包含任何数据,因为它尚未分配任何哈希槽。因此,我们需要手动为新节点分配哈希槽。

7: 我将使用redis-cli命令为8007分配hash槽,并找到集群中的任意一个主节点,然后对该主节点进行重新分片工作。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reshard 192.168.0.61:8001

输出如下:

... ...
How many slots do you want to move (from 1 to 16384)? 600
(ps:需要多少个槽移动到新的节点上,自己设置,比如600个hash槽)
What is the receiving node ID? 2728a594a0498e98e4b83a537e19f9a0a3790f38
(ps:把这600个hash槽移动到哪个节点上去,需要指定节点id)
Please enter all the source node IDs.
Type 'all' to use all the nodes as source nodes for the hash slots.
Type 'done' once you entered all the source nodes IDs.
Source node 1:all
(ps:输入all为从所有主节点(8001,8002,8003)中分别抽取相应的槽数指定到新节点中,抽取的总槽数为600个)
... ...
Do you want to proceed with the proposed reshard plan (yes/no)? yes
(ps:输入yes确认开始执行分片任务)
... ...

8: 查看下最新的集群状态

192.168.0.61:8001>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 ‐h 192.168.0.61 ‐p 8001
192.168.0.61:8001> cluster nodes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集群中,我们已经成功为8007分配了hash槽,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8007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了!因此,我们可以确认8007已经成功加入到集群中,并且作为一个主节点(Master)存在。

9: 配置8008为8007的从节点

添加从节点8008到集群中去并查看集群状态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add‐node 192.168.0.61:8008 192.168.0.61:8001

如图所示,还是一个master节点,没有被分配任何的hash槽。

10: 为了将当前的8008节点作为从节点(slave)指向之前创建的8007主节点,我们需要执行replicate命令。首先,我们需要连接到8008节点的客户端,然后使用集群命令来执行操作。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 ‐h 192.168.0.61 ‐p 8008
192.168.0.61:8008> cluster replicate 2728a594a0498e98e4b83a537e19f9a0a3790f38 #后面这串id为8007的节点id

查看下目前的集群状态,8008节点已成功添加为8007节点的从节点了

缩容

1: 删除8008从节点

请使用del-node命令来删除节点8008。指定节点的IP地址为[IP地址],端口为[端口号],节点ID为[8008]。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del‐node 192.168.0.61:8008 a1cfe35722d151cf70585cee21275565393c0956

再次使用cluster nodes命令查看集群状态。根据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已成功移除节点8008,而且该节点的redis服务也已经停止。

2: 删除8007主节点

最后,我们尝试删除之前加入的主节点8007。这个步骤相对比较麻烦一些,因为主节点里面分配了hash槽。因此,我们必须先将8007里的hash槽放入其他可用主节点中,然后再进行移除节点操作,以避免数据丢失问题。目前只能将master的数据迁移到一个节点上,暂时无法实现平均分配功能。执行命令如下: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reshard 192.168.0.61:8007

输出如下:

... ...
How many slots do you want to move (from 1 to 16384)? 600
What is the receiving node ID? dfca1388f124dec92f394a7cc85cf98cfa02f86f
(ps:这里是需要把数据移动到哪?8001的主节点id)
Please enter all the source node IDs.
Type 'all' to use all the nodes as source nodes for the hash slots.
Type 'done' once you entered all the source nodes IDs.
Source node 1:2728a594a0498e98e4b83a537e19f9a0a3790f38
(ps:这里是需要数据源,也就是我们的8007节点id)
Source node 2:done
(ps:这里直接输入done 开始生成迁移计划)
... ...
Do you want to proceed with the proposed reshard plan (yes/no)? Yes
(ps:这里输入yes开始迁移)

至此,我们已经成功将主节点8007的数据迁移到8001上。现在,让我们来查看一下集群的当前状态,如下图所示。你会注意到,8007下面已经没有任何hash槽了,这证明迁移已经成功完成!

3: 最后,我们可以直接使用del-node命令删除8007主节点。这样就可以完全移除该节点了。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xiaoyu ‐‐cluster del‐node 192.168.0.61:8007 2728a594a0498e98e4b83a537e19f9a0a3790f38

现在,让我们来查看一下集群的当前状态,你会发现一切都已经还原到最初的状态了!这代表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功告成!

总结

通过本文,我们学习了如何扩展和缩容Redis集群。扩容操作包括增加新的主节点和从节点,并将它们添加到集群中。我们首先创建了新的文件夹,并将原始节点的配置文件复制到新的文件夹中。然后,我们修改了新节点的配置文件,指定新的端口和目录。接下来,我们启动了新的节点,并使用redis-cli命令添加新的主节点和从节点到集群中。为了确保新节点成功加入集群,我们手动为它们分配了hash槽。最后,我们查看了集群状态,确保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

缩容操作涉及删除节点。我们首先使用del-node命令从集群中删除从节点,并查看集群状态以确认节点已成功删除。然后,我们尝试删除主节点,这需要先将其hash槽迁移到其他节点上,然后再删除主节点。我们使用reshard命令将主节点的hash槽迁移到其他主节点上,并查看集群状态以确认迁移成功。最后,我们使用del-node命令删除主节点,并再次查看集群状态以确认节点已成功删除。

通过学习扩展和缩容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Redis集群,提高其性能和可伸缩性。

轻松掌握组件启动之Redis集群扩展秘籍:轻松扩容与缩容,释放高性能潜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轻松构建 基于docker的 redis 集群

    下面跟着我来 一步一步构建redis 集群吧. 集群的目录结构见GitHub源码(文章末尾) 1,安装docker环境,根据自身的操作系统,google下即可. 2,我们在服务器上,搭建所需目录结构. ...

  2. php redis 集群扩展类文件

    <?php /** * redis集群驱动 */ namespace Common\Api; class RedisCluster{ protected $servers=array( '192 ...

  3. redis cluster异地数据迁移,扩容,缩容

    由于项目的服务器分布在重庆,上海,台北,休斯顿,所以需要做异地容灾需求.当前的mysql,redis cluster,elastic search都在重庆的如果重庆停电了,整个应用都不能用了. 现在考 ...

  4. Redis集群维护、运营的相关命令与工具介绍

    Redis集群的搭建.维护.运营的相关命令与工具介绍 一.概述 此教程主要介绍redis集群的搭建(Linux),集群命令的使用,redis-trib.rb工具的使用,此工具是ruby语言写的,用于集 ...

  5. Linux离线安装redis集群

    一.应用场景介绍 本文主要是介绍Redis集群在Linux环境下的安装讲解,联网环境安装较为简单,这里只说脱机的Linux环境下是如何安装的.因为大多数时候,公司的生产环境是在内网环境下,无外网,服务 ...

  6. redis(二十三):Redis 集群(proxy 型)二

    redis的确是一个非常高效的缓存服务器,但是单台redis服务器的内存管理能力有限,如果一味的加大内存的话会导致redis服务器的性能下降,所以就必须要搭建redis集群来提供服务.在redis官方 ...

  7. 打不死的redis集群

    导读 最近遇到部分系统因为redis服务挂掉,导致部分服务不可用.所以希望搭建一个redis集群镜像,把原先散落各处的redis服务器统一管理起来,并且保障高可用和故障自动迁移. 最近遇到部分系统因为 ...

  8. Redis 集群搭建详细指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最近有朋友问了一个问题,说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的回答都是大城市!大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下,无论女孩男孩找朋友都喜欢找个子高胸大的.同样的道理嘛 ...

  9. Docker化高可用redis集群

    最近遇到部分系统因为redis服务挂掉,导致部分服务不可用.所以希望搭建一个redis集群镜像,把原先散落各处的redis服务器统一管理起来,并且保障高可用和故障自动迁移. 一:redis集群分类 大 ...

  10. Redis 集群--------Redis-cluster

    1集群方案 1.官方方案redis-cluster搭建实战 2.客户端分片技术(不推荐),扩容/缩容时,必须手动调整分片程序,出现故障不能自动转移 3.可以使用主从复制方式(不推荐) 4.使用一些代理 ...

随机推荐

  1. 高并发场景下,6种解决SimpleDateFormat类的线程安全问题方法

    摘要:解决SimpleDateFormat类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线程安全问题可以有多种方式,这里,就列举几个常用的方式供参考.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高并发]更正SimpleDateFormat类 ...

  2. selenium元素定位---ElementClickInterceptedException(元素点击交互异常)解决方法

    1.异常原因 在编写ui自动化时,执行报错元素无法点击:ElementClickInterceptedException 具体报错:selenium.common.exceptions.Element ...

  3. 基于.Net Core实现的飞书文档一键导出服务(支持多系统)

    feishu-doc-export 一个支持Windows.Mac.Linux系统的飞书文档一键导出服务,仅需一行命令即可将飞书知识库的全部文档同步到本地电脑.导出速度嘎嘎快,实测700多个文档导出只 ...

  4. requests高级用法、代理池搭建

    requests高级用法 1.自动携带cookie的session对象 # session对象---->已经模拟登录上了一些网站--->单独把cookie 取出来 import reque ...

  5. 交换机:ToR、EoR

    参考链接: 交换机:ToR.EoR ToR:(Top of Rack)接入方式就是在服务器机柜的最上面安装接入交换机. EoR:(End of Row)接入交换机集中安装在一列机柜端部的机柜内,通过水 ...

  6. DevOps|服务治理与服务保障实践指南

    朱晋君@君哥聊技术 我自己为了消化里边的内容,整理了一个脑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凌晨四点被公司的监控告警叫醒了,告警的原因是生产环境跑批任务发生故障.即刻起床处理故障,但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才解决. 这次 ...

  7. 整理不错的opencv博客

    https://me.csdn.net/column/u013095718 更全的博客: https://blog.csdn.net/zhmxy555/column/info/opencv-tutor ...

  8. opencv中的函数

    读入图像:cv2.imread(),第一个参数:未文件路径,第二个参数:告诉函数要以何种方式读取图片. cv2.IMREAD_COLOR:读入一幅彩色图像.图像的透明度会被忽略. cv2.IMREAD ...

  9. 若依前后端分离版:增加新的登录接口和新的用户表,用于小程序或者APP获取token,并使用若依的验证方法

    相关原创链接直接放这: 基于若依框架springsecurity添加多种用户登录解决方案(springsecurity多用户登录:前端用户.后端用户)_若依多用户表登录_云优的博客-CSDN博客 若依 ...

  10. Abstract Factory 抽象工厂模式简介与 C# 示例【创建型1】【设计模式来了_1】

    〇.简介 1.什么是抽象工厂模式? 一句话解释:   提供一个接口,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抽象对象,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将一系列抽象类装进接口,一次接口实现,就必须实例化这一系列抽象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