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SDK?

SDK 全称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广义上的 SDK 是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建立应用程序时所使用的开发工具的集合(在 iOS 项目中,SDK 也被称为库)。

SDK 的全称是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翻译过来是软件开发工具包,这是一种被用来辅助开发某类软件而编写的特定软件包。

在 iOS 开发或 Android 开发中,不可避免会需要使用第三方工具提升产品的开发效率,比如用于消息推送的极光,用于第三方支付与登录的支付宝,微信等等。但大多数商用产品都不会直接给出源码(可能只有为爱发电的开源项目才会无私提供源码),而我们在开发 App 时就需要将这些第三方 SDK 集成在我们的项目之中。

在前端项目,各类地图应用都提供js-sdk给开发者使用。

SDK设计理念

如何设计SDK,其实更多取决于你的场景,或者SDK最终的用途。比如实现一个给网页调用的SDK与用于服务端的SDK就有明显的差异,但这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共通的原则,或者方法论:

从邓老爷子的话术来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

SDK一个中心:小而精。具体来讲就是两个原则:

  • 最小可用性原则,即用最少的代码,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最少依赖原则,即最低限度的外部依赖,如无必要勿增依赖

SDK 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款好用且设计充分的 SDK 必须要遵循以下 4 条基本原则,即:

  • 安全,稳定:考虑到 SDK 是需要嵌入到 App 里面去的,所以 SDK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安全性,不会因为乱开放接口而导致 App 数据泄露;其次重要的是 SDK 的稳定性, SDK 的 Crash 如果没有被捕获进行处理,则会导致应用彻底崩溃(这样就会导致第三方接入的 App 体验性非常差),甚至会直接导致接入方的用户流失;

    • 绝不能导致宿主应用崩溃,这是最基础也是最严格的要求

    • 较好的性能,比如SDK体积应尽量小,运行速度尽量快

    • 可测试,保障每一次变更

    • 向后兼容,不轻易出现 Breakchange

    • 混淆,理论上除了四大组件以及开放API接口外,其它的都需要进行混淆。

  • 少依赖,易扩展: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不依赖第三方 SDK,如果SDK中又依赖其他第三方 SDK, 不仅会导致 SDK 的体积变大,也会影响接入方集成 SDK 的相关成本。

    • 最小程度的第三方依赖,尽可能自行实现,确实无法避免则最小化引入

    • 插件化,最大限度支持扩展

    • Hook机制,满足个性化诉求

  • 统一的开发规范:对于 SDK 开发规范来说,统一的命名规范很重要,最好的状态是“接入方看到接口命名就能知道是哪家厂商的 SDK”,换句话说就是 SDK 的命名规范统一,形成自己公司的品牌效应,此外也方便开发者进行接入使用。此外也需要具有自己的编码规范,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大厂的规范模板,并通过借鉴整理出属于自己的规范,从而尽早统一代码风格;

  • Library 小而精:小是指要避免造成接入方的App增加很大,不然会引起接入方的不满,甚至下架。精是指功能要专注,比如极光推送,就是专注推送相关的功能;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sdk的设计思想基本原则包括:

  • 简单易用

    • 提供完善的文档指引(介绍、接入指引、示例、API文档),使得SDK能够被轻松集成。

    • 遵循目标语言的一般设计准则和约定,符合业界习惯。

    • 循序渐进地介绍新概念。

    • 接入步骤保持精简。

  • 始终一致

    • 维护统一的术语与概念,在整套服务内保持一致,包括客户端、服务端,所有目标语言库。

    • 客户学习一次业务概念,能够用于所有SDK模块中。

  • 可诊断

    • 异常时,客户应该能够理解错误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 日志记录、链路上报以及异常处理与功能本身一样重要,实现应经过深思熟虑。

    • 错误信息除说明原因外,还应引导客户如何解决。

  • 安全可靠

    • 考虑数据存储安全以及政策合规。

    • 100%向后兼容。

    • 保证优秀的性能质量、功能质量。

当然从不同的角度,还有更多的规则。

SDK 内容应包括:

  • 功能模块:交付给客户接入、安装的产物。(如:人脸APP、AAR、IoT服务套件等)

  • API:SDK门面,一切功能的入口。

  • 文档:标准统一、结构化展示形式,接入指引。

  • Demo:可直接运行体验的Demo,让客户直观体验SDK能力。

SDK架构设计

一般从0设计一款SDK,总体上可以分为5个步骤:

  1. 基础架构的设计

  2. 开放API接口设计

  3. 业务功能框架设计与开发

  4. 基础核心库设计与开发

  5. 打包与发布

基础架构设计

一个好的架构可主要从可读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即功能模块间相互独立,降低耦合度,保证结构清晰易于维护。通常我们可以把SDK架构简单分为两个层次:业务层和通用功能层。

  • 业务层可以独立成业务模块,包括开放API接口和业务功能实现

  • 通用功能层可以分为两个模块,

    • 通用功能模块

    • 基础工具模块

放API接口设计

开放API接口设计,是直接开放给开发者调用的,所以经常要转化角色。针对如何调用这个接口,如何用起来更方便快捷,并且不用去考虑任何场景和问题,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

  1. API接口命名需要规范,且通俗易懂;

  2. 接口职责单一:一个接口只做一件事情

  3. 接口输入参数尽量少,如有必要参数,需要做好参数校验;

  4. 接口尽量保证是非阻塞的,这样不影响开发者正常业务逻辑处理;

  5. 接口调用日志需要清晰明了,便于调试;

  6. 接口结果最好是直接返回,尽量少的使用回调,如有必要,可以在回调方法命名上明确回调所在线程,如在主线程回调,可以使用onResultInMainThread这种方式来命名回调方法。另外使用回调时需要考虑内存泄漏问题,由于开发者有可能是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进行回调传参,这时如果调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结束时回调还没有回来,就需要主动移除回调,防止内存泄漏,所以使用回调时还需要提供移除回调的方法。

业务功能框架设计

业务功能框架设计,不要过度设计,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设计即可,不要为了一些未来很小概率发生的需求变化提前设

基础核心库设计与开发

基础核心库设计与开发,在核心库提炼过程中需要保证功能间互相独立,降低耦合度。

打包与发布

引用形式

首先确定SDK的引用形式。SDK整体而言是一个大模块。

对于前端JS

模块有多种表现形式:ES Module、CommonJS、AMD/CMD/UMD,

引用方面则大体分 CDN和 NPM两种。即无论我们实现的是哪种形式的模块,最终都是通过CDN或者NPM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引用。

对于java

对于java,从Java 9开始,JDK又引入了模块(Module)。

Java 平台模块系统,可以说是自 Java 诞生以来最重要的新软件工程技术了。模块化可以帮助各级开发人员在构建、维护和演进软件系统时提高工作效率。软件系统规模越大,我们越需要这样的工程技术。实现 Java 平台的模块化是具有挑战性的,Java 模块系统(Module System)的最初设想可以追溯到 2005 年的 Java 7,但是最后的发布,是在 2017 年的  JDK 9。它的设计和实现,花了十多年时间,我们可以想象它的复杂性。

Java平时引用 sdk 有两种方式:

  • pom 依赖引用,直接从仓库中下载使用别人的工具包,属于在线模式;

  • 手动添加引入 sdk 的 jar 包,并在打包配置中声明将该包加入的工程,属于离线模式;

确定SDK的版本管理机制

现有较成熟的版本管理机制当属 语义化版本号 ,表现形式为 {主版本}.{次版本}.{补丁版本},简单易记好管理。

JS-SDK实现实操过程

下面我们将通过剖析 岳鹰前端监控SDK 的设计过程,来看看上述的设计原则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的。

明职责,定边界

前面章节提到, 岳鹰前端监控SDK 是前端稳定性和性能监控的SDK,主要面向前端H5领域。因此,稍加分析即可得出以下结论

  • 前端领域,稳定性方面主要的关注点

    • JS异常

    • 资源加载异常

    • API请求异常

    • 白屏异常

  • 性能方面,核心的关注点

    • 白屏时间

    • 可交互时间(TTI)

    • 首屏时间

    • FP / FMP / FCP 等

上述监控内容实际上都相对独立,因此我们可以把Ta们横向划分为如下几大部分:

明确了SDK的边界以及各部分的职责,结合前端监控的特性,我们可以开始设计SDK的整体框架了。

筑框架,夯基础

首先确定SDK的引用形式

SDK整体而言是一个大模块,前端模块有多种表现形式:ES Module、CommonJS、AMD/CMD/UMD,而在引用方面则大体分 CDN和 NPM两种。即无论我们实现的是哪种形式的模块,最终都是通过CDN或者NPM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引用。

比如 webpack,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构建出一个UMD的bundle。通过 webpack将 SDK构建为一个UMD bundle,这样可以自动适配所有形式的模块。同时我们也将同时提供 CDN和 NPM两种引用方式,给用户更多选择。

确定SDK的版本管理机制

现有较成熟的版本管理机制当属 语义化版本号 ,表现形式为 {主版本}.{次版本}.{补丁版本},简单易记好管理。

一般重大的变更才会触发主版本号的更替,而且很可能新旧版本不兼容。次版本主要对应新特性或者较大的调整,因此也有可能出现breakchange。其他小的优化或bugfix就基本都是在补丁版本号体现。

看到此处,是否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所有NPM模块都遵循语义化版本规范,因此结合第一点,我们可以将SDK初始化为一个NPM模块,结合webpack的能力就可以实现基础的版本管理及模块构建。

确定SDK的基础接口

接口是SDK和用户沟通的桥梁,每一个接口对应着一个独立的SDK功能,并且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总结接口的设计原则,如下

  • 职责单一:一个接口只做一件事情

  • 命名简单清晰,参数尽量少但可扩展:好的接口命名就是最好的注释,一看即明其用处。参数尽可能适用 Object封装

  • 做好参数校验和逻辑保护:输入校验,提前报错。

领域分析,模块划分

定边界的时候,我们已经清楚划分了SDK的几个关键的部分:全局异常、API异常、页面性能和白屏,实际上监控SDK通常也会内置对页面流量的监控,以方便用户对异常的影响面做出评估。这几个核心的关键组成部分,每一块都对应一个专业的领域,因此对应到SDK也是每一个独立的模块。

除了这些核心的偏领域的模块,SDK还需要有更基础的与领域无关的模块,包括SDK内核(构造方法、插件机制、与下游服务的交互、上报队列机制、不同环境的管理等等)和工具类库。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岳鹰前端监控SDK最后的整体模块划分:

  • SDK底层提供基础的能力,包括上面提到的内核、插件机制的实现、工具类库以及暴露给用户的基础API

  • 可以看到,我们前面提到的所有模块都以插件的形式存在,即各领域的功能都各自松散的做实现,这样使得底层能力更具通用性,同时扩展能力也更强,用户甚至也可以封装自己的插件。

  • Biz部分更多是对于不同宿主环境的多入口适配,当前支持浏览器、Weex以及NodeJS。

参考文章:

手把手第二篇:如何设计 SDK https://www.finclip.com/blog/first-app-ep02/

如何打造一款标准的JS-SDK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76193

如何快速将你的应用封装成JS-SDK?https://www.163.com/dy/article/FSRO8E4G05313LFD.html

转载本站文章《SDK设计与封装:从基础概念入门到架构设计落地笔记》,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webfront/engineer/Architecture/8927.html

SDK设计与封装:从基础概念入门到架构设计落地笔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park集群基础概念 与 spark架构原理

    一.Spark集群基础概念 将DAG划分为多个stage阶段,遵循以下原则: 1.将尽可能多的窄依赖关系的RDD划为同一个stage阶段. 2.当遇到shuffle操作,就意味着上一个stage阶段结 ...

  2. Exynos4412 IIC总线驱动开发(一)—— IIC 基础概念及驱动架构分析

    关于Exynos4412 IIC 裸机开发请看 :Exynos4412 裸机开发 —— IIC总线 ,下面回顾下 IIC 基础概念 一.IIC 基础概念 IIC(Inter-Integrated Ci ...

  3. Slickflow.NET 开源工作流引擎基础介绍(六)--模块化架构设计和实践

    前言:在集成Slickflow.NET 引擎组件过程中,引擎组件需要将用户,角色等资源数据读取进来,供引擎内部调用:而企业客户都是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模型,在引入模块化架构设计后,引擎组件的集成性更加友好 ...

  4. 架构设计:前后端分离之Web前端架构设计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谈到了前后端分离的一些看法,这个看法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的,没有具体的落地实现,今天我将延续上篇文章的主题,从纯前端的架构设计角度谈谈前后端分离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和我原来设想有 ...

  5. Flink基础概念入门

    Flink 概述 什么是 Flink Apache Apache Flink 是一个开源的流处理框架,应用于分布式.高性能.高可用的数据流应用程序.可以处理有限数据流和无限数据,即能够处理有边界和无边 ...

  6. 03-Django基础概念和MVT架构

    一.Django基础 掌握Django的 MVT 架构的使用 掌握Git管理源代码 主要内容 了解Django的 MVT 架构的使用流程 使用Django完成案例 : 书籍信息管理 MVC介绍 MVC ...

  7. DDD中Dto领域驱动设计概述,摘自《NET企业级应用架构设计》

  8. Serverless 基本概念入门

    从行业趋势看,Serverless 是云计算必经的一场革命 2019 年,Serverless 被 Gartner 称为最有潜力的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并被赋予是必然性的发展趋势.Serverless ...

  9. GPS部标平台的架构设计(四)-百度地图设计

    部标GPS软件平台之百度地图设计 地图是客户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模块,很多人在设计和画图时候,喜欢加上地图引擎这样高大上的字眼,显得自己的平台有内涵,说白了就是用第三方的SDK来开发,早期的GPS监 控 ...

  10. 简述移动端IM开发的那些坑:架构设计、通信协议和客户端

    1.前言 有过移动端开发经历的开发者都深有体会:移动端IM的开发,与传统PC端IM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无线网络的不可靠性.移动端硬件设备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导致一个完整的移动端IM架构设计和实现都充满着 ...

随机推荐

  1. springMVC---GET、POST原理

    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特别是遵循 restful 风格的公司,controller 层用得最多的就是 下面这几个注解了: @RequestMapping @PostMapping @GetMap ...

  2. Jail 【Python沙箱逃逸问题合集】

    借助NSS平台题目,以2022年HNCTF为例展开分析 背景: 由于目前很多赛事有时候会出现一些pyjail的题目,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下以便以后遇见可以轻松应对. 注:由于Python3中的unicod ...

  3. R!!C!!E!!

    打开页面只有一句话提示,提示有敏感信息泄露 这里的话使用dirresearch扫描网站结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响应码正常且有反应的多数都是.git文件 这里我们使用Git源码下载的脚本下载Git源码 ...

  4. Util应用框架基础(六) - 日志记录(四) - 写入 Exceptionless

    本文是Util应用框架日志记录的第四篇,介绍安装和写入 Exceptionless 日志系统的配置方法. Exceptionless 是一个日志管理系统,使用 Asp.Net Core 开发,比 Se ...

  5. Dom 的理解和操作

    dom 文本对象模型 12种节点类型 一.node类型  js中所有节点类型都继承自node类型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nodeType属性,表明节点类型:判断节点类型,if(somenode.nodeTy ...

  6. picgo+GitHub搭建图床

    picgo+GitHub 搭建图床 目录 picgo+GitHub 搭建图床 图床的概念 使用 GitHub 创建图床服务器 在 GitHub 上面新建仓库 生成 token 令牌 创建 img 分支 ...

  7. 暴力+DP: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给定一个数组,它的第 i 个元素是一支给定股票第 i 天的价格. 如果你最多只允许完成一笔交易(即买入和卖出一支股票一次),设计一个算法来计算你所能获取的最大利润. 注意:你不能在买入股票前卖出股票. ...

  8. go基础-泛型

    概述 在强类型变成语言中,类型是确定不可变,如函数入参是确定类型.链表元素是确定类型,这极大限制了函数功能.也有些解决方案,为每种类型都实现一版函数,会导致大量重复代码:使用类型转换,使用特殊形参(如 ...

  9. pnpm 管理依赖包是如何节省磁盘空间的?

    npm 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使用 npm 来管理 node 项目中的包,从 package.json 中读取配置将依赖下载到本地,以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当项目数量多时,这样的包管理方式会非常的占用电 ...

  10. Windows10下的hexo搭建

    用hexo搭建个人博客 查看效果:慢蜗牛博客 目录 用hexo搭建个人博客 准备环境 Github Node.js和Git 连接Github 安装hexo 安装插件 部署 Hexo 到 Git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