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 控制权从应用程序转移到框架(如IoC容器),是框架共有特性
1、为什么需要IoC容器
1.1、应用程序主动控制对象的实例化及依赖装配 
  1. A a = new AImpl();
  2. B b = new BImpl();
  3. a.setB(b);

本质:创建对象,主动实例化,直接获取依赖,主动装配

缺点:更换实现需要重新编译源代码
           很难更换实现、难于测试

耦合实例生产者和实例消费者 



  1. A a = AFactory.createA();
  2. B b = BFactory.createB();
  3. a.setB(b);
 
本质:创建对象,被动实例化,间接获取依赖,主动装配  (简单工厂) 
缺点:更换实现需要重新编译源代码
           很难更换实现、难于测试


  1. A a = Factory.create(“a”);
  2. B b = Factory.create(“b”);
  3. a.setB(b);

  <!—配置.properties-->
  1. a=AImpl
  2. b=BImpl
本质:创建对象,被动实例化,间接获取依赖, 主动装配
        (工厂+反射+properties配置文件、

Service Locator、注册表)

缺点:冗余的依赖装配逻辑


我想直接:
    //返回装配好的a
  1. A a = Factory.create(“a”);

              
1.2、可配置通用工厂:工厂主动控制,应用程序被动接受,控制权从应用程序转移到工厂
  1. //返回装配好的a
  2. A a = Factory.create(“a”);

<!—配置文件-->

  1. <bean id=“a” class=“AImpl”>
  2. <property name=“b” ref=“b”/>
  3. </bean>
  4. <bean id=“b” class=“BImpl”/>

本质:创建对象和装配对象,

          被动实例化,被动接受依赖,被动装配
        (工厂+反射+xml配置文件)
缺点:不通用

步骤:
1、读取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通过反射
创建AImpl
2、发现A需要一个类型为B的属性b
3、到工厂中找名为b的对象,发现没有,读取
配置文件通过反射创建BImpl
4、将b对象装配到a对象的b属性上
【组件的配置与使用分离开(解耦、更改实现无需修改源代码、易于更好实现) 】

1.3、 IoC(控制反转)容器:容器主动控制
  1. //返回装配好的a
  2. A a =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a”);

<!—配置文件-->

  1. <bean id=“a” class=“AImpl”>
  2. <property name=“b” ref=“b”/>
  3. </bean>
  4. <bean id=“b” class=“BImpl”/>
本质:创建对象和装配对象、管理对象生命周期
          被动实例化,被动接受依赖,被动装配
        (工厂+反射+xml配置文件)
通用 




 

IoC容器:实现了IoC思想的容器就是IoC容器


2、IoC容器特点
【1】无需主动new对象;而是描述对象应该如何被创建即可
         IoC容器帮你创建,即被动实例化;
【2】不需要主动装配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而是描述需要哪个服务(组件),
        IoC容器会帮你装配(即负责将它们关联在一起),被动接受装配;
【3】主动变被动,好莱坞法则:别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打给你;
【4】迪米特法则(最少知识原则):不知道依赖的具体实现,只知道需要提供某类服务的对象(面向抽象编程),松散耦合,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实现)说话
【5】IoC是一种让服务消费者不直接依赖于服务提供者的组件设计方式,是一种减少类与类之间依赖的设计原则。

3、理解IoC容器问题关键:控制的哪些方面被反转了?
1、谁控制谁?为什么叫反转? ------ IoC容器控制,而以前是应用程序控制,所以叫反转 
2、控制什么?               ------ 控制应用程序所需要的资源(对象、文件……)
3、为什么控制?             ------ 解耦组件之间的关系 
4、控制的哪些方面被反转了? ------ 程序的控制权发生了反转:从应用程序转移到了IoC容器。 


思考:
    1: IoC/DI等同于工厂吗?
    2: IoC/DI跟以前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领会:主从换位的思想


 

4、实现了IoC思想的容器就是轻量级容器吗?
如果仅仅因为使用了控制反转就认为这些轻量级容器与众不同,就好象在说我的轿车与众不同因为它有四个轮子? 

容器:提供组件运行环境,管理组件声明周期(不管组件如何创建的以及组件之间关系如何装配的);

IoC容器不仅仅具有容器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性---如依赖装配
             
控制反转概念太广泛,让人迷惑,后来Martin Fowler 提出依赖注入概念
Martin Fowler  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  
http://martinfowler.com/articles/injection.html


DI

2、什么是DI
DI: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用一个单独的对象(装配器)来装配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





2、理解DI问题关键
谁依赖于谁?           -------   应用程序依赖于IoC容器
为什么需要依赖?        -------   应用程序依赖于IoC容器装配类之间的关系
依赖什么东西?          -------   依赖了IoC容器的装配功能
谁注入于谁?            -------   IoC容器注入应用程序
注入什么东西?          -------   注入应用程序需要的资源(类之间的关系)

 

更能描述容器其特点的名字——“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IoC容器应该具有依赖注入功能,因此也可以叫DI容器 


3、DI优点
    【1】帮你看清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只需要观察依赖注入的机制(setter/构造器),就可以掌握整个依赖(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2】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来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
    【3】依赖注入的目标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的功能,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概率,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而不用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由谁实现。

使用DI限制:组件和装配器(IoC容器)之间不会有依赖关系,因此组件无法从装配器那里获得更多服务,只能获得配置信息中所提供的那些。 


4、实现方式
   1、构造器注入
   2、setter注入
   3、接口注入:在接口中定义需要注入的信息,并通过接口完成注入
       @Autowired
       public void prepare(MovieCatalog movieCatalog,
           CustomerPreferenceDao customerPreferenceDao) {
           this.movieCatalog = movieCatalog;
           this.customerPreferenceDao = customerPreferenceDao;
       }




使用IoC/DI容器开发需要改变的思路
1、应用程序不主动创建对象,但要描述创建它们的方式。
2、在应用程序代码中不直接进行服务的装配,但要配置文件中描述哪一个组件需要哪一项服务。容器负责将这些装配在一起。

其原理是基于OO设计原则的The Hollywood Principle:Don‘t call us, we’ll call you(别找我,我会来找你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组件都是被动的(Passive),所有的组件初始化和装配都由容器负责。组件处在一个容器当中,由容器负责管理。

IoC容器功能:实例化、初始化组件、装配组件依赖关系、负责组件生命周期管理。

本质:
      IoC:控制权的转移,由应用程序转移到框架;
      IoC/DI容器:应用程序主动实例化对象被动等待对象(被动实例化);
      DI:  由专门的装配器装配组件之间的关系;
      IoC/DI容器:应用程序主动装配对象的依赖应用程序被动接受依赖

我对IoC/DI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6. Laravel5学习笔记:IOC/DI的理解

    介绍 IOC 控制反转 Inversion of Control 依赖关系的转移 依赖抽象而非实践 DI 依赖注入 Dependency Injection 不必自己在代码中维护对象的依赖 容器自己主 ...

  2. Spring系列(二):Spring IoC/DI的理解

    这几天重新学习了一下Spring,在网上找了相关的ppt来看,当看到Spring IoC这一章节的时候,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内容,有将近50页的内容,内心窃喜~QAQ~,看完这些内容能够对IoC有更深层次 ...

  3. Spring.Net---3、IoC/DI深入理解

    ------------------------------------------------------------------------ 理解IoC/DI 1.控制反转 --> 谁控制谁 ...

  4. 对DIP IoC DI的理解与运用

    DIP,IoC,DI基本概念 依赖倒置原则(DIP,Dependency Inverse Principle):强调系统的“高层组件”不应当依赖于“底层组件”,并且不论是“高层组件”还是“底层组件”都 ...

  5. spring Ioc/DI的理解

    学习spring的童鞋都知道,spring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Ioc(控制反转)与DI(依赖注入),对于初级玩家来说,这两个概念可能有点模棱两可的感觉,今天就谈下自己的一点理解,不足请多多指教!!! ...

  6. IoC/DI

    From:http://jinnianshilongnian.iteye.com/blog/1471944 我对IoC/DI的理解 博客分类: spring杂谈 IoCDI  IoC IoC: Inv ...

  7. 深入理解IoC/DI

    ------------------------------------------------------------------------ 理解IoC/DI 1.控制反转 --> 谁控制谁 ...

  8. IoC和DI的理解

    1 概述 当我们想闭上眼睛想如何让我们的软件更加可用可维护时,我们总能想到一个词:松耦合.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讲述了模块间存在的依赖关系,但这种依赖关系违背了依赖倒置原则.在这之后,我们将讨论一种解除软 ...

  9. spring ioc DI 理解

    下面是我从网上找来的一些大牛对spring ioc和DI的理解,希望也能让你对Spring ioc和DI的设计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分享Iteye的开涛对Ioc的精彩讲解 Ioc—Inversi ...

随机推荐

  1. 【安卓中的缓存策略系列】安卓缓存策略之综合应用ImageLoader实现照片墙的效果

    在前面的[安卓缓存策略系列]安卓缓存之内存缓存LruCache和[安卓缓存策略系列]安卓缓存策略之磁盘缓存DiskLruCache这两篇博客中已经将安卓中的缓存策略的理论知识进行过详细讲解,还没看过这 ...

  2. 1052. Linked List Sorting (25)

    题目如下: A linked list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necessarily adjacent in memory ...

  3. Android性能优化之被忽视的优化点

    对于性能优化这个知识点来说,实在是太广了,博主本人也一直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学习,而对于性能优化来说它包括了非常非常非常多方面,比如:I/O的优化.网络操作的优化.内存的优化.数据结构的优化.代码层次的优 ...

  4. 修改GDAL库支持RPC像方改正模型

    最近在做基于RPC的像方改正模型,方便对数据进行测试,修改了GDAL库中的RPC纠正模型,使之可以支持RPC像方改正参数. 下面是RPC模型的公式,rn,cn为归一化之后的图像行列号坐标,PLH为归一 ...

  5. Oracle中使用游标获取指定数据表的所有字段名对应的字符串

    操作步骤:打开PLSQL Developer后,直接执行下面的语句就可以出来 --Oracle中使用游标获取指定数据表的所有字段名对应的字符串 declare mytablename VARCHAR( ...

  6. gcov 统计 inline 函数

    gcov 统计 inline 函数 (金庆的专栏) gcov可以统计 inline  函数,可是实际使用中碰到统计次数总是为0的现象. 假设类A的头文件为 A.h, 实现文件为 A.cpp. A 有几 ...

  7. Mysql中limit的用法详解

    Mysql中limit的用法详解 在我们使用查询语句的时候,经常要返回前几条或者中间某几行数据,为我们提供了limit这样一个功能. SELECT * FROM table LIMIT [offset ...

  8. VC++读取图像RGB值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windows. ...

  9. 海量数据挖掘MMDS week4: 推荐系统Recommendation System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49205589 海量数据挖掘Mining Massive Datasets(MMDs) -Jure Le ...

  10. MinerQueue.java 访问队列

    MinerQueue.java 访问队列 package com.iteye.injavawetrust.miner;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