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种支持Key-Value等多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系统。可用于缓存、事件发布或订阅、高速队列等场景。该数据库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提供字符串、哈希、列表、队列、集合结构直接存取,基于内存,可持久化。

Redis是当前比较热门的NOSQL系统之一,它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类似,但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的不足,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list、set、zset和hash。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
和Memcache一样,Redis数据都是缓存在计算机内存中,不同的是,Memcache只能将数据缓存到内存中,无法自动定期写入硬盘,这就表示,一断电或重启,内存清空,数据丢失。所以Memcache的应用场景适用于缓存无需持久化的数据。而Redis不同的是它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二、支持的语言

三、redis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1、会话缓存(最常用)
2、消息队列,比如支付
3、活动排行榜或计数
4、发布、订阅消息(消息通知)
5、商品列表、评论列表等

四、redis的安装与配置

windows系统:

第一步:下载与解压,下载redis包,解压即可,此文件夹其他文件为解压后的

第二步:修改配置文件或者直接打开使用

第三步:使用

1.先开启服务端,直接点击reids-server.exe即可

2.打开客户端,直接点击redis-cli.exe即可,之后就可以使用了

linux系统:

1、首先上官网下载Redis 压缩包,地址:http://redis.io/download 下载稳定版3.0.7即可。

2、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将压缩包拷贝到Linux服务器中,执行解压操作

3、执行make 对Redis解压后文件进行编译

编译完成之后,可以看到解压文件redis-3.0.7 中会有对应的src、conf等文件夹,这和windows下安装解压的文件一样,大部分安装包都会有对应的类文件、配置文件和一些命令文件。

4、编译成功后,进入src文件夹,执行make install进行Redis安装

5、安装完成,界面如下

安装成功后,下面对Redis 进行部署

6、首先为了方便管理,将Redis文件中的conf配置文件和常用命令移动到统一文件中

a)创建bin和redis.conf文件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kdir -p/usr/local/redis/bin
mkdir -p/usr/local/redis/ect

b)执行Linux文件移动命令: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v /lamp/redis-3.0.7/redis.conf /usr/local/redis/etc
cd /lamp/redis-3.0.7/src
mv mkreleasdhdr.sh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dump redis-cli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bin

7、执行Redis-server 命令,启动Redis 服务

注意:这里直接执行Redis-server 启动的Redis服务,是在前台直接运行的(效果如上图),也就是说,执行完该命令后,如果Lunix关闭当前会话,则Redis服务也随即关闭。正常情况下,启动Redis服务需要从后台启动,并且指定启动配置文件。

8、后台启动redis服务

a)首先编辑conf文件,将daemonize属性改为yes(表明需要在后台运行)

cd etc/
Vi redis.conf

b)再次启动redis服务,并指定启动服务配置文件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9、服务端启动成功后,执行redis-cli启动Redis 客户端,查看端口号。

vim /etc/init.d/redis

#!/bin/sh
#
# redis        Startup script for Redis Server
#
# chkconfig: - 80 12
# description: Redis is an open source, advanced key-value store.
#
# processname: redis-server
# config: /etc/redis.conf
# pidfile: /var/run/redis.pid
source /etc/init.d/functions
BIN="/usr/local/redis/bin"
CONFIG="/usr/local/redis/redis.conf"
PIDFILE="/var/run/redis.pid"
### Read configuration
[ -r "$SYSCONFIG" ] && source "$SYSCONFIG"
RETVAL=0
prog="redis-server"
desc="Redis Server"
start() {
        if [ -e $PIDFILE ];then
             echo "$desc already running...."
             exit 1
        fi
        echo -n $"Starting $desc: "
        daemon $BIN/$prog $CONFIG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touch /var/lock/subsys/$prog
        return $RETVAL
}
stop() {
        echo -n $"Stop $desc: "
        killproc $prog
        RETVAL=$?
        echo
        [ $RETVAL -eq 0 ] && rm -f /var/lock/subsys/$prog $PIDFILE
        return $RETVAL
}
restart() {
        stop
        start
}
case "$1" in
  start)
        start
        ;;
  stop)
        stop
        ;;
  restart)
        restart
        ;;
  condrestart)
        [ -e /var/lock/subsys/$prog ] && restart
        RETVAL=$?
        ;;
  status)
        status $prog
        RETVAL=$?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restart|condrestart|status}"
        RETVAL=1
esac
exit $RETVAL

chmod +x /etc/init.d/redis

service redis start
service redis stop

chkconfig --add redis

修改profile文件:

# vi /etc/profile

在最后行添加:

export PATH="$PATH:/usr/local/redis/bin"

然后马上应用这个文件:

# . /etc/profile

配置下面的内核参数,否则Redis脚本在重启或停止redis时,将会报错,并且不能自动在停止服务前同步数据到磁盘上/etc/sysctl.conf加上

#vim /etc/sysctl.conf

vm.overcommit_memory = 1

#sysctl -p

Redis

Redis-server /usr..../redis.conf 启动redis服务,并指定配置文件
Redis-cli 启动redis 客户端
Pkill redis-server 关闭redis服务
Redis-cli shutdown 关闭redis客户端
Netstat -tunpl|grep 6379 查看redis 默认端口号6379占用情况

10. Redis的配置

10.1. Redis默认不是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可以通过该配置项修改,使用yes启用守护进程

daemonize no

10.2. 当Redis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写入/var/run/redis.pid文件,可以通过pidfile指定

pidfile /var/run/redis.pid

10.3. 指定Redis监听端口,默认端口为6379,作者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选用6379作为默认端口,因为6379在手机按键上MERZ对应的号码,而MERZ取自意大利歌女Alessia Merz的名字

port 6379

10.4. 绑定的主机地址

bind 127.0.0.1

10.5.当 客户端闲置多长时间后关闭连接,如果指定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timeout 300

10.6.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loglevel verbose

10.7. 日志记录方式,默认为标准输出,如果配置Redis为守护进程方式运行,而这里又配置为日志记录方式为标准输出,则日志将会发送给/dev/null

logfile stdout

10.8. 设置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databases 16

10.9. 指定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save <seconds> <changes>

Redis默认配置文件中提供了三个条件: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分别表示900秒(15分钟)内有1个更改,300秒(5分钟)内有10个更改以及60秒内有10000个更改。

10.10. 指定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Redis采用LZF压缩,如果为了节省CPU时间,可以关闭该选项,但会导致数据库文件变的巨大

rdbcompression yes

10.11. 指定本地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10.12. 指定本地数据库存放目录

dir ./

10.13. 设置当本机为slav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10.14.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10.15. 设置Redis连接密码,如果配置了连接密码,客户端在连接Redis时需要通过AUTH <password>命令提供密码,默认关闭

requirepass foobared

10.16. 设置同一时间最大客户端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maxclients 128

10.17.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

maxmemory <bytes>

10.18.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appendonly no

10.19. 指定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为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10.20. 指定更新日志条件,共有3个可选值: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 
    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慢,安全)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折衷,默认值)

appendfsync everysec

10.21. 指定是否启用虚拟内存机制,默认值为no,简单的介绍一下,VM机制将数据分页存放,由Redis将访问量较少的页即冷数据swap到磁盘上,访问多的页面由磁盘自动换出到内存中(在后面的文章我会仔细分析Redis的VM机制)

vm-enabled no

10.22. 虚拟内存文件路径,默认值为/tmp/redis.swap,不可多个Redis实例共享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10.23. 将所有大于vm-max-memory的数据存入虚拟内存,无论vm-max-memory设置多小,所有索引数据都是内存存储的(Redis的索引数据 就是keys),也就是说,当vm-max-memory设置为0的时候,其实是所有value都存在于磁盘。默认值为0

vm-max-memory 0

10.24. Redis swap文件分成了很多的page,一个对象可以保存在多个page上面,但一个page上不能被多个对象共享,vm-page-size是要根据存储的 数据大小来设定的,作者建议如果存储很多小对象,page大小最好设置为32或者64bytes;如果存储很大大对象,则可以使用更大的page,如果不 确定,就使用默认值

vm-page-size 32

10.25. 设置swap文件中的page数量,由于页表(一种表示页面空闲或使用的bitmap)是在放在内存中的,,在磁盘上每8个pages将消耗1byte的内存。

vm-pages 134217728

10.26. 设置访问swap文件的线程数,最好不要超过机器的核数,如果设置为0,那么所有对swap文件的操作都是串行的,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时间的延迟。默认值为4

vm-max-threads 4

10.27. 设置在向客户端应答时,是否把较小的包合并为一个包发送,默认为开启

glueoutputbuf yes

10.28. 指定在超过一定的数量或者最大的元素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采用一种特殊的哈希算法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10.29. 指定是否激活重置哈希,默认为开启(后面在介绍Redis的哈希算法时具体介绍)

activerehashing yes

10.30. 指定包含其它的配置文件,可以在同一主机上多个Redis实例之间使用同一份配置文件,而同时各个实例又拥有自己的特定配置文件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五、redis数据类型
Redis一共支持五种数据类: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list(列表)、set(集合)和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

1)string(字符串)
它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需要注意是一个键值最大存储512MB。

2)hash(哈希)
redis hash是一个键值对的集合, 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适合用于存储对象

3)list(列表)
是redis简单的字符串列表,它按插入顺序排序

4)set(集合)
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也不可重复

5)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
是string类型的有序集合,也不可重复
sorted set中的每个元素都需要指定一个分数,根据分数对元素进行升序排序,如果多个元素有相同的分数,则以字典序进行升序排序,sorted set 因此非常适合实现排名

 

六、redis服务相关的命令

slect           #选择数据库(数据库编号0-15)
quit             #退出连接
info             #获得服务的信息与统计
monitor       #实时监控
config get   #获得服务配置
flushdb       #删除当前选择的数据库中的key
flushall       #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key

七、redis的发布与订阅

redis发布与订阅(pub/sub)是它的一种消息通信模式,一方发送信息,一方接收信息。
下图是三个客户端同时订阅同一个频道

下图是有新信息发送给频道1时,就会将消息发送给订阅它的三个客户端

 

 

八、redis持久化

redis持久有两种方式:Snapshotting(快照),Append-only file(AOF)

Snapshotting(快照)

1、将存储在内存的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二进制文件中,如默认dump.rdb中
2、save 900 1

#900秒内如果超过1个Key被修改,则启动快照保存
3、save 300 10

#300秒内如果超过10个Key被修改,则启动快照保存
4、save 60 10000

#60秒内如果超过10000个Key被修改,则启动快照保存

Append-only file(AOF)

1、使用AOF持久时,服务会将每个收到的写命令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中(appendonly.aof)
2、AOF持久化存储方式参数说明
    appendonly yes

#开启AOF持久化存储方式 
    appendfsync always

#收到写命令后就立即写入磁盘,效率最差,效果最好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写入磁盘一次,效率与效果居中
    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OS,效率最佳,效果没法保证

 

九、redis 性能测试

自带相关测试工具

实际测试同时执行100万的请求

 

关于redis,学会这9点就够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关于redis,学会这8点就够了(转)

    1.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种支持Key-Value等多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系统.可用于缓存.事件发布或订阅.高速队列等场景.该数据库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提供字符串.哈希.列表.队 ...

  2. 关于redis,学会这8点就够了

    1,redis是什么 redis是一种支持Key-Value等多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系统.可用于缓存,事件发布或订阅,高速队列等场景.该数据库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提供字符串,哈希,列表,队 ...

  3. Redis主从复制看这篇就够了

    一.概念和作用 概念:主机数据更新后根据配置和策略, 自动同步到备机的master/slaver机制,Master以写为主,Slave以读为主. 作用: 读写分离: 容灾恢复: 二.复制原理 slav ...

  4. redis看这一篇就够了

    redis的下载安装 准备相关依赖 yum install gcc 下载安装包 # 切换到存放安装包到目录 cd /usr/local # 下载安装包 wget http://download.red ...

  5. Nginx+Redis+Ehcache大型高并发高可用三层架构总结

    在生产环境中,对于高并发架构,我们知道缓存 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大量的高并发.可以采用三层缓存架构来实现,也就是Nginx+Redis+Ehcache 对于中间件Nginx常来做流量分发,同事ngin ...

  6. Redis服务之常用配置(一)

    上一篇博客聊了下redis的简介以及redis的yum安装和源码编译安装需要注意到问题,回顾请参考https://www.cnblogs.com/qiuhom-1874/p/13378138.html ...

  7. 你说一下Redis为什么快吧,怎么实现高可用,还有持久化怎么做的?

    前言 作为Java程序员,在面试过程中,缓存相关的问题是躲不掉的,肯定会问,例如缓存一致性问题,缓存雪崩.击穿.穿透等.说到缓存,那肯定少不了Redis,我在面试的时候也是被问了很多关于Redis相关 ...

  8. Redis与DB的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史上最全)

    文章很长,而且持续更新,建议收藏起来,慢慢读! 高并发 发烧友社群:疯狂创客圈(总入口) 奉上以下珍贵的学习资源: 疯狂创客圈 经典图书 : 极致经典 + 社群大片好评 < Java 高并发 三 ...

  9. redis入门到精通系列(二):redis操作的两个实践案例

    在前面一篇博客中我们已经学完了redis的五种数据类型操作,回顾一下,五种操作类型分别为:字符串类型(string).列表类型(list).散列类型(hash).集合类型(set).有序集合类型(so ...

随机推荐

  1. Kafka基本使用

    Kafka基本使用 官网地址  http://kafka.apache.org/   一切应以官网文档为准. 安装 download里下载要安装的版本.或者直接wget该网址.如wget http:/ ...

  2. 配置go语言编辑环境 - goland

    快捷键: 移动行 Alt + Shift + up/down 行内(选中)移动(到头尾/删除) Ctrl(Shift) + left/rignt(Home/End/Backspace) 插入新行 Sh ...

  3. vue vue-route 传参 $route.params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4. springboot 项目添加jaeger调用链监控

    1.添加maven依赖<dependency> <groupId>io.opentracing.contrib</groupId> <artifactId&g ...

  5. android开发中一个activity如何调用另一个xml中的控件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一个activity中使用另一个activity中的控件,这时候就不能直接findViewById,不然会报错指向空对象,这时就需要像下面这样做. LayoutInflater fa ...

  6. (轉)JSON.stringify 语法实例讲解

    作用:这个函数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系列化对象的. 可能有些人对系列化这个词过敏,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说把原来是对象的类型转换成字符串类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json类型的).就这么简单.打个比方说,你有一个 ...

  7. java基础之—类加载器

    要了解类加载器先要了解类的加载 一.类的加载(类的加载概述) 当程序要使用某个类时,如果该类还未被加载到内存中,则系统会通过加载,连接,初始化三步来实现对这个类进行初始化. 1.加载 就是指将clas ...

  8. PHP——explode的应用(获取字符串,拆为下拉列表)

    <?php //定义有默认值的函数 function Main3($f=5,$g=6) { echo $f*$g; } Main3(2,3); echo "<br />&q ...

  9. spring boot 整合 RabbitMq (注解)

    1.增加rabbitmq的依赖包 <!-- ampq 依赖包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 ...

  10. oracle主键修改&设置某一字段可以为null

    1.oracle主键修改 1.1)首先查看需要修改的表的主键名,默认的情况下,数据库会自动分配 select * from user_cons_columns where table_name='表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