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对于数据库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数据不丢。不管是主从复制,还是使用类似otter+canal这样的数据库同步方案,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是,在数据不丢失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系统的高可用,也就是在某个节点挂掉,或者数据库发生主从切换等情况下,我们的数据同步系统依然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数据同步。本文讨论的场景是数据库发生主从切换,本文将从源码的角度,来看看otter和canal是如何保证高可用和高可靠的。

一、EventParser

通过阅读文档和源码,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一个canal server,基础的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MetaManager、EventParser、EventSink和EventStore。其中EventParser的作用就是发送dump命令,从mysql数据库获取binlog文件。发送dump命令,可以指定时间戳或者position,从指定的时间或者位置开始dump。我们来看看过程:

首先是CanalServer启动。otter默认使用的是内置版的canal server,所以我们主要看CanalServerWithEmbedded这个类。来看下他的启动过程:

    public void start(final String destination) {
final CanalInstance canalInstance = canalInstances.get(destination);
if (!canalInstance.isStart()) {
try {
MDC.put("destination", destination);
canalInstance.start();//启动实例
logger.info("start CanalInstances[{}] successfully", destination);
} finally {
MDC.remove("destination");
}
}
}

我们看下实例启动那一行,跟到AbstractCanalInstance类中

    public void start() {
super.start();
if (!metaManager.isStart()) {
metaManager.start();//源数据管理启动
} if (!alarmHandler.isStart()) {
alarmHandler.start();//报警处理器启动
} if (!eventStore.isStart()) {
eventStore.start();//数据存储器启动
} if (!eventSink.isStart()) {
eventSink.start();//数据过滤器启动
} if (!eventParser.isStart()) {//数据解析器启动
beforeStartEventParser(eventParser);
eventParser.start();
afterStartEventParser(eventParser);
}
logger.info("start successful....");
}

我们主要看下eventParser.start()方法里面的内容。我们主要关注的是EventParser使如何在主从切换的条件下,进行dump节点的确定的。我们跟踪到AbstractEventParser类中的start()方法,重点看下

// 4. 获取最后的位置信息
EntryPosition position = findStartPosition(erosaConnection);

这块有两个实现,但是canal目前使用的是MysqlEventParser,也就是基于Mysql的Binlog文件来进行数据同步。我们看下代码:

protected EntryPosition findStartPosition(Erosa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IOException {
EntryPosition startPosition = findStartPositionInternal(connection);
if (needTransactionPosition.get()) {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last position : {}", startPosition.toString());
Long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 findTransactionBeginPosition(connection, startPosition);
if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equals(startPosition.getPosition())) {
logger.warn("find new start Transaction Position , old : {} , new : {}",
startPosition.getPosition(),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startPosition.setPosition(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
needTransactionPosition.compareAndSet(true, false);
}
return startPosition;
}

对于第一行findStartPositionInternal(connection),我们重点关注的情况是数据库连接地址发生变化,也就是进行了主从切换的情况。

boolean case2 = (standbyInfo == null || standbyInfo.getAddress() == null)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ServerId() != null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ServerId().equals(findServerId(mysqlConnection));
if (case2) {
long timestamp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Timestamp();
long newStartTimestamp = timestamp - fallbackIntervalInSeconds * 1000;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start position by last position {}:{}:{}", new Object[]{"",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Timestamp()});
EntryPosition findPosition = findByStart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newStartTimestamp);
// 重新置为一下
dumpErrorCount = 0;
return findPosition;
}

我们分析下case2这个条件,其实就是表示的就是配置了主从切换,而且发生了serverId变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获取到事件发生的时间戳,然后将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减去60s,也就是向前推一分钟之后,在新的binlog文件中根据新的时间戳来找到当时对应的事件。

这块根据时间戳来寻找事件的过程比较简单,首先根据binglog-index文件找到所有的binlog文件名,然后遍历binlog文件的头,找到binlog文件的写入时间,与新的时间戳进行对比,定位到binlog文件。定位到文件后,直接根据时间戳来进行遍历,找到新的时间戳之前发生的那个事务起始位置。

/**
* 根据给定的时间戳,在指定的binlog中找到最接近于该时间戳(必须是小于时间戳)的一个事务起始位置。
* 针对最后一个binlog会给定endPosition,避免无尽的查询
*/
private EntryPosition findAsPerTimestampInSpecificLogFile(MysqlConnection mysqlConnection,
final Long startTimestamp,
final EntryPosition endPosition,
final String searchBinlogFile) { final LogPosition logPosition = new LogPosition();
try {
mysqlConnection.reconnect();
// 开始遍历文件
mysqlConnection.seek(searchBinlogFile, 4L, new SinkFunction<LogEvent>() { private LogPosition lastPosition; public boolean sink(LogEvent event) {
EntryPosition entryPosition = null;
try {
CanalEntry.Entry entry = parseAndProfilingIfNecessary(event);
if (entry == null) {
return true;
} String logfilename =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Name();
Long logfileoffset = entry.getHeader().getLogfileOffset();
Long logposTimestamp = entry.getHeader().getExecuteTime(); if (CanalEntry.EntryType.TRANSACTIONBEGIN.equals(entry.getEntryType())
|| CanalEntry.EntryType.TRANSACTIONEND.equals(entry.getEntryType())) {
logger.debug("compare exit condition:{},{},{}, startTimestamp={}...", new Object[]{
logfilename, logfileoffset, logposTimestamp, startTimestamp});
// 事务头和尾寻找第一条记录时间戳,如果最小的一条记录都不满足条件,可直接退出
if (logposTimestamp >= startTimestamp) {
return false;
}
} if (StringUtils.equals(endPosition.getJournalName(), logfilename)
&& endPosition.getPosition() <= (logfileoffset + event.getEventLen())) {
return false;
} // 记录一下上一个事务结束的位置,即下一个事务的position
// position = current +
// data.length,代表该事务的下一条offest,避免多余的事务重复
if (CanalEntry.EntryType.TRANSACTIONEND.equals(entry.getEntryType())) {
entryPosition = new EntryPosition(logfilename,
logfileoffset + event.getEventLen(),
logposTimestamp);
logger.debug("set {} to be pending start position before finding another proper one...",
entryPosition);
logPosition.setPostion(entryPosition);
} else if (CanalEntry.EntryType.TRANSACTIONBEGIN.equals(entry.getEntryType())) {
// 当前事务开始位点
entryPosition = new EntryPosition(logfilename, logfileoffset, logposTimestamp);
logger.debug("set {} to be pending start position before finding another proper one...",
entryPosition);
logPosition.setPostion(entryPosition);
} lastPosition = buildLastPosition(entry);
} catch (Throwable e) {
processSinkError(e, lastPosition, searchBinlogFile, 4L);
} return running;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ger.error("ERROR ## findAsPerTimestampInSpecificLogFile has an error", e);
} if (logPosition.getPostion() != null) {
return logPosition.getPostion();
} else {
return null;
}
}

这块的逻辑如下:

  • 发送dump命令,起始位置为4L,也就是跳过了binlog的第一个标志事件。
  • canal收到binlog,开始进行对binlog文件进行解析。
  • 主要我们看的是事务开始和事务提交的事件,判断事务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是否小于我们要找的时间戳,如果大于等于,直接遍历下一个事件。
  • 传入了一个endPosition,防止无限扫描。
  • 虽说是从头开始扫描的,但是要想跳出遍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跳出遍历之前,最后一次设置的logPosition才是我们要招的logPosition。
  • 如果是一个事务提交的事件,我们要找的position就是这个事件的position+event.length。如果是事务开始,position就是当前事件的position。其他的事件都忽略。

至此,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想要的binlog文件名和对应的事务开始position,我们继续下面的步骤即可。

二、EventStore

这块内容的主要思想如下:

  • 维护一个类似于Disruptor的RingBuffer,同时维护三个序列,put/get/ack。
  • EventSink之后的数据,调用put接口,将数据放入环形队列中。
  • Canal client获取数据,调用get方法。
  • 异步调用ack方法,清除ack之前的数据。
  •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get和ack采用了流式API的模式,get和ack异步进行,可以先get,然后异步调用ack。
  • ack是有序的,不允许跳跃式的提交。

三、Binlog的Row模式

至此,我们基本上知道了canal是如何在发生数据库主从切换时保证高可用和高可靠的,我们可能还有疑惑:为什么要回退60s,来解析binlog,这样不会导致数据重复吗?还有一些自增的update语句(不具备幂等性),不会产生数据错误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了解Binlog的Row模式了。

Mysql Binlog的Row模式记录的,是数据库中每一行的数据变化,而不仅仅是sql语句。比如我们对数据库中的多行,使用一条sql语句进行了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Binlog模式为Statement,只会记录一条sql语句。而Row模式下,会对每一行的数据变化进行记录,以及变化前后每个字段的值。这也就是为什么Row模式的binlog文件如此之大的原因。

对于一些具备幂等性的sql语句,采用Row语句进行Binlog解析时,也是可以通过重复执行,来保证我们数据的最终一致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要回退60s来进行Binlog位点定位、解析的问题。考虑到Mysql主从的数据复制的延迟性(60s,一般来说的延迟没有这么久),我们可以在主节点挂掉的情况下,回退60s到从节点上继续进行binlog的解析。

当然,也需要考虑一些极端的情况,也就是主从复制确实超过了60s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otter登场了。基本思路是:反查数据库同步 (以数据库最新版本同步,解决交替性,比如设置一致性反查数据库延迟阀值为60秒,即当同步过程中发现数据延迟超过了60秒,就会基于PK反查一次数据库,拿到当前最新值进行同步,减少交替性的问题)。

【源码】canal和otter的高可靠性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witter storm源码走读之7 -- trident topology可靠性分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徽沪一郎. 本文详细分析TridentTopology的可靠性实现, TridentTopology通过transactional spout与transactional s ...

  2. iOS高仿app源码:纯代码打造高仿优质《内涵段子》

    iOS高仿app源码:纯代码打造高仿优质<内涵段子>收藏下来 字数1950 阅读4999 评论173 喜欢133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Charlesy ...

  3. Redis源码阅读(二)高可用设计——复制

    Redis源码阅读(二)高可用设计-复制 复制的概念:Redis的复制简单理解就是一个Redis服务器从另一台Redis服务器复制所有的Redis数据库数据,能保持两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库数据一致 ...

  4. HashMap源码深度剖析,手把手带你分析每一行代码,包会!!!

    HashMap源码深度剖析,手把手带你分析每一行代码! 在前面的两篇文章哈希表的原理和200行代码带你写自己的HashMap(如果你阅读这篇文章感觉有点困难,可以先阅读这两篇文章)当中我们仔细谈到了哈 ...

  5. Apache Spark源码走读之7 -- Standalone部署方式分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徽沪一郎. 楔子 在Spark源码走读系列之2中曾经提到Spark能以Standalone的方式来运行cluster,但没有对Application的提交与具体运行流程做详细 ...

  6. Spring源码解析 - AbstractBeanFactory 实现接口与父类分析

    我们先来看类图吧: 除了BeanFactory这一支的接口,AbstractBeanFactory主要实现了AliasRegistry和SingletonBeanRegistry接口. 这边主要提供了 ...

  7. c# 关于抓取网页源码后中文显示乱码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原因分析:首先,目前大多数网站为了提升网页浏览传输速率都会对网站内容在传输前进行压缩,最常用的是GZIP压缩解压解压算法,也是支持最广的一种. 因为网站传输时采用的是GZIP压缩传输,如果我们接受we ...

  8. Spring Boot 启动源码解析结合Spring Bean生命周期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 1.SpringBoot 源码执行流程图 2. 创建SpringApplication 应用,在构造函数中推断启动应用类型,并进行spring boot自动装配 public sta ...

  9. twitter storm源码走读之1 -- nimbus启动场景分析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徽沪一郎及出处,谢谢. 本文详细介绍了twitter storm中的nimbus节点的启动场景,分析nimbus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定义于storm.thrift中的servic ...

随机推荐

  1. windows下使用密钥登录Linux及xshell代理转发

    1.密钥登录原理 一般我们使用xshell访问远程主机(Linux主机)时,都是先请管理员给我们开一个账户,即为我们设置一个一个用户名和对应的密码,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登录到远程主机了: 在这 ...

  2. MySQL (六)--外键、联合查询、子查询

    1 外键 外键:foreign key,外面的键(键不在自己表中),如果一张表中有一个字段(非主键)指向另外一张表的主键,那么将该字段称为外键. 1.1 增加外键 外键可以在创建表的时候或创建表之后增 ...

  3. 201521123084 《Java程序设计》第5周学习总结

    第5周-继承.多态.抽象类与接口 1. 本周学习总结 1.1 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总结有关多态与接口的知识点. 2. 书面作业 1. 代码阅读:Child压缩包内源代码 1.1 com.parent包中C ...

  4. 基于GUI的四则运算

    基于GUI的四则运算 李志强 201421123028 连永刚 201421123014 林方言 201421123023 coding 地址 https://git.coding.net/lizhi ...

  5. 【Beta】阶段 第二次Daily Scrum Meeting

    每日任务 1.本次会议为第二次 Meeting会议: 2.本次会议在周二上午9:40,课间休息时间在禹州楼召开,召开本次会议为10分钟. 一.今日站立式会议照片 二.每个人的工作 (有work ite ...

  6. Java课程设计博客(团队)

    Java课程设计博客(团队) 1. 团队/项目名称 使用JAVA实现简易HTTP服务器 2. 团队成员 组长:林一心 组员:张杭镖 3. 项目git地址 https://github.com/oran ...

  7. Markdown 练习

    一个例子: 例子开始 1. 本章学习总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三个知识点 封装 继承 多态 2. 书面作业 Q1. java HelloWorld命令中,HelloWorld这个参数是什么含义? 今天学了一 ...

  8. [js高手之路]Node.js+jade+express+mongodb+mongoose+promise实现todolist

    promise主要是用来解决异步回调问题,其实还有好几种比promise更好的方案,后面再说,这节,我们先用promise来改造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js高手之路]javascript腾讯面试题学习 ...

  9. CSS1-3基礎知識

    CSS1-3基礎知識 1.css排版 css在html內排版: <style type='text/css'> 標記名{} .類型名{} #ID名{} 標記名,.類型名,#ID名{} &l ...

  10. Linux 更改ssh 端口

    部署了一个测试服务器之后,在查看linux日志的时候,发现莫名的IP一直在访问服务器,感觉像是某种恶意扫描,来攻击服务器的.因此更改ssh端口. 输入: vim /etc/ssh/sshd_conf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