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以高压缩高质量和支持多种网络的流媒体传输著称,在编码方面,我理解的他的理论依据是:参照一段时间内图像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相邻几幅图像画面中,一般有差别的像素只有10%以内的点,亮度差值变化不超过2%,而色度差值的变化只有1%以内。所以对于一段变化不大图像画面,我们可以先编码出一个完整的图像帧A,随后的B帧就不编码全部图像,只写入与A帧的差别,这样B帧的大小就只有完整帧的1/10或更小!B帧之后的C帧如果变化不大,我们可以继续以参考B的方式编码C帧,这样循环下去。这段图像我们称为一个序列(序列就是有相同特点的一段数据),当某个图像与之前的图像变化很大,无法参考前面的帧来生成,那我们就结束上一个序列,开始下一段序列,也就是对这个图像生成一个完整帧A1,随后的图像就参考A1生成,只写入与A1的差别内容。
    在H264协议里定义了三种帧,完整编码的帧叫I帧,参考之前的I帧生成的只包含差异部分编码的帧叫P帧,还有一种参考前后的帧编码的帧叫B帧。
   H264采用的核心算法是帧内压缩和帧间压缩,帧内压缩是生成I帧的算法,帧间压缩是生成B帧和P帧的算法。

序列的说明
    在H264中图像以序列为单位进行组织,一个序列是一段图像编码后的数据流,以I帧开始,到下一个I帧结束。
    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图像叫做 IDR 图像(立即刷新图像),IDR 图像都是 I 帧图像。H.264 引入 IDR 图像是为了解码的重同步,当解码器解码到 IDR 图像时,立即将参考帧队列清空,将已解码的数据全部输出或抛弃,重新查找参数集,开始一个新的序列。这样,如果前一个序列出现重大错误,在这里可以获得重新同步的机会。IDR图像之后的图像永远不会使用IDR之前的图像的数据来解码。
        一个序列就是一段内容差异不太大的图像编码后生成的一串数据流。当运动变化比较少时,一个序列可以很长,因为运动变化少就代表图像画面的内容变动很小,所以就可以编一个I帧,然后一直P帧、B帧了。当运动变化多时,可能一个序列就比较短了,比如就包含一个I帧和3、4个P帧。

三种帧的说明

1、I帧
I帧:帧内编码帧 ,I帧表示关键帧,你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
I帧特点:
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
2)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
3)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
4)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
5)I帧是P帧和B帧的参考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同组中以后各帧的质量);
6)I帧是帧组GOP的基础帧(第一帧),在一组中只有一个I帧;
7)I帧不需要考虑运动矢量;
8)I帧所占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大。

2、P帧

P帧:前向预测编码帧。P帧表示的是这一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
P帧的预测与重构: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P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P帧。
P帧特点:
1)P帧是I帧后面相隔1~2帧的编码帧;
2)P帧采用运动补偿的方法传送它与前面的I或P帧的差值及运动矢量(预测误差);
3)解码时必须将I帧中的预测值与预测误差求和后才能重构完整的P帧图像;
4)P帧属于前向预测的帧间编码。它只参考前面最靠近它的I帧或P帧;
5)P帧可以是其后面P帧的参考帧,也可以是其前后的B帧的参考帧;
6)由于P帧是参考帧,它可能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7)由于是差值传送,P帧的压缩比较高。

3、B帧

B帧: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具体比较复杂,有4种情况,但我这样说简单些),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帧压缩率高,但是解码时CPU会比较累。
B帧的预测与重构
B帧以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为参考帧,“找出”B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在两个参考帧中“找出(算出)”预测值并与差值求和,得到B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B帧。
B帧特点
1)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来进行预测的;
2)B帧传送的是它与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及运动矢量;
3)B帧是双向预测编码帧;
4)B帧压缩比最高,因为它只反映丙参考帧间运动主体的变化情况,预测比较准确;
5)B帧不是参考帧,不会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注:I、B、P各帧是根据压缩算法的需要,是人为定义的,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帧。一般来说,I帧的压缩率是7(跟JPG差不多),P帧是20,B帧可以达到50。可见使用B帧能节省大量空间,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用来保存多一些I帧,这样在相同码率下,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

压缩算法的说明
h264的压缩方法:
1.分组:把几帧图像分为一组(GOP,也就是一个序列),为防止运动变化,帧数不宜取多。
2.定义帧:将每组内各帧图像定义为三种类型,即I帧、B帧和P帧;
3.预测帧:以I帧做为基础帧,以I帧预测P帧,再由I帧和P帧预测B帧;
4.数据传输:最后将I帧数据与预测的差值信息进行存储和传输。
    帧内(Intraframe)压缩也称为空间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当压缩一帧图像时,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这实际上与静态图像压缩类似。帧内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帧内压缩是编码一个完整的图像,所以可以独立的解码、显示。帧内压缩一般达不到很高的压缩,跟编码jpeg差不多。  
    帧间(Interframe)压缩的原理是:相邻几帧的数据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说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也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余信息,根据这一特性,压缩相邻帧之间的冗余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量,减小压缩比。帧间压缩也称为时间压缩(Temporal compression),它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据进行压缩。帧间压缩一般是无损的。帧差值(Frame differencing)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压缩法,它通过比较本帧与相邻帧之间的差异,仅记录本帧与其相邻帧的差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顺便说下有损(Lossy )压缩和无损(Lossy less)压缩。无损压缩也即压缩前和解压缩后的数据完全一致。多数的无损压缩都采用RLE行程编码算法。有损压缩意味着解压缩后的数据与压缩前的数据不一致。在压缩的过程中要丢失一些人眼和人耳所不敏感的图像或音频信息,而且丢失的信息不可恢复。几乎所有高压缩的算法都采用有损压缩,这样才能达到低数据率的目标。丢失的数据率与压缩比有关,压缩比越小,丢失的数据越多,解压缩后的效果一般越差。此外,某些有损压缩算法采用多次重复压缩的方式,这样还会引起额外的数据丢失。

H264编码原理以及I帧、B和P帧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264编码原理以及I帧、B和P帧详解, H264码流结构分析

    H264码流结构分析 http://blog.csdn.net/chenchong_219/article/details/37990541 1.码流总体结构: h264的功能分为两层,视频编码层(V ...

  2. kafka原理和实践(五)spring-kafka配置详解

    系列目录 kafka原理和实践(一)原理:10分钟入门 kafka原理和实践(二)spring-kafka简单实践 kafka原理和实践(三)spring-kafka生产者源码 kafka原理和实践( ...

  3. 【转】H264编码原理以及I帧B帧P帧

    前言 H264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以高压缩高质量和支持多种网络的流媒体传输著称,在编码方面,我理解的他的理论依据是:参照一段时间内图像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相邻几幅图像画面中,一般有差别的像素只有10%以 ...

  4. FFmpeg原始帧处理-滤镜API用法详解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leisure_chn/p/10429145.html 在FFmpeg中,滤镜(filter)处理的是未压缩的原始音视频 ...

  5. socket通信原理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详解

    对TCP/IP.UDP.Socket编程这些词你不会很陌生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词充斥着我们的耳朵.那么我想问: 1.         什么是TCP/IP.UDP?2.         Sock ...

  6. 《深入理解mybatis原理6》 MyBatis的一级缓存实现详解 及使用注意事项

    <深入理解mybatis原理> MyBatis的一级缓存实现详解 及使用注意事项 0.写在前面   MyBatis是一个简单,小巧但功能非常强大的ORM开源框架,它的功能强大也体现在它的缓 ...

  7. keepalived原理(主从配置+haproxy)及配置文件详解

    下图描述了使用keepalived+Haproxy主从配置来达到能够针对前段流量进行负载均衡到多台后端web1.web2.web3.img1.img2.但是由于haproxy会存在单点故障问题,因此使 ...

  8. 学习《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原理框架应用》《大数据架构详解从数据获取到深度学习》PDF代码

    <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算法原理.框架应用>全书共13章,分为2篇,第1篇基础知识,第2篇实例精讲.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公式背后的原理,实例部分提供了一些工具,很实用. <大数据架构 ...

  9. Android开发——View动画、帧动画和属性动画详解

    0. 前言   Android动画是面试的时候经常被问到的话题.我们都知道Android动画分为三类:View动画.帧动画和属性动画. 先对这三种动画做一个概述: View动画是一种渐进式动画,通过图 ...

随机推荐

  1. 【python】isinstance可以接收多个类型,hasattr,getattr,setattr

    来源:廖雪峰 可以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某些类型中的一种,比如下面的代码就可以判断是否是str或者unicode: >>> isinstance('a', (str, unicode)) ...

  2. .NET LINQ 聚合操作

    聚合操作      聚合运算从值集合计算单个值. 从一个月的日温度值计算日平均温度就是聚合运算的一个示例. 方法 方法名 说明 C# 查询表达式语法 Visual Basic 查询表达式语法 更多信息 ...

  3. ASP.NET知识总结(4.请求管道中的19个事件)

    (1)BeginRequest: 开始处理请求 (2)AuthenticateRequest授权验证请求,获取用户授权信息 (3):PostAuthenticateRequest获取成功 (4): A ...

  4. LeetCode之412. Fizz Buzz

    -------------------------------------------- 虽然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刷起,但木有想到LeetCode上也有这么水的题目啊... AC代码: public cl ...

  5. javaScript的function

    一.函数的声明方式 1.普通的函数声明 function box(num1,num2){ return num1+num2; } 2.使用变量初始化函数 var box=function(num1,n ...

  6. 【Java EE 学习 50】【Spring学习第二天】【使用注解的DI实现】【spring中的继承】【动态代理伪hibernate实现】

    一.使用注解的DI实现 1.@Resource 使用该注解能够实现引用型属性的DI实现,该注解能够根据属性名和属性类型自动给属性赋值.一般使用@Resource(name="student& ...

  7. 【leetcode】Triangle (#120)

    Given a triangle, find the minimum path sum from top to bottom. Each step you may move to adjacent n ...

  8. sql对于between和时间

    在写时间条件 ,比如 把2014/3/1 到2014/3/31这个时间段做为条件 的话,很多人都会写成这样 select date from table where date between '201 ...

  9. 常用CSS居中

    1.flex方法: .center_fix { display:flex; align-items: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 具体flex方法教程:可以参见 ...

  10. uboot的编译

    在我拿到开发板以后,uboot都是编译好的,但是我不知道它是如何生成uboot.bin文件的.经过一番摸索.我也会编译uboot了. #cd /home #mkdir study //创建工作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