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0

是一种无状态、无连接的应用层协议。

HTTP1.0规定浏览器和服务器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处理完成后立即断开TCP连接(无连接),服务器不跟踪每个客户端也不记录过去的请求(无状态)。

这种无状态性可以借助cookie/session机制来做身份认证和状态记录。而下面两个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首先,无连接的特性导致最大的性能缺陷就是无法复用连接。每次发送请求的时候,都需要进行一次TCP的连接,而TCP的连接释放过程又是比较费事的。这种无连接的特性会使得网络的利用率非常低。

其次就是队头阻塞(head of line blocking)。由于HTTP1.0规定下一个请求必须在前一个请求响应到达之前才能发送。假设前一个请求响应一直不到达,那么下一个请求就不发送,同样的后面的请求也给阻塞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HTTP1.1出现了。

HTTP1.1

对于HTTP1.1,不仅继承了HTTP1.0简单的特点,还克服了诸多HTTP1.0性能上的问题。

首先是长连接HTTP1.1增加了一个Connection字段,通过设置Keep-Alive可以保持HTTP连接不断开,避免了每次客户端与服务器请求都要重复建立释放建立TCP连接,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如果客户端想关闭HTTP连接,可以在请求头中携带Connection: false来告知服务器关闭请求。

其次,是HTTP1.1支持请求管道化pipelining)。基于HTTP1.1的长连接,使得请求管线化成为可能。管线化使得请求能够“并行”传输。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响应的主体是一个html页面,页面中包含了很多img,这个时候keep-alive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能够进行“并行”发送多个请求。(注意这里的“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行传输,具体解释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必须按照客户端请求的先后顺序依次回送相应的结果,以保证客户端能够区分出每次请求的响应内容。

也就是说,HTTP管道化可以让我们把先进先出队列从客户端(请求队列)迁移到服务端(响应队列)。

如图所示,客户端同时发了两个请求分别来获取htmlcss,假如说服务器的css资源先准备就绪,服务器也会先发送html再发送css

换句话来说,只有等到html响应的资源完全传输完毕后,css响应的资源才能开始传输。也就是说,不允许同时存在两个并行的响应

可见,HTTP1.1还是无法解决队头阻塞(head of line blocking)的问题。同时“管道化”技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很多浏览器要么根本不支持它,要么就直接默认关闭,并且开启的条件很苛刻...而且实际上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

那我们在谷歌控制台看到的并行请求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图所示,绿色部分代表请求发起到服务器响应的一个等待时间,而蓝色部分表示资源的下载时间。按照理论来说,HTTP响应理应当是前一个响应的资源下载完了,下一个响应的资源才能开始下载。而这里却出现了响应资源下载并行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虽然HTTP1.1支持管道化,但是服务器也必须进行逐个响应的送回,这个是很大的一个缺陷。实际上,现阶段的浏览器厂商采取了另外一种做法,它允许我们打开多个TCP的会话。也就是说,上图我们看到的并行,其实是不同的TCP连接上的HTTP请求和响应。这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浏览器对同域下并行加载6~8个资源的限制。而这,才是真正的并行

此外,HTTP1.1还加入了缓存处理(强缓存和协商缓存[传送门])新的字段如cache-control,支持断点传输,以及增加了Host字段(使得一个服务器能够用来创建多个Web站点)。

 HTTP2.0

HTTP2.0的新特性大致如下:

二进制分帧

HTTP2.0通过在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增加一个二进制分帧层,突破了HTTP1.1的性能限制、改进传输性能。

可见,虽然HTTP2.0的协议和HTTP1.x协议之间的规范完全不同了,但是实际上HTTP2.0并没有改变HTTP1.x的语义。
简单来说,HTTP2.0只是把原来HTTP1.xheaderbody部分用frame重新封装了一层而已。

多路复用(共享连接)

下面是几个概念:

  • 流(stream):已建立连接上的双向字节流。
  • 消息:与逻辑消息对应的完整的一系列数据帧。
  • 帧(frame):HTTP2.0通信的最小单位,每个帧包含帧头部,至少也会标识出当前帧所属的流(stream id)。

从图中可见,所有的HTTP2.0通信都在一个TCP连接上完成,这个连接可以承载任意数量的双向数据流。

每个数据流以消息的形式发送,而消息由一或多个帧组成。这些帧可以乱序发送,然后再根据每个帧头部的流标识符(stream id)重新组装。

举个例子,每个请求是一个数据流,数据流以消息的方式发送,而消息又分为多个帧,帧头部记录着stream id用来标识所属的数据流,不同属的帧可以在连接中随机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stream id将帧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请求当中去。

另外,多路复用(连接共享)可能会导致关键请求被阻塞。HTTP2.0里每个数据流都可以设置优先级和依赖,优先级高的数据流会被服务器优先处理和返回给客户端,数据流还可以依赖其他的子数据流。

可见,HTTP2.0实现了真正的并行传输,它能够在一个TCP上进行任意数量HTTP请求。而这个强大的功能则是基于“二进制分帧”的特性。

头部压缩

HTTP1.x中,头部元数据都是以纯文本的形式发送的,通常会给每个请求增加500~800字节的负荷。

比如说cookie,默认情况下,浏览器会在每次请求的时候,把cookie附在header上面发送给服务器。(由于cookie比较大且每次都重复发送,一般不存储信息,只是用来做状态记录和身份认证)

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通讯双方各自cache一份header fields表,既避免了重复header的传输,又减小了需要传输的大小。高效的压缩算法可以很大的压缩header,减少发送包的数量从而降低延迟。

服务器推送

服务器除了对最初请求的响应外,服务器还可以额外的向客户端推送资源,而无需客户端明确的请求。

HTTP1.1的合并请求是否适用于HTTP2.0

首先,答案是“没有必要”。之所以没有必要,是因为这跟HTTP2.0的头部压缩有很大的关系。

在头部压缩技术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均会维护两份相同的静态字典和动态字典。

在静态字典中,包含了常见的头部名称以及头部名称与值的组合。静态字典在首次请求时就可以使用。那么现在头部的字段就可以被简写成静态字典中相应字段对应的index

而动态字典跟连接的上下文相关,每个HTTP/2连接维护的动态字典是不尽相同的。动态字典可以在连接中不停的进行更新。

也就是说,原本完整的HTTP报文头部的键值对或字段,由于字典的存在,现在可以转换成索引index,在相应的端再进行查找还原,也就起到了压缩的作用。

所以,同一个连接上产生的请求和响应越多,动态字典累积得越全,头部压缩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针对HTTP/2网站,最佳实践是不要合并资源。

另外,HTTP2.0多路复用使得请求可以并行传输,而HTTP1.1合并请求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防止过多的HTTP请求带来的阻塞问题。而现在HTTP2.0已经能够并行传输了,所以合并请求也就没有必要了。

总结

HTTP1.0

  • 无状态、无连接

HTTP1.1

  • 持久连接
  • 请求管道化
  • 增加缓存处理(新的字段如cache-control
  • 增加Host字段、支持断点传输等

HTTP2.0

  • 二进制分帧
  • 多路复用(或连接共享)
  • 头部压缩
  • 服务器推送

转发自博客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3028798

HTTP1.0,HTTP1.1,HTTP2.0的主要特征对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ttp2.0与http1.X的区别

    此文只是方便重看,原文在:http://www.mamicode.com/info-detail-1199706.html 1.1 HTTP应用场景 http诞生之初主要是应用于web端内容获取,那时 ...

  2. 杂谈:HTTP1.1 与 HTTP2.0 知多少?

    HTTP是应用层协议,是基于TCP底层协议而来. TCP的机制限定,每建立一个连接需要3次握手,断开连接则需要4次挥手. HTTP协议采用"请求-应答"模式,HTTP1.0下,HT ...

  3. HTTP,HTTP2.0,SPDY,HTTPS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作为一个经常和web打交道的程序员,了解这些协议是必须的,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协议的区别和基本概念,文中可能不局限于前端知识,还包括一些运维,协议方面的知识,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收获,如有不对之处 ...

  4. HTTP2.0那些事

    1. HTTP2.0的前世 http2.0的前世是http1.0和http1.1这两兄弟.虽然之前仅仅只有两个版本,但这两个版本所包含的协议规范之庞大,足以让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为之头疼.http1 ...

  5. https 加密、http2.0、keep-alive

    原文地址:https://ainyi.com/44 HTTP: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是一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和应答的标准(TCP),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 ...

  6. 《HTTP - http2.0》

    推荐一首歌 - <卡路里>火箭101 杨超越真的只唱了一句! PS: 这章主要讲述了在 HTTP 发展之后的,一些扩展协议和补充,也会在这个章节对这几种协议和补充做一个比较. 1:HTTP ...

  7. HTTP、HTTP2.0、HTTPS、SPDY

    本文原链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82516 HTTP,HTTP2.0,SPDY,HTTPS你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1.web始祖HT ...

  8. 【HTTP】402- 深入理解http2.0协议,看这篇就够了!

    本文字数:3825字 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导读 http2.0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下一代http传输协议.安全是因为http2.0建立在https协议的基础上,高效是因为它是通过二进制分帧来进行数据传 ...

  9. HTTP/1.0和HTTP/1.1 http2.0的区别,HTTP怎么处理长连接(阿里)

    HTTP1.0 HTTP 1.1主要区别 长连接 HTTP 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而HTTP1.1默认支持长连接. HTTP是基于TCP/IP协议的,创 ...

随机推荐

  1. Effective C++(9) 构造函数调用virtual函数会发生什么

    问题聚焦: 不要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调用virtual函数,因为这样的调用不会带来你预想的结果. 让我先来看一下在构造函数里调用一个virtual函数会发生什么结果 Demo class Trans ...

  2. C/S结构软件测试要点汇总

    C/S结构测试要点   1.安装/卸载: 1.安装包:完整性,安装包大小是否达到要求,显示基本信息是否正确,步骤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 2.首次安装: 1)是否与其他已安装的软件冲突. 2)各种杀毒 ...

  3. ZT 获得/修改共享互斥量属性:pthread_mutexattr_t

    bbs.chinaunix.net/thread-965755-1-1.html 5.   获得/修改共享互斥量属性:    #include<pthread.h>    intpthre ...

  4. codeforces 388D Fox and Perfect Sets(线性基+数位dp)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fi first #define se second #define mp mak ...

  5. codeforces 722E Research Rover

    codeforces 722E Research Rover 题意 \(1e5*1e5\)的棋盘中有\(2000\)个坏点,初始给定一个值\(s(1<=s<=1e6)\).从棋盘左上角走到 ...

  6. 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指令——ssh与scp

    远程登录指令 ssh ssh 是一个用于登录远程主机并在远程主机上执行命令的程序.ssh 设计的本意在于在一个不确定的网络环境下为两个互不信任的主机提供加密通信功能.在 Linux 桌面版本上,一般内 ...

  7. JavaScript浏览器对象模型(BOM)之location对象

    一.概述: location 是 BOM 对象之一,它提供了与当前窗口中加载的文档有关的信息,还提供了一些导航功能. 事实上,location 对象是 window 对象的属性,也是 document ...

  8. BZOJ 2440 完全平方数 莫比乌斯反演模板题

    题目链接: 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440 题目大意: 求第k个无平方因子的数 思路: 二分答案x,求1-x中有多少个平方因 ...

  9. 历史在重演:从KHTML到WebKit,再到Blink

    http://36kr.com/p/202396.html 上周四,Google宣布从WebKit 分支出自己的浏览器渲染引擎 Blink.很多人觉得这像是晴天霹雳,或者甚至是迟到的愚人节笑话,但是其 ...

  10. 【转】Faster RCNN 原理

    看过好几篇讲Faster RCNN的文章,有一些基础以后,看这个文章是最好的. https://www.cnblogs.com/wangyong/p/851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