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有几层:

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划分为以下七层:

图1.OSI模型

物理层: 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 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数据链路层: 决定访问网络介质的方式。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网络寻址、错误侦测和改错。当表头和表尾被加至数据包时,会形成帧。数据链表头(DLH)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错误侦测及改错的方法。数据链表尾(DLT)是一串指示数据包末端的字符串。例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i-Fi)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等。

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子层。

 

网络层: 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网络层(Network Layer)决定数据的路径选择和转寄,将网络表头(NH)加至数据包,以形成分组。网络表头包含了网络数据。例如:互联网协议(IP)等。

传输层: 提供终端到终端的可靠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把传输表头(TH)加至数据以形成数据包。传输表头包含了所使用的协议等发送信息。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等。

会话层: 允许用户使用简单易记的名称建立连接
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在数据传输中设置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表示层: 协商数据交换格式
相当公司中简报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表达层(Presentation Layer)把数据转换为能与接收者的系统格式兼容并适合传输的格式。

应用层: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老板。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为应用软件而设的接口,以设置与另一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Ip地址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用于路由的选择,主机是用于在网络或者子网中寻找一个单独的主机。

MAC地址又叫硬件地址,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上层为逻辑链路控制,下层为介质访问控制(也叫MAC层),介质指电缆、金属、激光等传输的媒介,MAC地址由网络供应商生产时写在内部中,属于不可修改的地址。(无论把这个设备接入任何的网络中,MAC地址都不会改变)        

    IP地址与MAC地址在互连网中的作用

  既然每个以太网设备在出厂时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了,那为什么还需要为每台主机再分配一个IP地址呢?或者说为什么每台主机都分配唯一的IP地址了,为什么还要在网络设备(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生产时内嵌一个唯一的MAC地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IP地址的分配是根据网络的拓朴结构,而不是根据谁制造了网络设置。若将高效的路由选择方案建立在设备制造商的基础上而不是网络所处的拓朴位置基础上,这种方案是不可行的。(2)当存在一个附加层的地址寻址时,设备更易于移动和维修。例如,如果一个以太网卡坏了,可以被更换,而无须取得一个新的IP地址。如果一个IP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可以给它一个新的IP地址,而无须换一个新的网卡。(3)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最终都表现为将数据包从某种形式的链路上的初始节点出发,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最终传送到目的节点。数据包在这些节点之间的移动都是由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上来完成的。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例子看看IP地址和MAC地址是怎样结合来传送数据包的。

  假设网络上要将一个数据包(名为PAC)由北京的一台主机(名称为A,IP地址为IP_A,MAC地址为MAC_A)发送到华盛顿的一台主机(名称为B,IP地址为IP_B,MAC地址为MAC_B)。这两台主机之间不可能是直接连接起来的,因而数据包在传递时必然要经过许多中间节点(如路由器,服务器等等),我们假定在传输过程中要经过C1、C2、C3(其MAC地址分别为M1,M2,M3)三个节点。A在将PAC发出之前,先发送一个ARP请求,找到其要到达IP_B所必须经历的第一个中间节点C1的MAC地址M1,然后在其数据包中封装(Encapsulation)这些地址:IP_A、IP_B,MAC_A和M1。当PAC传到C1后,再由ARP根据其目的IP地址IP_B,找到其要经历的第二个中间节点C2的MAC地址M2,然后再将带有M2的数据包传送到C2。如此类推,直到最后找到带有IP地址为IP_B的B主机的地址MAC_B,最终传送给主机B。在传输过程中,IP_A、IP_B和MAC_A不变,而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ARP在不断改变(M1,M2,M3),直至目的地址MAC_B。

  综合上面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IP地址和MAC地址相同点是它们都唯一,不同的特点主要有:

  1.对于网络上的某一设备,如一台计算机或一台路由器,其IP地址可变(但必须唯一),而MAC地址不可变。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给一台主机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们可以给局域网上的某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为192.168.0.112 ,也可以将它改成192.168.0.200。而任一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其MAC地址永远唯一且不能由用户改变。

  2. 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3. 分配依据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朴,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4. 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通过MAC地址),而网络层协议使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上(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HCDA day1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OIp2016 Day1&Day2 解题报告

    Day1 T1 toy 本题考查你会不会编程. //toy //by Cydiater //2016.11.19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 ...

  2. day1

    day1.py ][][: ][: ): : ]['lock'] = 0 json.dump(userlist_message, open(userlist, 'w')) break #输错次数到3次 ...

  3. day1作业--登录入口

    作业概述: 编写一个登录入口,实现如下功能: (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认证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3)输错三次后锁定 流程图: readme: 1.程序配置文件: 黑名单文件blacklist.t ...

  4. luogu1003铺地毯[noip2011 提高组 Day1 T1]

    题目描述 为了准备一个独特的颁奖典礼,组织者在会场的一片矩形区域(可看做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铺上一些矩形地毯.一共有 n 张地毯,编号从 1 到n .现在将这些地毯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平行于 ...

  5. Python学习路程day1

    变量起名: 变量名如果太长,推荐使用下划线来分开,让人看得清晰明白.例:nums_of_alex_girl=19 .或者是驼峰写法,即首字母大写.例:NumOfAlexGf=18 注意:不合法的变量起 ...

  6. 团队项目——站立会议 DAY1

    团队项目--站立会议 DAY1        团队成员介绍(5人):张靖颜.何玥.钟灵毓秀.赵莹.王梓萱        今日(2016/5/6)为站立会议的第一天,一起对团队项目进行讨论,并对每个人的 ...

  7. Day1 login

    使用流程: 1.程序启动后,显示欢迎信息,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 2.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不存在则提示重新输入,或者关闭程序:客户存在则提示客户输入密码: 3.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提示用户重新输 ...

  8. contesthunter CH Round #64 - MFOI杯水题欢乐赛day1 solve

    http://www.contesthunter.org/contest/CH Round %2364 - MFOI杯水题欢乐赛 day1/Solve Solve CH Round #64 - MFO ...

  9. noip2011提高组day1+day2解题报告

    Day1 T1铺地毯https://www.luogu.org/problem/show?pid=1003 [题目分析] 全部读入以后从最后一个往前找,找到一个矩形的范围覆盖了这个点,那这个矩形就是最 ...

随机推荐

  1. bootstrap 的模态框的宽与高设置

    1,改变bootstrap 的宽与高, 将style=“height:900px”放在<div class = "modal-dialog">或者更外层上,整个模态框的 ...

  2. ShareSDK分享和SMS的使用

    使用的是第三方的Mob来实现分享和发送短信的Demo 如图是项目的结构,结合了分享,发送短信,读取短信内容的功能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1825492258/MobShare ...

  3. 【Oracle】锁表处理 SQL 错误: ORA-00054: 资源正忙, 但指定以 NOWAIT 方式获取资源, 或者超时失效

    问题描述有时候ORACLE数据的某些表由于频繁操作,而且比较大,会导致锁表(死锁). 问题分析(1)锁的分析ORACLE里锁有以下几种模式:0:none1:null 空2:Row-S 行共享(RS): ...

  4. 五大常用算法之四:回溯法[zz]

    http://www.cnblogs.com/steven_oyj/archive/2010/05/22/1741376.html 1.概念 回溯算法实际上一个类似枚举的搜索尝试过程,主要是在搜索尝试 ...

  5. Python学习---抽屉框架分析[点赞功能/文件上传分析]0317

    点赞功能分析 前台传递过来新闻id[new_id]和session[session内有用户ID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到后台 后台News数据库内用户和新闻是多对多的关系,查看第三张表中的内容,判读用户Id ...

  6. 沉淀再出发:ElasticSearch的中文分词器ik

    沉淀再出发:ElasticSearch的中文分词器ik 一.前言   为什么要在elasticsearch中要使用ik这样的中文分词呢,那是因为es提供的分词是英文分词,对于中文的分词就做的非常不好了 ...

  7. app.config/web.config配置文件增删改

    一.概述 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对于asp.net是 web.config,对于WINFORM程序是 App.Config(ExeName.exe.config). 配置文件,对于程序本身来说,就是基础和 ...

  8. easy_encode_decode

    s = input("输入:") result = '' for i in range(len(s)): result += chr(ord(s[i])^2000) print(r ...

  9. Discuz3.3注册程序修改添加记录推荐人账号

    Discuz3.3注册入口地址为:member.php?mod=register 一.member.php: 打开之后,代码非常简单. 其中有一句: $mod = !in_array($discuz- ...

  10. angularJs的作用域和依赖注入

    一.angularJs的作用域 &scope这是局部作用域,先在局部作用域中找,如果没有就在全局作用域中找  &rootScope这是全局作用域 <!DOCTYPE HTML&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