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MCU)架构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又可简称MCU或μC,也有人称为单芯片微控制器(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将ROM.RAM.CPU.I/O集合在同一个芯片中,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微控制器在经过这几年不断地研究.发展,历经4位.8位,到现在的16位及32位,甚至64位.产品的成熟度,以及投入厂商之多.应用范围之广,真可谓之空前.目前在国外大厂因开发较早.产品线广,所以技术领先,而本土厂商则以多功能为产品导向取胜.但不可讳言的,本土厂商的价格战是…
新唐科技的NUC1xx包含NUC101.NUC100.NUC120.NUC130和NUC140,是以ARM Cortex-M0为核心的32位微控制器(MCU),经由不同时钟的设定,最高可以达到 50MHz的运作频率.然而在一般简单控制或系统负载较低时,CPU并不需要执行在最高的运行时钟下即可应付所需要的计算量.这时候,便可以利用系统时钟的控制来降低时钟,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另一种情况是CPU因为等待下一个工作或只需要久久工作一次时,就可以先将CPU进入Idle或Power Down模式,等到一定…
个牛人在ARM实现嵌入式系统的过程 第一章  概览 1.1课程概览 认识ARM嵌入式系统(什么是ARM?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备战智能车 在科技活动中玩起来 积累计算机.电路基础知识 1.2如何学好嵌入式系统 兴趣 热爱 玩起来 第二章  绪论 2.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 改变世界:机械之美——机械时期的计算设备 Turing machine ABC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进制转换ASCIItab 数字(digital  discrete如:指针走过变盘)与模拟(analog  contin…
2.1 硅芯片安全措施的演变 工业控制器的硬件安全措施与嵌入式系统同时开始发展.三十年前的系统是由分离的部件如CPU,ROM,RAM,I/O缓冲器,串口和其他通信与控制接口组成的.如图2-1所示: 图2-1     通用的嵌入式控制器.PCB上的每个部件很容易辨别且极易被复制. 在早期,除法律和经济外,几乎没有保护措施来防止别人复制这些设备.例如:ROM是用低成本的掩膜技术制造的,可用EPROM轻易复制,但后者通常要贵3-10倍或更多,或通过定制掩膜ROM,那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投资.另一种…
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 1.微服务架构 1.1 特征 自动化部署,端点智能化,语言和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 1.2架构 一种将一个单一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的方法,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用HTTP资源API).可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独立部署,共用一个最小型的集中式的管理.服务可用不同的语言开发,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 去中心化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数据库 1.3微服务设计模式 聚合式(推荐) 代理(推荐) 链式 分支 异步消息 1.4微服务实现 1.…
远程服务调用RPC框架介绍,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dubbo.SpringClound对比 远程服务调用RPC框架介绍,RPC简单的来说就是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调用远程服务. 分布式RPC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protocol:传输协议 proxy:client代理,服务引用方调用方法通过代理发送远程消息 codec:协议编解码压缩等 transport:协议传输 registry:注册中心,服务注册服务发现 cluster:负载均衡,服务容错策略 其他:服务降级,服务隔离,服务治理 -…
内容提要 本文涉及以下内容: 微服务架构介绍 spring cloud介绍 jhipster架构介绍 微服务架构介绍 微服务概念 微服务和SOA很相似,都是按照业务功能把系统拆分成一个一个的服务.比如电子商务系统拆分成订单服务,商品服务等,每个微服务都是自治的,可以单独部署. 微服务和SOA的区别是:微服务粒度更细,通信协议倾向于使用restfull api 而不使用webservice. 微服务有很多优点,包括松散耦合.自治服务.分散化治理以及易于持续交付等等. 微服务大的缺点是服务的可用性.…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一款Cortex-M微控制器. 1.天生荣耀:ARM Cortex-M处理器由来 ARM公司自2004年推出ARMv7内核架构时,摒弃了以往"ARM+数字"这种处理器命名方法(ARM11之前的处理器统称经典处理器系列),重新启用Cortex来命名,并将Cortex系列细分为三大类: Cortex-A系列:面向性能密集型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内核 Cortex-R系列:面向实时应用的高性能内核 Cortex-M系列:面向各类嵌入…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飞思卡尔i.MX RT系列MCU的基本特性. ARM Cortex-M微控制器芯片厂商向来竞争激烈,具体可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第一款Cortex-M微控制器>,其中意法半导体凭借高性价比的STM32系列牢牢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但随着物联网IoT.边缘计算等市场对MCU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各芯片厂商也在不断推出性能越来越强的MCU,其中飞思卡尔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于2017年开始推出的i.MX RT系列更是进一步拉高了MCU的上限,…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飞思卡尔i.MX RT系列MCU的性能. 在前面的文章 i.MXRT微控制器概览 里,痞子衡给大家简介过恩智浦半导体在2017年推出的新一代跨界微控制器i.MX RT系列,该系列第一款芯片i.MXRT105x性能完爆同时期市面上所有的微控制器,官方公布的CoreMark跑分高达3020,有人可能不明白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看意法半导体最流行的芯片STM32F103RB,它的CoreMark是108(此处应该有类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