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共享FalseShare】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并发编程过程中,我们大部分的焦点都放在如何控制共享变量的访问控制上(代码层面),但是很少人会关注系统硬件及 JVM 底层相关的影响因素.前段时间学习了一个牛X的高性能异步处理框架 Disruptor,它被誉为“最快的消息框架”,其 LMAX 架构能够在一个线程里每秒处理 6百万 订单!在讲到 Disruptor 为什么这么快时,接触到了一个概念——伪共享( false sharing ),其中提到:缓存行上的写竞争是运行在 SMP 系统中并行线程实现可伸缩性最重要的限制因素.由于从代码中很难看…
  伪共享 false sharing,顾名思义,“伪共享”就是“其实不是共享”.那什么是“共享”?多CPU同时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就是“共享”,就会产生冲突,需要控制协议来协调访问.会引起“共享”的最小内存区域大小就是一个cache line.因此,当两个以上CPU都要访问同一个cache line大小的内存区域时,就会引起冲突,这种情况就叫“共享”.但是,这种情况里面又包含了“其实不是共享”的“伪共享”情况.比如,两个处理器各要访问一个word,这两个word却存在于同一个cache line…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伪共享和缓存行填充,从Java 6, Java 7 到Java 8>中, 我们演示了在Java 8中,可以采用@Contended在类级别上的注释,来进行缓存行填充.这样,多线程情况下的伪共享冲突问题.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该文. 其实,@Contended注释还可以应用于字段级别(Field-Level),当应用于字段级别时,被注释的字段将和其他字段隔离开来,会被加载在独立的缓存行上.在字段级别上,@Contended还支持一个"contention group&…
关于伪共享的文章已经很多了,对于多线程编程来说,特别是多线程处理列表和数组的时候,要非常注意伪共享的问题.否则不仅无法发挥多线程的优势,还可能比单线程性能还差.随着JAVA版本的更新,再各个版本上减少伪共享的做法都有区别,一不小心代码可能就失效了,要注意进行测试.这篇文章总结一下. 什么是伪共享 关于伪共享讲解最清楚的是这篇文章<剖析Disruptor:为什么会这么快?(三)伪共享>,我这里就直接摘抄其对伪共享的解释: 缓存系统中是以缓存行(cache line)为单位存储的.缓存行是2的整数…
MESI协议及RFO请求典型的CPU微架构有3级缓存, 每个核都有自己私有的L1, L2缓存. 那么多线程编程时, 另外一个核的线程想要访问当前核内L1, L2 缓存行的数据, 该怎么办呢?有人说可以通过第2个核直接访问第1个核的缓存行. 这是可行的, 但这种方法不够快. 跨核访问需要通过Memory Controller(见上一篇的示意图), 典型的情况是第2个核经常访问第1个核的这条数据, 那么每次都有跨核的消耗. 更糟的情况是, 有可能第2个核与第1个核不在一个插槽内.况且Memory C…
伪共享(False Sharing) 原文地址:http://ifeve.com/false-sharing/ 作者:Martin Thompson  译者:丁一 缓存系统中是以缓存行(cache line)为单位存储的.缓存行是2的整数幂个连续字节,一般为32-256个字节.最常见的缓存行大小是64个字节.当多线程修改互相独立的变量时,如果这些变量共享同一个缓存行,就会无意中影响彼此的性能,这就是伪共享.缓存行上的写竞争是运行在SMP系统中并行线程实现可伸缩性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有人将伪共享描述…
在并发编程过程中,我们大部分的焦点都放在如何控制共享变量的访问控制上(代码层面),但是很少人会关注系统硬件及 JVM 底层相关的影响因素.前段时间学习了一个牛X的高性能异步处理框架 Disruptor,它被誉为“最快的消息框架”,其 LMAX 架构能够在一个线程里每秒处理 6百万 订单!在讲到 Disruptor 为什么这么快时,接触到了一个概念——伪共享( false sharing ),其中提到:缓存行上的写竞争是运行在 SMP 系统中并行线程实现可伸缩性最重要的限制因素.由于从代码中很难看…
在并发编程过程中,我们大部分的焦点都放在如何控制共享变量的访问控制上(代码层面),但是很少人会关注系统硬件及 JVM 底层相关的影响因素: CPU缓存 网页浏览器为了加快速度,会在本机存缓存以前浏览过的数据: 传统数据库或NoSQL数据库为了加速查询,常在内存设置一个缓存,减少对磁盘(慢)的IO. 随着CPU的频率不断提升,而内存的访问速度却没有质的突破,为了弥补访问内存的速度慢,充分发挥CPU的计算资源,提高CPU整体吞吐量,在CPU与内存之间引入了一级Cache. 随着热点数据体积越来越大,…
1.概述 本文和后续文章将着眼CPU的工作原理阐述伪共享的解决方法和volatile关键字的应用. 2.复习CPU工作原理2.1.CPU工作原理要清楚理解本文后续内容,就需要首先重新概述一下JVM的内存工作原理.当然JVM的内存模型是一个可以专门作为另一个专题的较复杂知识点,所以这里我们只描述对下文介绍的伪共享.volatile关键字相关联的一些要点.这里我们不讨论JVM的内存模型,因为本专题之前的内容有过相关讨论(本专题后续还会讨论),也因为JVM内存模型的操作最终会转换成如下图所示的在内存.…
1. 什么是伪共享 CPU 缓存系统中是以缓存行(cache line)为单位存储的.目前主流的 CPU Cache 的 Cache Line 大小都是 64 Bytes.在多线程情况下,如果需要修改"共享同一个缓存行的变量",就会无意中影响彼此的性能,这就是伪共享(False Sharing). 2. 缓存行 由于共享变量在 CPU 缓存中的存储是以缓存行为单位,一个缓存行可以存储多个变量(存满当前缓存行的字节数):而CPU对缓存的修改又是以缓存行为最小单位的,那么就会出现上诉的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