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http://xilinx.eetrend.com/d6-xilinx/blog/2010-05/682.html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FPGA芯片的容量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高,用FPGA构建片上系统成为现实,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与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设计技术将逐渐成为系统设计的主流技术,正获得越来越广泛地研究.Microblaze是Xilinx公司一款针对FPGA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的软处理器核,有不错的…
uC/OS II(Micro Control Operation System Two)是一个可以基于ROM运行的.可裁减的.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具有高度可移植性,特别适合于微处理器和控制器,是和很多商业操作系统性能相当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ucos由于它的开源性得到了几位广泛的应用.我这次阅读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它加深自己对操作系统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ucos的代码结构 由于ucos可以在不同平台上移植,其代码分为于处理器无关的的代码和与应用程序相关的代码.具体如下图: : 二.uc…
1. 知识准备 要想对ucos-ii的移植有较深的理解,需要两方面知识: (1)目标芯片,这里是lpc17xx系列芯片,它们都是基于ARMv7 Cortex-M3内核,所以这一类芯片的ucos-ii移植几乎都是一样的,要想了解Cortex-M3内核,推荐<ARM Cortex-M3权威指南>(宋岩译): (2)ucos-ii内核原理,推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第2版)>(邵贝贝译). 2. 下载文件 ucos-ii移植过程主要涉及三个文件:os_cpu.h, os_…
SOPC开发流程之NIOS II 处理器运行 UC/OS II 这里以在芯航线FPGA学习套件的核心板上搭建 NIOS II 软核并运行 UCOS II操作系统为例介绍SOPC的开发流程. 第一步:建立 Quartus II 工程 建立 Quartus II 工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器件选择为 EP4CE10F17C8N: 2. 工程路径中不得出现非法字符(空格和中文字符): 3. 开发工具选择 Quartus II 11.0及以上,这里我选择的版本为 Quartus II 15.1. 4…
下载代码 stm32 标准外设库是 stm32 全系列芯片的外设驱动,有了它能够大大加速我们 开发 stm32. 首先从 st 公司的站点下载最新的 stm32 标准外设库,写本文时最新的版本号是 V3.5.0. 解压该 zip 文件.得到例如以下目录和文件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  _htmresc  Libraries  Project  Utilities  Release_Notes.html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um…
Qt4.8.5在ARM9开发板上的移植 以前移植过qtopia-embedded-2.2.0,俗称Qt/E,在早期的Qt框架中是使用X11桌面服务器系统,无法应用于嵌入式平台,为此产生了qtopia,qtopia2.2.0就是一款针对嵌入式小资源平台的GUI系统,他是直接操作嵌入式系统显示设备的FramerBuffer,精简高效.但这是一款过时的产品,奇趣公司在Qt的4.5.0的时候,将Qt/E纳入了Qtopia,推出Qtopia4,可以使用在任何平台上,只需在编译时做相应的配置,这次我们就将移…
OpenCV在ARM上的移植 与X86 Linux类似,请参考:Linux 下编译安装OpenCV 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操作. 网络上很多移植编译的方法比较老,多数针对OpenCV 1.0,而且方法很麻烦,不仔细操作很容易出错,我的方法是尽可能的利用现成的工具,尽量图形化界面配置操作,方便编译配置. 软硬件环境 宿主机:Ubuntu 12.04 32bit 开发板:OK6410 OpenCV: 2.4.3 其他: arm-linux-g++ 4.3.2 / arm-linux-gcc 4.3…
UCOSII在STM32F1上的移植 首先准备好一份STM32F1的工程.UCOSII源码. 在准备好的工程中新建一个"UCOSII"文件夹(或者取其它名字也行): UCOSII文件夹用来存放有关UCOSII的文件,UCOS相关的文件也有几种不同用途的类型,在UCOSII文件夹中继续新建几个文件夹,用来存放不同作用的文件,我这边新建的是:"CORE"."CONFIG"."PORT"三个文件夹: 文件夹及文件都准备好后,打开工程…
由于工作的原因,对SPI的理解最为深刻,也和SPI最有感情了,之前工作都是基于OSEK操作系统上进行实现,也在US/OS3上实现过SPI驱动的实现和测试,但是都是基于基本的寄存器操作,没有一个系统软件架构的思想,感觉linux SPI驱动很强大,水很深,废话少说,SPI总线上有两类设备:一类是主机端,通常作为SOC系统的一个子模块出现,比如很多嵌入式MPU中都常常包含SPI模块.一类是从机被控端,例如一些SPI接口的Flash.传感器等等.主机端是SPI总线的控制者,通过使用SPI协议主动发起S…
今天学习了uC/OS II的任务切换,知道要实现任务的切换,要将原先任务的寄存器压入任务堆栈,再将新任务中任务堆栈的寄存器内容弹出到CPU的寄存器,其中的CS.IP寄存器没有出栈和入栈指令,所以只能引发一次中断,自动将CS.IP寄存器压入堆栈,再利用中断返回,将新任务的任务断点指针弹出到CPU的CS.IP寄存器中,实现任务切换.虽然明白个大概,但是其中的细节却有点模糊,为什么调用IRET中断返回指令后,弹入CPU的CS.IP寄存器的断点指针是新任务的断点指针,而不是当前任务的,UCOS II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