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做接口自动化时,通常会判断接口返回中的数据信息,与数据库中返回的数据信息是否一致,比如:将接口返回信息的用户姓名存放到一个列表中,将数据库返回的用户姓名存放到另一个列表中,这时需要判断两个列表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将不同的元素信息分别回写到excel文件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哪些信息返回的不正确. 下列代码中直接存放列表信息,比较如下: #接口返回值 list1 = ['张三', '李四', '王五', '老二'] #数据库返回值 list2 = ['张三', '李四', '老二',…
#接口返回值 list1 = ['张三', '李四', '王五', '老二'] #数据库返回值 list2 = ['张三', '李四', '老二', '王七'] a = [x for x in list1 if x in list2] #两个列表表都存在 b = [y for y in (list1 + list2) if y not in a] #两个列表中的不同元素 print('a的值为:',a) print('b的值为:',b) c = [x for x in list1 if x no…
def common_data(list1, list2): result = False for x in list1: for y in list2: if x == y: result = True return result print(common_data([,,,,], [,,,,])) print(common_data([,,,,], [,,,]))…
python 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 判断两个IP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需要判断网络地址是否相同 网络地址:IP地址的二进制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地址逻辑"与"得到 主机地址: IP地址的二进制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取反地址逻辑"与"得到 """ class IpAddrConvert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ip_addr, net_mask): self.ip…
在Python的列表中利用remove()方法删除元素的教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Python的列表中利用remove()方法删除元素的教程,是Python入门中的基础知识,注意其和pop()方法的区别,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remove()方法从列表中删除第一个obj. 语法 以下是remove()方法的语法:     list.remove(obj) 参数  obj -- 这是可以从列表中移除该对象 返回值 此方法不返回任何值,但从列表中删除给定的对象 例子 下面的例子显示了remove()…
# 第三题:返回列表中的第二小的元素的下标 # 1.参数是一个列表,元素全部是整数 # 2.返回第二小的元素的下标 def seconde_min(lt): n = len(lt) if lt[0]< lt[1]: yixiao = lt[0] erxiao=lt[1] else: yixiao=lt[1] erxiao=lt[0] for i in range(2,n): if lt[i]<erxiao: erxiao=yixiao yixiao=lt[i] elif yixiao<l…
1 List = [1,2,3,4,2,3,2] # 随意创建一个只有数字的列表 2 maxTimes = max(List,key=List.count) # maxTimes指列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3 print(maxTimes) # 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打印出来4 # 第三行的代码打印值为数字2 max()函数在文档中的说明 由说明文档可知,通常使用的是max()第二种用法: 第一种则适用于筛选出列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更多用法 1 List = [1,2,3,4,2,3,2,0…
方法一: 元素两两比较,如果有数据不同,则r的值变为false #!/usr/bin/python a=[22,22,22,22] b = len(a) r=True for i in range(b): if i ==(b-1): break if a[i] == a[i+1]: continue else: r=False print(r) 方法二: 数据去重,如果去重后列表中的元素大于1,则说明数据重复 #!/usr/bin/python a=[22,22,22,222] b=len(se…
CollectionUtils.isEqualCollection(final Collection a, final Collection b) CollectionUtils工具类中有一个查看两个Collection是否相等的方法.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EqualCollection(final Collection a, final Collection b) { if(a.size() != b.size()) { return false; } else {…
由于python中的for循环不像C++这么灵活,因此该用枚举法实现该算法: C="abcdefhe" D="cdefghe" m=0 n=len(C) E=[] b=0 while(m<n): i=n-m while(i>=0): E.append(C[m:m+i]) i-=1 m+=1 for x in E: a=0 if x in D: a=len(x) c=E.index(x) if a > b:#保存符合要求的最长字符串长度和地址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