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日志切割和日志清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日志切割################################1.上传脚本到/usr/local/nginx/logs/下 2.并附执行权限chmod +x cut_nginx_log.sh 3.编写定时任务  每天0点0分 执行cut_nginx_log.sh脚本crontab -e0 0 * * *  root /usr/local/nginx/logs/cut_nginx_log.sh或者 vim /etc/crontab0 0…
Web 访问日志 (access_log) 记录了所有外部客户端对Web服务器的访问行为,包含了客户端IP,访问日期,访问的URL资源,服务器返回的HTTP状态码等重要信息. 一条典型的Web访问日志如下: 112.97.37.90 - - [14/Sep/2013:14:37:39 +0800] "GET / HTTP/1.1" 301 5 "-" "Mozilla/5.0 (Linux; U; Android 2.3.6; zh-cn; Lenovo…
上篇文章,我们已经安装好 Nginx,并且配置好 Nginx 文件后,这个时候我就需要操作 Nginx 的命令行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解 Nginx 命令行相关知识,并通过日常遇到的热部署.切割日志文件场景来熟悉 Nginx 命令行操作. 推荐阅读:Nginx 了解一下? Nginx 命令行 格式:nginx -s stop 帮助:-? -h 使用指定的配置文件:-c 指定配置指令:-g (用途是覆盖配置文件中的指令) 指定运行目录:-p 发送信号:-s(立刻停止服务:stop,优雅的停止服务:qu…
1.Nginx日志切割 logrotate日志文件管理工具,通过cron程序定期执行,默认在cron默认程序的dayli目录下 [root@joker logrotate.d]# cat /etc/cron.daily/logrotate #!/bin/sh /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EXITVALUE=$? ]; then /usr/bin/logger -t logrotate "ALERT exited abnormally with…
tomcat日志切割和定期删除 在tomcat的软件环境中,如果我们任由日志文件无限增长,总有一天会将磁盘占满的(废话).特别是在日志文件增长速度很快的一些情况下,按日志切割日志文件并删除,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了,以下介绍了切割日志文件的方法. 第1章 系统环境 1.1 操作系统环境 [root@server1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root@server1 ~]# uname -r 2.6.32-431…
tomcat日志切割和定期删除 在tomcat的软件环境中,如果我们任由日志文件无限增长,总有一天会将磁盘占满的(废话).特别是在日志文件增长速度很快的一些情况下,按日志切割日志文件并删除,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了,以下介绍了切割日志文件的方法. 第1章 系统环境 1.1 操作系统环境 1 2 3 4 5 6 [root@server1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root@server1 ~]# uname -…
=============================================== 2019/4/6_第2次修改                       ccb_warlock 2019/4/6:修复原先脚本无法正确保存日志的问题: =============================================== 配置了记录日志的nginx,在运行较长时间后,产生的日志文件(access.log)会越来越大. 日志文件过大会带来下面的问题: 查询过大的日志文件对于开…
6月8日任务 12.10 Nginx访问日志12.11 Nginx日志切割12.12 静态文件不记录日志和过期时间 12.10 Nginx访问日志 除了在主配置文件nginx.conf里定义日志格式外,还需要在虚拟主机配置文件中增加 [root@jimmylinux-001 vhost]# vim test.com.conf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后测试 [root@jimmylinux- vhost]# /usr/local/nginx/sbin/nginx -t nginx: the config…
需求原因:nginx不具备日志切割功能,日志量较大,方便分析. 实现目的:完成nginx日志切割,并根据时间命名   简要命令: mv /usr/local/tengine/logs/access.log /usr/local/tengine/logs/access-date.log kill -USER1 Nginx主进程号.   解释:      通过mv命令重命名日志,并且通过kill -USER1 nginx-id的命令,告诉nginx需要写新的日志, 不然nginx不会在mv之后继续写…
一:日志切割步骤 命令都在root下进行 1.创建目录 mkdir -p /etc/opt/modules/bin ## 创建文件夹 2.上传cut 3.观察目录 4.修改的cut文件 5.检测 需要保证nginx已经开启 6.效果 7.定时 二:切割程序 1.脚本 #!/bin/bash # nginx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LOGS_PATH="/usr/local/nginx/userlogs/" # 旧日志存储的linux路径 OLD_LOGS_PATH=${LOGS_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