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简要笔记(三)-KNN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k-近邻算法 目录 1. k-近邻算法概述 2. 示例:使用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 3. 示例:手写识别系统 4. 小结 本章介绍了<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中的第一个机器学习算法:k-近邻算法,它非常有效而且易于掌握.首先,我们将探讨k-近邻算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使用距离测量的方法分类物品:其次我们将使用Python从文本文件中导入并解析数据:再次,本文讨论了当存在许多数据来源时,如何避免计算距离时可能碰到的一些常见错误:最后,利用实际的例子讲解如何使用k-近邻算…
#coding:utf-8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operator def classify(intX,dataSet,labels,k): ''' KNN算法 ''' dataSetSize =dataSet.shape[0] ##numpy 中shape[0]返回数组的行数,shape[1]返回列数 ##构建计算矩阵 ##intX横向重复dataSetSize次,纵向重复1次 ##例如intX=([1,2])--->([[1,2],[1,2],[1,2],[1,…
1.KNN算法 KNN算法即K-临近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的方法进行分类. 以二维情况举例:         假设一条样本含有两个特征.将这两种特征进行数值化,我们就可以假设这两种特种分别为二维坐标系中的横轴和纵轴,将一个样本以点的形式表示在坐标系中.这样,两个样本直接变产生了空间距离,假设两点之间越接近越可能属于同一类的样本.如果我们有一个待分类数据,我们计算该点与样本库中的所有点的距离,取前K个距离最近的点,以这K个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待分类样本的分类.这样就是KNN算法.…
# k-近邻算法(kNN) 本质是(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k个分类标签). K-近邻算法的优缺点 例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于:数值型和标称型. 手写数字识别 工作原理 输入样本集,该样本集中标签已确定. 输入无标签(目标变量无值)的新数据,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的数据对应特征比较.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k个分类标签.k一般不大于20. 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1.KNN 简介:knn算法是监督学习中分类方法的一种.它又被叫k近邻算法,是一个概念极其简单而分类效果又很优秀的分类算法. 核心思想:在训练集中选出离输入的数据最近的k个数据,根据这k个数据的类别判断输入数据的类别,k个数据的类别判断方法可以是k个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权重,再选出权重最大的类别,等等. 准确率的制约:k值的大小和判断类别的方法 2.数据源 分别给出两类由正太分布随机的200个点,并将两类一前一后合并,最后以矩阵的形式存放入dataset: x1 = nump…
这篇其实应该作为机器学习的第一篇笔记的,但是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还没有用博客记录笔记的打算.所以也就想到哪写到哪了. 你在网上搜索机器学习系列文章的话,大部分都是以KNN(k nearest neighbors)作为第一篇入门的,因为这个算法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其实没啥可说的. 问题:已知正方形和三角形两种分类,现在来了个圆,问:应该归到正方形更合适还是三角形更合适? 算法的思想很朴素,假设我们有一个M*N的矩阵(M个样本,每个样本有N个特征).当我们来了一个新的样本test,我们要去判断这…
因为SVM和统计机器学习内容很多,所以从 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6188562.html 这篇文章里面分出来,单独写. 为什么说SVM和统计学关系很大. 看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通过有限的样本,来预测更多的泛化空间的效果,本身就是机器学习的奋斗目标. 而SVM又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基础: 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是现代智能技术中的重要方面, 研究从观测数据…
#encoding:utf-8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import matplotlib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os import listdir def makePhoto(returnMat,classLabelVector): #创建散点图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例如参数为349时,参数349的意思是:将画布分割成3行4…
这个算法就比较简单易懂了 就是把每个向量的特征值抽象成坐标,寻找最近的k个点,来进行划分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map>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vector<double> Vd; ; Vd V[maxn], Vt; struct Date…
AdaBoost(Adaptive boosting)元算法 元算法:将不同分类器组合起来的结果,也叫集成方法. AdaBoost优点:泛化错误率,易编码,可应用在大部分分类器,无参数调整:缺点:对离群点敏感:适用于:数值型和标称型. 自举汇聚法(Bootstrap aggregating, bagging方法):从原始数据集中随机选择1个样本,然后随机选择另一个样本替换这个样本.对原始数据集中进行S次这样的操作,分别得到S个新数据集.某个学习算法分别作用于新数据集得到S个分类器.用S个分类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