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perceptron(感知机)】的更多相关文章

多层感知机的简洁实现 定义模型 读取数据并训练数据 损失函数 定义优化算法 小结 多层感知机的简洁实现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nn import init import sys import numpy as np sys.path.append('..') import d2lzh_pytorch as d2l 定义模型 num_inputs,num_outputs,num_hidden =784,10,256 net = n…
目录 1.感知机的描述 2.感知机解决简单逻辑电路,与门的问题. 2.多层感应机,解决异或门 个人学习笔记,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 1.感知机的描述 感知机(perceptron)由美国学者Frank Rosenblatt在1957年提出来的.是作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起源的算法. 学习感知机的构造也就是学习通向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 感知机接收多个输入信号,输出一个信号.如下图: 其中: x1.x2是输入信号,y是输出信号 w1.w2是权重 图中的○,代表一个个"神经元"…
深度|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简史(第一部分):从感知机到BP算法 2016-01-23 机器之心 来自Andrey Kurenkov 作者:Andrey Kurenkov 机器之心编译出品 参与:chenxiaoqing.范娜Fiona.杨超.微胖.汪汪.赵巍 导读:这是<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简史>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我们会介绍1958年感知机神经网络的诞生,70年代人工智能寒冬以及1986年BP算法让神经网络再度流行起来. 深度学习掀起海啸 如今,深度学习浪潮拍打计算机语言的海岸已有好几年,但是,…
一.多层感知机MLP 1.MLP概述 对于含有单个隐含层的多层感知机(single-hidden-layer 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特殊的Logistic回归分类器,这个特殊的Logistic回归分类器首先通过一个非线性变换Φ(non-linear transformation)对样本的输入进行非线性变换,然后将变换后的值作为Logistic回归的输入.非线性变换的目的是将输入的样本映射到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这些样本是线性可分的.这个中间层…
多层感知机 隐藏层 激活函数 小结 多层感知机 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线性回归和softmax回归在内的单层神经网络,然后深度学习主要学习多层模型,后续将以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tron,MLP),介绍多层神经网络的概念. 隐藏层 多层感知机在单层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一到多个隐藏层(hidden layer).隐藏层位于输入层和输出层质检.下图展示了一个多层感知机的神经网络,它含有一个隐藏层,该层中有5个隐藏单元. 输入和输出个数为别为4和3,中间隐藏层中包含了5个隐藏单元.由…
前言 AI 人工智能包含了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前几篇文章曾经介绍过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包括了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 Python 机器学习实战 >.而深度学习开始只是机器学习的一分支领域,它更强调从连续的层中进行学习,这种层级结构中的每一层代表不同程序的抽象,层级越高,抽象程度越大.这些层主要通过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得到的,最大的模型会有上百层之多.而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分为输入层,中间层(中间层往往会包含多个隐藏层),输出层.下面几篇文章将分别从前馈神经网络 FNN.卷积神…
1. 感知机模型   感知机Perception是一个线性的分类器,其只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数据.          f(x) = sign(w.x + b) 其试图在所有线性可分超平面构成的假设空间中找到一个能使训练集中的数据可分的超平面.因此,它找到的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即只是恰好拟合了训练数据的超平面. 2. 学习 感知机的学习策略为:最小化误分类点到超平面的距离. 3. 基于numpy的感知机实现 1 # coding: utf-8 2 import numpy as np 3 4 5 def…
    这篇博文详细分析了前馈神经网络的内容,它对应的函数,优化过程等等.     在上一篇博文中已经完整讲述了 SVM 的思想和原理.讲到了想用一个高度非线性的曲线作为拟合曲线.比如这个曲线可以是: \[g(x)=w_3(f_2(w_2(f_1(w_1x_1+b_1))+b2))+b3\]     这个函数的 \(x\), \(b\) 是向量,\(w\) 是矩阵,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向量.\(f_1\) 和 \(f_2\) 是 sigmoid 函数或者阶跃函数等非线性函数.这里就只复合三层,其实可…
申明:本文非笔者原创,原文转载自:http://www.sigvc.org/bbs/thread-2187-1-3.html 4.2.初级(浅层)特征表示 既然像素级的特征表示方法没有作用,那怎样的表示才有用呢? 1995 年前后,Bruno Olshausen和 David Field 两位学者任职 Cornell University,他们试图同时用生理学和计算机的手段,双管齐下,研究视觉问题. 他们收集了很多黑白风景照片,从这些照片中,提取出400个小碎片,每个照片碎片的尺寸均为 16x1…
转载来源:http://blog.csdn.net/fengbingchun/article/details/50087005 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对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有个初步了解,算是一个科普文吧,文章中去除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主要内容包括深度学习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度学习模型结构.深度学习训练算法.深度学习的优点.深度学习已有的应用.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开源软件. 一.            深度学习概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