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ss 伪类 不固定图片大小 居中 <style> .pic_box{width:300px; height:300px; background-color:#beceeb; font-size:0; *font-size:200px; text-align:center;} .pic_box img{vertical-align:middle;} .pic_box::after{ content:'center'; display:inline-block; width:0; hei…
说起css伪类,学习web前端网页设计的同学们应该对此应该不是很陌生,以前很多的网页的特效大多是通过js来实现的.但是随着CSS3不断开发,利用css实现网页的特效不仅响应不错,而且还减少了很多的代码量.开发网页代码的效率也极大提高,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学习css伪类的一些小经验. 对于开始接触css的朋友来说,在看其他人的代码的时候会经常看到 :hover,:foucs,:before,:after等相关代码,其实这些就是css伪类代码.简单来说应用css伪类就是增加了一个块. 接下来我们看…
#CSS伪类选择器 ##使用css伪类选择器需要注意的 使用css的伪类选择器来选择某元素时,需要特别注意 :first-child 和 :nth-child(n) 等时, 网页渲染是从语句的后面开始读取的,也就是说,类似 p:first-child 这样的伪类选择器,指的是“某元素的以p元素作为第一子项的那项”,而不是“p元素的第一个子项”. 原因是因为,其实这里在p:之前,省略了 xxx & nbsp; 这几个字符,导致很容易产生误解. e.g. div p:first-child{colo…
CSS 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 CSS 伪类 (Pseudo-classes)实例: 超链接 本例演示如何向文档中的超链接添加不同的颜色. 超链接 2 本例演示如何向超链接添加其他样式. 超链接 - :focus 的使用 本例演示如何对超链接应用 :focus 伪类(无法在 IE 中工作). :first-child(首个子对象) 本例演示 :first-child 伪类的用法. :lang(语言) 本例演示 :lang 伪类的用法. 语法 伪类的语法: selector : ps…
一.特殊选择器 1.* 用于匹配任何的标记 2.> 用于指定父子节点关系 3.E + F 毗邻元素选择器,匹配所有紧随E元素之后的同级元素F 4.E ~ F 匹配所有E元素之后的同级元素F 5.名称[表达式] 5.1 E[att] 匹配所有具有att属性的E元素([att]获取所有的定义了att的标签:E[att=val] 匹配所有att属性等于“val”的E元素: 5.2 [att=val] 获取所有定义了att属性并且属性值等于val的标签: 5.3 [att^=val]获取所有定义了att…
0 伪元素 虚拟的一个元素,用于向已有的元素添加特殊效果,可用标签元素实现该效果. css3中规定:伪元素的由两个冒号::开头,然后是伪元素的名称.用两个冒号::是为了区别伪类和伪元素(CSS2中并没有区别).当然,考虑到兼容性,CSS2中已存的伪元素仍然可以使用一个冒号:的语法,但是CSS3中新增的伪元素必须使用两个冒号:: 一个选择器一般来说只能使用一个伪元素,并且伪元素必须处于选择器语句的最后. 常见的伪元素有以下几种: ::after ::before ::first-letter ::…
首先我们来看下页面上需要实现的基本效果,如下图所示: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如下js代码来试试看,是否能使用js改变伪类?如下代码所示: $(function() { $('.listnav li').click(function(){ var index = $(this).index(); var offset = 11; // 左侧偏移 11像素 var imgWidth = 240; // 图片的宽度是240 var pos = 0; // 因此第一个tab项的居中位置就是 240/2 + 1…
CSS 伪类 (Pseudo-classes)实例CSS 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在支持 CSS 的浏览器中,链接的不同状态都可以不同的方式显示,这些状态包括:活动状态,已被访问状态,未被访问状态,和鼠标悬停状态. a:link {color: #FF0000} /* 未访问的链接 */a:visited {color: #00FF00} /* 已访问的链接 */a:hover {color: #FF00FF} /* 鼠标移动到链接上 */a:active {color: #0000F…
全手打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dreamsqin/p/11181416.html 1.什么时候用伪类:before和:after? 结合实际开发情况,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1)原本这两个伪类核心是content,用于在指定元素之前或之后插入内容,但实际开发中用的比较多的是传空字符串"",再做样式控制. (2)用户操作促使样式改变我们通常是采用添加类/删除类.类名切换等方法控制,但这种情况是针对已存在某dom元素,我们去控制该dom元素的样式…
CSS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伪类的语法如下: selector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CSS类也可以与伪类搭配使用: selector.class : pseudo-class {property: value} 锚伪类: a:link {color: #FF0000} /* 未访问的链接 */ a:visited {color: #00FF00} /* 已访问的链接 */ a:hover {color: #FF00FF} /* 鼠标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