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ython的GIL锁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GIL是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成可执行代码.有名的编译器例如GCC,INTEL C++,Visual C++等.Python也一样,同样一段代码可以通过CPython,PyPy,Psyco等不同的Python执行环境来执行.像其中的JPython就没有GIL.然而因为CPython是大部分环境下默认的Python执行环境.所以在很多…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几个提升python性能的项目:传送门 在看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名词,一个从学python开始就一直看到,但是从来都是一知半解的名词,心里不开心,必须把它搞明白,对了,这个词就是 GIL.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粗浅的理解了什么是GIL,自己感觉学习的过程比较好,感觉略有收获,老规矩,为了巩固知识,自己整片文章出来写一写,其实好多文章已经写的很完善了,所以这篇随笔,只做知识巩固,如有雷同,请各位原创作者原谅,小菜鸟一枚,如果哪里写的有问题,还请各位前辈不吝指正. 一句话:解…
GIL锁 计算机有4核,代表着同一时间,可以干4个任务.如果单核cpu的话,我启动10个线程,我看上去也是并发的,因为是执行了上下文的切换,让看上去是并发的.但是单核永远肯定时串行的,它肯定是串行的,cpu真正执行的时候,因为一会执行1,一会执行2.....正常的线程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python中,无论有多少核,永远都是假象.无论是4核,8核,还是16核.......不好意思,同一时间执行的线程只有一个(线程),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python的一个开发时候,设计的一个缺陷,所以说p…
day35 一丶GIL锁 什么是GIL锁:    存在Cpython解释器,全名:全局解释器锁.(解释器级别的锁) ​   GIL是一把互斥锁,将并发运行变成串行. ​   在同一个进程下开启的多个线程,同时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无法利用多核优势 GIL锁的作用: ​   保证同一时间内,共享数据只能被一个任务修改.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自动上锁和解锁,不需要人为的添加.减轻开发人员的负担 所谓诟病:单进程的多线程不能利用多核    通常有人会认为GIL锁不能利用多核处理任务,是Pyt…
进程:系统运行的一个程序,是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处理机:是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执行指令的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 程序:程序是描述处理机完成某任务的指令序列. 指令:处理机能够解释.直接执行的信息单位. 计算机系统:处理机+外围设备. 并行:多个cpu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假设有两个程序,这两个程序在两个不同的cpu上同时运行. 并发:单个cpu交替执行多个任务,假设有两个程序,这两个在该c…
背景: 我们知道多线程要比多进程效率更高,因为线程存在于进程之内,打开一个进程的话,首先需要开辟内存空间,占用内存空间比线程大.这样想也不怪,比如一个进程用10MB,开10个进程就得100MB的内存空间.但是我们开线程的话,只需要开通一个进程,在进程里面再开10个线程,这样的话内存空间只需要10MB就开了,这么想也是对的,但是.但是. GIL: 又名全局解释器锁,python在设计当初(那个年代哪来的多核,电脑都没来普及),也是python的一个设计思想,为了数据安全,怎么个为数据安全考虑呢(一…
GIL是解释器内部的一把锁,确切一点说是CPython解释器内部的一把锁,所以要注意区分 这和我们在Python代码中使用线程锁Lock并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 1. GIL产生的背景: 在CPython解释内部运行多个线程的时候,每个线程都需要解释器内部申请相应的全局资源,由于C语言本身比较底层造成CPython在管理所有全局资源的时候并不能应对所有线程同时的资源请求,因此为了防止资源竞争而发生错误,对所有线程申请全局资源增加了限制-全局解释器锁. 言外之意,就是全局解释器就是为了锁定整个解释器…
文章作者:卢钧轶(cenalulu) 本文原文地址:http://cenalulu.github.io/python/gil-in-python/ ,对文章做了适当的修改,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CPU-bound(计算密集型) 和I/O bound(I/O密集型) 计算密集型任务(CPU-bound) 的特点是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占据着主要的任务,消耗CPU资源,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比如复杂的加减乘除.计算圆周率.对视频进行高清解码等等,全靠CPU的运算能力.这种计算密集型任务虽然也可以用多任务…
1.线程 1.进程与线程 进程有很多优点,它提供了多道编程,让我们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CPU和其他资源,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既然进程这么优秀,为什么还要线程呢?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进程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进程只能在一个时间干一件事,如果想同时干两件事或多件事,进程就无能为力了. 进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阻塞,例如等待输入,整个进程就会挂起,即使进程中有些工作不依赖于输入的数据,也将无法执行. 如果这两个缺点理解比较困难的话,举个现实的例子也许你就清楚…
我们在前面的几节课里讲了Python的并发编程的特性,也了解了多线程编程.事实上,Python的多线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GIL. 一个不解之谜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例子: def CountDown(n): while n>0: n -= 1 现在,我们假设有个很大的数字n=100000000,我们来试试单线程的情况下 执行这个函数,然后看看怎么执行的 import time def main(): start_…
多核CPU   linux : cat /proc/cpuinfo 如果你不幸拥有一个多核CPU,你肯定在想,多核应该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线程. 如果写一个死循环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打开Mac OS X的Activity Monitor,或者Windows的Task Manager,都可以监控某个进程的CPU使用率. 我们可以监控到一个死循环线程会100%占用一个CPU.如果有两个死循环线程,在多核CPU中,可以监控到会占用200%的CPU,也就是占用两个CPU核心.要想把N核CPU的核心全部…
前言 python的使用者都知道Cpython解释器有一个弊端,真正执行时同一时间只会有一个线程执行,这是由于设计者当初设计的一个缺陷,里面有个叫GIL锁的,但他到底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因为他导致python使用多线程执行时,其实一直是单线程,但是原理却不知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下GIL锁 什么是GIL锁 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不是Python独有的特性,它只是在实现CPython(Python解释器)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在官方网站中定义如下: In CPyt…
GIL全局解释器锁:为了解决多线程修改同一块数据. python的线程是调用操作系统的源生线程,启动时就是调用C语言的C源生接口,python调用C语言接口的线程去执行任务时,必须上下文对应关系传给CPU处理.   CPU处理python: 通过上下文切换执行不同线程,一定是串行的.多核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线程,在python中,不管有多少核,只能使用一核上下文切换执行.   如图: 当python开启4个线程同时处理一个数据时,如果本地的CPU是4核,在GIL不存在的情况下,4个线程会通过解释器,…
首先强调背景: 1.GIL是什么?GIL的全称是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来源是python设计之初的考虑,为了数据安全所做的决定. 2.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在单核CPU下的多线程其实都只是并发,不是并行,并发和并行从宏观上来讲都是同时处理多路请求的概念.但并发和并行又有区别,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在Python多线程下,每个线程的执行方式:1.获取GIL2.执行代码直到s…
二 GIL介绍 GIL本质就是一把互斥锁,既然是互斥锁,所有互斥锁的本质都一样,都是将并发运行变成串行,以此来控制同一时间内共享数据只能被一个任务所修改,进而保证数据安全.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保护不同的数据的安全,就应该加不同的锁. 在一个python的进程内,不仅有test.py的主线程或者由该主线程开启的其他线程,还有解释器开启的垃圾回收等解释器级别的线程,总之, 所有线程都运行在这一个进程内,毫无疑问 #1 所有数据都是共享的,这其中,代码作为一种数据也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test.py的…
Queue 标准库queue模块,提供FIFO(先进先出)的Queue.LIFO(后进先出)的队列.优先队列. Queue类是线程安全的,适用于多线程间安全的交换数据.内部使用了Lock和Condition. 使用魔术方法,实现的容器的大小,是不准确的.not reliable! 因为在多线程中,如果不加锁,是不可能获得准确的大小的,因为当刚刚读取到一个大小数值,还没有取走,就有可能被其它线程修改了. Queue类的size虽然加了锁,但是,依然不能保证立即get.put就能成功,因为读取队列大…
并发编程前言: 1.网络应用 1)爬虫 直接应用并发编程: 2)网络框架 django flask tornado 源码-并发编程 3)socketserver 源码-并发编程 2.运维领域 1)自动化开发-运维开发(机器的批量管理,任务的批量执行等) 一.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a.硬件 - 硬盘 - CPU - 主板 - 显卡 - 内存 - 电源 . . . . . . b.装系统(软件) - 系统就是一个由程序员写出来的软件,该软件用于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配合. c.安软件(安…
一.GIL全局解释器锁 全局解释器锁 在CPython中,全局解释器锁(GIL)是一个互斥锁,它可以防止多个本机线程同时执行Python代码.之所以需要这个锁,主要是因为CPython的内存管理不是线程安全的.(然而,自从GIL存在以来,其他特性已经逐渐依赖于它所执行的保证) 什么是GIL 全局解释器锁, 施加在解释器上的互斥锁 为什么需要GIL 由于CPython的内存管理时非线程安全,于是CPython就给解释器加上锁, 解决了安全问题. GIL的加锁与解锁时机 加锁的时机: 在调用解释器时…
一.GIL是什么 官方解释: In CPython, the global interpreter lock, or GIL, is a mutex that prevents multiple native threads from executing Python bytecodes at once. This lock is necessary mainly because CPython’s memory management is not thread-safe. (However,…
1.GIL是什么?GIL的全称是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来源是python设计之初的考虑,为了数据安全所做的决定. 2.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在单核CPU下的多线程其实都只是并发,不是并行,并发和并行从宏观上来讲都是同时处理多路请求的概念.但并发和并行又有区别,并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在Python多线程下,每个线程的执行方式:1.获取GIL2.执行代码直到sleep或者是p…
导入线程包 import threading 准备函数线程,传参数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func,args=(args,)) 类继承线程,创建线程对象 class My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run(self):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t = MyThread() t.start() 线程共享全面变量,但在共享全局变量时会出现数据错误问题使用 threading 模块中的…
线程与进程 进程 进程就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进程一般由程序.数据集.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我们编写的程序用来描述进程要完成哪些功能以及如何完成:数据集则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资源:进程控制块用来记录进程的外部特征,描述进程的执行变化过程,系统可以利用它来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线程 线程的出现是为了降低上下文切换的消耗,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并突破一个进程只能干一样事的缺陷,使到进程内并发成为可能.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1)一个线程只能属于…
主要内容: 线程的一些其他方法 线程事件 线程队列 线程池 GIL锁 协程 Greenlet Gevent 一. 线程(threading)的一些其他方法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work(): time.sleep(1) print("子线程对象>>>", threading.current_thread()) # 子线程对象 print("子线程名称>…
GIL 锁,全局解释器锁,作用就是,限制多线程同时执行,保证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 ​ 线程非独立的,所以同一进程里线程是数据共享,当各个线程访问数据资源时会出现竞状态,即数据可能会同时被多个线程占用,造成数据混乱,这就是线程的不安全. ​ 所以引进了互斥(chi)锁,确保某段关键代码.共享数据只能由一个线程从头到尾完整地执行,但这个有个致命问题,死锁. ​ 死锁:若干子线程在系统资源竞争时,都在等待对方对某部分资源解除占用状态,结果哦谁也不愿意先解锁,互相等着,程序无法执行下去,这就是…
ps:python解释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C python解释器 GIL全局解释器锁: GIL本质上是一把互斥锁:将并发变成串行,牺牲效率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用来阻止同一个进程下的多个线程的同时执行(同一个进程内多个线程无法实现并行但是可以实现并发) GIL的存在是因为C python解释器的内存管理不是线程安全的 垃圾回收机制: 1.引用计数 2.标记清除 3.分代回收 研究python 的多线程是否有用的话需要分情况讨论: 同时执行四个任务  计算密集型:10s # 计算密集型 from…
转载:https://blog.csdn.net/Amberdreams/article/details/81274217 有 Python 开发经验的人也许听说过这样一句话:Python 不能充分利用 CPU 的多核优势.这句话是正确的. 为什么 Python 不能够利用CPU 的多核优势呢?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在 Python 中存在 GIL,即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Python 程序尽管也支持多线程,但由于受到 GIL 的保护,所以同一时刻,只有一条线…
GIL(全局解释器锁) GIL锁即全局解释器锁,是 CPython 解释器的特性.它的作用是保证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 Python 字节码. 它并不是 Python 的特性,它的存在是 CPython 的内存管理机制导致的.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一般有两种:1.引用计数 2.垃圾回收.CPython 用的就是引用计数来管理内存.当一个资源的引用次数为0时,就将这个对象释放.如果没有 GIL 锁,在多线程中即时简单的操作也可能引起变量被多个线程同时修改,这样显然会容易出错. 那么 GIL 锁会导…
Python并发编程05 /死锁现象.递归锁.信号量.GIL锁.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效率验证.进程池/线程池 目录 Python并发编程05 /死锁现象.递归锁.信号量.GIL锁.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效率验证.进程池/线程池 1. 死锁现象 2. 递归锁 3. 信号量 4. GIL全局解释器锁 1. 背景 2. 加锁的原因: 3. GIL与Lock锁的区别 4. 为什么GIL保证不了自己数据的安全? 5. 验证计算密集型.IO密集型的效率 6. 多线程实现socket通信 7. 进程池,线程…
任何Python线程执行前,必须先获得GIL锁,然后,每执行100条字节码,解释器就自动释放GIL锁,让别的线程有机会执行 多线程 - 廖雪峰的官方网站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1016959663602400/1017629247922688…
在Python中,可以通过多进程.多线程和多协程来实现多任务. 在多线程的实现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资源竞争问题,可以使用互斥锁来使线程同步(按顺序)执行. 但是,其实Python的CPython(C语言实现的)解释器上有一把GIL锁,也就是说Python的程序是处于一个解释器锁的环境中的. 一.GIL介绍 GIL (Global Interperter Lock) 称作全局解释器锁. GIL并不是Python语言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释器时引用的一个概念.GIL只在CPython解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