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dict和set的实现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在python的dict中间进行查找某个key操作时,查找所需时间不会随着dict中键值对数量增多而变长,(时间复杂度为O(1))但是list中就会(时间复杂度为O(N)),这是因为list查询实现的方式是循环遍历所有列表,然后查找对应的元素,所以列表中元素越多,查找越费时间,但是同一个dict中的所有key的id在内存中是连续的,并且其数据的存储方式为hash表的形式,原理图如下: 如上左图,在存数dict的时候,首先会根据dict的key进行hash映射到对应的表元,然后再对应的表元中开辟内…
字典是另一种可变容器模型,且可存储任意类型对象. 字典的每个键值(key=>value)对用冒号(:)分割,每个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中 ,格式如下所示: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 键必须是唯一的,但值则不必. 值可以取任何数据类型,但键必须是不可变的,如字符串,数字或元组. 一个简单的字典实例: dict = {'Alice': '2341', 'Beth': '9102', 'Cecil': '3258'} 也可如此…
Python源代码剖析笔记3-Python执行原理初探 本文简书地址:http://www.jianshu.com/p/03af86845c95 之前写了几篇源代码剖析笔记,然而慢慢觉得没有从一个宏观的角度理解python执行原理的话,从底向上分析未免太easy让人疑惑.不如先从宏观上对python执行原理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再慢慢探究细节.这样或许会好非常多. 这也是近期这么久没有更新了笔记了,一直在看源代码剖析书籍和源代码.希望能够从一个宏观层面理清python执行原理.人说读书从薄读厚,再从…
Python dict(或对象)与json之间的互相转化 原文转载自 1.JSON: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是轻量级的文本数据交换格式,独立于语言,平台 2.JSON 语法规则 数据在名称/值对中 数据由逗号分隔 花括号保存对象 方括号保存数组 3.json例子 name = { "firstName":"John" , "lastName":"Doe" } #花括号 键值对 表对象 employees = { #方…
资源下载 #本文PDF版下载 Python下探究随机数的产生原理和算法(或者单击我博客园右上角的github小标,找到lab102的W7目录下即可) #本文代码下载 几种随机数算法集合(和下文出现过的相同) 前言 我们对于随机数肯定不会陌生,随机数早已成为了我们经常要用到的一个方法,比如用于密码加密,数据生成,蒙特卡洛算法等等都需要随机数的参与.那么我们的电脑是怎么才能够产生随机数的呢?是电脑自己的物理存在还是依靠算法?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所以我也对这些问题有着好奇心,所以找到了许多资料学习了…
python & dict & switch python 中是没用switch语句的,这应该是体现python大道至简的思想,python中一般多用字典来代替switch来实现.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 Created on Wed Jan 30 22:12:43 2019 @author: xgqfrms-mbp """ #coding: utf-8…
Python dict() 函数  Python 内置函数 描述 dict()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字典. 语法 dict 语法: class dict(**kwarg) class dict(mapping, **kwarg) class dict(iterable, **kwarg) 参数说明: **kwargs -- 关键字 mapping -- 元素的容器.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返回值 返回一个字典. 实例 以下实例展示了 dict 的使用方法: >>>dict()…
Python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原理与用法实例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的选择排序算法,简单描述了选择排序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形式分析了Python实现与应用选择排序的具体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比如在一个长度为N的无序数组中,在第一趟遍历N个数据,找出其中最小的数值与第一个元素交换,第二趟…
python redis之连接池的原理 转载地址 什么是连接池 通常情况下, 当我们需要做redis操作时, 会创建一个连接, 并基于这个连接进行redis操作, 操作完成后, 释放连接, 一般情况下, 这是没问题的, 但当并发量比较高的时候, 频繁的连接创建和释放对性能会有较高的影响 于是, 连接池就发挥作用了 连接池的原理是, 通过预先创建多个连接, 当进行redis操作时, 直接获取已经创建的连接进行操作, 而且操作完成后, 不会释放, 用于后续的其他redis操作 这样就达到了避免频繁的…
好消息,<Python爬虫技术:深入理解原理.技术与开发>已经出版!!!   JetBrains官方推荐图书!JetBrains官大中华区市场部经理赵磊作序!送Python基础视频课程!JetBrains官大中华区市场部经理赵磊作序!超过300个实战案例,10万行源代码,22个综合实战项目,海量学习资料! 购买地址: 当当 京东 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