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传送报文】的更多相关文章

707 void tcp_init_xmit_timers(struct sock *sk)708 {709     inet_csk_init_xmit_timers(sk, &tcp_write_timer, &tcp_delack_timer,710                   &tcp_keepalive_timer);711 } 378 void tcp_init_sock(struct sock *sk) 379 { 380     struct inet_co…
1.IP报文格式 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它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也即依赖其他层的协议进行差错控制.在局域网环境,IP协议往往被封装在以太网帧(见本章1.3节)中传送.而所有的TCP.UDP.ICMP.IGMP数据都被封装在IP数据报中传送.如图2-3所示:   图2-3  TCP/IP报文封装 图2-4是IP头部(报头)格式:(RFC 791). 图2-4  IP头部格式 其中: ●版本(Version)字段:占4比特.用来表明IP协议实现的版本号,当前一般为IPv4…
前言:上学期实训课,由于要做一个网络通信的应用,期间遇到各种问题,让我深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薄弱.于是上网查找大量的资料,期间偶然发现了roc大神的博客,很喜欢他简明易懂的博文风格.本文受roc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包头赏析-TCP>的启发,希望根据自己所学以及IETF的相关文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应知识的扩充,特别地将针对大部分字段的用途进行分析. (1)TCP报文格式图示: TCP报文段也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首部默认情况下一般是20字节长度,但在一些需求情况下,会使用“可选字段”,这时,首部…
modbus tcp数据报文结构 请求:00 00 00 00 00 06 09 03 00 00 00 01 响应:00 00 00 00 00 05 09 03 02 12 34 一次modbus tcp读取保持寄存器的通信分析(省略了ip/tcp头):从左向右分析该数据报文: 请求: 00 00为此次通信事务处理标识符,一般每次通信之后将被要求加1以区别不同的通信数据报文; 00 00表示协议标识符,00 00为modbus协议; 00 06为数据长度,用来指示接下来数据的长度,单位字节;…
这张图好像挺有名的,其实一开始我看见的时候是一脸懵逼的,但是通过翻书(大学时代最害怕的计算机网络),查阅他人博客等等办法,最后终于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当然,这里知识点多而杂,大家可以多看几遍,结合上面那张图,这张图实际上非常清楚,大家看完底下的内容再回来看这张图一定会恍然大悟.首先,大家先看这张图,要先从底下往上看,下面这个左边是绿色右边是红色的长方形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包:IP首部:这个地方实际上是IP地址,是我们要发送到的机器的IP地址 IP数据部分:这个里面东西就非常多了,有目标IP地址的目标…
在编写网络程序时,常使用TCP协议.那么一个tcp包到底由哪些东西构成的呢?其实一个TCP包,首先需要通过IP协议承载,而IP报文,又需要通过以太网传送.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协议头的构成 一 .Ethernet头 以太帧分好几种类型,常见的以太帧为Ethernet II 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Ethernet II帧 Ethernet II类型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64字节(6+6+2+46+4),最大长度为1518字节(6+6+2+1500+4) 首先是目的MAC 6个字节,然后源MAC6个字节,接下…
1.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A)URG:紧急指针…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2个字节,分别写入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2.序列号:占4个字节,TCP连接中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例如,一段报文的序号字段值是 301 ,而携带的数据共有100字段,显然下一个报文段(如果还有的话)的数据序号应该从401开始: 3.确认号:占4个字节,是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例如,B收到了A发送过来的报文,其序列号字段是501,而数据长度是200字节,这表明B正确的收到了A发送的到序号700为止的数据.因此,B期望收到A的下一个数据…
1.TCP首部格式 1.1 格式各字段含义 源端口号( 16 位):它(连同源主机 IP 地址)标识源主机的一个应用进程. 目的端口号( 16 位):它(连同目的主机 IP 地址)标识目的主机的一个应用进程.这两个值加上 IP 报头中的源主机 IP 地址和目的主机 IP 地址唯一确定一个 TCP 连接. 顺序号( 32 位):用来标识从 TCP 源端向 TCP 目的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顺序号.如果将字节流看作在两个应用程序间的单向流动,则 TCP 用顺序号对…
TCP报文格式 源端口:数据发送方的端口号 目的端口:数据接收方的端口号 序号:本数据报文中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在数据流中每个字节都对应一个序号) 确认号:希望收到的下一个数据报文中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数据偏移:表示本报文数据段距离报文段有多远 保留:顾名思义,用来保留给以后用的 紧急比特URG:当值为1时表示次报文段中有需要紧急处理 确认比特ACK:值为1时确认号有效,值为0时确认号无效. 复位比特RST:值为1时表示TCP连接存在严重的错误,需要重新进行连接 同步比特SYN:值为1时表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