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回收站设计】的更多相关文章

linux回收站设计 在windows下有一个很好的东西,那就是回收站,虽然有很多人批评它.linux不是没有回收站,很多桌面环境都可以看到是有回收站的. 这里是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回收站,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最好的结果是将rm命令使用mv命令替代使用了. 1.设计思路 因为在linux下rm命令执行成功就直接将文件删除了,而不是将其移入回收站了,也没用给一个用于确认的命令提示,所以rm的误操作是很危险的.而使用mv命令来提供一个后悔机制,就挺好了. 我们可以设计这么一种操作,将rm命令用mv命令来…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实践之模块及深入 写在前面的话. 基础模块部分我已经做完了,设计到的知识点无非就是,编写模块代码,编写Makefile文件,加载模块和卸载模块部分.由于大家都写了这部分的博客,我也就不再赘述,我重点想写一下,页表模块的深入和改进. 一.编写代码 二.编写Makefile文件 三.加载模块,尝试运行 查看gedit进程号可知为pid = 18968 查看gedit的起始地址0x0804880c 转化为10进制数为134514700,即va = 134514700 出…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第13章阅读总结 [edited by 5216lwr] 一.虚拟文件系统概述 1.虚拟文件系统 (也称作虚拟文件交换或VF)作为内核子系统,为用户空间程序提供了文件和文件系统相关的接口.通过虚拟文件系统,程序可以利用标准的Uinx 系统调用对不同的文件系统,甚至不同介质上的文件系统进行读写操作. 2.通用原理 之所以可以使用这种通用接口(VF)对所有类型的文件系统进行操作,是因为内核在它的底层文件系统接口上建立了一个抽象层. 该抽象层使Linux 能够支持各种文件…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CHAPTER17阅读梳理 [学习时间:3.5hours] [学习内容:设备类型,模块,内核对象,sysfs] 个人思考部分见[]标出的部分 一.课堂讲解整理&思考 1.什么是模块?为什么需要模块?它和设备有什么关系? 首先,一个操作系统(这里以Linux系统为例)会关联很多设备,从大家比较熟悉的键盘.打印机,到硬盘.光盘,再到比较专业的一些电路板设备.机械设备以及其他设备:操作系统必须能够向这些设备发出有效指令以便于操控,同时还要根据各个设备能接受的指令差…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四章自学笔记 进程调度 By20135203齐岳 4.1 多任务 多任务操作系统就是能同时并发的交互执行多个进程的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使多个进程处于堵塞或者睡眠状态,实际不被投入执行,这些任务尽管位于内存,但是并不处于可运行状态. 多任务系统分为两种: 抢占式多任务:Linux提供了抢占式的多任务模式,由调度程序来决定什么时候停止一个进程的运行. 现代操作系统提供:动态时间片计算的方式:可配置的计算策略 非抢占式多任务:除非进程自己主动停止运行,否则会一直…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三章自学笔记 进程管理 By20135203齐岳 进程 进程:处于执行期的程序.包括代码段和打开的文件.挂起的信号.内核内部数据.处理器状态一个或多个具有内存映射的内存地址空间或执行线程等其他资源. 线程:是在进程中活动的对象.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进程栈和一组进程寄存器.内核调度的对象是线程而非进程.操作系统中进程提供两种虚拟机制:虚拟存储器和虚拟内存. 程序:本身并不是进程,进程是处于执行期的程序以及相关的资源的总称.不同的进程可以执行同一个程…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十八章自学笔记 By20135203齐岳 通过打印来调试 printk()是内核提供的格式化打印函数,除了和C库提供的printf()函数功能相同外还有一些资深的特殊功能 健壮性 在任何时候内核的任何地方都能调用printk()函数,只有在终端还未初始化的时候不能调用. 在中断上下文和进程上下文中被调用 在任何持有锁时被调用 在多处理器上同时被调用,并且不必使用锁. 解决办法是提供一个变体函数early _ printk(),但这种办法在某些硬件体系结构上无法…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课本第五章学习笔记 By20135203齐岳 与内核通信 用户空间进程和硬件设备之间通过系统调用来交互,其主要作用有三个. 为用户空间提供了硬件的抽象接口. 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实现多任务和虚拟内存.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唯一手段:除异常和陷入外,是内核唯一合法的入口. API.POSIX和C库 应用程序通过在用户空间实现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而非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编程. POSIX是应用编程接口的一个国际标准,C库提供了P…
内核的设计有两种方式:单内核和微内核,两者各有优劣,关于两者的比较可以参见wiki.windowds和Solaris采用微内核结构. Linux内核采用单内核结构,设计比较简单,但单内核的理念是把所有的功能集成到一块儿,所以必然会导致内核的体积变大,然而事实是Linux内核体积并不大.因为Linux在设计的时候借鉴了微内核的设计思想,将内核模块化,用到的功能模块在使用的时候再加载.然而这又导致了一个问题,万一内核中没有对应硬盘的驱动模块,那么内核将无法在硬盘上展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过度…
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才发现, 第一篇笔记居然是 2012年8月发的, 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书(汗!!!). 为了方便以后查看, 做个<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 的目录: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一)-内核简介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二)- 内核开发的准备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三)- Linux的进程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四)- 进程的调度 <Linux内核设计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