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使用 Keil debug 很方便,把内存中的一段区域 dump 出来也很方便,例如使用命令 SAVE filepath startAddr, endAddr, typeCode .但是要查看 dump 出来的内容却很不方便.因为 dump 出来的格式是 INTEL hex386 格式的,这个格式是给机器读的而不是给人读的. 例如下面是一个完成的 INTEL HEX386 格式的文件,你能看懂是什么意思吗? :10001300AC12AD13AE10AF1112002F8E0E8F0F22…
推荐分享一个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www.captainbed.net/strongerhuang 我的网站:https://www.strongerhuang.com 我的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strongerHuang.com 可以在我公众号「strongerHuang」和网站查看该专栏文章: Keil系列教程01_Keil介绍.下载.安装与注册Keil系列教程02…
举例说明: 此十六进制保存的文件为此源代码hexdump生成的: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include<malloc.h> dtob(int a);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FILE *fp; int a; if((fp=fopen("1.c","r"))==NULL) { printf…
开始学习<LInux网络编程>中的综合案例,虽然代码书上有,还是自己打一下加深理解和印象. 主要有两个函数,完成命令行的解析,另一个实现配置文件的解析,注释还是比较丰富的哦. //star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and to create greatness //@author: Chuangwei Lin //@E-mail:979951191@qq.com //@brief: 命令行解析代码和配置文件解析的实现 #include "lcw_shttpd…
CSDN转载 [1] Vim是Unix/Linux系统最常用的编辑器之一,在保存文件时,我通常选择":wq",因为最开始学习vim的时候,就只记住了几个常用的命令:也没有细究命令的含义. 但是,最近我在编译代码时发现,在没有修改源文件的情况下,仅仅使用":wq"命令保存文件,源文件会重新编译.这是因为文件即使没有修改,":wq"强制更新文件的修改时间,这样会让 make编译整个项目时以为文件被修改过了,然后就得重新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这可能会…
使用Vim打开和保存文件是最常用的操作,介绍使用edit命令通过文件路径来打开文件,使用write命令保存文件,当文件路径不存在或用户权限不匹配时,使用write命令调用外部shell程序完成操作. 1. edit命令打开文件 Vim命令 :edit (缩写形式为 :e) 可以通过文件的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来打开文件. 如果想打开的文件和当前活动文件缓冲区中的文件在同一个目录里,可以使用 :edit %:h<Tab>命令. % 符号代表活动缓冲区的完整文件路径,:h 修饰符会去除路径中的文件名,…
首先介绍一下Ubuntu下各个目录的一般作用: /  这就是根目录,一台电脑有且只有一个根目录,所有的文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举个例子:当你在终端里输入“/home”,你其实是在告诉电脑,先从/(根目录)开始,再进入到home目录. /root  系统管理员(root user)的目录.至于系统管理员的权限有多大我这里就不在废话了.因此,请小心使用root帐号.  /boot  系统启动文件,所有与系统启动有关的文件都保存在这里 . /bin 这里是存放系统的程序. /etc  主要存放了系统配置…
简单点:vi文件名,按"I"进入insert模式,可以正常文本编辑,编辑好之后按“esc”退出到“命令模式”,再按“shift+:”进入“底行模式”, 按“:wq”保存退出! 还一种:把文件复制到本地修改好上传上去!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移动光标类命令 h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基础镜像: centos7.5 进入容器后, 先后安装了 jdk1.8, maven3.6.0, git, rocketmq4.3.2 安装完成后使用 docker commit 命令保存为镜像 结果跑了半天以后终于保存下来一看竟然有 3.3G 的大小 我勒个去 去网上查了一番以后发现一个问题 由于docker镜像的构建方式是以层的概念来实现的 就是说我在容器内所做的所有操作都会在构建镜像时运行一遍 所以每一个操作所涉及到的内存空间, 都会成为镜像文件的一部分 比如我在容器内下载了rocke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