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仿真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Simulink求解器 Simulink仿真过程 Simulink 模型的执行分几个阶段进行.首先进行的是初始化阶段,在此阶段,Simulink 将库块合并到模型中来,确定传送宽度.数据类型和采样时间,计算块参数,确定块的执行顺序,以及分配内存.然后,Simulink 进入到"仿真循环",每次循环可认为是一个"仿真步".在每个仿真步期间,Simulink 按照初始化阶段确定的块执行顺序依次执行模型中的每个块.对于每个块而言,Simulink 调用函数来计算块在当前采…
5.1 模型的配置仿真 由各种模块所构建的可视化逻辑连接,只是模型的外在表现,模型仿真的核心驱动器是被称作解算器(Solver)的组件,相当于Simulink仿真过程的心脏,驱动着模型仿真,它在每一个采样时间点更新模型中所有的状态和信号变量,并计算下一步的步长.除此之外,模型还具有一个参数配置集合(Configuration Parameter Set),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参数,用户通过这些参数可以选择模型的解算方法,配置硬件目标,优化配置,设置异常响应及诊断,以及配置代码声称等.参数设置集合相当…
3.1 Simulink信号概述 所谓信号,表示一种随着时间而变化的量,在时间轴上的采样时刻都对应有数值. 信号在Simulink中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线(line)表示,在模型中穿针引线地将各模块联系起来,既能传递数据又可以明确表达模块的输入输出依赖关系,技能给自己命名以示自身的物理意义,又能绑定Simulink.Signal数据对象来表达生成代码中的变量.将Simulink信号线理解为类似网线之类的物理设备其实是不恰当的,它所表达的往往不是物理连接,而是数学上的一种关系或者说逻辑联系.…
1. simulink仿真设计 震荡信号本质是调制信号,可以表示为: u(t)=A*(1+m*cos(Ωt+θ))*cos(ωt+φ)=A*cos (ωt+φ)+ A*m*cos(Ωt+θ)*cos(ωt+φ) 使用simulink仿真如下: 2. 时域信号 时域信号输入设计为信号调制模型. u(t)=A*(1+m*cos(Ωt+θ))*cos(ωt+φ)=A*cos (ωt+φ)+ A*m*cos(Ωt+θ)*cos(ωt+φ) 输入信号1: m*cos(Ωt+θ) = 0.5*cos(2*p…
Matlab Simulink仿真工具的应用 ****Simulink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使用Simulink来建模.分析和仿真各种动态系统(包含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混合系统),将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它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交互环境,仅仅需用鼠标拖动的方法便能迅速地建立起系统框图模型,甚至不须要编写一行代码. 因为Simulink具有强大的功能与友好的用户界面.因此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诸多领域之中.如: (1)通讯与卫星系统. (2)航空航天系统. (3)生物系统.…
从2019年12月27到2020年2月12日,学习了Simulink仿真及代码生成技术入门到精通,历时17天. 学习的比较粗糙,有一些地方还没理解透彻,全书梳理总结: Simulink的基础模块已基本掌握,对不熟悉的模块可以借助帮助文档了解其功能: Simulink信号基本掌握,了解了各种信号的外观及意义的不同: 对Simulink子系统的认识有待深入,对原子子系统需要进一步熟悉: 对仿真过程及参数配置有所了解,对Debugger的应用不太熟悉: 对回调函数有所认识,能够简单应用到参数预加载等场…
当用户编写了自定义的S函数或者使用Simulink标准库中的模块搭建子系统后,可以通过封装为其设计显示外观,追加参数对话框. 封装是构建一个以对话框为接口的交互界面的过程,它将复杂的模块逻辑关系隐藏起来,封装之后仅提供给用户GUI界面填写参数.用户仅需操作对话框即可实现自定义的功能. 11.1 Mask Editor封装模块 Mask Editor封装的对象有两种: Simulink Library中的模块构成的子系统,每个参数已经具有变量名和依附的控件,只需将其链接到新封装的GUI控件上即可:…
10.1 S函数概述 S函数也称为Simulink中的系统函数,是用来描述模块的Simulink宏函数,支持M.C等多种语言.当Simulink默认的模块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时,用户可以通过S函数自己打造一个模块,实现自定义的算法或期待的动作. 10.2 S函数的类型 S函数有多种类型,按照语言分类有M.C.C++.Fortran等编写的: 按照所支持功能多少分类,包括Level1和Level2: 按照执行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解释运行的M S函数和编译为Mex文件后执行的C Mex S函数. Le…
8.1 M语言控制模型的仿真 M语言与Simulink结合的方式: 在Simulink模型或模块中使用回调函数 在M语言中调用与模型相关的命令,控制模型的建立,设置模块的属性,增删信号线,以及运行模型仿真等 为了调用和操作Simulink模型,M语言中最常用的函数有sim.set_param.get_param. 8.1.1 sim控制模型仿真及参数配置 (1)simOut=sim('model','ParameterName1',value1,'ParameterName2',value2,.…
4.1 Simulink子系统详解 4.1.1 子系统概述 Simulink根据仿真特性将模块的属性分为两种:虚拟模块和非虚拟模块. 非虚拟模块在仿真过程中起到实际的作用,对其进行编辑或者增加删除操作会影响到模型运行和改变模型的结果. 虚拟模块在仿真过程中不起实际作用,主要是为了从图框上进行程序的层次性划分以保持模型的图形界面的整洁性. 4.1.2 Simulink模型的运行顺序 Simulink模型的计算顺序是基于时间采样和信号流向的,即按照时间的顺序执行. 每一个采样点时间,模型中所有模块的…